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分析

高克毅;郭光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lupus erythematosus, 结缔组织疾病, 自身免疫性, 免疫复合物, 组织损伤, 自身抗体, 脏器损害, 误诊病历, 临床表现, 致病性, 症状, 体内
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由于体内有大量致病性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造成组织损伤,临床可以出现各系统和脏器损害的症状.由于SLE临床表现呈多样化,容易引起误诊.现将我院于1998年6月~2002年6月19例SLE误诊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EPH综合征)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EPH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护理.结果:EPH综合征是孕妇特有的疾病,约9.4%的孕妇发生不同程度的EPH综合征.其特点是孕20周以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高血压、蛋白尿、浮肿.结论:EPH综合征应重点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子痫的发生.积极给予硫酸镁解痉,酌情降压,加强综合治疗和护理,病情稳定后适时终止妊娠,可以降低孕妇及胎儿的死亡率.

    作者:仵婉杰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护理体会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发现的病例多属中晚期,大多已失去手术机会;又因全身化疗毒副作用太大,而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兴起,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已成为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我院收治25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施行了此项治疗方法,现对本组病人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程丽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17例多发性骨髓瘤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的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多年来收治的28例MM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MM患者,初诊时误诊17例,误诊率为60.7%.结论:MM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很容易误诊,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田永军;胡惠萍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胸腔内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52例

    胸腔积液是临床上常见的征象,许多疾病可伴有胸腔积液.我院自2001年12月~2002年12月收治胸腔积液52例,均采用胸腔内置管引流治疗,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俊英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内镜下反流性食管炎的观察及护理对策

    我院自2001年1月~2003年1月,诊断和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7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行胃镜检查8015例,男4142例,女3873例,年龄6~85岁.平均年龄39岁,<60岁4239例,≥60岁3776例.其中农村患者5786例,城市患者2229例.冬季检查1850例,夏季检查2274例.

    作者:熊弦;谢海燕;郑天燕;刘同英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Ⅰ型糖尿病人住院期间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Ⅰ型糖尿病是由于机体遗传易感性,感染病毒侵入并破坏胰岛β细胞,使胰岛细胞分泌功能衰竭,胰岛素分泌下降,或自身胰岛素抵抗而引起的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

    作者:邓静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围手术期心跳骤停抢救成功1例报告

    1病历报告患者,女,61岁,50k.因下腹肿物6个月入院要求手术.术前诊断:盆腔包块性质待查.拟行硬外麻下盆腔包块切除术.术前Bp106/75mmHg,HR 82次/分,R 15次/min.心、肝、肾、肺功能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心电图未检;血清钾2.6mmol/L;其余血液检查正常.

    作者:吴聚交;吴炳锐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洛汀新引起咳嗽误诊为支气管炎2例

    1临床资料例1,男,68岁,因阵咳、咳少量白粘痰3个月,经反复治疗无效就诊.患者于3个月前因感冒出现发烧、咳嗽、咳痰,在当地医院治疗好转,但咳嗽一直不消失,反复发作,呈阵咳,无血丝痰,无胸痛,曾多次治疗无好转.在多家医院给予胸部X线检查3次,都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但行抗炎治疗均无效,遂再次到本院就诊.

    作者:韩来祯;张林堂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梗塞治疗组32例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与对照组28例给予腹蛇抗栓酶静注疗效对比.结果与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塞疗效明显优于腹蛇抗栓酶组,且安全、无出血等副作用.

    作者:焦永琴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连续硬膜外麻醉复合咪唑安定镇静的临床观察

    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可以增强麻醉效果,但对连续硬膜外麻醉复合咪唑安定镇静的临床研究很少报道,本文旨在对连续硬膜外麻醉复合咪唑安定镇静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作者:章小山;徐国亭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腱鞘囊肿两种治疗方法疗效对比

    腱鞘囊肿是体表囊肿为常见的一种,传统治疗往往以手术切除,但效果不甚理想.由于该病多发于关节和身体的受力部位,手术过程中不宜对囊肿周围组织创伤太大,以免伤及神经、血管和韧带而影响术后功能的恢复,对于临床经验不足的医生,囊肿往往难于完整剥离,给术后复发造成隐患,笔者1995年~2003年间共收治此类患者169例,均以囊内埋线与囊内注药两种方法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克亮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肺脓肿误诊为周围型肺癌1例

    1临床资料某男,68岁,胸痛,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丝10余天,不发热,血象在正常范围内.X线平片示右肺上叶后段一块状阴影,边缘较清,大小约5~6cm,余未见异常.胸部CT示:右肺上叶后段一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大小约5~6cm,边缘稍模糊,密度较均匀,CT值35Hu,中心部密度稍低,CT值约18Hu,肺内余未见异常,纵隔内上腔静脉后气管旁示一结节状低密度影,边缘消楚,大小约1~7cm,未测CT值.

    作者:熊建国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6例非牙源性颌面部疼痛的误诊分析

    颌面部非牙源性疼痛繁多,原因复杂,患者往往跨科求医误诊,延误治疗不少见,本文报道,鼻咽癌,小脑桥,胆脂瘤,上颌窦囊肿伴发感染等起继发三叉神经痛.不完全鳃裂瘘伴感染和翼沟综合征引起颌面部疼痛的临床误诊共6例,提出其鉴别诊断的要点:

    作者:周桂银;吴卫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改良乳突根治术100例

    我科自1987年~2001年行改良乳突根治术10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男81例,女19例,年龄在6~70岁之间.6~15岁7例,15~60岁88例,65例以上5例.职业:农民70例,工人21例,其它9例.病程在1年以内者18例,1~10年者20例,10~30年者50例,31年以上者12例.全部病例经手术证实分型为:

    作者:霍红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三七白芨散治疗上消化道出血18例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为常见的内科急症,急先止血是治疗的关键,此乃治标之举.笔者于1998年10月~1999年6月用三七白芨散治疗1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疗效颇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华良;顾文芬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16例老年胸腔积液临床分析

    胸腔积液(简称胸水)为常见病.而老年胸水的发病率较青壮年为高,病因复杂多样化,极易误诊误治.本文就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6例胸水病人做一报道,并分析其误诊误治的原因.

    作者:戴桂香;苏本学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早期手术治疗体会

    急性胰腺炎的早期手术治疗曾一度被提倡或被冷落,又有人提出个体化冶疗方案,但仍未排除早期手术治疗;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通过积极的早期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目前争论的结果来看,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仍不能相互代替.因此,应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本文通过对急性胰腺炎的早期手术治疗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胡善柏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乳腺错构瘤1例

    患者女,45岁,因左侧乳腺肿块6年余,渐增大,于近期来我院就诊,初肿块直径为2cm,球形,质地中等,一直无症状.

    作者:裴少梅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低钠血症的诊治

    低钠血症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25.8%~40.5%,由于症状缺乏特异性,常被误诊为肺性脑病,如处理不当常可危及患者的生命.为了提高对该并发症的认识,现将我院1999~2003年收治的78例COPD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洪文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腹股沟疝的治疗新进展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治疗腹股沟疝的方法很多,但没有一种方法能避免复发.自Bassini创立了经典的疝修补术以来,腹股沟疝的治疗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随着对腹股沟疝的发生机制、腹股沟区现代解剖学原理认识的不断提高,以及手术疗式,治疗经验的进一步积累,腹股沟疝的修补术式也日臻完善.现就腹股沟疝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许志虎;陈荣芝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