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间断胸穿抽气与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的时机选择附55例临床分析

陈世雄

关键词:间断, 胸穿抽气, 胸腔闭式引流, 治疗气胸, 时机选择, 自发性气胸, 肺组织压缩, 预防性应用, 卧床休息, 内科治疗, 抗菌素, 呼吸科, 气体, 排气, 临床, 患者, 方法, 断腔
摘要:自发性气胸的内科治疗除了预防性应用抗菌素及卧床休息外,对肺组织压缩30%以上的患者应进行胸腔排气治疗,间断胸穿抽气与胸腔闭式引流均能有效排除胸腔气体,一般情况下,先进行间断腔穿抽气.若病情不能好转,再行胸腔闭式引流,但临床上究竟何时选择胸腔闭式引流一直是一个难点,我院呼吸科自1999年5月~2002年5月收治自发性气胸(肺组织压缩大于30%)55例,现分析总结如下,并对间断胸穿与胸腔闭式引流两种方法的时机选择进行了探讨.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重型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10例临床分析

    我院近2年共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86例,其中发生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IMS)15例、出现呼吸肌麻痹重型IMS表现者10例,占病人总数的11.6%,除1例死于并发症外,其余经抢救后全部痊愈出院,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葛广亚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激素替代疗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大部分妇女在更年期被一系列或轻或重的症状所困惑,这些症状统称为更年期综合征.这是由于卵巢功能衰退,体内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所致的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1].我们应用醋酸甲羟孕酮复合胶囊(商品名:妇更春胶囊)治疗更年期综合征,观察并探讨该药对治疗更年期症状的效果及副作用.

    作者:陆建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小儿抗菌止咳合剂的制备、含量测定及应用

    目的:介绍一种小儿抗茵止咳合剂的制备、应用及主要成份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磺胺嘧啶、氯化胺、甘草流浸膏等成份按合剂工艺制成本品;用于上感引起的咳嗽咯痰,气管炎及支气管炎等;采用水洗沉淀法将本品中磺胺嘧啶与含氯化铵的药液分离后,再用酸量法测定磺胺嘧啶含量,以铁明矾指示剂法测定氯化铵含量.结果:该制剂制法简便、合理,经多年临床验证,用于上感引起的咳嗽、咯痰,气管炎及支气管炎疗效满意,含量测定方法误差≤±2%.结论:本制剂工艺合理,疗效确切,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行,适合医院制备应用.

    作者:张辉;张颖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B超引导下后穹窿穿刺注药保守性治疗输卵管妊娠64例报道

    正常妊娠时,孕卵着床于子宫内膜.当孕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称为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包括输卵管妊娠、腹腔妊娠、卵巢妊娠、宫颈妊娠及残角妊娠,其中以输卵管妊娠为常见,约占95~98%.输卵管妊娠的发病部位以壶腹部多,约占55~60%,其次为峡部,约占20~25%,再为伞端,占17%,间质部少,仅占2~4%.本文所收64例均为壶腹部与峡部妊娠.

    作者:李先锋;刘静;玄宁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盐酸肾上腺素在过敏性休克抢救中的应用体会

    过敏性休克是临床急危病症,可由药物、异种蛋白等引起[1].一旦发生,必须及时抢救.盐酸肾上腺素(以下简称肾上腺素,Ad)是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1,2,3].如果Ad的用量偏大或用法不足,会造成血压骤升,头痛,甚至脑出血,心律失常等副作用.现总结7例过敏性休克中Ad的应用,以探讨其正规的用法.

    作者:韩书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对阿托品效应的观察

    有机磷农药在农业生产中,主要用于预防杀灭病虫害,其毒性较强.

    作者:王建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维生素E加丹参注射液配合按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

    新生儿硬肿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与水肿,重症可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原因多由于寒冷、早产、低体重、窒息、重症感染或缺氧引起.我院儿科自2001年1月至2002年4月共收治60例患儿,通过控制感染、对症治疗、支持疗法外,用维生素E加丹参注射液配合按摩,疗效显著,现将方法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静;郭金英;左玉芬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35例糖尿病人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护理

    糖尿病人是由于血中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及或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导致血糖过高,出现尿糖,进而引起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导致多个器官,特别是眼、肾脏、神经、心脏以及血管的损伤,功能紊乱和功能衰竭.临床表现可出现多尿、烦渴、多饮、多食、消瘦、乏力等表现.重者发生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或血管神经等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质量.多数患者终以服用降糖药无效而用胰岛素来治疗为主.

    作者:吕玲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60例结核性胸膜炎疗效分析

    结核性胸膜炎为常见结核病之一,国家对其没有固定的化疗方案,现根据我科实际,对其近、远期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高玉萍;杨世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羊膜移植手术的护理

    羊膜为胎膜内层,因无血管而呈半透明状,其不仅可防止细菌入侵,还具有活跃的物质转运功能.所以我院将其应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角膜上皮缺损或溃疡,以及烧伤等各种眼表疾病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信鸽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1例糖尿病人术中低血糖反应抢救的护理配合

    病人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低血糖反应,因麻醉、手术环境的影响,临床症状不典型,易造成误诊,如果不能早期做出正确判断、及时对症处理,就会错过抢救时机,造成不良后果.1999年10月14日,一例糖尿病肾衰病人术中发生低血糖反应,经医护人员仔细全面询问病史、综合分析、果断用药,使病人脱离了危险,不但手术顺利完成,次日回访病人恢复正常,现将抢救及护理经过报告如下:

    作者:宋香枝;崔丽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多发性创伤骨折门诊急救与护理

    多发性骨折是门诊外科急救室较常见的复合性创伤,严重者容易合并急性创伤性失血而引起危及病人生命的休克,因而及时进行合理而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刘郭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经纤维鼻咽喉镜下咽鱼刺取除术

    我院自1998年5月~2002年8月,门诊对因咽反射敏感不易取除的下咽部鱼刺,采取经纤维鼻咽喉镜取除术,共计96例,均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长波;吕春雷;黄春林;亓晓茗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胸部穿透伤132例诊治体会

    胸部穿透伤是由于利器的刺伤,子弹或弹片的投射引起.前者多见于平时,后者战时较多见.近年来胸部穿透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院自1992年1月~2001年12月共收治胸部穿透伤132例,对其诊断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杰;聂国永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8例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误诊原因分析

    本文报告8例小儿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特殊表现.着重指出了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原因.胃镜检查可见胃窦粘膜充血水肿,粘膜皱壁肥厚粗大,为胃粘膜下小淋巴结增殖所致.组织学提示以急性炎症反应为主,8例均以活检标本尿素酶试验阳性确诊,提出了小儿时期HP感染并非少见,对可疑病例,应尽早作胃镜检查并活检作尿素酶试验确诊,以避免误诊.

    作者:杨永志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抢救车备用药品的改进

    临床上各科都备有抢救车和抢救药品,以备抢救病人时急用.就我院来看,各科备用的各种针剂抢救药品基数均为10支,而有的科室因其专科特点,抢救病人的机会很少,抢救药品只是按规定和要求去准备,虽然也有专人负责管理抢救药品,但因使用频率低,也就忽视了抢救药品的检查工作,直到全院护理质量检查时才认真检查,因而经常出现抢救药品过期现象.

    作者:张艳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的实践与体会

    整体化护理是一种以病人为中心的新型的护理模式.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临床护士在病人整个住院过程中的一系列教育工作,使病人了解有关自己疾病的病理知识和康复保健知识.通过半年多的实践证明,健康教育对病人的康复起到了有益和有效的作用.

    作者:莫德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肝硬化伴阴囊水肿病人的护理

    肝硬化是一种或多种原因长期反复作用,造成肝脏弥漫性损害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失代偿期常发生大量腹水、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脐疝、阴囊水肿常给护理工作增加难度,易破溃感染,加重病情,增加病人痛苦.我科从J995年到2001年共收治15例肝硬化伴阴囊水肿患者,经过积极护理均收到了满意效果,现将有关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朱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院前猝死病例132例分析

    我院自1998年元月至2001年12月间院前接诊猝死病例132例,现对临床特点及其流行病学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刘守朝;段崇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剖宫产手术要点的探讨

    子宫下段剖宫产是妇产科常见的手术.自1999年元月至2001年12月我科进行剖宫产手术909台,占全科手术总数的68%,居首位.它是妇产科医生处理难产,及时终止病理妊娠的有效措施.剖宫产手术虽不复杂但要切实掌握,运用自如,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除需一定量的临床实践外,对其手术要点的研讨也至关重要.

    作者:宋海琴;郑本善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