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早期手术治疗体会

胡善柏

关键词:急性出血性, 坏死性胰腺炎, 早期手术治疗, 急性胰腺炎, 临床实践, 分析报告, 保守治疗, 个体化, 冶疗
摘要:急性胰腺炎的早期手术治疗曾一度被提倡或被冷落,又有人提出个体化冶疗方案,但仍未排除早期手术治疗;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通过积极的早期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目前争论的结果来看,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仍不能相互代替.因此,应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本文通过对急性胰腺炎的早期手术治疗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5例甲亢危象并低血糖症的诊治分析

    甲亢危象发生率低,但其危险性大,死亡率高,及时发现并积极有效的治疗极为重要.在治疗甲亢危象的同时,对伴随病症也应积极处理,尤其注意有无低血糖的存在,因为严重低血糖后出现的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及昏迷常被甲亢危象症状所掩盖,所以治疗过程中有必要检测血糖,极大可能的挽救患者的生命.现将我科近3年内遇到的甲亢危象并低血糖症5例患者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赵爱琴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高粘滞血症45例临床观察

    灯盏细辛注射液系中药制剂,临床观察证明,其具有明显的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我院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高粘滞血症45例,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林森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190例急性左心衰临床抢救体会

    1999年以来我院抢救急性左心衰190例,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190例,男118例,女72例,年龄14~98岁,平均64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病66例,冠心病53例,高血压病51例,扩张型心肌病14例,其他6例.

    作者:孟宪臻;袁桂枝;薄丽娜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1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由于体内有大量致病性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造成组织损伤,临床可以出现各系统和脏器损害的症状.由于SLE临床表现呈多样化,容易引起误诊.现将我院于1998年6月~2002年6月19例SLE误诊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高克毅;郭光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肝病性肾小球硬化症1例

    1病历报告患者,男21岁,因肝硬化脾切除术后2年,两下肢水肿,泡沫尿8天来院.原有肝硬化病史4年,化验三系减少,B超示肝硬化门脉增宽1.5cm,巨脾,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脾亢,而于2年前行脾切除术,后化验三系正常,但肝功能轻度异常.

    作者:李云生;陈晓莉;林曦;吴光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梗塞治疗组32例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与对照组28例给予腹蛇抗栓酶静注疗效对比.结果与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塞疗效明显优于腹蛇抗栓酶组,且安全、无出血等副作用.

    作者:焦永琴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脑出血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脑出血属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出血后常继发脑水肿从而导致颅内压增高、脑疝而危及生命,急性期病死率较高,病情的预后与对病情的观察和护理有关.笔者就脑出血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雪梅;郑莹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EPH综合征)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EPH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护理.结果:EPH综合征是孕妇特有的疾病,约9.4%的孕妇发生不同程度的EPH综合征.其特点是孕20周以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高血压、蛋白尿、浮肿.结论:EPH综合征应重点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子痫的发生.积极给予硫酸镁解痉,酌情降压,加强综合治疗和护理,病情稳定后适时终止妊娠,可以降低孕妇及胎儿的死亡率.

    作者:仵婉杰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经皮穿刺无水乙醇治疗晚期肝癌11例

    肝癌目前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方法也很多,于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超声介入治疗的应用,显示了极大的优越性,对于肝癌发现晚期或由于严重肝功能不全而失去了于术时机的患者,无疑超声引导下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是治疗晚期肝癌的首选方案,且其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经济,被广泛应用,我院自1999年来,为11例肝癌晚期适应征患者实施了该介入治疗.

    作者:刘晓君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16例老年胸腔积液临床分析

    胸腔积液(简称胸水)为常见病.而老年胸水的发病率较青壮年为高,病因复杂多样化,极易误诊误治.本文就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6例胸水病人做一报道,并分析其误诊误治的原因.

    作者:戴桂香;苏本学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围手术期心跳骤停抢救成功1例报告

    1病历报告患者,女,61岁,50k.因下腹肿物6个月入院要求手术.术前诊断:盆腔包块性质待查.拟行硬外麻下盆腔包块切除术.术前Bp106/75mmHg,HR 82次/分,R 15次/min.心、肝、肾、肺功能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心电图未检;血清钾2.6mmol/L;其余血液检查正常.

    作者:吴聚交;吴炳锐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癌症病人的心理支持治疗

    癌症患者是一类身心倍受病痛折磨,治疗效果差、生命有限,有复杂心理表现的特殊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肿瘤临床治疗中仅用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治疗往往是不够的,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应用显得尤为必要.现就近年来我们在治疗癌症病人中应用心理治疗的几点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宏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万托林及爱全乐溶液气泵雾化吸入佐治小儿哮喘35例

    2002年1月~2003年6月,我科采用万托林及爱全乐溶液气泵雾化吸入佐治小儿哮喘35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于2002年1月~2003年6月间共收治小儿哮喘70例,按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制定的儿童哮喘病诊断标准[1],全部病例为哮喘发作期,随机分为两组(各为35例),男42例,女28例,年龄1~12岁,平均5.34±2.31.两组年龄、身高、体重、病程均无显著差异(P>0.05).

    作者:宋晓英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湿润烧伤膏联合激光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1].近年来不少报道认为CO2激光照射对其有显著疗效,优于药物治疗和其它理疗方法[2,3],但激光治疗后存在阴道分泌物增多,甚至有大量水样排液,术后1~2周脱痂时出现阴道出血,创面愈合时间较长等缺点.

    作者:周春艳;马军利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终末期肾衰并低钠血症脑病的诊治体会

    终末期肾衰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其中以电解质紊乱尤为突出.近8年来我院收治终末期肾衰628例,其中132例出现低钠血症脑病,因治疗方法不同,临床效果明显不同,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先杰;代秀波;姜秋兰;张修鳞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护理体会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发现的病例多属中晚期,大多已失去手术机会;又因全身化疗毒副作用太大,而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兴起,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已成为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我院收治25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施行了此项治疗方法,现对本组病人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程丽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为降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我科用纳络酮治疗新生儿HIE,共50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两组均给予一般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络酮0.1mg~0.3m/(kg·次),加入10%葡萄糖水30ml中静脉点滴,一日一次,酌情应用3~7d,在生后1d~10d内由专人分次测定评分.结果显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纳络酮对治疗新生儿HIE有较好效果,对缩短新生儿HIE病程,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减少致残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腹股沟疝的治疗新进展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治疗腹股沟疝的方法很多,但没有一种方法能避免复发.自Bassini创立了经典的疝修补术以来,腹股沟疝的治疗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随着对腹股沟疝的发生机制、腹股沟区现代解剖学原理认识的不断提高,以及手术疗式,治疗经验的进一步积累,腹股沟疝的修补术式也日臻完善.现就腹股沟疝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许志虎;陈荣芝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内镜下反流性食管炎的观察及护理对策

    我院自2001年1月~2003年1月,诊断和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7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行胃镜检查8015例,男4142例,女3873例,年龄6~85岁.平均年龄39岁,<60岁4239例,≥60岁3776例.其中农村患者5786例,城市患者2229例.冬季检查1850例,夏季检查2274例.

    作者:熊弦;谢海燕;郑天燕;刘同英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肱动脉插管持续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胰腺癌的护理

    目的:探讨胰腺癌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1例胰腺癌患者术前详细介绍本疗法的相关知识.术后防治毒副反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出血、血肿、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果:21例中11例获部分缓解(PR),8例稳定(NC),2例恶化(PD).结论:区域性持续动脉灌注化疗效果副作用少,较常规全身化疗效果突出,选择肱动脉可不影响病人正常活动.减少了病人痛苦.严密细致的观察和护理对提高疗效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刘素文;王开新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