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咳嗽变异性哮喘与感染、过敏、环境的关系

吴宏君;吴燕

关键词:咳嗽变异哮喘, 感染, 过敏, 环境
摘要:目的:探讨感染、过敏和环境诸因素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中的作用.方法:对36例持续咳嗽患者通过症状、体征、辅助检查以及诊断性治疗后确诊为CVA,分析其发病原因.结果:其中26例(72.2%)与感染有关,22例(60.1%)与过敏有关,21例(58%)与环境因素有关.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文氏现象发生机制的探讨

    1文氏现象 在一系列P波中,P-R间期依次呈进行性延长,R-P间隔依次逐渐缩短,直至P波不能传入心室,发生心室漏搏,在漏博后的第一次搏中,P-R新时期又形缩短,而R-P间隔又形延长,以后又重复上述过程,这种现象称之为文氏现象.

    作者:李卫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对重症胰腺炎围麻醉期及术后加强医疗中一些问题的探讨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围麻醉期及术后加强医疗中的一些问题.方法:对80例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重症胰腺炎发病急、病程发展快、病理变化广泛,术前访视时应重视高龄、并存疾病、感染性休克、弥漫性腹膜炎等高危因素,争取尽快手术及早清除炎性病灶以控制感染,围麻醉期重视支持呼吸循环功能、恢复组织氧输送.围麻醉期采用全麻气管插管为好,围麻醉期应重视呼吸、循环功能的支持,术后注重代谢营养的治疗.

    作者:朱健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心内直视手术围心脏复苏期电击复律对心脏损伤的探讨

    目的:探讨心内直视手术围心脏复苏期电击复律对心脏细胞的损伤.方法:将20例成年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自动复跳组(Ⅰ组,n=10)和电击复跳组(Ⅱ组,n=10),分别于麻醉前、开放主动脉即刻、术后24、48、72、96小时采中心静脉血,以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心肌肌钙蛋白(cTnT)浓度,以NAC-act测CK、CK-MB浓度.结果:①CK、CK-MB值开放主动脉后及术后升高、以后逐渐下降.②cTnT两组术后升高,24小时达峰值.自动复跳组无1例cTnT≥0.2μg·L-1,电击复律组有6例≥0.20μg·L-1,占60%,且与电击复律次数呈正相关.结论:心内直视手术围心脏复苏期电击复律对心肌细胞有损伤,且与电击复律次数相关.

    作者:徐传青;陈文钊;戴启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骨栓加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22例

    目的:分析骨栓加张力带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22例肱骨髁间骨折,按Riseborough和Radin四度分类:Ⅲ度18例,Ⅳ度4例,均采用骨栓加张力带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随访1~3年,按Cassebaum评价:优13例,良6例,优良率86.36%.结论:应用骨栓加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既能准确对骨折端进行复位,又有坚强内固定作用,便于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比较理想.

    作者:唐正标;马克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产前较为准确预测胎儿体重的意义与方法

    众所周知,决定分娩的三要素是产力、产道与胎儿.只有三者相互适应才能正常分娩,否则可致难产.胎儿因素又包括胎儿大小、胎方位、胎儿畸形等.胎儿大小尤其是巨大儿可以影响分娩的难易.

    作者:王君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咳嗽变异性哮喘与感染、过敏、环境的关系

    目的:探讨感染、过敏和环境诸因素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中的作用.方法:对36例持续咳嗽患者通过症状、体征、辅助检查以及诊断性治疗后确诊为CVA,分析其发病原因.结果:其中26例(72.2%)与感染有关,22例(60.1%)与过敏有关,21例(58%)与环境因素有关.

    作者:吴宏君;吴燕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116例老年性病毒性肝炎血清学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病毒性肝炎病原学特点.方法:本文采用ELISA法对116例老年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分别进行了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及肝功能生化部分指标检测.结果显示中原地区老年急性病毒性肝炎以甲、乙、丙为主共89例,占全部病例的76.7%.乙型肝炎77例,占66.4%,混合感染皆是与HBV的混合;未检出HDV、HEV,病原未明型27例占23.3%.未提示肝功能损害与病原学间的差异.结论:本地区老年急性病毒性肝炎病原学以乙型肝炎病毒为主,无丁型肝炎病毒及戊肝病毒.

    作者:张帮杰;牛秀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糖尿病肠病腹泻小肠动力学研究

    目的:观察糖尿病肠病腹泻患者的小肠转输时间(SBTT).方法:应用乳果糖氢呼吸试验(LHBT)分别测定了20例正常健康者和25例糖尿病肠病腹泻患者的SBTT.结果:25例糖尿病肠病腹泻患者的SBTT明显缩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SBTT缩短、小肠动力紊乱是糖尿病肠病腹泻患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任一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延期妊娠并发羊水过少20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延期妊娠并发羊水过少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延期妊娠产妇羊水正常组1005例,羊水过少组201例,对比分析临床情况.结果:羊水过少组中羊水Ⅱ°以上污染、胎盘钙化、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引产率、产后出血率及剖宫产率均显著高于羊水正常组.结论:羊水过少是监测胎儿慢性宫内缺氧及胎儿宫内环境的很可靠的指标,加强产前监测,及时引产或剖宫产处理延期妊娠并发羊水过少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程淑蕊;盛清玉;常俊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维生素D肌注突击治疗佝偻病安全性的观察

    目的:观察维生素D肌注突击治疗小儿佝偻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8例随机分为3组,第1组35例于肌注维生素D3前3天口服或静脉补充钙剂,第2组63例于肌注维生素D3的同时口服或静脉补充钙剂,第3组30例肌注维生素D3前后均不补充钙剂.结果:全部患儿佝偻病症状得到改善,未发生抽搐和中毒表现,有效安全.

    作者:周春;郑尧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含环丙沙星治疗方案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环丙沙星在治疗难治性肺结核中的作用.方法:用含环丙沙星化疗方案治疗的实验组(68例)与不含环内沙星化疗方案的对照组(42例)进行疗效对比.结果:含环丙沙星的化疗方案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丙沙星可作为难治性肺结核化疗方案的首选协同药物.

    作者:张玉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吲哒帕胺片的降压疗效和对谷/峰比值的影响

    目的:观察吲哒帕胺片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谷/峰比值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64例,经服用吲哒帕胺片4周后,观察其降压疗效及对T/P比值的影响.结果:治疗4周后,降压显效59.3%,有效28.12%,总有效率87.5%.SBP及DBP的T/P比值分别为0.69和0.64.结论:吲哒帕胺片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疗效确切,其24小时降压平稳,符合美国FDA要求.

    作者:沈炳权;张慧;林才春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头后部着力的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恶化与临床

    目的:探讨头后部着力的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病人恶化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2例头后部着力的轻型闭合性脑损伤恶化病人的临床特点、放射资料、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4小时之内恶化16例(占72.7%),24小时至一周内恶化6例.头痛头晕16例(占72.7%),呕吐18例(占81.8%),意识改变8例(占38.1%).着力部位硬膜外血肿15例,对冲部位脑内血肿4例.手术16例,死亡2例.结论:渐进性颅内压增高为恶化临床表现,着力部位的硬膜外血肿及对冲部位的脑内血肿为恶化的主要原因,及时正确处理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韩占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米托蒽醌取代柔红霉素组成VMP方案治疗复发性及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目的:探索治疗难治性及复发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较好方案.方法:长春新碱(V)2mg·w-1,静脉滴注;米托蒽醌(Mx)10mg·m-2·d-1,第一周的第1~3天静脉滴注,第三周如白细胞>3.0×109/L可重复使用1~3天;强的松(P)60mg·d-1,连用四周为一疗程.结果:总有效率63.6%,完全缓解率54.5%,部分缓解率9.0%.结论:VMP方案是治疗难治性复发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较好方案.

    作者:杨文琪;李中东;李建平;宋庆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四环素溶液在治疗复发性气胸时的应用

    目的:探讨四环素溶液治疗复发性气胸的实用价值.方法:把配制好的四环素溶液或滑石粉混悬液注入抽完气的胸膜腔内,然后让患者向各个方向转动体位.结果:四环素组7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23例轻微发热占30%,25例胸部轻微不适占33%,均不需用药,1~2日自动消失,到2000年6月,保持随访的60例中6例复发,占10%.滑石粉组40例,发热20例占50%,轻度发热、胸痛15例,占37.5%,程度不一,上述不良反应均在5天内消失,保持随访的30例中9例复发,占30%.结论:四环素溶液治疗复发性气胸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疗效好,副作用少,复发率低.

    作者:李文彪;周敏;史明松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41例

    目的:观察鸟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41例急性胰腺炎病人分成2组,皆用常规疗法,治疗组加用乌司他丁10万单位溶于5%的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每次2小时,每日二次,2组病例均观察腹痛时间、度冷丁总用量、检测胰腺水肿变化及记录血淀粉酶.结果:治疗组无死亡及外科手术病例,度冷丁总用量65±28mg,腹痛缓解及胰腺水肿改善所需时间分别是1.1±0.6d及8.5±1.8d,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用药过程中个别病例有SGPT升高及过敏现象.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乌司他丁对治疗胰腺炎明显有效,且副作用轻微.

    作者:张曙明;王修奎;胡豫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子宫切除术后雌激素水平变化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后雌激素水平变化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对23例行子宫切除术(保留一侧或双侧卵巢)的绝经前妇女测定其手术前后血糖(G)、血浆胰岛素(INS)、雌二醇(E2)水平变化,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手术后E2、ISI水平明显下降,G、INS明显增高.相关分析显示:E2与ISI呈显著正相关,与INS呈显著负关.结论:绝经前子宫切除术也可导致血雌激素水平下降,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产生,因此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手术后适当补充雌激素是有益的.

    作者:黄继良;赵瑞芝;谷程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附2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分析23例术后早期肠梗阻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23例术后早期肠梗阻有20例为早期炎性肠梗阻,有18例肠梗阻发生时间在术后1周内,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为主要症状,腹痛相对较轻,有5例手术治疗,有3例为肠扭转、内疝等机械性因素所致,手术治愈.有2例为早期炎性肠梗阻,术后再次发生炎性肠梗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皆保守治疗,缓解时间为4~26天,平均为11.2天.结论:术后早期机械性肠梗阻中有不足10%为肠扭转,内疝等所致,诊断明确后应尽快手术;有90%为早期炎性肠梗阻,应先行2~4周保守治疗,过期无缓解再行手术,这样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陆巧;翁清江;李慧成;黄志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尼莫地平致浮肿3例报道

    尼莫地平属钙离子拮抗剂,在临床上广泛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偏头痛、高血压等疾病,在用药治疗过程中,发现本药致浮肿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玉响;田相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使用ST-E1管硬化治疗食道静脉曲张出血26例

    目的:使用ST-E1透明管在胃镜下行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用硬化剂治疗效果.方法:用5%鱼肝油酸钠、凝血酶、美兰(标示剂)、GIF-PQ-30型纤维胃镜、GTF-140L电子胃镜、NM-K型穿刺针对26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硬化剂治疗36次.结果:11例静脉曲张完全消失,5例无变化,总有效率80.8%.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时使用透明管后食道内视野清晰,便于硬化剂注射,使穿刺部位准确安全,透明管压迫止血成功率可达100%,该方法易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唐成元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