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位妊娠160例临床分析

吴万年;李亚琪;樊虹

关键词:异位妊娠, 延误诊断, 住院病人, 影响因素, 术后诊断, 妊娠诊断, 盆腔炎症, 临床症状, 辅助诊断, 发育不良, 发生原因, 发病原因, 输卵管, 急腹症, 妇产科, 肿瘤, 死亡, 收入
摘要: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其发生原因与盆腔炎症、肿瘤、输卵管发育不良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以发病急、病情重、病情发展迅速为特点.若延误诊断,则可引起严重后果,甚至死亡[1].为了能对本病及时作出正确的诊断,本文总结了我科1991年8月至1999年7月以异位妊娠诊断收入院或术后诊断为异位妊娠的住院病人,共160例,就其发病原因及影响因素,临床症状,诊断及辅助诊断进行分析总结.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常用药物的肾毒性及预防原则

    肾脏是体内药物代谢排泄的重要器官,水溶性药物在尿液中的浓度可以达到血药浓度的100倍,容易引起肾损害.主要有药物引起的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以及肾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尿路阻塞引起的肾损害.

    作者:聂向红;李俊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床边血液灌流治疗重度药物、毒物中毒7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和分析床边血液灌流治疗重度药物、毒物中毒的疗效和总结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的办法.方法:通过对70例病例的观察和分析,进行疗效判断和经验总结.结果:70例患者中61例痊愈,治愈率87%.结论:(J)服毒后6~8 小时内行血液灌流是抢救成败的关键.(2)血液灌流次数、时间、方法因人而异.(3)无论意识状态、呼吸及血压状况如何都不是血液灌流的禁忌证.(4)血液灌流过程中纠正低血压、防止凝灌、防治血灌综合症是灌流能否顺利、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血液灌流对重度药物、毒物中毒治愈率高、操作容易、值得推广.

    作者:龚旭红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胎膜早破396例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是常见的分娩并发症之一.其主要危害是增加早产儿的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及围产期感染率.本文对在我院分娩、发生胎膜早破的396例产妇的全部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建华;华卫东;武艳琪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西咪替丁预防应激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应激性溃疡所致的消化道出血,是许多重症病例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它的出现提示病人已有严重的胃肠功能不全.为探讨在重症患儿尚未出现消化道出血之前采取有效措施阻止其发展的方法,我们将西咪替丁用于部分重症病例治疗中,观察其对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结果显示了明显的优越性,报告如下:

    作者:董懿珍;李薇;李志博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疝囊旷置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06例临床分析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的一种常见病,传统的手术方法多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我们自1995年3月~1998年9月采用疝囊旷置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0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振声;李明江;张保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19例疗效观察

    小儿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小儿期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患.肾上腺皮质激素不能减少肾脏损害的发生率,也不能防止复发[1].口服环磷酰胺不良反应严重,疗效欠佳.本文在常规治疗无效的紫癜性肾炎试用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CTX-PT)治疗19例,观察其疗效,不良反应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有志;吴清;潘森林;周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细菌性痢疾85例疗效观察

    我院1994~1999年收治经大便培养确诊为细菌性痢疾85例,应用肠粘膜保护剂一思密达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段桂琴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尿毒症肺31例临床分析

    尿毒症肺是由尿毒症引起的严重肺部并发症,临床表现复杂,易与其他原因所致的肺部疾病相混淆,误诊率高.为探讨尿毒症肺的临床特点,现将我院1991~2000年收治的31例尿毒症肺病例进行临床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黄德龙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环丙沙星、庆大霉素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50例

    近年来,我们试用环丙沙星、庆大霉素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菌痢)5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齐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预防扩张性心肌病猝死的探讨

    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猝死的防治是临床工作者一大难题,也是及待解决的问题.我院5年内收治了112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我们通过改进治疗措施,DCM猝死率显著降低.

    作者:陈得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下颌骨骨折颌间固定的综合治疗观察

    下颌骨骨折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骨折,颌间固定是下颌骨骨折常见的主要固定方法.其骨折常规处理,固定后,传统上一般不作特殊治疗,必要时对症处理,病人有许多不便和痛苦.三年来,我们在中医学理论和现代医学的指导下,对此病采用综合疗法,效果良好.它一方面能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血肿的消退,促进骨折的愈合,减轻因固定而引起的闭口肌群困胀不适;另一方面能促进固定折除后咀嚼和颌关节功能活动的恢复,现将病历记载较完整的72例报告如下.

    作者:侯惠军;王玉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液氮冷冻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40例

    婴幼儿血管瘤是皮肤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我科采用液氮冷冻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多年疗效满意.现将我院皮肤科门诊1998~1999年治疗40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予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446例颅脑交通伤的特点及救治

    目的:探讨颅脑交通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要点.方法:对446例颅脑交通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及分析.结果:痊愈或良好338例(75.78%),中残25例(5.61%),重残8例(1.79%),植物生存7例(1.57%),死亡68例(15.25%).结论:颅脑交通伤以倍数递增、致伤原因以摩托车比例大、受伤人员以农民和工人居多、损伤类型各异及合并伤较多、易发生并发症为其临床特点;而救治要点强调重视前急救、早期有效的呼吸循环支持、及时纠正颅内高压和积极防治并发症.

    作者:魏健雄;邱勇龙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用于颜面整形

    我们自1993年以来,将自体指肪颗粒注射移植用于颜面整形,共19例,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共19例,女性15例,男性4例,年龄18~55岁.其中上眼窝凹陷9例;双颞部欠丰满4例;面部外伤后凹陷畸形6例.

    作者:王耀玲;李金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老年糖尿病遵医不良的原因探讨及护理

    患者求医后按医嘱用药、调整饮食和改变生活方式即所谓遵医行为[1],应当说比较简单,但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却并非如此.我科通过对1998年~2000年收治的9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顺从性较差,其中不遵守医嘱者38例,占39.5%.对此,我们进行了原因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洪英霞;江燕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外伤性外侧裂区脑内血肿的外科处理(附60例分析)

    目的:探讨外伤性外侧裂区脑内血肿的临床意义和治疗措施.方法:对在我院住院并经手术治疗的60例外伤性外侧裂区脑内血肿进行分析,探讨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经手术治疗,恢复良好30例,轻残14例,中残8例,重残5例,死亡3例.结论:外侧裂区是大脑的功能区,血肿处理常有别于其他部位.正确掌握手术时机,及时清除血肿,电凝止血时尽量避免损伤大脑中动脉和大脑中静脉.若损伤侧裂血管主干,不要用电凝止血,可在显微镜下用8-0线吻合血管,术后给予扩张血管、预防血管痉挛、脱水及营养脑细胞等治疗,能有效地减低致残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郑俊宁;李宏伟;吴良贵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与治疗(附13例报告)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是十二指肠横部受到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引起梗阻而造成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我科1986年元月至1999年11月,为13例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病人进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宋展;赵玉亭;王耿泽;李教育;方万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胶体铋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为寻找临床疗效突出、价廉实用、副作用小的HP阳性慢性胃炎治疗的新方法,我们采用随机对照法对比观察胶体铋三联疗法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对HP阳生慢性胃炎的近期疗效及HP根除情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明;王岩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体会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目前仍是基层医院常见的病症之一.临床上正确合理地用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近年来我院共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0余例,其中重度中毒16例,经过洗胃及导泻,大剂量阿托品应用、解毒药物的合理应用及对症处理后治愈57例,另外3例因服药量过多,服药时间过长经抢救无效而死亡.现将我们在抢救治疗中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仅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郭宏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微小甲状腺癌病例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癌在术前不能确诊的主要原因.方法:对本院1995-1999年手术治疗23例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资料回顾性研究.结果:23例中术前确诊者4例;术中冰冻切片确诊者17例;术后再次病理检查确诊2例.分析术前不能确诊的主要原因:①B超:对≤10mm的癌灶反射波不十分明显,本组只有1例表现出衰减波.②ECT:甲状腺微小癌的癌灶周围均为正常组织,有足够的摄碘功能.本组23例有8例为冷结节.③细针细胞穿刺4例,阳性1例.结论:对甲状腺单个结节主张早期手术切除并常规术中冰冻切片,避免微小癌的漏诊.

    作者:邓念英;伍尚标;邹自灏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