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炎;刘峘;唐力英;王祝举
中药来源于天然动植物,由于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不断加剧,中药中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问题已成为影响其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聂黎行;李向日;金红宇;王钢力;李志猛;林瑞超 刊期: 2007年第23期
对中药化妆品的概念、历史渊源、分类和特点与优势进行了概述,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对其研发现状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并简要的介绍了我国中药化妆品的申报审批制度,后从研发、上市面临的问题和研发策略两个方面对我国中药化妆品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和建议.
作者:张萌;陈士林 刊期: 2007年第23期
药材铁扫帚为豆科植物截叶铁扫帚Lespedezacuneata(Dum.Cours.)G.Don的干燥全草,又名夜关门,别名老牛筋等.主产于山东、河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省.
作者:刘文啟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研究蛇足石杉原土壤微生物对其扦插生根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蛇足石杉分别扦插于原生境土壤和灭菌土壤上,调查其生根率,测定生根过程中吲哚乙酸(IAA)、酚类化合物(儿茶酚、槲皮素、绿原酸、阿魏酸)、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原生境土壤微生物能够提高蛇足石杉的生根率.增加生根条数,提高生根过程中IAA、儿茶酚、绿原酸、阿魏酸的含量,影响了PPO,POD的活性.结论:原生境土壤上蛇足石杉扦插生根率高的重要原因是土壤微生物提高了蛇足石杉生根过程中I从和儿茶酚、绿原酸、阿魏酸等酚类化合物含量.
作者:李娜;陈钧;朱大元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结合国内外文献详细综述了姜黄属药用植物倍半萜类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并对近几年该属药用植物的生物活性和质量控制研究进行了总结.姜黄属药用植物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倍半萜,姜黄素和多糖等;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肿瘤、抗炎和保肝护肝等活性.由于其分布广泛、品种繁多、基原关系复杂,市场流通混乱,有必要对其化学成分和药效进行对应比较研究,并建立客观可行的质量标准,促进该属中药的合理安全使用和开发.
作者:葛跃伟;高慧敏;王智民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为小檗科淫羊藿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有益精气,坚筋骨,补腰膝,强心力之功效[1,2].淫羊藿药用历史悠久.其有效成分为淫羊藿苷等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糖等次生代谢产物[3].
作者:韩素菊;黎云祥;胥晓;杨子松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核因子kappaB(NF-KB)在时间和空间上表达的变化过程及葛根素对其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建立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模型,分别于缺血90 min后再灌注2,6,12,24,72 h,缺血前1 h及随后每间隔6 h腹腔内给药.大鼠在各时间点断头取脑,测算脑梗死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脑组织内NF-kB的表达.结果:大鼠缺血再灌注后,免疫组化分析提示NF-kB从细胞浆向细胞内移位,核内表达水平在6 h开始明显升高,在24 h达到高峰,72 h下降,其脑梗死体积随着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增加.葛根素明显降低NF-kB在缺血再灌注后24,72 h的表达及减小脑梗死体积.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周边区域出现NF-kB从胞浆至胞核的转位并伴表达增加,葛根素可能通过抑制NF-kB的表达,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丁美萍;封菲;胡海涛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和评价家兔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炎性反应的规律.方法:用球囊导管损伤与高脂饵食双法复制家兔AS模型,观察血清炎性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a)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AS病变程度大内膜厚度值(MIT)的相关性.结果:①TNF-α在造模1,6,10,10周+1天4个时间点均显著增高,为同期对照组的1.6,2.2,4,2倍(P<0.05,P<0.01,P<0.01,P<0.01),但4个时间点间差别无显著性.②造模1周CRP无显著变化,6,10,10周+1d分别增高至同期对照组的3.5,3.6,3.0倍(P<0.01,P<0.01,P<0.01);与造模1周组相比,6周CRP增高2.4倍,10周增高4.1倍而到达峰值,10周+1天增高2.6倍(P<0.05,P<0.01,P<0.01).③TNF-α,cRP与MIT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1,0.64,P<0.01).④在造模1,6,10周动物已分别具备了AS早期炎症反应、脂质条纹期、纤维斑块期的一般病理学特征和炎性反应.结论:该模型具备AS病变早、中期的典型特征,并与炎性因子表达有良好的相关性;在造模6周时形成的AS脂纹期病变及明显的炎症反应,可满足从炎症角度干预AS早期形成过程研究或药物筛选的需要.
作者:李玉洁;杨庆;翁小刚;朱晓新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建立HPLC测定血浆中的葛根素的方法,观测养阴通脑颗粒中主要有效部位的不同组合对脑缺血大鼠血浆中葛根素代谢变化的影响.方法:以乙腈提取处理血浆,以对羟基苯甲酸为内标,流动相甲醇-0.5%醋酸水(28:72),ODS C18色谱柱(4.6mm×150mm,5 um)为固定相,以紫外检测器在248mm测定血浆中葛根素的吸收.结果:葛根素在0.025~3.2ug·mL-1线性关系良好,RSD<10%,平均回收率为97.6%;有效部位配伍不同,血浆中葛根素的代谢变化不同.结论:此法灵敏、可靠,可较好地用于口服中药复方养阴通脑颗粒主要有效部位组合后血浆中葛根素的测定.可为有效成分的体内分析提供方法;不同配伍可影响成分的体内变化.
作者:郭莹;万海同;张莉;王玉;韩进;余勤;潘远江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建立应用RP-HPLC测定当药及不同部位中獐牙菜苦苷、当药苷、龙胆苦苷和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SB-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分别为乙腈-水(10:90)和甲醇-水(86:14),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分别为獐牙菜苦苷238 nm、当药苷246 nm、龙胆苦苷274 nm和齐墩果酸207 nm,柱温25℃.结果:獐牙菜苦苷、当药苷、龙胆苦苷和齐墩果酸分别在0.034 2~0.427 5,0.001 1~0.014 0,0.000 7~0.008 8,0.001 1~0.008 8 mg·mL-1线性关系良好,R2分别为0.999 2,0.999 8,0.999 9,0.999 6.结论:本法方便、准确,可用于当药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文哲;许春晖;周大成;佟丽华;叶祖光 刊期: 2007年第23期
从炙甘草汤的病因病机、药理学研究、临床研究等方面对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进行梳理分析,发现炙甘草汤滋阴补血,通阳复脉,临床可用治多种心律失常的治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抗血小板活化、保护内皮细胞等途径有关.
作者:刘(日见);荆鲁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为优质丹参新品种选育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测定来自不同居群丹参根的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参素和丹酚酸B的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根的总丹参酮与总丹酚酸的含量.结果:四川中江丹参的单株生物量、山西丹参的丹参酮ⅡA、四川中江丹参的隐丹参酮和总丹参酮、河北的高茎类型的丹参素、四倍体丹参的丹酚酸B和总丹酚酸的含量分别高于其他样品.以单株生物量和各活性成分含量乘积为考察指标,四川中江丹参的各成分的单株乘积值均高于其他样品.结论:结合丹参的生物量与各活性成分含量可以认为,四川中江丹参可以作为一份质量较好的材料.
作者:唐晓清;王康才;陈暄;余伯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肉桂酸浓度的HPLC方法.方法:血浆样品经醋酸酸化,用氯仿提取药物.色谱柱Kromasil C18(4.6mm×250 mm,5um),检测波长278nm,柱温为室温,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冰醋酸(25:20:55:0.3),流速1.0 mL·min-1,以卡马西平为内标,按内标法定量.结果:肉桂酸在4.0~400ng·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提取回收率为86.4%,方法回收率为100.3%.低、中、高3种浓度日内及日间RSD均小于6.0%.结论:所建立的RP-HPLC方法灵敏、专一、准确、精密,本方法为苏冰口崩片中肉桂酸的血药浓度监测及药动学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基础.
作者:李培凡;张韻慧;肖莉;晋兴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树皮,功能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含挥发油(肉桂醛)、桂皮多糖、鞣质、倍半萜、二萜类化合物等.
作者:孙洪胜;郭兴奎;孙萍;俞红卫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研究清开灵注射液中黄芩苷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动力学,为探索清开灵注射液的体内效应物质基础提供依据.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清开灵粉针剂后,于不同时间点取血、肝、肺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法测定样品中黄芩苷含量,并用3P87拟合求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静脉给药后,黄芩苷在大鼠体内符合二室模型.45 min时肝组织中分布达峰值,接着肝中浓度急剧下降,120 min后开始缓慢回升,呈现双峰现象.肺组织中黄芩苷浓度远高于肝组织中浓度,且消除较肝脏慢,但达峰时间同肝脏.结论:静注清开灵后,黄芩苷迅速分布至效应器官肺、肝中,黄芩苷为清开灵注射液的肝肺效应物质基础之一.黄芩苷在大鼠体内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肝肠循环.
作者:肖兰;王峰;李焕德;赵绪元 刊期: 2007年第23期
金银花是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Thunb的干燥花蕾,为常用中药材,有清热解毒之功效[1].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证明,金银花具有抗病毒、解热、增强免疫力、止血、利尿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作者:向增旭;高山林;郭巧生 刊期: 2007年第23期
辨证论治是传统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特点.中医药在抗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保护肝细胞,减轻症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具有独特的优势.就近年来单用中药、中西药物联合应用与单纯西药对照治疗慢乙肝的疗效进行综述,比较中医药物的治疗优势.
作者:王少丽;姚乃礼;吕文良 刊期: 2007年第23期
心舒颗粒由广枣、丹参、丁香、冰片等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行气止痛的功效.用于心血瘀阻型胸痹(心绞痛)引起的胸痛、胸闷、心慌、气短等症.
作者:刘文琴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研究江苏地产自首乌C21甾苷(CSC)对D-半乳糖(D-gal)衰老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CSG低、中、高剂量组(10,20,40mg·kg-1·d-1)和维生索E(Vit E)对照组(100 mg·kg-1·d-1),除正常组外均采用D-gal 10 mg·kg-1颈背部皮下注射,试验期为56 d.检测小鼠血清、心、肝、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端粒酶活性.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心、肝、脑组织SOD活性降低,含量增加,血清、心、肝端粒酶活性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3个CsG组及Vit E组小鼠血清、心、肝、脑SOD活性升高,MDA含量减少(P<0.01);低剂量CSG组及Vit E组小鼠血清端粒酶活性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中、高剂量CSG组小鼠血清端粒酶活性升高(P<0.01);3个CSG组及Vit E组均能升高小鼠心脏端粒酶活性(P<0.01);3个CSG组及Vit E组小鼠肝及脑组织端粒酶活性无明显变化.结论:CSG能拮抗自由基损伤,提高D-gal衰老模型小鼠血清、心、肝、脑组织SOD活性,减少MDA含量,提高血清、心组织端粒酶活性.
作者:张士侠;李心;尹家乐;陈莉莉;张洪泉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制定罗汉果种质评价方法.方法:于田间和室内,对21个罗汉果种质性状进行分析测定,遴选7个重要性状指标,进行加权打分,累加综合评分指数,以其作为评判标准进行种质综合评价.结果:21个罗汉果种质加权打分评价的优劣结果与生产实际中的优劣状况一致.永青1号新品种与主栽品种为优异种质.结论:建立了合理的罗汉果种质综合评价方法,并评选出了罗汉果优异种质.
作者:白隆华;马小军;莫长明;石磊;冯世鑫;蒋向军 刊期: 200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