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目前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方法也很多,于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超声介入治疗的应用,显示了极大的优越性,对于肝癌发现晚期或由于严重肝功能不全而失去了于术时机的患者,无疑超声引导下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是治疗晚期肝癌的首选方案,且其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经济,被广泛应用,我院自1999年来,为11例肝癌晚期适应征患者实施了该介入治疗.
作者:刘晓君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我科自1987年~2001年行改良乳突根治术10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男81例,女19例,年龄在6~70岁之间.6~15岁7例,15~60岁88例,65例以上5例.职业:农民70例,工人21例,其它9例.病程在1年以内者18例,1~10年者20例,10~30年者50例,31年以上者12例.全部病例经手术证实分型为:
作者:霍红 刊期: 2004年第11期
胸腔积液(简称胸水)为常见病.而老年胸水的发病率较青壮年为高,病因复杂多样化,极易误诊误治.本文就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6例胸水病人做一报道,并分析其误诊误治的原因.
作者:戴桂香;苏本学 刊期: 2004年第11期
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1].近年来不少报道认为CO2激光照射对其有显著疗效,优于药物治疗和其它理疗方法[2,3],但激光治疗后存在阴道分泌物增多,甚至有大量水样排液,术后1~2周脱痂时出现阴道出血,创面愈合时间较长等缺点.
作者:周春艳;马军利 刊期: 2004年第11期
2002年12月~2003年2月我科中西医结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已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2年12月~2003年2月我科收治毛细支气管炎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4个月~2岁.发热36例,喘憋40例,咳嗽37例,烦燥25例,口唇发干三凹征28例,肺部可闻及喘鸟音及小水泡音.并心衰3例.肺部X线透亮度增加,小片状阴影38例,分别取30例做治疗组和对照组.
作者:毛钦芳;张渚 刊期: 2004年第11期
近20年来,我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使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改善,冠心病呈明显增多趋势,年青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较多.现将我院1998年~2002年收治的50例年青人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例做一回顾分析.
作者:王胜军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急性胰腺炎的早期手术治疗曾一度被提倡或被冷落,又有人提出个体化冶疗方案,但仍未排除早期手术治疗;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通过积极的早期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目前争论的结果来看,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仍不能相互代替.因此,应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本文通过对急性胰腺炎的早期手术治疗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胡善柏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低钠血症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25.8%~40.5%,由于症状缺乏特异性,常被误诊为肺性脑病,如处理不当常可危及患者的生命.为了提高对该并发症的认识,现将我院1999~2003年收治的78例COPD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洪文 刊期: 2004年第11期
复方苯乙哌啶为非特异性止泻剂,用于急慢性功能性腹泻及慢性肠炎,临床比较常用,如用量过大,可引起中毒.我院自1998年3月~2003年9月抢救复方苯乙哌啶中毒3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冀瑛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我院2001年3月~2003年3月共收治了32例腹股沟疝病例,使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聚丙烯网塞施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谢萍;陈思梦 刊期: 2004年第11期
1999年以来我院抢救急性左心衰190例,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190例,男118例,女72例,年龄14~98岁,平均64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病66例,冠心病53例,高血压病51例,扩张型心肌病14例,其他6例.
作者:孟宪臻;袁桂枝;薄丽娜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围产期新生儿缺氧引起的脑部病变,由于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缺氧所致,是围产期新生儿脑损伤常见的原因,是新生儿期重要疾病之一.因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趟来越受到重视.我院从2000年3月~2003年3月对60例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进行观察.
作者:黄水霞 刊期: 2004年第11期
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可以增强麻醉效果,但对连续硬膜外麻醉复合咪唑安定镇静的临床研究很少报道,本文旨在对连续硬膜外麻醉复合咪唑安定镇静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作者:章小山;徐国亭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终末期肾衰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其中以电解质紊乱尤为突出.近8年来我院收治终末期肾衰628例,其中132例出现低钠血症脑病,因治疗方法不同,临床效果明显不同,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先杰;代秀波;姜秋兰;张修鳞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医学的重要课题,也是围产儿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因素,复苏方法是否正确和及时,直接关系到患儿的存亡和生命质量.本文对近三年我院新生儿窒息及复苏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在新法复苏应用的几点探讨,以期进一步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率,降低死亡率提供帮助.
作者:高超;吴金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虽具有切口小,术后反应轻,散光度数小,术后视力恢复快等优点,但其所需的各种昂贵设备以及医生较长而困难的学习过程,都大大限制了该手术在基层医院的普及和推广.为解决这一难题,我院2002年4月~2003年4月,采用隧道式小切口行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患者97例,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夏文龙;吴华;高侠 刊期: 2004年第11期
腱鞘囊肿是体表囊肿为常见的一种,传统治疗往往以手术切除,但效果不甚理想.由于该病多发于关节和身体的受力部位,手术过程中不宜对囊肿周围组织创伤太大,以免伤及神经、血管和韧带而影响术后功能的恢复,对于临床经验不足的医生,囊肿往往难于完整剥离,给术后复发造成隐患,笔者1995年~2003年间共收治此类患者169例,均以囊内埋线与囊内注药两种方法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克亮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甲亢危象发生率低,但其危险性大,死亡率高,及时发现并积极有效的治疗极为重要.在治疗甲亢危象的同时,对伴随病症也应积极处理,尤其注意有无低血糖的存在,因为严重低血糖后出现的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及昏迷常被甲亢危象症状所掩盖,所以治疗过程中有必要检测血糖,极大可能的挽救患者的生命.现将我科近3年内遇到的甲亢危象并低血糖症5例患者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赵爱琴 刊期: 2004年第11期
胸腔积液是临床上常见的征象,许多疾病可伴有胸腔积液.我院自2001年12月~2002年12月收治胸腔积液52例,均采用胸腔内置管引流治疗,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俊英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纳络酮(naloxone)又名烯丙羟吗啡酮,是阿片样物质的特异拮抗剂,其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是内源性阿片样物质的2~3倍,可竞争性拈抗应激状态下大量内源性阿片样物质产生的病理生理效应,近年来临床用途日趋广泛,本文就其在儿科临床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王献忠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灯盏细辛注射液系中药制剂,临床观察证明,其具有明显的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我院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高粘滞血症45例,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林森 刊期: 2004年第11期
2002年1月~2003年6月,我科采用万托林及爱全乐溶液气泵雾化吸入佐治小儿哮喘35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于2002年1月~2003年6月间共收治小儿哮喘70例,按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制定的儿童哮喘病诊断标准[1],全部病例为哮喘发作期,随机分为两组(各为35例),男42例,女28例,年龄1~12岁,平均5.34±2.31.两组年龄、身高、体重、病程均无显著差异(P>0.05).
作者:宋晓英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梗塞治疗组32例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与对照组28例给予腹蛇抗栓酶静注疗效对比.结果与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塞疗效明显优于腹蛇抗栓酶组,且安全、无出血等副作用.
作者:焦永琴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交沙霉素联合宁泌泰治疗解尿支原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60例解尿支原体感染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交沙霉素与宁泌泰联合口服.对照组采用单纯使用交沙霉素.结果: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x2=6.99 P<0.01).结论:交沙霉素联合宁泌泰治疗解尿支原体感染疗效满意.
作者:冯秀梅;李立;王天震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为常见的内科急症,急先止血是治疗的关键,此乃治标之举.笔者于1998年10月~1999年6月用三七白芨散治疗1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疗效颇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华良;顾文芬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为降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我科用纳络酮治疗新生儿HIE,共50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两组均给予一般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络酮0.1mg~0.3m/(kg·次),加入10%葡萄糖水30ml中静脉点滴,一日一次,酌情应用3~7d,在生后1d~10d内由专人分次测定评分.结果显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纳络酮对治疗新生儿HIE有较好效果,对缩短新生儿HIE病程,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减少致残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04年第11期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发现的病例多属中晚期,大多已失去手术机会;又因全身化疗毒副作用太大,而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兴起,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已成为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我院收治25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施行了此项治疗方法,现对本组病人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程丽 刊期: 2004年第11期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滴品名:左克、规格:2ml,0.1g/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常用药物.随着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的日益增加,不断出现一些过敏反应.现将我院抢救的1例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后,发生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凤英;王春英;于延玲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通过30例患者及家属进行有关胰岛素知识的认识及教育.方法:胰岛素注射方法及安装、部位选择及注意事项、注射前准备等.结果:92.7%患者对胰岛素的认识和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变,94.7%患者掌握了胰岛素的正确使用方法及安装.结论:避免了因注射不当造成的胰岛素吸收速率不同而致血糖控制不稳定,避免了交叉感染和硬结的发生,为医生在临床治疗中更有效地控制血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作者:黄雪云;高慧贤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结肠的非特异性炎症,临床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不成形,腹痛、消瘦等,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作者:贺全香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我院自2001年1月~2003年1月,诊断和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7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行胃镜检查8015例,男4142例,女3873例,年龄6~85岁.平均年龄39岁,<60岁4239例,≥60岁3776例.其中农村患者5786例,城市患者2229例.冬季检查1850例,夏季检查2274例.
作者:熊弦;谢海燕;郑天燕;刘同英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新生儿颅内出血主要由缺氧或产伤引起,临床表现以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或抑制状态为主要特征.
作者:李良荣;赵云战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EPH综合征)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EPH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护理.结果:EPH综合征是孕妇特有的疾病,约9.4%的孕妇发生不同程度的EPH综合征.其特点是孕20周以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高血压、蛋白尿、浮肿.结论:EPH综合征应重点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子痫的发生.积极给予硫酸镁解痉,酌情降压,加强综合治疗和护理,病情稳定后适时终止妊娠,可以降低孕妇及胎儿的死亡率.
作者:仵婉杰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癌症患者是一类身心倍受病痛折磨,治疗效果差、生命有限,有复杂心理表现的特殊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肿瘤临床治疗中仅用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治疗往往是不够的,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应用显得尤为必要.现就近年来我们在治疗癌症病人中应用心理治疗的几点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宏 刊期: 2004年第11期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监测技术的不断进步,使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及时得到监测、治疗和护理,有效地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治愈率,降低了病死率.本文就8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蔡冬梅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而结肠造口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必要手段,为了提高水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适应力和生活质量,做好结肠造口的护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慧美;张红;付楠;孔爱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脑出血属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出血后常继发脑水肿从而导致颅内压增高、脑疝而危及生命,急性期病死率较高,病情的预后与对病情的观察和护理有关.笔者就脑出血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雪梅;郑莹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本文着重从糖尿病的护理方面的进展来论述.目前国内外多家学者报道,糖尿病的合并症累计十余大项.而其所分布的多个系统和部位,却鲜为人知.因此,实际操作起来,工作到位的问题很不易落实.而且全面细致的了解和做到多个方面和系统的护理就更不容易了.现在各个医疗单位均施行责任制护理,与病人零接触,从生活饮居到临床治疗护理均要有个较长的过程.尤其是对待中、晚期糖尿病患者,且出现多个脏器合并症的问题,乃是医学界较麻烦的课题.文章重点陈述全部的诊疗过程中的护理.供临床同道参考.
作者:孙红梅 刊期: 2004年第11期
Ⅰ型糖尿病是由于机体遗传易感性,感染病毒侵入并破坏胰岛β细胞,使胰岛细胞分泌功能衰竭,胰岛素分泌下降,或自身胰岛素抵抗而引起的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
作者:邓静 刊期: 2004年第11期
随着髋关节人工假体手术的广泛开展,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置换术被认为是对关节破坏病变较好的治疗手段.但这些常见的重要手术能否成功和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护理人员的密切配合工作尤为重要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因腑瘤过度服用激素而致双侧股骨头坏死,在我院行右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取得成功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赵玉霞 刊期: 2004年第11期
对于咯痰功能减退或失去排痰功能的病人,为清除气管内分泌物,急、慢性喉阻塞病人为保持呼吸道通畅,咽部或颅脑手术后病人防止呼吸困难,常行气管切开术,借助气管插管以维护病人正常的呼吸功能.因此,气管切开术后管道的护理至关重要,总结护理要点如下:
作者:吕英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胰腺癌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1例胰腺癌患者术前详细介绍本疗法的相关知识.术后防治毒副反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出血、血肿、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果:21例中11例获部分缓解(PR),8例稳定(NC),2例恶化(PD).结论:区域性持续动脉灌注化疗效果副作用少,较常规全身化疗效果突出,选择肱动脉可不影响病人正常活动.减少了病人痛苦.严密细致的观察和护理对提高疗效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刘素文;王开新 刊期: 2004年第11期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治疗腹股沟疝的方法很多,但没有一种方法能避免复发.自Bassini创立了经典的疝修补术以来,腹股沟疝的治疗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随着对腹股沟疝的发生机制、腹股沟区现代解剖学原理认识的不断提高,以及手术疗式,治疗经验的进一步积累,腹股沟疝的修补术式也日臻完善.现就腹股沟疝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许志虎;陈荣芝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患者女,45岁,因左侧乳腺肿块6年余,渐增大,于近期来我院就诊,初肿块直径为2cm,球形,质地中等,一直无症状.
作者:裴少梅 刊期: 2004年第11期
1病历报告患者,男21岁,因肝硬化脾切除术后2年,两下肢水肿,泡沫尿8天来院.原有肝硬化病史4年,化验三系减少,B超示肝硬化门脉增宽1.5cm,巨脾,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脾亢,而于2年前行脾切除术,后化验三系正常,但肝功能轻度异常.
作者:李云生;陈晓莉;林曦;吴光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1病历报告患者,女,61岁,50k.因下腹肿物6个月入院要求手术.术前诊断:盆腔包块性质待查.拟行硬外麻下盆腔包块切除术.术前Bp106/75mmHg,HR 82次/分,R 15次/min.心、肝、肾、肺功能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心电图未检;血清钾2.6mmol/L;其余血液检查正常.
作者:吴聚交;吴炳锐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患者男,43岁,因突发意识不清半小时入院.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正常,心界正常,心率72次/min,律不齐,各瓣膜区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
作者:王晓阳;李雪莲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患者女,25岁,停经9个月,阵发性腹痛1天.查体:青年女性,发育良好,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心肺无异常.13年前曾在地区医院行左侧卵巢肿物切除术.病理报告:左卵巢甲状腺肿.
作者:张丽 刊期: 2004年第11期
宫外孕是妇科常见的一种危急重症病,如不及时诊断,及时处理,会给患者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甚至危及生命,宫外孕一般情况均有停经史,但有少数患者月经周期经量基本正常,还有少数患者月经周期正常,仅可见阴道点滴流血,误以为月经.以上情况容易引起误诊,为了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重视,现报道如下:
作者:鞠洪丽 刊期: 2004年第11期
1临床资料某男,68岁,胸痛,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丝10余天,不发热,血象在正常范围内.X线平片示右肺上叶后段一块状阴影,边缘较清,大小约5~6cm,余未见异常.胸部CT示:右肺上叶后段一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大小约5~6cm,边缘稍模糊,密度较均匀,CT值35Hu,中心部密度稍低,CT值约18Hu,肺内余未见异常,纵隔内上腔静脉后气管旁示一结节状低密度影,边缘消楚,大小约1~7cm,未测CT值.
作者:熊建国 刊期: 2004年第11期
1临床资料例1,男,68岁,因阵咳、咳少量白粘痰3个月,经反复治疗无效就诊.患者于3个月前因感冒出现发烧、咳嗽、咳痰,在当地医院治疗好转,但咳嗽一直不消失,反复发作,呈阵咳,无血丝痰,无胸痛,曾多次治疗无好转.在多家医院给予胸部X线检查3次,都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但行抗炎治疗均无效,遂再次到本院就诊.
作者:韩来祯;张林堂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的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多年来收治的28例MM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MM患者,初诊时误诊17例,误诊率为60.7%.结论:MM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很容易误诊,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田永军;胡惠萍 刊期: 2004年第11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1岁.因右胸痛伴轻咳一月就诊.胸部正侧位片显示右胸内团块状阴影,大小约10cm×9cm×8cm,且边缘清晰,锐利、密度均匀,肿块上缘与第三前肋重叠一致,且肋间隙增宽,第三前肋边缘出现凹陷压迹,肿物与胸壁相连,上缘与胸壁变成钝角,下缘与胸壁交成锐角,且肿块显示分叶,未见周围骨质破坏征象,X线诊断为肺癌.住胸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所见,肿瘤位于第三肋间,脊柱外侧5.5cm包膜完整,呈囊性,内有少许坏死物,病理报告为肋间神经纤维瘤.
作者:王秀阁 刊期: 2004年第11期
1临床资料患者范景春,女,52岁,住院号260737.因腹胀伴消瘦1年,发现盆腹腔肿物1周,于1998年4月21日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原因及诱因出现腹胀、纳差,日渐消瘦,曾于多家医院就诊,均以腹水原因待查收入院,给予放腹水等对症支持治疗,未明确病因.
作者:高永进;王淑琴 刊期: 2004年第11期
颌面部非牙源性疼痛繁多,原因复杂,患者往往跨科求医误诊,延误治疗不少见,本文报道,鼻咽癌,小脑桥,胆脂瘤,上颌窦囊肿伴发感染等起继发三叉神经痛.不完全鳃裂瘘伴感染和翼沟综合征引起颌面部疼痛的临床误诊共6例,提出其鉴别诊断的要点:
作者:周桂银;吴卫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由于体内有大量致病性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造成组织损伤,临床可以出现各系统和脏器损害的症状.由于SLE临床表现呈多样化,容易引起误诊.现将我院于1998年6月~2002年6月19例SLE误诊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高克毅;郭光 刊期: 2004年第11期
垂体瘤(Pituitary Tumors)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误诊率高.现将我院2002年1月~2003年9月收治的7例垂体瘤误诊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林栋;郭献山;谢丽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远程医疗会诊是一种新的会诊方式,尽管能够缩小时空、地域不限、足不出户即可会诊疑难病例,解除患者及家属长途跋涉之苦,也减少了住宿、交通等花费,但客观上也存在一定问题.
作者:袁斌 刊期: 200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