学术投稿

脑卒中致吞咽障碍的训练与护理

王湘;杨改萍;程垚

关键词:脑卒中, 吞咽障碍, 训练, 吞咽功能障碍, 假性球麻痹, 皮质脑干束, 造影检查, 饮水试验, 试验观察, 舌咽神经, 舌下神经, 三叉神经, 呛咳, 迷走神经, 一过性, 面神经, 合并症, 发生率, 荧光, 受损
摘要: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合并症之一,主要见于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的病人,单侧皮质脑干束受损者也可出现一过性的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率高达16%~60%.吞咽功能障碍可通过饮水试验和咽唾沫试验观察有无呛咳进行简单筛选.另外,因有约30%~40%的吞咽障碍患者无呛咳,还应检查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及舌下神经有无异常,或作视频荧光造影检查.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丹奥治疗频发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疗效观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为局灶性脑及视觉功能障碍缺失,症状持续时间不超过24h的栓塞或血栓性血管性疾病,临床发病率很高,频繁TIA发作预后堪忧.据报道[1]TIA病人1/3会发生脑梗死,1/3不断有新的发作,一部分病人自然停止,鉴于以上情况尽快控制TIA的发作,治疗尤为重要.我科采用丹奥治疗(奥扎格雷钠)36例频发TIA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昝立新;尤群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

    我院自1993年~1999年应用尿激酶(UK)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54例,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桂珍;张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经三通静注时消除微量空气进入静脉的方法

    目的:为消除经三通静注时微量空气进入静脉,减少感染机会和不必要损伤.方法:我们采用三种不同的静注法,把150人次随机分为三组进行临床观察研究.结果:三种静注方法在进入空气上,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方法先旋转三通,使液体与大气相通,把三通针栓内空气排除,然后连接已准备好的注射器,再旋转三通,使连接好的注射器与中心静脉相通,进行静脉给药,有效防止了空气进入静脉内.

    作者:岳秋实;姬瑞英;蒋丽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胎儿窘迫作为剖宫产指征的临床分析

    自90年代以来,我国剖腹产率呈直线上升趋势,由于剖宫产并非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及围生儿病死率的唯一手段,不必要的剖宫产不仅增加母儿的危险性,而且也侵犯了妇女身体的完整性,所以及时正确诊断与处理胎儿窘迫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现就我院近两年因胎儿窘迫收治的病例分析探讨如下:

    作者:司秀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老年妇科病人102例手术前后的护理

    目的:总结老年妇科病人手术前、后的护理经验,提高老年妇女的生命质量.方法:对2000年5月至2003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手术病人102例进行护理.结果:102例患者中除一位老人术后并发神经科合并症转科(后死亡),其余全部安全渡过手术期出院.结论:积极而周详的术前准备,有效地控制合并症,术后的严密监护,重视基础护理,重视深层次的情感护理以及健康宣教,是老年妇科病人安全渡过手术期的重要保证.

    作者:黎炜红;赵红;华七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咳嗽变异型哮喘17例误诊分析

    咳嗽变异型哮喘是哮喘病人中特别难诊断的人群,这些病人以发作性剧烈咳嗽为主要特征,咯白色胶冻样痰,伴胸闷,双肺可听到哮鸣音或无哮鸣音,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常易造成误诊.我科自1998年以来共收治哮喘112例,咳嗽变异型哮喘病人被误诊17例,占15.1%(17/112),本文就误诊原因进行分析讨论,旨在提高对本病认识.

    作者:刘俊红;郭红杰;王有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浅谈双陪伴在分娩中的应用

    分娩,标志着一个新生命的开始.为了新生命顺利降生人间,减轻产妇在分娩中的痛苦,我院在2001年开始实行双陪伴制,即一名助产士+产妇的丈夫一对一的陪伴制,实践证明:①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加强了工作责任感,护理质量上升;②丈夫陪伴存身边,产妇有一种安慰,增强了夫妻感情,减轻了医患关系紧张,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病人对医院满意度上升.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琰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老年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慢性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神经营养障碍及血液流变学异常引起的局部缺血、缺氧、感染.多发生于糖尿病病史较长,合并多系统损害的老年患者,处理不当可导致局部坏疽、截肢等严重后果.2000年1月~2003年6月我院收治糖尿病足11例,经积极治疗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刘圣芳;施秀玲;梁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手及布巾对抗牵引法整复肩关节前脱位15例体会

    我们采用手及布巾对抗牵引法整复肩关节前脱位15例,均一次复位成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云升;王慧东;龚志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乙肝病毒携带产妇及新生儿处理体会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通过注射、输血或生物制品、密切的生活接触、母婴垂直传播等感染.母婴垂直传播主要是指乙肝病毒通过胎盘感染或胎儿吸入羊水、血液、粘液以及吸吮含大量病毒的乳汗而被感染,对围产儿的危害极大,因此,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处理极为重要.

    作者:王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徒手旋转枕横位、枕后位40例体会

    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是导致头位难产常见的原因,及时采用手法旋转使其转为枕前位,并可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妇并发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我院自1997年10月~2000年10月对40例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实施徒手旋转术,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路旭娜;彭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手术中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抢救措施

    失血性休克是手术过程中常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如何对这类病人进行及时、合理、有效的抢救是手术室护士应具备的一项基本功.以往有种片面认识,认为手术病人出现危险如何抢救完全是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的事,与手术室护士无关,这种认识完全错误.

    作者:毕春玲;马玉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16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研究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淋巴瘤的鉴别.方法:对16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进行分析.结果:病变淋巴结多位于头颈部,呈轻-中度肿大,男女之比为1∶2.2,标本多见有凝固性坏死灶,伴以增生的组织细胞,但均无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肉芽肿性改变.结论:根据组织形态、细胞成分,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可以明确诊断.

    作者:吴东恩;符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布氏杆菌病18例临床分析

    在近年的发热待查就诊病人中,布氏杆菌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若医生对该病有所认识,诊断较容易,治疗亦不困难,但若不疑及此病,诊治非常困难.该病多以发热待查就诊,尤其部分病人热程长,医生以慢性发热行实验室检查和不断升级的抗生素联合轮换应用,给病人带来较重的经济负担及身心痛苦.我院2000年7月~2003年7月收治18例布氏杆菌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焕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185例临床分析

    随着微创手术在妇科领域的深入开展,怎样做到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时间短、切口美观、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我院于1999年10月~2000年10月开展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切除185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珺;巩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Sysmex XE-2100自动血液分析仪对异常细胞提出警告信号标本的分析

    我室采用的sysmex XE2100自动血液分析仪是根据R F/DC检测方法、鞘流DC检测方法、流式细胞计数法(采用半导体激光器)和SLS--血红蛋白方法,该仪器进行血液检测.

    作者:王萍;高秀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建立护理巡视卡杜绝护患纠纷

    按护理级别巡视病人,给病人有的放矢的施以治疗和护理,是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以往的巡视方式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为了切实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增加护理工作的透明度,同时也加大监督机制.我院自2002年元月公开了护理巡视制度,建立了护理巡视卡,旨在让病人及家属参与护理质量的管理与监督,提高护理质量,让病人满意,让病人放心,实行一年,效果满意,现将其内容介绍如下:

    作者:赵群风;郭景波;卫娟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产钳助产234例临床分析

    产钳术为难产时需要及时结束分娩所采用的一种有效措施.我院1991年1月~2000年12月共行产钳助产234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瑞敏;张爱勤;路旭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单侧外固定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57例临床分析

    我院2000年3月~2003年3月采用闭合复位单侧外固定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57例,经临床观察随访,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忠仁;靳方运;孙晓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脑卒中致吞咽障碍的训练与护理

    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合并症之一,主要见于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的病人,单侧皮质脑干束受损者也可出现一过性的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率高达16%~60%.吞咽功能障碍可通过饮水试验和咽唾沫试验观察有无呛咳进行简单筛选.另外,因有约30%~40%的吞咽障碍患者无呛咳,还应检查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及舌下神经有无异常,或作视频荧光造影检查.

    作者:王湘;杨改萍;程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