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晚期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1例

王宝萍;张润芳

关键词:妊娠合并, 晚期妊娠, 皮肤粘膜, 查体, 脂肪肝, 枕前位, 孕足月, 胎方位, 出血点, 专科, 重度, 无压, 胎心, 收入, 检查, 患者, 腹围, 腹部
摘要:患者24岁,孕38+4周,破水6小时,于2003年2月28日收入院,于2003年2月初做B超.B超提示:重度脂肪肝,晚期妊娠,胎心136次/分.查体:T36℃,P88次/分,R 22次/分,BP120/80mmHg.查体全身皮肤粘膜无明显黄染和出血点,腹部膨隆如孕足月状,全身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四横指可触及,脾肋下可触及.专科检查:宫高37cm,腹围108cm,胎方位:左枕前位.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潘南金对60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预防心律失常的疗效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钾镁(潘南金)对AMI溶栓后心律失常预防效果.方法:将60例AMI随机分为两组:①尿激酶对照组;②潘南金+尿激酶治疗组,两组患者均符合静脉溶栓入选条件,入院后按AMI常规进行了一般处理,包括收住CCU监护病房进行心电监护,绝对卧床、镇静、吸氧、扩冠、抗凝等.治疗组用5%葡萄糖500ml加潘南金30ml,2~3周出院时统计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心律失常发生率治疗组尿激酶+潘南金为33%,对照组尿激酶为53.3%,经统计学处理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潘南金在AMI溶栓后可较好的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且副作用少,可列为常规用药.

    作者:赵云霞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急性心肌梗塞并心源性休克26例临床观察

    急性心肌梗塞并心源性休克发生率为5~19%,是目前院内死亡的主要原因.病死率高达60~80%,我科自1999年2月~2001年10月,收治了26例急性心肌梗塞并心源性休克病人,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曹慎华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重型麻疹的个案护理体会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咳嗽、流涕、结膜炎、口腔麻疹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自1965年普遍接种麻疹减毒疫苗以来,已基本控制了麻疹的流行.我科自2000年2月以来,收治了20例麻疹病人,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6~42岁.并于2000年3月15日收治了1例临床罕见的重型出血性麻疹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丽美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小儿外伤性脑梗塞12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1986年2月~2002年2月,共收治12例经CT证实的外伤性脑梗塞的患儿,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传金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1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现状分析

    近十多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再灌注治疗大大地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为了评价基层医院AMI治疗现状,现就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162例AMI患者资料作一总结.

    作者:冉华中;时永联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独一味胶囊对米非司酮抗早孕后减少阴道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独一味胶囊对米非司酮抗早孕减少阴道出血的效果.方法:对160例妊娠≤49天的早孕妇女分两组进行药物流产.治疗组: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和独一味胶囊;对照组: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结果:治疗组平均流血时间(10±4)天,阴道流血量≤月经量者占88.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独一味胶囊能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间,减少阴道流血量.

    作者:路平;仝丽丽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非穿透性创伤性膈疝急性期15例诊治体会

    非穿透性创伤性膈疝是临床上少见的疾患,急性期病人多因伴随伤情复杂和严重而影响其诊断,延误治疗,现将我院1992~2002年共收治的15例诊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东红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我院从2002年5月开始采用后穹窿穿刺注药加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8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朱景华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低分子肝素和鲁南欣康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为探讨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和鲁南欣康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05例符合WHO-UAP的诊断标准的不稳定性心绞痛住院患者分为两组: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和鲁南欣康组55例(治疗组),常规治疗组50例(对照组).治疗组在口服倍他乐克,肠溶阿斯匹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AXaIU,皮下注射,每日两次,联合静脉点滴鲁南欣康20mg,每日一次,疗程一周.对照组给予口服倍他乐克,肠溶阿斯匹林,静脉点滴硝酸甘油10mg,每日一次,疗程一周.根据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以及心电图(EKG)变化,来判断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比用药前减少≥80%,EKG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为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减少≥50%,EKGST-T明显改善为有效.结果:治疗组55例,显效率74.54%;有效9例,有效率16.36%;总有效50例,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50例,显效24例,显效率48%;有效11例,有效率22%;总有效35例,总有效率70%.两组临床疗效与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对比,经统计学处理(x2=7.4362,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与鲁南欣康静脉点滴能迅速控制不稳定型心绞痛(UAP)解除大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无严重出血等副作用,不必监测aPTT.临床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疗效满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红心;赵维兰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黄芪和藻酸双酯钠联合应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

    随着我国人口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糖尿病(DM)发病呈上升趋势.DM演变几年后,几乎均有肾脏受累,可累及肾脏所有成分,从肾小球、肾小管到间质.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出现持续性蛋白尿,病情不可逆转,往往进行性发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因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进行有效的治疗是非常必要的[1].作者应用黄芪和藻酸双酯钠对2型DM并发早期DN微量白蛋白尿期的病人进行治疗,以判定其疗效.

    作者:张春荣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6例

    我院从1997年6月~2000年6月采用综合疗法椎动脉型颈椎病7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刘燕芝;王秋英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一次性输液器使用的经验体会

    一次性输液器,已普及到城乡各医疗单位,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感染,大大的减少了输液后的不良反应,我们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茅彤华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补中益气汤治疗胃下垂疗效观察

    我院采用中药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胃下垂98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振;周东侠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丁咯地尔治疗脑梗塞疗效观察

    脑梗塞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用于治疗此病的药物繁多,但疗效不确切,近年来我们采用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商品名世多泰)治疗脑梗塞,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玲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衰弱50例

    神经衰弱是临床上常见病,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50例,取得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程华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黄体酮、消心痛多药联用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衰25例

    肺心病难治性心衰(又称顽固性心衰)是指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时经常规治疗,心功能不全仍未得到改善者,治疗比较棘手.近年来笔者通过对25例肺心病难治性心衰的病人采用酚妥拉明、多巴胺、硫酸镁、山莨菪碱静脉滴注,消心痛口服及黄体酮肌肉注射治疗,收到了良好效果,总有效率为92%.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丽敏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50株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分析

    近几十年来,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P),多重耐药肺炎链球菌(MDRP)菌株逐渐增多,因此掌握肺炎链球菌的耐药动态,合理用药,成为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关键.本文就我院50株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姜领;翟福英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多虑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8例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肠运动功能紊乱性疾病,往往伴有明显的精神心理障碍.本研究收集我院消化门诊2001年11月~2002年9月IBS患者38例,用多虑平治疗,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长城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0例治疗体会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重症并发症,文献[1]报道病死率大约5%,但老年人中高达43%.对其早期采用合理的治疗措施及严密的监测是抢救成功,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我院自1992年~2001年间共收治DKA30例,现将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丽莉;林云凤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复张性肺水肿的急救护理

    复张性肺水肿属于非心源性肺水肿,临床上比较少见,早期发现,可提高急救成功率.现将我院于1998年9月至2002年10月期间,急救的17例病人报告如下.

    作者:李爱梅;丁八一;马燕 刊期: 2003年第19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