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药物疗效及副作用的比较

张西亮

关键词:肝硬化, 食管胃底, 静脉曲张出血, 药物, 三腔二囊管, 垂体后叶素, 治疗方法, 压迫止血, 生长抑素, 其类似物, 静脉滴注, 病死率, 并发症, 文献
摘要: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硬化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病死率可达30%~40%以上[1].传统的治疗方法为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及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近年来,文献报道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效果较好.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红外乳腺诊断仪在乳腺肿瘤普查中的应用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世界范围内乳腺肿瘤发病率明显上升,我国各大城市乳腺癌发病率已居妇女肿瘤的首位,正成为我国女性常见、多发病种,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的生命与健康.

    作者:曹秋莉;李芳;胡秀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左旋咪唑涂布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目的:为了观察左旋咪唑涂布剂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目的:我们用国产干扰素安福隆作为对照,治疗前、后查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ALT复常率分别为46.88%和50%,HBeAg阴转率分别为53.12%和53.12%,HBV-DNA阴转率分别为43.75%与46.87%,上述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左旋咪唑涂布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与目前公认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干扰素相似.

    作者:严昌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微小甲状腺癌病例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癌在术前不能确诊的主要原因.方法:对本院1995-1999年手术治疗23例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资料回顾性研究.结果:23例中术前确诊者4例;术中冰冻切片确诊者17例;术后再次病理检查确诊2例.分析术前不能确诊的主要原因:①B超:对≤10mm的癌灶反射波不十分明显,本组只有1例表现出衰减波.②ECT:甲状腺微小癌的癌灶周围均为正常组织,有足够的摄碘功能.本组23例有8例为冷结节.③细针细胞穿刺4例,阳性1例.结论:对甲状腺单个结节主张早期手术切除并常规术中冰冻切片,避免微小癌的漏诊.

    作者:邓念英;伍尚标;邹自灏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下颌骨骨折颌间固定的综合治疗观察

    下颌骨骨折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骨折,颌间固定是下颌骨骨折常见的主要固定方法.其骨折常规处理,固定后,传统上一般不作特殊治疗,必要时对症处理,病人有许多不便和痛苦.三年来,我们在中医学理论和现代医学的指导下,对此病采用综合疗法,效果良好.它一方面能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血肿的消退,促进骨折的愈合,减轻因固定而引起的闭口肌群困胀不适;另一方面能促进固定折除后咀嚼和颌关节功能活动的恢复,现将病历记载较完整的72例报告如下.

    作者:侯惠军;王玉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43例青年心肌梗塞临床分析

    冠心病心肌梗塞作为危害人们健康的首要疾病,日益受到重视.我们将43例年龄在40岁以下的青年心肌梗塞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以下简称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希望能提高对此病的进一步了解.

    作者:郑海军;车建国;于俊民;张素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自1997年以来,对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病人中的7例,分别于伤后1天,3~7天,15~20天行TCD检查追踪,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保锋;蔺卓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与治疗(附13例报告)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是十二指肠横部受到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引起梗阻而造成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我科1986年元月至1999年11月,为13例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病人进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宋展;赵玉亭;王耿泽;李教育;方万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糖尿病足的护理现状与展望

    糖尿病病人因神经病变,使足部失去感觉,并出现畸形和因血管病变,导致足部缺血,局部组织失去活力,因而发生严重的损伤、溃疡、坏疽及感染,这些足部的病理变化统称为糖尿病足.这是糖尿病发展的一个严重阶段.据统计,在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2%,且每年以1%的速度递增[1].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合并症之一,由此导致的截肢较非糖尿病人高20倍[2].已经证实超过85%的这种截肢是可以通过充分的足部护理而避免的[3].如何护理好糖尿病足,预防其发生,保护患者肢体功能,降低截肢率,防止病情恶化,是护理上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鲁玉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尿十联分析仪测定胆红素、尿胆原阳性结果探讨

    许多疾病可导致胆红素和尿胆原结果的异常,如肝炎、胆囊炎、肝硬化、肝癌等.但胆红素易受某些药物的影响且胆红素对尿胆原检测有一定的干扰.笔者对仪器测尿胆原(UBG)、尿胆红素(BIL)阳性标本同时用手工法作一比较,并探讨了尿液中胆红素对尿胆原测定的影响.

    作者:郭晓霞;韩旭光;段爱君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前列腺素E1与多巴胺静滴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36例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与多巴胺静滴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设立了对照组,对肺心病心力衰竭36例应用前列腺素E1与多巴胺静滴进行治疗观察.结果:二组显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效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心电图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列腺素E1与多巴胺静滴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尤其对合并冠心病或心电图示有心肌缺血改变者更为适宜.

    作者:刘杰;高秀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发病率高,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除胃十二指肠慢性炎症、上胃肠道运动功能障碍、HP感染等因素外,精神因素对消化道的功能有明显的影响,某些患者的发病原因可能涉及精神和情绪因素[1].为探讨抗抑郁药物对FD的治疗作用,自1998年3月至1999年10月我院应用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盐酸帕罗西汀(paroxetine)治疗顽固性FD患者30例,疗效满意,兹报告如下.

    作者:任一鸣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异位妊娠160例临床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其发生原因与盆腔炎症、肿瘤、输卵管发育不良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以发病急、病情重、病情发展迅速为特点.若延误诊断,则可引起严重后果,甚至死亡[1].为了能对本病及时作出正确的诊断,本文总结了我科1991年8月至1999年7月以异位妊娠诊断收入院或术后诊断为异位妊娠的住院病人,共160例,就其发病原因及影响因素,临床症状,诊断及辅助诊断进行分析总结.

    作者:吴万年;李亚琪;樊虹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福辛普利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福辛普利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选择33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给予福辛普利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血压、血糖、胰岛素及胰岛素敏感指数变化.结果:治疗后较治疗前血压、血糖及胰岛素敏感指数均明显变化(P<0.01).结论:福辛普利降压、降糖效果明显,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可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

    作者:黄继良;张欣然;王东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尿毒症肺31例临床分析

    尿毒症肺是由尿毒症引起的严重肺部并发症,临床表现复杂,易与其他原因所致的肺部疾病相混淆,误诊率高.为探讨尿毒症肺的临床特点,现将我院1991~2000年收治的31例尿毒症肺病例进行临床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黄德龙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慢性肺心病并医院肺部真菌感染43例分析

    慢性肺心病是临床常见疾病,治疗中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导管的使用,使医院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率增加,我院呼吸内科自1994年至1999年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患者584人次,其中合并医院肺部真菌感染4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大鹏;张天成;李朝霞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牵引加红外电磁波治疗颈椎病临床观察72例

    我们于1997年至1998年2月采用牵引加红外电磁波治疗颈椎病引起的颈肩部疼痛等症,收到明显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玲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纤支镜检查在不典型肺结核诊断中的作用

    近年来国内流动人口增多,人群免疫力降低等原因,结核病发病明显增多,特别是痰菌阴性(菌阴)的不典型肺结核常出现在综合医院.我科2000年8月~2001年1月共收治肺结核病人133人,菌阴76例,占58%,现分析如下.

    作者:刘莹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腹部创伤的急救处理

    腹部创伤为外科常见急症,由于病情危重,处理不当易致严重后果,为寻求优良治疗方案,本文对36例腹部创伤作一回顾性总结分析.并对其处理问题进行讨论.通过本组病例实践,我们体会到:对腹部创伤急救处理应紧紧抓住及时确定诊断,积极抢救休克,及时进行手术和完善术后处理四个方面,是提高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仇建成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溃疡病穿孔修补术加用抗幽门螺杆菌治疗26例

    目的:总结溃疡病穿孔修补术加用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的经验,重点探讨其适应证.方法:分析溃疡病穿孔修补术加用抗幽门螺杆菌治疗26例.结果:1例随诊发现为恶性溃疡,25例良性溃疡中2例末愈,愈合率92%(23/25),复发病例3例,复发率13%(3/23).结论:穿孔修补术加用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效果良好,大多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病人可选择该术式,但对胃溃疡穿孔病例仍要慎重.

    作者:沙德胜;黄荣兵;贲健;樊坤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胎膜早破396例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是常见的分娩并发症之一.其主要危害是增加早产儿的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及围产期感染率.本文对在我院分娩、发生胎膜早破的396例产妇的全部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建华;华卫东;武艳琪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