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国;邓虹珠
地黄为常用中药材,道地产区为河南省的武陟、温县和孟县等,20世纪70年代引种到山西省南部的临纷、侯马等地,并大面积栽培.地黄年种植面积为0.4~0.7万hm2,年产量为100万kg.由于地黄种植存在连作障碍,一般种植一茬后15~20年才能再次种植,因此,河南和山西的道地产区已经无大面积的土地可以种植,为此,地黄的种植地不断地向周边地区发展,如近年来山西省中部地区也在发展地黄的种植.
作者:李先恩;陈士林;魏淑秋;魏建和;兰进;赵润怀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鼓槌石斛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及Sephadax LH-20凝胶柱色谱法分离化合物,运用波谱学方法确定结构.结果:从鼓槌石斛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syringare sinol(1),5α,8α-epidioxy-24(R)-methycholesta-6,22-dien-3β-ol (2), trans-3-(4-hydroxy-3-methoxy-phenyl)-acrylic acid octacosyl ester (3), defusin (4),3,4-dihydroxy-benzoic acid (5), 3,4-dimethoxy-benzoic acid (6), vanillic acid (7), 3,4-dimethoxy-benzoic acid methyl ester (8),3,5-dibromo-2-amino-benzaldehyde(9),heptadecanoic acid 2,3-dihydroxy-propyl ester(10).结论:化合物1,2及6~10均为首次从鼓槌石斛中分离得到.
作者:龚燕晴;杨虹;刘贇;梁爱群;王峥涛;徐珞珊;胡之璧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苦豆子总碱对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的结肠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髓过氧化酶(MPO)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6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灌肠法,制备实验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第2天开始灌胃,3周后测定结肠黏膜组织中SOD活力、MDA含量、NO含量、MPO活力.评价大鼠的症状和结肠组织学变化.结果:造模组大鼠结肠炎黏膜SOD值显著低于正常组,MDA,NO,MPO值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各治疗组均能升高SOD值,降低MDA,NO,MPO值(P<0.05),改善大鼠的症状和结肠组织学损伤(P<0.05).结论:苦豆子总碱可能通过抑制氧自由基反应,抑制NO生成,抗炎作用来改善或减轻结肠炎症状.
作者:陈建国;邓虹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香附治疗头痛,历代医家应用颇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代,其治疗头痛的应用逐渐减少,以下试对香附治疗头痛的功用与配伍进行探讨.
作者:丁元庆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五加皮在体外和体内对环氧化酶的影响.方法:测定新生小公牛主动脉内皮细胞6-keto-PGF1α、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GE2和大鼠胃壁组织6-keto-PGF1α的含量;观察大鼠胃黏膜溃疡指数的变化.结果:五加皮对环氧化酶-1(COX-1)和环氧化酶-2(COX-2)都有抑制作用.在剂量相同时,对COX-2的抑制率大于COX-1;五加皮灌胃给药对健康大鼠的胃黏膜无损害,但能加重乙醇诱导的胃损伤.结论:抑制环氧化酶可能是五加皮祛风湿的机理之一.
作者:邱建波;龙启才;姚美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枳壳麸炒品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用HPLC测定,以醋酸乙酯超声法提取样品,梯度洗脱,紫外检测波长320 nm,柱温30℃,流速1 mL·min-1.以柚皮苷为参照物分析了10批不同产地的枳壳麸炒品,采用药典委员会颁布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进行评价,建立了共有模式,并以10批枳壳麸炒品相关系数评价指纹的相似性.结果:枳壳麸炒品液相色谱指纹图由11个特征峰构成指纹图谱的特征.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具有稳定、重复的特点.结论:该方法准确、简单,适用于枳壳麸炒品分析,色谱指纹图谱可用于枳壳麸炒品的鉴别和质量控制.
作者:曹君;龚千锋;肖兵华;王少军;王跃生;杨世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野山楂根含药血清体外对弱精子症患者精子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6例弱精子症患者精子与野山楂根含药血清共同孵育,在5,15,30,60,120min采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CASA)检测精子活动率和精子运动参数.结果:含药血清在5,15min即能显著提高弱精子症患者精子前向运动百分率(P<0.05),在60min和120min时使精子活动率和前向运动百分率有极显著的增加(P<0.01),其刺激作用呈现出一定的时效关系.结论:野山楂根在体外能改善弱精子症患者精子运动功能,可能对弱精子症有一定的治疗功效.
作者:胡廉;熊承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AB-8,D-101,H-103 3种大孔吸附树脂对甘草酸的吸附及解吸性能.方法:以HPLC测定3种树脂对甘草酸的静态吸附量、解吸率、大比吸附量及动态解吸率,比较3种树脂对甘草酸的吸附与解吸性能.结果:AB-8甘草药材大上样量为0.75 g药材/mL树脂,佳洗脱剂为50%乙醇,洗脱率68.81%;D-101甘草药材大上样量为0.75 g药材/mL树脂,佳洗脱溶剂为60%乙醇,洗脱率64.67%;H-103甘草药材大上样量为0.5 g药材/mL树脂,佳洗脱溶剂为60%乙醇,洗脱率51.18%.结论:AB-8,D-101是适于吸附甘草酸的较好的吸附剂.
作者:王洋;王跃生;闫寒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筋骨草中乙酰哈巴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PhenomenexLuna 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15:8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197nm.结果:乙酰哈巴苷含量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6~3.6 μg(r=0.999 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RSD为2.5%.结论:不同产地的筋骨草中乙酰哈巴苷的含量为0.40%~6.39%;本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筋骨草的质量控制.
作者:岳党昆;丁广治;王维皓;王智民;李建荣;仝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党参的生长变化动态及其在不同栽培条件下的干物质消长规律,确定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方法:采用2因素4水平随机区组法进行试验.结果与结论:掌握了党参各生长发育阶段干物质的消长变化规律,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变化过程;在栽植密度和施肥量2因素效应下,对茎叶重的增加具优势的处理组合为密度105万株/hm2和施肥量240 kg·hm-2,对单根鲜重增加具优势的处理组合为密度60万株/hm2和施肥量240 kg·hm-2.有利于党参的规范化生产、产量的提高和质量的稳定.
作者:何春雨;张延红;蔺海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白云花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各种现代色谱方法分离白云花根化学成分,用波谱技术(IR,UV,MS,1D和2D NMR)鉴定结构.结果:从白云花根中分离得到8个香豆素类成分,分别鉴定为甲氧基欧芹酚(osthol Ⅰ),佛手苷内酯(bergapten Ⅱ),花椒毒素(xanthotoxin Ⅲ),异虎耳草素(isopimpinellin Ⅳ),欧前胡素(imperatorin V),异欧前胡素(isoimperatorin Ⅵ),cnidilinⅦ,珊瑚菜内酯(phellopterin Ⅷ).1个双香豆素类成分,鉴定为rivulobirin A(Ⅸ).结论:其中Ⅵ,Ⅶ,Ⅷ,Ⅸ等4个成分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
作者:刘元艳;张村;李丽;肖永庆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青黛来源于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Nees)Bremek、蓼科植物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 Ait.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蓝 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或团块.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定惊之功效[1].建青黛的原植物为爵床科植物马蓝.从马蓝茎叶中加工提取的蓝色泥浆状半成品为蓝靛,再经精制干燥后的蓝色粉末,即为青黛.福建省仙游县种植马蓝加工青黛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宋代的<仙谿志>中就有记载.由于产量大、品质佳,素有建青黛之美称,是福建的道地药材.
作者:黄坚航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四逆汤(SND)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R)后肠黏膜的保护效应及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仅分离不阻断肠系膜上动脉)、模型组(阻断肠系膜上动脉1 h后再灌注3 h)、SND高剂量(6 g·kg-1·d-1)及低剂量(3 g·kg-1·d-1)组.SND组大鼠连续灌胃3 d后手术.取回肠末端组织行光镜检查,并行肠黏膜组织Chiu's评分,计算肠含水率;TUNEL法检测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情况,检测肠黏膜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蛋白表达.结果:SND预先给药能明显减轻肠黏膜组织病理损害,显著降低Chiu's评分、肠含水率、肠黏膜细胞凋亡指数及MDA含量(P<0.01),升高SOD活性及Bcl-2蛋白表达(P<0.01),但SND两个剂量组间上述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分析表明,模型组及SND两个剂量组肠黏膜组织SOD活性与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r分别为0.775,0.796与0.712,P<0.01).模型组与低剂量组Bcl-2蛋白表达量与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亦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751与0.698,P<0.01).结论:SND预先给药对肠I/R后肠黏膜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清除氧自由基、促进Bcl-2蛋白表达来抑制肠黏膜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刘克玄;吴伟康;何威;孙惠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从中药活性成分微胶囊化的目的、意义、研究现状以及其应用前景方面综述了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认为中药活性成分的微胶囊化对中药制药工业发展和中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药活性成分的微胶囊化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瑶;李保国;刘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正常大鼠气道TLR4的分布,LPS对大鼠气道TLR4分布以及蓝桉油对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气管内注入LPS复制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观察72h后的病理变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总数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特点以及蓝桉油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LR4在正常组大鼠气道内有广泛分布.急性肺损伤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总数明显增高,病理结果显示支气管、肺内炎症程度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主支气管和肺内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内TLR4表达明显增强.蓝桉油300 mg·kg-1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明显低于急性肺损伤组,病理结果显示气管和主支气管的炎症程度明显减轻,免疫组化提示肺内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内TLR4的表达量减少.结论:TLR4在大鼠气道内广泛分布,LPS刺激可使TLR4的表达增强,蓝桉油可降低由LPS引起的肺内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内TLR4表达的增高.
作者:赵玮;王砚;唐法娣;徐小青;姚红伊;朱有法;卞如濂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综述了近10年来与我国药用资源有关的大风子科12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该科植物主要含有芳香苷、木脂素苷、二萜、环戊烯氰醇苷等主要成分,其生物活性包括抗菌、抗病毒、抗肿瘤、降血脂、降血糖等作用.我国的大风子科植物中山羊角属、栀子皮属和山桂花属的研究尚属空白,对这些属植物进行系统的化学及生物活性研究,对新的天然产物和新的活性成分的发现,以及对该属植物的分类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柴兴云;陆亚男;任宏燕;屠鹏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感冒药YL2000水煎剂中挥发性成分,并考察其中含挥发油的羌活、独活、黄芩、黄连4味中药配伍后对各单味中药挥发油成分的影响.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YL2000水煎剂的挥发性化学成分,气相色谱-质谱法分离并分析鉴定其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并与文献中报道的各单味中药挥发油成分进行比较.结果:从挥发油中分离出146种化合物,初步鉴定了其中39个化合物,其挥发性成分总量占色谱峰总面积的85.66%.大部分单味中药中挥发油含量较高的成分在YL2000共煎液中未能检测到,多数成分存在于共煎液挥发油中而在单味药挥发油中无任何相关文献报道.结论:YL2000组成中药配伍对挥发油成分的变化提示,在煎煮过程中发生了增溶作用,可能存在一定的化学反应以及挥发性的成分蒸发了,导致部分成分发生改变.
作者:张晓娜;陈龙;邢东明;杜力军;丁怡;王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益母草 Leonurus japonicus Houtt.,别名茺蔚,为唇形科益母草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传统上以开花的地上部分入药,性微寒,味苦辛,具有祛瘀生新,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等作用,是历代医家用来治疗妇科疾病之要药.益母草的主要有效成分是生物碱类、二萜类、苷类等[1],其中,以总生物碱作为质量指标成分.临床上常用益母草治疗各种妇科疾病、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应用非常广泛[2].
作者:徐建中;王志安;俞旭平;王文博;盛束军;沈宇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五虎汤是辛凉解表传统良方,源自<证治汇补>,可宣肺涤痰、缓急平喘、清热解毒、泄下痰浊.五虎汤由7味中药组成,麻黄12g、杏仁12g、石膏40g、甘草9g、桑白皮15g、生姜15g、细辛5g、[1].
作者:何蓉蓉;曲戈霞;卜光明;于红;邱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舒胃颗粒由白芍、甘草、茯苓、海螵蛸、黄芪、延胡索、颠茄浸膏8味药组成.君药白芍中芍药苷是白芍的主要有效成分,其含量测定法中高效液相法报道较多[1,2],较为稳定,快捷.为保证药品质量,本实验采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舒胃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满意.
作者:李静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