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糖尿病的治疗体会

高文志

关键词:糖尿病, 慢性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 老龄化问题, 营养过剩, 生活水平, 人群健康, 非感染性, 发病率, 常见病, 肿瘤, 危害, 人口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无法根治的慢性疾病,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过剩、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出现,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已成为常见病,其危害已经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又一严重影响人群健康的非感染性慢性疾病.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颌骨牙源性囊肿及造釉细胞瘤206例X线分析

    颌骨牙源性囊肿及造釉细胞瘤早期皆无任何症状,不少病例是常规X线检查时发现的,而面颊不对称也常成为病人就诊时的主诉[1],临床较难鉴别.

    作者:王佩丽;屈道利;季文斌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浅析院前急救的现状与对策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状况,找出问题、提出策略,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方法:对我院2001年院前急救工作记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救护车空车率为28%,呼叫响应间期约为15分钟,院前急救前3名病种为交通伤、治安伤、急腹症,年龄分布主要为14~35岁,外科患者占大比例,急救半径约5~10公里,同期急危重患者较少呼救救护车.结论:院前急救应结合本地区特点,妥善使用急救资源,合理设置急救点;院前急救应建立公安、消防、医院联合救治体系,加强有关人员的急救技术培训.

    作者:黄捷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剖宫产术后护理体会

    2000年2月~2001年2月,我院妇产科共施行剖宫产术326例.其中一组为观察组(n=120),采用术后18小时内拨除尿管,然后协助其下床活动;另一组为对照组(n=120),采用术后24小时后拨除尿管,然后协助其下床活动.

    作者:孙惠琴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右旋糖酐葡萄糖注射液中5-羟甲基糠醛的测定

    右旋糖酐葡萄糖注射液是临床上常用的大输液品种之一,多用于治疗血栓性疾病.对于葡萄糖注射液中5-羟甲基糠醛(5-HMF)的检测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作了明确的规定[1],许多文献也都报道了5-HMF的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

    作者:仲平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右下腹肿块的诊治探讨

    目的:探讨右下腹肿块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1990年~2000年收治的210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从210例右下腹肿块患者中,诊断阑尾脓肿91例,肠套叠64例,腹壁脓肿9例,肠结核3例,盲肠肿瘤11例.结论:右下腹肿块以阑尾脓肿为多见,肠套叠几乎全为婴幼儿,肠结核多为中青年.

    作者:虞锦芳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评《常见病中西医误诊误治分析与对策》

    由蔡永敏、郭雷及李燕梅医师主编及30余位编委所写近150万字的巨著<常见病中西医误诊误治分析与对策>已问世(2001年10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发行).本人如饥似渴的阅读后受益非浅,对临床医师有良好的参考及指导价值.特就该书特点简介于后,供读者参考.

    作者:刘钟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MicroScan AutoScan-4对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鉴定及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分离分布特点及其对19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应用MicroScan AutoScan-4半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46株CNS进行鉴定、药敏试验,同时进行苯唑西林琼脂筛选试验和β-内酰胺酶的检测.结果:46株CNS中,表皮葡萄球菌占39.1%(18/46),溶血葡萄球菌占34.8%(16/46),主要分布于痰液(17/46)、脓液及分泌物(11/46)和血液(9/46).CNS产β-内酰胺酶率为95.7%(44/46).耐苯唑西林CNS(MRCNS)的检出率为69.6%(32/46),仅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其次为呋喃妥因,敏感率分别为100%和93.8%.苯唑西林敏感CNS( MSCNS)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头孢唑啉和阿莫西林/棒酸敏感性高,敏感率分别为100%、100%、100%和92.9%.结论:临床分离到的CNS以表皮、溶血葡萄球菌为主,在痰液标本中分布高.CNS高产β-内酰胺酶.MRCNS呈多重耐药性.治疗首选万古霉素.MSCNS治疗宜选头孢唑啉、苯唑西林和阿莫西林/棒酸等含酶抑制剂的复合药.CNS泌尿系感染首选呋喃妥因.

    作者:曹海燕;陈国强;廖惠贞;李鹤维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外科手术后病人疼痛的观察及护理

    疼痛是外科手术后病人共同存在的症状,疼痛因手术的部位、手术的大小、病人自身的敏感情况不同而不同.尽管术后疼痛为常见症状,但是直接影响病人的休息活动,延长病程及住院时间.因此,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根据疼痛性质、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能及时发现各种术后并发症及合并症.

    作者:刘娟;刘俊英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150例临床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是老年人常见的内科疾病之一.1992年2月至2001年11月我科共收治150例,现将有关临床及内镜资料加以分析,以总结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经验.

    作者:贾新明;刘学进;鲁富珍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紧急避孕的时间选择

    紧急避孕是指未防护的性交或避孕措施失败后几天内采用的一种紧急补救措施,目的是预防非意愿妊娠发生,以减少人工流产率.每个妇产科医生都应该掌握紧急避孕知识和技能,及时为妇女提供各种紧急避孕服务.

    作者:常艳玲;畅红晓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剖宫产手术应用抗生素的探讨

    为探讨剖宫产手术应用抗生素的问题,我们对剖宫产术后应用青霉素7天200例和术前、术后各应用头孢噻肪钠1次200例进行了对照性研究,现将结果对比报告如下.

    作者:殷爱琴;崔显霞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口服利多卡因快速缓解胃部疼痛50例

    近年,我院内镜室在纤维胃镜查前采用2%利多卡因口含局麻,然后服下,发现可使胃痛较剧者得到缓解,在此启发下,我们于1994年4月~2001年4月,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口服2%利多卡因快速缓解上腹部疼痛,收到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裴术丰;郭文新;聂珍静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叩击肝区出现上腹痛的临床意义

    在肝胆自身的某些疾病中,可有肝区叩击痛,这是众所周知的,但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某些患者在叩击其肝区(本文特指右前下胸部)时,出现上腹部震痛(简称上腹叩击痛).

    作者:侯传强;杨巧凤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前额扩张后岛状皮瓣全鼻再造术的护理

    我院整形科自1978~1996年应用前额岛状皮瓣连同它的供应血管(内眦动脉和滑车上动脉)及皮下组织蒂进行分离,通è过鼻根部的皮下隧道按顺或逆时针方向旋转180度进行全鼻再造术,共115例,收到良好效果,鼻成形满意.

    作者:吕峰;王超;李洁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阴道后穹窿放置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减轻人工流产时的痛苦,预防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分实验组(用药组),对照组.实验组手术前用浸润利多卡因的大棉球置阴道后穹窿,观察孕妇术中、术后的反应.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结果:实验组孕妇术中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无1例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术中出血较少,亦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方法简便,安全,能有效减轻孕妇人工流产时的痛苦,预防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平传芬;王学玲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估异长春花碱(NVB)与顺铂(PDD)组成的NP方案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40例Ⅲ~Ⅳ期NSCLC患者,采用NP方案,其治疗剂量:NVB 25~30 mg/m2,静注第1、8天;DDP80~100mg/m2/周期,静滴第1~4天(配合水化),21或28天为1周期,2~3周期为1疗程.为预防静脉炎,尽量采用颈部深静脉穿刺置管.结果:40例患者中,CR 3例,PR18例,有效率52.5%(21/40).其中鳞癌和腺癌有效率分别为60.0%(9/15),50.0%(12/24),疗效差别无显著性(P>0.05);Ⅲ期和Ⅳ期肺癌有效率分别为63.2%(12/19),42.8%(9/21),疗效差别有显著性(P<0.05);初治者有效率54.5%(12/22),复治者50.0%(9/18),疗效差别无显著性(P>0.05);中位缓解期8.0月,中位生存期10.5月,1年生存率52.5%(21/40).明显的毒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40例患者中,白细胞下降高达92.50%(37/40),其中Ⅲ~Ⅳ度为60.00%.结论:本组结果表明,NP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高的有效率和较长的生存期,应作为一线治疗方案,但应注意血液学毒性.

    作者:马智勇;王居峰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16例颊粘膜癌皮瓣移植的临床护理

    颊粘膜癌由于其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是严重影响面容的主要疾病之一.颊癌的中晚期治疗主要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在口腔易感染的环境中进行,且常需口腔内组织移植或植皮.因此,手术的成败与术后的护理关系十分密切,现将16例颊粘膜癌术后皮瓣移植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高艳玲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2例急诊闭合性腹部损伤误诊分析

    腹部突然遇到外界的打击后,常造成腹腔实质性脏器的损伤(肝脏、脾脏等),因损伤的严重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也复杂多样,而且病情变化快,能否立即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抢救,关系着伤员的生死存亡,一旦疏忽易造成误诊.我院急诊科几年来曾先后误诊闭合性腹部损伤2例,其教训之深刻,现报告如下.

    作者:顾玉德;潘明荣;禹秀芳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CT诊断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价值

    目的:探讨CT对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SAH患者的CT、腰穿、MRA、脑血管造影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CT对急性期SAH的诊断安全、可靠,对明确病因有帮助,可发现脑积水、脑梗塞等并发症.结论:CT可作为SAH诊断的首选检查,但CT阴性者需作腰穿进一步明确.

    作者:彭忠兴;黄旭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离子透入中药肠腔内滴入治疗慢性结肠炎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提高对慢性结肠炎的治愈率,并为此病的治疗护理开辟一条新路子.方法:离子透入肠腔内滴入中药.结果:腹痛、腹泻等症状消失,溃疡愈合.结论:离子透入肠腔内滴入中药,优于单纯口服中药治疗,具有创新性,方便简单,见效快,治愈率高.

    作者:王晓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