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万托林及爱全乐溶液气泵雾化吸入佐治小儿哮喘35例

宋晓英

关键词:万托林, 爱全乐, 溶液, 气泵雾化吸入, 小儿哮喘, 哮喘发作期, 现报告如下, 诊断标准, 年龄, 临床资料, 疗效显著, 协作组, 哮喘病, 体重, 身高, 儿童, 儿科, 对象, 病例
摘要:2002年1月~2003年6月,我科采用万托林及爱全乐溶液气泵雾化吸入佐治小儿哮喘35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于2002年1月~2003年6月间共收治小儿哮喘70例,按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制定的儿童哮喘病诊断标准[1],全部病例为哮喘发作期,随机分为两组(各为35例),男42例,女28例,年龄1~12岁,平均5.34±2.31.两组年龄、身高、体重、病程均无显著差异(P>0.05).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交沙霉素联合宁泌泰治疗解尿支原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交沙霉素联合宁泌泰治疗解尿支原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60例解尿支原体感染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交沙霉素与宁泌泰联合口服.对照组采用单纯使用交沙霉素.结果: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x2=6.99 P<0.01).结论:交沙霉素联合宁泌泰治疗解尿支原体感染疗效满意.

    作者:冯秀梅;李立;王天震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16例老年胸腔积液临床分析

    胸腔积液(简称胸水)为常见病.而老年胸水的发病率较青壮年为高,病因复杂多样化,极易误诊误治.本文就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6例胸水病人做一报道,并分析其误诊误治的原因.

    作者:戴桂香;苏本学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糖尿病临床护理进展

    本文着重从糖尿病的护理方面的进展来论述.目前国内外多家学者报道,糖尿病的合并症累计十余大项.而其所分布的多个系统和部位,却鲜为人知.因此,实际操作起来,工作到位的问题很不易落实.而且全面细致的了解和做到多个方面和系统的护理就更不容易了.现在各个医疗单位均施行责任制护理,与病人零接触,从生活饮居到临床治疗护理均要有个较长的过程.尤其是对待中、晚期糖尿病患者,且出现多个脏器合并症的问题,乃是医学界较麻烦的课题.文章重点陈述全部的诊疗过程中的护理.供临床同道参考.

    作者:孙红梅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40例

    2002年12月~2003年2月我科中西医结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已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2年12月~2003年2月我科收治毛细支气管炎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4个月~2岁.发热36例,喘憋40例,咳嗽37例,烦燥25例,口唇发干三凹征28例,肺部可闻及喘鸟音及小水泡音.并心衰3例.肺部X线透亮度增加,小片状阴影38例,分别取30例做治疗组和对照组.

    作者:毛钦芳;张渚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新生儿窒息复苏临床分析及新法复苏应用的几点探讨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医学的重要课题,也是围产儿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因素,复苏方法是否正确和及时,直接关系到患儿的存亡和生命质量.本文对近三年我院新生儿窒息及复苏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在新法复苏应用的几点探讨,以期进一步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率,降低死亡率提供帮助.

    作者:高超;吴金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新生儿颅内出血主要由缺氧或产伤引起,临床表现以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或抑制状态为主要特征.

    作者:李良荣;赵云战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肱动脉插管持续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胰腺癌的护理

    目的:探讨胰腺癌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1例胰腺癌患者术前详细介绍本疗法的相关知识.术后防治毒副反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出血、血肿、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果:21例中11例获部分缓解(PR),8例稳定(NC),2例恶化(PD).结论:区域性持续动脉灌注化疗效果副作用少,较常规全身化疗效果突出,选择肱动脉可不影响病人正常活动.减少了病人痛苦.严密细致的观察和护理对提高疗效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刘素文;王开新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为降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我科用纳络酮治疗新生儿HIE,共50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两组均给予一般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络酮0.1mg~0.3m/(kg·次),加入10%葡萄糖水30ml中静脉点滴,一日一次,酌情应用3~7d,在生后1d~10d内由专人分次测定评分.结果显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纳络酮对治疗新生儿HIE有较好效果,对缩短新生儿HIE病程,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减少致残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糖尿病患者使用诺和笔注射器的健康教育

    目的:通过30例患者及家属进行有关胰岛素知识的认识及教育.方法:胰岛素注射方法及安装、部位选择及注意事项、注射前准备等.结果:92.7%患者对胰岛素的认识和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变,94.7%患者掌握了胰岛素的正确使用方法及安装.结论:避免了因注射不当造成的胰岛素吸收速率不同而致血糖控制不稳定,避免了交叉感染和硬结的发生,为医生在临床治疗中更有效地控制血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作者:黄雪云;高慧贤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改良乳突根治术100例

    我科自1987年~2001年行改良乳突根治术10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男81例,女19例,年龄在6~70岁之间.6~15岁7例,15~60岁88例,65例以上5例.职业:农民70例,工人21例,其它9例.病程在1年以内者18例,1~10年者20例,10~30年者50例,31年以上者12例.全部病例经手术证实分型为:

    作者:霍红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洛汀新引起咳嗽误诊为支气管炎2例

    1临床资料例1,男,68岁,因阵咳、咳少量白粘痰3个月,经反复治疗无效就诊.患者于3个月前因感冒出现发烧、咳嗽、咳痰,在当地医院治疗好转,但咳嗽一直不消失,反复发作,呈阵咳,无血丝痰,无胸痛,曾多次治疗无好转.在多家医院给予胸部X线检查3次,都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但行抗炎治疗均无效,遂再次到本院就诊.

    作者:韩来祯;张林堂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巨大盆腹腔包裹性囊肿误诊1例

    1临床资料患者范景春,女,52岁,住院号260737.因腹胀伴消瘦1年,发现盆腹腔肿物1周,于1998年4月21日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原因及诱因出现腹胀、纳差,日渐消瘦,曾于多家医院就诊,均以腹水原因待查收入院,给予放腹水等对症支持治疗,未明确病因.

    作者:高永进;王淑琴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胸腔内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52例

    胸腔积液是临床上常见的征象,许多疾病可伴有胸腔积液.我院自2001年12月~2002年12月收治胸腔积液52例,均采用胸腔内置管引流治疗,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俊英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乳腺错构瘤1例

    患者女,45岁,因左侧乳腺肿块6年余,渐增大,于近期来我院就诊,初肿块直径为2cm,球形,质地中等,一直无症状.

    作者:裴少梅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三七白芨散治疗上消化道出血18例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为常见的内科急症,急先止血是治疗的关键,此乃治标之举.笔者于1998年10月~1999年6月用三七白芨散治疗1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疗效颇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华良;顾文芬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围手术期心跳骤停抢救成功1例报告

    1病历报告患者,女,61岁,50k.因下腹肿物6个月入院要求手术.术前诊断:盆腔包块性质待查.拟行硬外麻下盆腔包块切除术.术前Bp106/75mmHg,HR 82次/分,R 15次/min.心、肝、肾、肺功能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心电图未检;血清钾2.6mmol/L;其余血液检查正常.

    作者:吴聚交;吴炳锐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脑出血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脑出血属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出血后常继发脑水肿从而导致颅内压增高、脑疝而危及生命,急性期病死率较高,病情的预后与对病情的观察和护理有关.笔者就脑出血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雪梅;郑莹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腱鞘囊肿两种治疗方法疗效对比

    腱鞘囊肿是体表囊肿为常见的一种,传统治疗往往以手术切除,但效果不甚理想.由于该病多发于关节和身体的受力部位,手术过程中不宜对囊肿周围组织创伤太大,以免伤及神经、血管和韧带而影响术后功能的恢复,对于临床经验不足的医生,囊肿往往难于完整剥离,给术后复发造成隐患,笔者1995年~2003年间共收治此类患者169例,均以囊内埋线与囊内注药两种方法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克亮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万托林及爱全乐溶液气泵雾化吸入佐治小儿哮喘35例

    2002年1月~2003年6月,我科采用万托林及爱全乐溶液气泵雾化吸入佐治小儿哮喘35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于2002年1月~2003年6月间共收治小儿哮喘70例,按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制定的儿童哮喘病诊断标准[1],全部病例为哮喘发作期,随机分为两组(各为35例),男42例,女28例,年龄1~12岁,平均5.34±2.31.两组年龄、身高、体重、病程均无显著差异(P>0.05).

    作者:宋晓英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60例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分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围产期新生儿缺氧引起的脑部病变,由于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缺氧所致,是围产期新生儿脑损伤常见的原因,是新生儿期重要疾病之一.因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趟来越受到重视.我院从2000年3月~2003年3月对60例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进行观察.

    作者:黄水霞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