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遂山
尸体解剖是评价临床诊断,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对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治愈率,提高医疗质量有重要的意义.现就我院130例儿童尸检做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杨金花;陶菁;郝义彬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博尔泰力注射液是从中药苦豆子中提取的生物碱之一,含氧化苦参碱98%,基础研究发现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我们用博尔泰力治疗慢性肝为36例,取得一定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文景;袁翠云;付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笔者自1997年~1999年用柔肝熄风法治疗高血压病,病证属肝阳上亢者4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虎成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是妇产科手术并发症之一,女性腹部皮下脂肪层较厚,容易液化,如处理不当,可延长病程、给患者增加精神上的痛苦及经济负担.自1995年10月至2000年10月间我科共施腹部手术1893例,其中发生脂肪液化2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寇莹;赵瑞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晚期肿瘤胸、腹腔积液是恶性肿瘤患者晚期常出现的临床表现之一,能否及时有效地控制胸、腹水对患者预后影响较大.我们于1996年3月~2000年6月应用香茹多糖(LNT)胸腹腔注射治疗恶性胸腹水32例,对其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
作者:赵晓兴;宋明霞;赵彦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食指背侧岛状皮瓣已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现又改进为筋膜蒂皮瓣,但仍有因解剖变异导致手术失败的报导[1].1995年以来,作者改进为宽阔筋膜血管神经蒂的食指背侧岛状皮瓣,临床应用于手部烧伤电击伤术后瘢痕挛缩19例全部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小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胎膜早破为分娩期较常见的并发症,增加围产儿死亡率、宫内感染率及产褥感染率.分析我院1997~1999年足月妊娠头位胎膜早破420例的分娩方式,并与同期无胎膜早破组作比较,表明胎膜早破的发生与头盆不称,胎头位置的异常有关系.
作者:马瑞霞;刘国燕;刘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糖尿病肾病为糖尿病的晚期严重并发症,其起病隐匿,进行性恶化、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我们采用降糖补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可减轻与消除尿蛋白及降低血糖、血脂,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素梅;黄凌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妊娠高血压是产妇和围产儿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先兆子痫作为大部分发病的起因,可以突然发病且进展迅速.可同时伴有多个器官的全身表现,包括脑、肾、肝和胎盘.先兆子痫影响母体和胎儿两个方面.传统上,先兆子痫应立即终止妊娠而不考虑胎儿的危险[1,2].尽管分娩时母体是适当和权威的处理,但包括在较早期就终止妊娠在内的积极处理观念由于与早产有关的并发症而导致宫内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收集1997年8月~2000年11月,我院产科病房收住32例,讨论对较早期严重先兆子痫患者行保守治疗与积极处理的利与弊.
作者:刘丽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围产儿死亡状况是衡量一个地区医疗、妇幼保健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其死因,针对性进行预防,是提高围产医学质量、提高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对我院1995年1月~1999年12月围产儿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李菊香;田翠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心脏骤停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急症之一,稍一疏忽患者就会失去生命.我科自1994年2月~1996年2月共收治心脏骤停病人34例,其中21例复苏成功.实践证明:有效的心肺复苏越早,存活率越高,神经系统的后遗症也越少.
作者:侯秀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颅内静脉及硬膜窦栓塞是一种少见的急性静脉系缺血性病变.动脉系缺血性脑卒中已提起临床和影像界的足够重视,而静脉系缺血性脑血管病,由于国内文献较少报道,其临床和影像表现尚未被广泛认识.作者复习近年英文文献,对本病病因、临床表现、检查方法、影像表现及诊断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蕾莉;廉宗澄;崔世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笔者于1983年7月至1996年4月,在一拖中心医院、洛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等六家医院,采用经皮穿刺锁骨下静脉置管上腔静脉,在中心静脉压监护、蠕动泵控制下,密闭式进行腹水回输25例,操作简便,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春霞;张英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利多卡因属酰胺类局麻药,局麻效果好为普鲁卡因的两倍,穿透力大、生效快、时效长是理想的局麻药.同时用于治疗各种心律失常,是安全、高效、速效的首选药.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由利多卡因引起的药源性疾病的报道也越来越多.本文回顾近年来的资料就利多卡因在临床用中出现的严重药源性疾病作一总结.指导临床更合理、有效地使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袁天祥;郭志明;杨丽娟;王林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下称肺心病)在心肺功能改变的基础上,可使全身多器官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害,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导致多器官衰竭,病情复杂,预后较差.现将我院1993年10月~1998年10月,收诊入科的50例患者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王志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科于1998年2月至1999年6月共收治急性脑出血病人30例,通过对3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我们体会到在脑出血急性期,除做好一般的护理外,还应注意以下护理要点:
作者:郭芳芝;陈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是经正规激素治疗或联用环磷酰胺治疗无效,或反复复发的肾病综合征.RNS的治疗比较棘手,近来越来越受各地学者的关注.近年来,我们应用法安明针辅助治疗RNS病人,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全超;武四超;张立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巴金森病是发生于中年以上人群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目前病因仍不明确,治疗以多巴胺替代疗法为主.现将1979年~1991年住院震颤麻痹患者32例临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宪秋;王海丽;郑咏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纳络酮及复方丹参注射液联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临床效果.方法:对69例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纳络酮及复方丹参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59%,对照组总有效62.50%,X2=9.52,P<0.01,差别有非常显著性.结论:纳络酮及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HIE有显著疗效,明显提高治愈率.
作者:王剑;刘光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小儿发热是儿科病人常见的症状之一,但临床常用的退热药往往毒副反应较大,或疗效不满意.我们自1997年以来采用新癀片对感染性发热患儿退热、抗炎治疗,由于其疗效可靠,副作用小,且兼有抗炎作用,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导如下.
作者:张静;张蕾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