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志;吴清;潘森林;周明
自Roy-Camilla等研制椎弓根螺钉应用于脊椎内固定以来,椎弓根固定器械不断得到改良,目前已被国内外学者普遍应用.由于其连接装置的不同而种类繁多,有钢板系统和棒系统,但其设计都基于椎弓根的解剖特点和力学特性.我院自1994年开展椎弓根内固定以来,曾应用Dick、Pssf、R-F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我们认为R-F的可调性较大,有利于骨折的复位,现将18例R-F短节段内固定系统治疗脊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高松明;张陆;李红普;朱俊;尤笑迎;刘贤修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目前仍是基层医院常见的病症之一.临床上正确合理地用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近年来我院共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0余例,其中重度中毒16例,经过洗胃及导泻,大剂量阿托品应用、解毒药物的合理应用及对症处理后治愈57例,另外3例因服药量过多,服药时间过长经抢救无效而死亡.现将我们在抢救治疗中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仅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郭宏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与多巴胺静滴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设立了对照组,对肺心病心力衰竭36例应用前列腺素E1与多巴胺静滴进行治疗观察.结果:二组显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效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心电图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列腺素E1与多巴胺静滴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尤其对合并冠心病或心电图示有心肌缺血改变者更为适宜.
作者:刘杰;高秀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对46例轻中度高血压(EH)患者服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以下简称ATRA)(采用缬沙坦)控制血压时,观察血压变化对左心室肥厚影响.方法:服缬沙坦(Ⅰ组)1年,设对照组(Ⅱ组)34人.结果:两组1年前血压无统计学差异,1年后,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存在显著差异,且这种差异明显表现在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上.结论:ATRA对控制血压,逆转左室肥厚有积极意义.
作者:贾洪君;王国涛;刘希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近年来,应用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纠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夜间低氧血症,改善了患者睡眠质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此,我们对15例患者进行了夜间睡眠时6小时连续测定动脉血氧饱和度(Sa02),从而为纠正夜间低氧血症提供临床治疗依据.
作者:李书利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异位妊娠是严重危害妇女生命和健康的常见妇科疾病,近年来,国内外的发病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1],对异位妊娠的保护性药物治疗,常用氨甲喋呤(MTX),其效果确切,但其毒性反应较大.据文献报道[2],米非司酮可用于治疗输卵管妊娠,药物副作用小,效果满意.我们自1996年12月开始试用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尚学英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慢性肺心病是临床常见疾病,治疗中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导管的使用,使医院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率增加,我院呼吸内科自1994年至1999年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患者584人次,其中合并医院肺部真菌感染4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大鹏;张天成;李朝霞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糖尿病病人因神经病变,使足部失去感觉,并出现畸形和因血管病变,导致足部缺血,局部组织失去活力,因而发生严重的损伤、溃疡、坏疽及感染,这些足部的病理变化统称为糖尿病足.这是糖尿病发展的一个严重阶段.据统计,在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2%,且每年以1%的速度递增[1].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合并症之一,由此导致的截肢较非糖尿病人高20倍[2].已经证实超过85%的这种截肢是可以通过充分的足部护理而避免的[3].如何护理好糖尿病足,预防其发生,保护患者肢体功能,降低截肢率,防止病情恶化,是护理上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鲁玉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硬化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病死率可达30%~40%以上[1].传统的治疗方法为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及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近年来,文献报道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效果较好.
作者:张西亮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总结溃疡病穿孔修补术加用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的经验,重点探讨其适应证.方法:分析溃疡病穿孔修补术加用抗幽门螺杆菌治疗26例.结果:1例随诊发现为恶性溃疡,25例良性溃疡中2例末愈,愈合率92%(23/25),复发病例3例,复发率13%(3/23).结论:穿孔修补术加用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效果良好,大多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病人可选择该术式,但对胃溃疡穿孔病例仍要慎重.
作者:沙德胜;黄荣兵;贲健;樊坤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常见的精神病[1],中医描述为精神错乱、精神失常、疯颠或狂人[2].为了掌握精神分裂症的中药治疗动态,笔者对近十年来发现在国内中医药杂志上的有关论文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研究.
作者:王金宝;张子梅;王来海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近年来,我们试用环丙沙星、庆大霉素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菌痢)5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齐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自1989年以来,我院共收治桡骨下端骨折患者180例,其中15例患者伤后一月发生肩周炎,经对症治疗,均获痊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5例,男12例,女3例;年龄45~63岁,平均51岁;左肩9例,右肩6例;干部3例,农民12例.
作者:商昌军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比较5-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门冬氨酸钾镁与5-单硝酸异山梨酯单用治疗难治性心衰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5-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40mg、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5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点,每日一次,8天一疗程,对照组40例,5-单硝酸异山梨酯4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点,每日一次,共8天.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而对照组有效率85%,二者有显著差别.
作者:侯英伟;吴琳;汪桂青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与免疫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5例CH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C4)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作比较.结果:CHD患者CD+3、CD+4、C+8,百分率低于对照组(P<0.01);CD+4/CD+8、IgC、C3、C4高于对照组(P<0.01),IgA、IgM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参与了CHD的病理过程.
作者:唐关敏;江力勤;汪世军;祝建军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为寻找临床疗效突出、价廉实用、副作用小的HP阳性慢性胃炎治疗的新方法,我们采用随机对照法对比观察胶体铋三联疗法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对HP阳生慢性胃炎的近期疗效及HP根除情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明;王岩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地高辛(Digoxin)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有效药物.由于其治疗指数低、安全范围窄、毒副作用强、血药浓度影响因素多、个体差异大等原因,导致常规剂量也可引起中毒症状的发生.本文就我们医院近年来30例地高辛中毒病例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着重探讨地高辛中毒与联合用药的关系.
作者:李峰;李晖;徐紫蔷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临床资料例1:男性58岁,有高血压及冠心病史5年,坚持口服长效心痛定20mg·d-1及消心痛片20mg·d-1,1天前突然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当时查尿蛋白(+),细胞数(-),血尿淀粉酶正常;外周血WBC14×109/L;NO.78,L0.22;心电图示:广泛前壁心肌缺血,在当地卫生院按冠心病处理,给予吸氧,静点极化液治疗,腹痛有所缓解,夜间病情加重,病人烦躁不安,视物模糊,频繁呕吐,急送我院.
作者:王国英;赵虹云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自1985年7月至1999年10月,我院共收治各种年龄的肠套叠患者195例,其中成人肠套叠22例,占11.3%.现就其诊治问题作一讨论.
作者:段忠祥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肾脏是体内药物代谢排泄的重要器官,水溶性药物在尿液中的浓度可以达到血药浓度的100倍,容易引起肾损害.主要有药物引起的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以及肾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尿路阻塞引起的肾损害.
作者:聂向红;李俊江 刊期: 200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