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玲
胎膜早破是分娩常见并发症之一[1].我院1998年5月~1999年7月共分娩1005例,其中胎膜早破121例,占同期分娩总数的12.03%.为探讨胎膜早破与难产的关系,现将胎膜早破病人与同期对照组作比较分析,以供临床医生参考.
作者:张明珊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感染、过敏和环境诸因素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中的作用.方法:对36例持续咳嗽患者通过症状、体征、辅助检查以及诊断性治疗后确诊为CVA,分析其发病原因.结果:其中26例(72.2%)与感染有关,22例(60.1%)与过敏有关,21例(58%)与环境因素有关.
作者:吴宏君;吴燕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后雌激素水平变化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对23例行子宫切除术(保留一侧或双侧卵巢)的绝经前妇女测定其手术前后血糖(G)、血浆胰岛素(INS)、雌二醇(E2)水平变化,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手术后E2、ISI水平明显下降,G、INS明显增高.相关分析显示:E2与ISI呈显著正相关,与INS呈显著负关.结论:绝经前子宫切除术也可导致血雌激素水平下降,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产生,因此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手术后适当补充雌激素是有益的.
作者:黄继良;赵瑞芝;谷程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胸腔积液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症状,在诊断原发病的基础上常导致误诊或难以确诊.我院于1982年1月~1998年6月收治有胸腔积液的患者135例,现将其分析整理如下:
作者:王宪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老年人临界性高血压对左心室肥厚、左心房扩大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文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方法,对照研究105例老年临界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左心房扩大及左心室舒张功能改变.结果:老年临界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发现率19.05%,老年临界高血压组LVMI与对照组LVMI分别为105.2±12.5g·m-2、90.5±10.6g·m2P<0.01,老年临界性高血压组与对照组左心房大小分别为34.1±2.2mm、30.6±2.3mm,P<0.05.老年临界性高血压组左心室舒张功能明显受损.结论:老年临界性高血压已不同程度存在左心室肥厚、左心房扩大和左心室舒张功能下降.
作者:陆芹;牛继前;黄文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例1,男性,45岁,农民.因下腹痛伴粘液性便7天就诊.自诉无明显诱因,无发热及呕吐.查体:一般情况好.腹部平坦,腹肌软,下腹部压痛,肠鸣音正常.血常规正常,大便常规白细胞少许.给予诺氟沙星联合庆大霉素抗炎治疗.第5天时排出大量鱼骨后腹痛、腹泻缓解.追问病史,病前有野外烧煮生鱼面饼卷食史.腹痛由此所致.
作者:曲培莲;杨瑞利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索治疗难治性及复发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较好方案.方法:长春新碱(V)2mg·w-1,静脉滴注;米托蒽醌(Mx)10mg·m-2·d-1,第一周的第1~3天静脉滴注,第三周如白细胞>3.0×109/L可重复使用1~3天;强的松(P)60mg·d-1,连用四周为一疗程.结果:总有效率63.6%,完全缓解率54.5%,部分缓解率9.0%.结论:VMP方案是治疗难治性复发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较好方案.
作者:杨文琪;李中东;李建平;宋庆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介绍Twin Block功能矫正器的结构、制作、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结论:该矫正器适用于生长发育快速期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工分类错(牙合)畸形,具有制作简单,戴用舒适,疗程短的特点,值得在国内推广应用.
作者:李达聚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降纤酶是我国新研制的高纯度单一组分的蛋白酶,已被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但对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临床报道较少,根据其药理作用及基础研究的成果[1,2],笔者将其用于UA的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并研究其对临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
作者:孙习明;崔莉娟;黄彦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贲门癌病人进行术前空腹血糖测定来判断贲门癌外浸胰腺的程度,由此来判断其切除率及根治切除的可能性.方法:对临床确诊的贲门癌病人(无糖尿病痛史)首先进行术前空腹血糖测定,高于5.88mmol·L-1为血糖值升高,低于此值为正常;然后术中探查贲门癌外浸胰腺情况并作详细记录,后将贲门癌病人空腹血糖值的升高与正常同癌外浸胰腺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104例贲门癌病人术前空腹血糖升高39例,正常65例.升高的39例中有27例外浸胰腺,甚至浸润固定,根治切除率为零.血糖正常的65例中未浸润胰腺,根治切除率为75.4%,两者的根治切除率比较差异非常显著(X2=32.35,P<0.001),两者的切除率(根治切除+姑息切除)比较差异非常显著(X2=11.64,P<0.001).结论:賁门癌病人空腹血糖值升高预示已属晚期,癌外浸润胰腺较重,手术切除特别是根治切除率极低.它可作为术前判断贲门癌切除可能性较可靠的量化指标.
作者:杨玉;单铭铭;胡玉兰;孙书鹏;李明山;冀华逊;邓金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头后部着力的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病人恶化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2例头后部着力的轻型闭合性脑损伤恶化病人的临床特点、放射资料、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4小时之内恶化16例(占72.7%),24小时至一周内恶化6例.头痛头晕16例(占72.7%),呕吐18例(占81.8%),意识改变8例(占38.1%).着力部位硬膜外血肿15例,对冲部位脑内血肿4例.手术16例,死亡2例.结论:渐进性颅内压增高为恶化临床表现,着力部位的硬膜外血肿及对冲部位的脑内血肿为恶化的主要原因,及时正确处理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韩占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院自1997~2000年共收治严重胸外伤连枷胸伤员共17例,采用机械通气并及时处理多发伤及休克,使全组患者均获痊愈.
作者:龚泽刚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脑梗死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急性脑梗死是中老年人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增长,脑血管病发病因素的不断增加,脑梗死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及经济负担,所以应当对脑梗死病加以预防,发病后及时医治,做到分秒必争,不失时机地抢救.
作者:孙少曾;孙松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吲哒帕胺片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谷/峰比值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64例,经服用吲哒帕胺片4周后,观察其降压疗效及对T/P比值的影响.结果:治疗4周后,降压显效59.3%,有效28.12%,总有效率87.5%.SBP及DBP的T/P比值分别为0.69和0.64.结论:吲哒帕胺片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疗效确切,其24小时降压平稳,符合美国FDA要求.
作者:沈炳权;张慧;林才春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骨栓加张力带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22例肱骨髁间骨折,按Riseborough和Radin四度分类:Ⅲ度18例,Ⅳ度4例,均采用骨栓加张力带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随访1~3年,按Cassebaum评价:优13例,良6例,优良率86.36%.结论:应用骨栓加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既能准确对骨折端进行复位,又有坚强内固定作用,便于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比较理想.
作者:唐正标;马克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肠病腹泻患者的小肠转输时间(SBTT).方法:应用乳果糖氢呼吸试验(LHBT)分别测定了20例正常健康者和25例糖尿病肠病腹泻患者的SBTT.结果:25例糖尿病肠病腹泻患者的SBTT明显缩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SBTT缩短、小肠动力紊乱是糖尿病肠病腹泻患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任一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使用ST-E1透明管在胃镜下行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用硬化剂治疗效果.方法:用5%鱼肝油酸钠、凝血酶、美兰(标示剂)、GIF-PQ-30型纤维胃镜、GTF-140L电子胃镜、NM-K型穿刺针对26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硬化剂治疗36次.结果:11例静脉曲张完全消失,5例无变化,总有效率80.8%.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时使用透明管后食道内视野清晰,便于硬化剂注射,使穿刺部位准确安全,透明管压迫止血成功率可达100%,该方法易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唐成元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尼莫地平属钙离子拮抗剂,在临床上广泛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偏头痛、高血压等疾病,在用药治疗过程中,发现本药致浮肿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玉响;田相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综合治疗相关因素的认识.方法:对239例肺心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9例肺心病人进行有效控制肺部感染,长时间给氧以提高血液氧分压,强心利尿及营养的支持可提高疾病治愈率和好转率.结论:肺心病人综合治疗的方案是有效、切实可行的.
作者:江清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分析23例术后早期肠梗阻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23例术后早期肠梗阻有20例为早期炎性肠梗阻,有18例肠梗阻发生时间在术后1周内,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为主要症状,腹痛相对较轻,有5例手术治疗,有3例为肠扭转、内疝等机械性因素所致,手术治愈.有2例为早期炎性肠梗阻,术后再次发生炎性肠梗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皆保守治疗,缓解时间为4~26天,平均为11.2天.结论:术后早期机械性肠梗阻中有不足10%为肠扭转,内疝等所致,诊断明确后应尽快手术;有90%为早期炎性肠梗阻,应先行2~4周保守治疗,过期无缓解再行手术,这样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陆巧;翁清江;李慧成;黄志勇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