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武汉市结核病控制成本效果/效益分析

张正斌;王卫华;王婷萍;南晶;田丹;谢红;周美兰;王坚杰;陈聪

关键词:结核病, 成本, 效果, 效益
摘要:目的 研究武汉市结核病规划10年控制成效,分析控制成本效果/效益,为新阶段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政策保障及经费支持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查阅规划报表、经费等资料,由终期评估培训人员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结果 武汉市十年规划内活动性肺结核平均登记率为77.08/10万,初阳肺结核登记率为35.38/10万,涂阳治愈率93.85%,涂阴完成治疗率95.10%.10年规划期内通过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和督导管理,减少肺结核患者死亡15 822人;减少新发肺结核患者27 491人,由此避免新发肺结核患者所支出的社会医疗费用达1 872.83万元;避免劳动力损失而挽回的社会经济价值达911043.47万元.结论 武汉市近10年结核病控制成果显著,资金投入少,成本效果、效益比较高.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灰色模型GM(1,1)模型预测传染病时样本量的应用探讨

    目的 了解用GM(1,1)模型建立预测模型时适宜的样本数量.方法 用湖北省1991-2011年甲肝、梅毒、乙脑的发病率,分别连续抽取4年、10年的数据建立模型并进行外推预测,对建模情况和预测准确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不同样本数量比较,甲肝、梅毒拟合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测绝对百分比误差和预测成功率3种疾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始数据呈规则的指数变化时,用尽可能小的样本数量为宜,原始数据的指数变化特征出现波动时,应收集足够的样本数量,至能充分表达出指数变化特征为止.

    作者:解华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武汉市结核病控制成本效果/效益分析

    目的 研究武汉市结核病规划10年控制成效,分析控制成本效果/效益,为新阶段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政策保障及经费支持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查阅规划报表、经费等资料,由终期评估培训人员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结果 武汉市十年规划内活动性肺结核平均登记率为77.08/10万,初阳肺结核登记率为35.38/10万,涂阳治愈率93.85%,涂阴完成治疗率95.10%.10年规划期内通过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和督导管理,减少肺结核患者死亡15 822人;减少新发肺结核患者27 491人,由此避免新发肺结核患者所支出的社会医疗费用达1 872.83万元;避免劳动力损失而挽回的社会经济价值达911043.47万元.结论 武汉市近10年结核病控制成果显著,资金投入少,成本效果、效益比较高.

    作者:张正斌;王卫华;王婷萍;南晶;田丹;谢红;周美兰;王坚杰;陈聪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艾滋病夫妻传播队列研究

    目的 研究HIV夫妻间传播率,为预防控制性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一方HIV阳性,另一方HIV阴性,且没有静脉吸毒、多性伴、有偿献血、输血等HIV感染高危行为史,有稳定婚姻的夫妻,双阳夫妻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单阳家庭采用采用前瞻性队列方法.结果 夫妻间传播率为30.00%(39/130),男传女传播率为33.78%(25/74),女传男传播率为25.00%(14/56).夫妻性生活年限越长、先症病例感染后与配偶开始同居年龄越大,性行为频次越高,传播率越高.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夫妻性生活年限、年龄及性行为频次均为夫妻HIV传播的相关因素.结论 HIV夫妻传播率较高,与性别、夫妻性生活年限、年龄及性行为频次有关.加大早期发现力度,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才能有效遏制HIV性传播.

    作者:马功燕;陈海燕;陈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湖北省兴山县肺吸虫病流行现状

    肺吸虫病(paragonimiasis)曾经是湖北地区常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主要分布于湖北省西部山区和东南低山丘陵区,它是一种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宜昌市于1977-1982年曾在原宜昌地区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普查普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根据《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3-2004年在包括宜昌市兴山县在内的6个县开展了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1],结果显示,兴山县居民肺吸虫特异性抗体阳性率为2.55%(35/1 373)[2].近10年来,虽然当地肺吸虫病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控制,但是散发病例时有发生.为了解兴山县肺吸虫病流行现状,于2012年在兴山县开展了中间宿主调查和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董小蓉;崔雪峰;黄光全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云南玉溪市学生伤害相关行为调查

    伤害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伤害已成为青少年死亡的首要原因;廖燕霞等[1]报道0~14岁组儿童伤害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呈增高趋势.青少年伤害行为是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重要部分,伤害不仅对青少年健康造成巨大伤害,也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各种沉重负担.研究通过对玉溪市大学、高中、初中在校就读学生伤害相关行为的调查,旨在了解玉溪市学生伤害发生情况,为学校开展健康促进干预活动提供相应依据.

    作者:尹怡璇;张轶群;秦宇昆;许葵;杨芸芸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边境双侧缅籍暗娼多国性伴及HIV相关高危性行为调查

    目的 分析中缅边境地区缅籍FSWs(暗娼)多国性伴及高危性行为情况,为下一阶段联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3~5月,采用滚雪球的方法,选取云南省瑞丽市及缅甸木姐缅籍暗娼为调查对象.双语外展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目标人群多国性伴及高危性行为等方面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共调查201人,其中瑞丽市为100人,木姐为101人.文化程度较低、未婚缅族为主.近一个月,缅甸境内FSWs的付费嫖客来自不同国家(多国性伴)的比例为76.20%,中国境内FSWs付费嫖客多国性伴的比例为54.00%.付费嫖客多国情况对比(x2=13.009,P<0.05);近一个月中国及缅甸境内FSWs与固定性伴不使用安全套率分别为66.67%和8.94%;与付费嫖客不使用安全套率分别为8.00%和1.00%;与配偶不使用安全套率分别为78.50%和62.83%,对比分析(P<0.05).结论 边境双侧缅籍FSWs存在多国性伴情况,且缅甸境内多国性伴情况较为普遍,双侧仍然存在与临时性伴及嫖客不使用安全套情况,双侧缅籍FSWs与固定性伴、配偶不使用安全套率均较高.中国境内FSWs与各种性伴不使用安全套率均高于缅甸一侧.应进一步加强中缅双边合作,同时加强综合干预,推进跨境艾滋病防治工作.

    作者:刘济;朵林;李双花;罗志;杨佳;杨丽华;邓玲;李洪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苦瓜、桑叶合剂安全性毒理学研究

    目的 对苦瓜桑叶合剂食用安全性进行了评价.方法 对苦瓜桑叶合剂进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大耐受量法)、遗传毒性试验和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苦瓜,桑叶等中药合剂对两种性别的SPF级昆明种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为无毒级.遗传毒性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亚急性毒性试验分别按0.50%、1.00%、2.00%掺入饲料中(分别相当于人群推荐日摄人量的25、50、100倍),对SPF级Wistar大鼠连续经口给予30 d,动物未见明显的中毒症状和死亡,各剂量组大鼠体重、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象、血液生化、脏器重量、脏/体比值以及病理组织学等指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未发现苦瓜、桑叶合剂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作者:唐晓荞;刘春霞;刘瑶;付少华;田辉;杨文祥;樊柏林;田洁;孙凡中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武汉地区部分企业2007-2011年的职业性噪声危害

    通过收集武汉市2007-2011年工厂企业的噪声资料,了解不同行业、经济性质和工厂规模噪声分布情况,探索噪声超标的影响因素以从宏观角度找出噪声危害的重点防治对象,为今后做好职业卫生防护工作提供依据.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007-2011年选择武汉市职业病防治院监测的武汉市部分噪声暴露工厂企业为调查对象.

    作者:倪蕾;梁娇君;李翠玲;刘安生;毛革诗;陈振龙;李济超;易桂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北海市首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猪链球菌血清2型引起的疾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呈世界性分布,主要发生在养殖生猪和食用猪肉的国家和地区[1].上世纪90年代以前猪链球菌血清2型主要在国外有报道,国内检出的主要是马链球菌兽疫亚种,既往称为兽疫链球菌,属链球菌兰氏(Lancefield)C群,血清1型[2].猪链球菌血清2型与疾病关系密切,是从病猪和患者分离多的猪链球菌[3].猪链球菌血清2型感染人并导致发病一般表现为散发病例,但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引起爆发、流行,形成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1998年我国江苏省猪链球菌病爆发,造成数万头生猪死亡,并导致几十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死亡14例[4];2005年四川省报告人感染猪链球菌病204例,死亡38例,为国内外迄今为止见于报道的大规模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5].

    作者:罗华初;黄坚;张万标;白海涛;陈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湖北宜都市2008-201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趋势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宜都市2008-201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主要死因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为制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2007年10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在宜都市常住户口及居住1年以上的流动人口中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表、卡、册等资料.

    作者:曹方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湖北安陆市2012年的居民死因

    为政府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提高居民生存质量和生存寿命,对安陆市2012年死亡资料进行了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人口资料 来源于安陆市统计局、公安局、计生局的人口统计资料.1.2 死因资料 主要来源于各医疗机构网络直报数据,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平台下载的该辖区死亡信息数据.1.3 分析方法 死亡原因采用ICD-10编码;疾病类别采用卫统8表《居民病伤死亡原因报表》分类.1.4 统计方法 运用DeathReg 2005死因统计分析软件、Excel进行统计和计算分析.

    作者:陈凯;李惠芬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河南省安阳县市售生肉中O157∶H7大肠埃希氏菌污染状况

    O157∶H7大肠埃希氏菌作为一种食源性疾病的病原菌,感染可以引起严重的出血性腹泻和腹痛;有时感染可以引起非出血性腹泻,或者不出现任何症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关注[1].为控制食源性疾病的爆发、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2000年卫生部建立了全国食品中污染物监测系统;作为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多次爆发感染的新食源性致病菌,O157∶H7大肠埃希氏菌已列为了检测项目之一[2-4].于2012年1~11月,共调查河南省安阳县市面销售的4种生肉共309件,将所有样品O157∶H7大肠埃希氏菌进行了调查和检测.

    作者:刘俊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广州市大学生抗生素自主使用率及影响因素

    目的 评估广州市大学生现阶段抗生素自主使用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的问卷调查,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对广州市4所大学5类专业的大学生进行抗生素知识、行为问卷调查,问卷包括抗生素相关知识,行为等.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共抽取530人作为调查对象,回收问卷512份,有效闯卷505份.在过去12个月中曾自主使用抗生素的有275人(54.46%).发烧、咳嗽咽痛、头痛是自主使用抗生素的主要原因.在自主使用的抗生素种类中,阿莫西林占了50.91%,头孢类41.82%.使用的抗生素的来源主要为医院(66.18%)与药店(29.46%).宿舍储存有抗生素(OR=5.08,95% CI:2.85 ~9.07),女性(OR =2.84,95%CI:1.07 ~7.52),医学生(OR=1.91,95%CI:1.09 ~3.35),年龄(与23 ~26岁相比较,17~20岁:OR =5.08,95% CI:2.85 ~9.07;21 ~22岁:OR=2.38,95% CI:1.23 ~4.25)是自主使用抗生素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广州市大学生在抗生素知识、行为等方面存在认知缺陷和不正确行为,有必要进行干预研究.

    作者:姚振江;李颖;周俊立;毕嘉琦;陈小凤;彭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上海市浦东新区门诊就诊妇女HPV感染状况

    宫颈癌是世界范围内女性的第2大常见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通常在35岁以后,高峰年龄45 ~ 49岁,近年来我国宫颈癌的发生有明显上升和年轻化趋势,发病以每年2.00~3.00%的速度增长[1].早期发现和有效治疗可以极大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2].现已证实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的持续感染及多重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原因[3,4].HPV是一种具有严格宿主范围和嗜上皮性的DNA病毒,研究表明>90.00%的宫颈癌标本中有HPV-DNA的存在[5].

    作者:吴建发;吴金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江苏江阴市2012年感染性腹泻病原体监测及流行病学特征

    目的 掌握江苏省江阴市2012年感染性腹泻病的发生、流行特征、变化趋势及病原体变化特点,为制定预防措施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到的江阴市2012年感染性腹泻病例报告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对5家哨点医院感染性腹泻病例的492份样品进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泻性大肠杆菌、致泻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检测.66份样品进行轮状病毒、札如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和腺病毒检测.结果 2012年全市共发生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1 760例,发病率为1.46‰,死亡2例,病死率为1.14‰.性别上男女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32;P >0.05);在年龄分布上发病人数多的为40~岁年龄组,占病例总数的17.27%;在职业上以农民为主,占46.31%,在时间分布上以6~8月份和10 ~11月份为高发.558份腹泻标本,病原检出率为5.56%,肠道致病菌检出率为2.24%,肠道病毒检出率为30.30%;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2.80;P <0.005).在性别上男性的检出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6;P <0.05).感染性腹泻6~ 10月份以肠道致病菌为主,10月至次年5月份以肠道病毒为主.结论 江阴市2012年的感染性腹泻以病毒为主,主要是诺如病毒,细菌性腹泻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初步揭示了全市感染性腹泻病原谱.

    作者:缪国忠;马焰;陆红达;唐建梅;何政;蒋建章;王亚平;高海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三峡库区秭归段1997-2012年蚊类及蚊传疾病监测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通过对三峡库区秭归段蚊类及蚊传疾病的监测,分析当地蚊类种群构成及密度的动态变化和蚊传疾病的流行情况.方法 在固定的地点和时间,利用电动捕蚊器捕捉蚊虫,按照成蚊形态进行蚊类种群鉴定及分类计数,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搜集蚊传疾病病例,并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7-2009年未监测到本地疟疾病例,在2000、2007、2009和2010年分别报告乙脑病例1例;人房成蚊密度低于畜圈;成蚊密度季节性消长呈双峰型,蚊密度高峰期在6月上旬和8月上旬.结论 三峡库区秭归段随着环境的改变,蚊密度和蚊种构成也发生了变化,提示要继续加强蚊类监测,为有效防制虫媒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提供决策依据.

    作者:郑军华;杜海国;梅立志;贺圆圆;张皓;赵鑫;鲁亮;郭玉红;杨小兵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乙肝病毒携带产妇血清和乳汁中HBV-DNA定量检测及临床意义

    我国是乙肝的高发病区,30.00% ~ 50.00%的慢性病毒肝炎(HBV)携带者是由于围产期母婴传播造成的[1,2].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分娩时经产道感染,以及婴儿出生后与母亲亲密接触感染,而HBV母婴传播途径为活跃的因素之一就是乳汁传播[3]母乳喂养是引起产后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母乳喂养,因此,乙肝病毒携带产妇能否哺乳,其安全性如何值得探讨,通过检测母乳中HBV-DNA指导哺乳喂养,为进一步了解乙肝产妇乳汁的传染性,及其与血清中HBV-DNA含量的相关性,对116例乙肝血清学检测阳性的产妇进行了血清与乳汁中的HBV-DNA定量检测.

    作者:喻红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荆州市2008-2012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

    通过分析2008-2012年湖北省荆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掌握其分布规律和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疫情资料和人口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基本信息系统,实验室数据由荆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提供.1.2 统计学分析 应用Excel 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作者:黄继责;李明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湖北孝昌县首例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

    湖北省孝昌县属间日疟流行区,传疟媒介为中华按蚊,1993年建县,1999年疟疾发病率高达98.57/10万,2010全县实施消除疟疾防控措施后,2011年降至0.02/10万,2012年未发生本地疟疾病例.2013年6月8日发现从安哥拉务工人员回国后输入一例恶性疟.

    作者:叶琼英;余可心;周进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艾滋病、结核病双重感染筛查结果分析

    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是一个严重影响世界各国的公共卫生问题.截止2005年,中国存活HIV感染者约65万,且呈快速增长趋势.中国也是结核病高发的国家之一[1],过去结核病疫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随着HIV感染率的上升,结核病疫情控制受到严重影响.HIV感染者易并发结核病致使结核病疫情出现回升,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2].因此,鹿寨县疾病控制中心对县辖区内HIV感染者进行结核感染筛查,对结核病患者进行HIV感染筛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探讨HIV与结核病双重感染的影响因素,为制定下一步HIV及结核病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李春梅;陶小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