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例急诊闭合性腹部损伤误诊分析

顾玉德;潘明荣;禹秀芳

关键词:急诊科, 闭合性腹部损伤, 现报告如下, 实质性脏器, 误诊, 临床表现, 病情变化, 诊断, 伤员, 抢救, 脾脏, 教训, 肝脏, 腹腔
摘要:腹部突然遇到外界的打击后,常造成腹腔实质性脏器的损伤(肝脏、脾脏等),因损伤的严重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也复杂多样,而且病情变化快,能否立即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抢救,关系着伤员的生死存亡,一旦疏忽易造成误诊.我院急诊科几年来曾先后误诊闭合性腹部损伤2例,其教训之深刻,现报告如下.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白细胞介素-2对晚期癌症临床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很重要的关系,且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量研究表明:肿瘤病人有可能通过免疫效应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继肿瘤的手术、化疗和放疗三大治疗措施之后,生物免疫疗法已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以白介素-2(IL-2)治疗肿瘤在我国是近年引入肿瘤治疗观察的.

    作者:邹启云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浅谈糖尿病的治疗体会

    糖尿病是一种无法根治的慢性疾病,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过剩、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出现,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已成为常见病,其危害已经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又一严重影响人群健康的非感染性慢性疾病.

    作者:高文志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男性左输尿管异位开口至漏尿合并泌尿系多发畸形1例

    患儿,男,9岁.从出生起,除有正常排尿外在两次排尿之间还有尿液外漏.体检: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心肺未见异常.

    作者:文建国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阴道后穹窿放置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减轻人工流产时的痛苦,预防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分实验组(用药组),对照组.实验组手术前用浸润利多卡因的大棉球置阴道后穹窿,观察孕妇术中、术后的反应.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结果:实验组孕妇术中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无1例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术中出血较少,亦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方法简便,安全,能有效减轻孕妇人工流产时的痛苦,预防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平传芬;王学玲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医院消毒药的管理与使用

    消毒药是临床用来杀灭微生物起消毒作用的药物,是无菌操作与无菌手术的重要措施,城乡各大、中、小医院应用相当普遍,如果保管、使用、配制、储放等稍不当,会发生不良后果,现将有关问题概述如下.

    作者:成兰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颌骨牙源性囊肿及造釉细胞瘤206例X线分析

    颌骨牙源性囊肿及造釉细胞瘤早期皆无任何症状,不少病例是常规X线检查时发现的,而面颊不对称也常成为病人就诊时的主诉[1],临床较难鉴别.

    作者:王佩丽;屈道利;季文斌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西沙泌利结合电解质导泻液清洁肠道

    清洁肠道是结肠镜检查前的重要准备工作,目前多采用术前一天晚上口服蓖麻油、番泻叶或硫酸镁等导泻,然后在术前口服电解质导泻液或甘露醇等方法,但需要充分的准备时间.

    作者:杜玉婵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宫腔纱条填塞止血在剖宫产大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宫腔纱条填塞止血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应用.方法:对26例因宫缩乏力,10例因前置胎盘而造成剖宫产术中大出血者采用宫腔纱布填塞,先填塞宫底、宫体部分,后填塞宫口及子宫下段部分,术后24~48h由阴道抽出纱条.结果:35例填塞成功而保留了子宫,1例填塞失败而行子宫全切术,术后无患者死亡,无严重感染发生.结论:宫腔纱条填塞止血效果可靠、安全,可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

    作者:魏利;陈晓辉;郑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60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随机分为复方丹参组30例,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30例.复方丹参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加入5%葡萄糖500ml静滴,1次/d,连续14天,观察28天,评定疗效.结果:复方丹参组总有效率为96.67%,优于对照组73.33%(P<0.05):复方丹参组治疗14天CT复查血肿平均吸收率为62.%96%,优于对照组44.96%.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有较好疗效,安全,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来群;于纯文;梁中奎;王举文;张忠峰;李振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紧急避孕的时间选择

    紧急避孕是指未防护的性交或避孕措施失败后几天内采用的一种紧急补救措施,目的是预防非意愿妊娠发生,以减少人工流产率.每个妇产科医生都应该掌握紧急避孕知识和技能,及时为妇女提供各种紧急避孕服务.

    作者:常艳玲;畅红晓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小肠扭转诊断与治疗分析

    目的:讨论小肠扭转的早期诊断与误诊原因,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方法:¨例小肠扭转均为手术证实.婴幼儿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应重视腹部阳性体征的发现.X线表现有假肿瘤征,咖啡豆征,类似单纯机械性肠梗阻,X线呈磨玻璃样阳性稀少征.腹部B超呈腹水征,肠管扩张,肠壁增厚,蠕动消失,肠系膜血管内见絮状强回声光团血栓形成.结果:10例一次手术治愈,1例因粘连肠梗阻行2次手术,11例全部治愈.扭转内的肠管均呈不可逆性坏死,切除坏死肠管30~190cm,长段型肠坏死术后随访半年~3年.结论:婴幼儿小肠扭转X线表现呈各种肠梗阻图象;X线阳性稀少征为肠扭转的典型图像.B超对诊断小肠扭转有重要意义.术中尽量保留回盲瓣,对长段型肠坏死维持正常营养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建设;路众;高敬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重型颅脑损伤64例临床分析

    本文总结了自1998年以来我科收治的64例重型颅脑损伤病历,分析后认为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救治至关重要,且伤情的严重程度与有无复合伤,手术时机及并发症对其预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学忠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国产肺表面活性物质中脂肪酸成分的观察

    目前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来治疗新生儿透明膜病(HMD),已越来越受到儿科医师的重视,包括使用PS来预防早产儿的HMD.国内临床上应用的PS较多采用进口产品,价格较昂贵,现国内也开始有PS生产,是从猪肺组织中提取.

    作者:龚敏;张伟利;高晓岚;乌玉丽;倪健儿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CT诊断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价值

    目的:探讨CT对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SAH患者的CT、腰穿、MRA、脑血管造影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CT对急性期SAH的诊断安全、可靠,对明确病因有帮助,可发现脑积水、脑梗塞等并发症.结论:CT可作为SAH诊断的首选检查,但CT阴性者需作腰穿进一步明确.

    作者:彭忠兴;黄旭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α-1b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区,慢性乙型肝炎由于病毒持续感染,免疫功能紊乱,致使病情迁延不愈,其中一部分易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迄今尚无特效疗法.

    作者:周雍军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前额扩张后岛状皮瓣全鼻再造术的护理

    我院整形科自1978~1996年应用前额岛状皮瓣连同它的供应血管(内眦动脉和滑车上动脉)及皮下组织蒂进行分离,通è过鼻根部的皮下隧道按顺或逆时针方向旋转180度进行全鼻再造术,共115例,收到良好效果,鼻成形满意.

    作者:吕峰;王超;李洁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高聚金葡素联用顺铂治疗恶性胸水的观察护理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癌症的主要并发症,各种恶性肿瘤都可导致胸腔积液,其特点是胸水生长迅速,可直接影响患者的心肺功能和生存质量,目前治疗方法多为局部应用化疗药物.

    作者:望玲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复律方法对比分析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VST)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须尽快转复为窦性心律.临床上转复PVST的方法很多,现就我们自1992年以来用迷走神经刺激、西地兰、异搏定、心律平、经食道心房起搏、电复律治疗的PVST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张军;杨平林;石振刚;杨苗玲;田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儿内科泌尿系统疾病住院病例回顾研究

    目的:探讨儿童泌尿系统住院病人的构成比、发展趋势及转归特征.方法:对我院20年住院的泌尿系统疾病儿童统计分析.结果:儿童泌尿系统疾病住院人数逐年保持相对稳定,其中急性肾炎居首位,但90年代后有逐年下降趋势;肾病综合征(肾病)居第二位,90年代后呈明显上升趋势;尿路感染、紫癜性肾炎、肾衰患者分别居第三、四、五位,逐年呈均态分布.

    作者:郭松伟;李丽芳;李长英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缺铁性贫血的诊治探讨

    缺铁性贫血(IDA)是贫血中常见的类型,它可以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可以是其它疾病的一个症状.对IDA的诊断和治疗并不困难,但临床上对其病因和持续正规治疗往往不够重视,这会导致原发病误诊,贫血症状复发.

    作者:赖应昌;陈小林;刘扶兴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