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功燕;陈海燕;陈进
目的 了解湖北省农村地区<5岁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两周患病率状况.方法 在湖北省农村地区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8个市(县)调查2 330名<5岁儿童.结果 湖北省农村<5岁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两周患病率为19.39%,其男(18.60%)和女童(20.21%)之间无差异,而其他不同特征儿童间有差异,表现出为:两周患病率随儿童月龄增长而上升,低为0~5月龄(10.18%),高为12 ~ 23月龄和36 ~ 47月龄(约为25.50%);中收入地区儿童两周患病率高(36.09%),高收入地区低(12.65%);出生时母亲年龄> 25岁的儿童两周患病率高于出生时母亲年龄≤25岁的儿童(21.91%> 17.82%);母亲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儿童两周患病率高(31.82%),母亲文化程度为初中者低(16.51%);母亲外出打工的儿童两周患病率高于母亲未外出打工的儿童(23.71%> 17.43%);家庭人口数≥6人的儿童两周患病率高于家庭人口数≤5人的儿童(23.23%>17.98%);过去一年家庭人均收入≤3 000元的儿童两周患病率高(28.62%),≥6 001元者低(17.59%).结论 湖北农村地区<5岁儿童有一定的呼吸系统疾病两周患病率,其患病率受儿童月龄、儿童出生时母亲年龄及母亲文化等多因素影响.
作者:肖汉;龚晨睿;刘爽;王佩韦;陶桃;李十月;刘家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邻苯二甲酸酯类(Phthalates Acid Esters),缩写PAEs,别名酞酸酯,是邻苯二甲酸形成酯类的统称.PAEs是塑料工业常用的增塑剂,其可提高塑料成品的可塑性、柔韧性及强度,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食品包装材料、儿童玩具、医疗用品等领域[1].增塑剂与塑料基质间为非共价结合,当成品接触到水、油脂或受到日照高温时,增塑剂便会迁移或释放到环境中,对人类健康带来直接或潜在的危害.人群PAEs暴露的主要途径是摄入食物,而食物中的PAEs来自接触的食品包装材料中PAEs的迁移[2,3].对大连市售食用油与白酒进行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监测,以了解大连市上述产品中PAEs污染情况.
作者:张磊;宋晓昀;李瑞;郑晓南;郭维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对苦瓜桑叶合剂食用安全性进行了评价.方法 对苦瓜桑叶合剂进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大耐受量法)、遗传毒性试验和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苦瓜,桑叶等中药合剂对两种性别的SPF级昆明种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为无毒级.遗传毒性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亚急性毒性试验分别按0.50%、1.00%、2.00%掺入饲料中(分别相当于人群推荐日摄人量的25、50、100倍),对SPF级Wistar大鼠连续经口给予30 d,动物未见明显的中毒症状和死亡,各剂量组大鼠体重、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象、血液生化、脏器重量、脏/体比值以及病理组织学等指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未发现苦瓜、桑叶合剂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作者:唐晓荞;刘春霞;刘瑶;付少华;田辉;杨文祥;樊柏林;田洁;孙凡中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德保县50余年疟疾流行过程,评价控制措施和效果,为疟疾后期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德保县1950-2012年疟疾疫情、防控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50余年的反复防治,德保县疟疾防控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发病率从1954年的341.57/万降至1996年的0.02/万,2001年经自治区卫生厅组织专家考核,确认达到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除疟疾标准.2003年起未再检出当地传播疟疾病例.结论 以微小按蚊和中华按蚊为复合媒介的疟疾流行区,只要加强领导,采取因时因地制宜措施,就能把疟疾发病控制在很低水平.当前要继续加强流动人口尤其是境外务工回归人员疟疾监测与管理,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输入性疟疾,2018年达到消除疟疾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作者:梁晓芳;蒙建作;许玉梅;时程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是一个棘手问题,通过健康教育提高结核病防治水平是基层疾病控制的重点任务之一[1].宝鸡市通过结核病健康教育,结核病报告率达到100.00%,病人治愈率保持在85.00%以上[2].上海市在流动人口民办学校开展流动人口结核病健康教育,发现流动人口肺结核健康教育模式有效,可以明显提高目标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3].广州市海珠区是流动人口集中的区域,课题组于2005-2006年曾对流动入口肺结核进行调查[4],发现该人群男女比例为2∶1,平均年龄为30.5±18.6岁,25~岁年龄组占43.10%.2010-2011年对广州市海珠区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进行调查[5],发现患者未治疗前接受过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的人数占55.80%.对广州市海珠区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后治疗完成率及治愈率的调查,分析健康教育对于流动人口肺结核治疗效果的影响作用.
作者:钟静;何丽燕;黄平;梁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为政府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提高居民生存质量和生存寿命,对安陆市2012年死亡资料进行了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人口资料 来源于安陆市统计局、公安局、计生局的人口统计资料.1.2 死因资料 主要来源于各医疗机构网络直报数据,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平台下载的该辖区死亡信息数据.1.3 分析方法 死亡原因采用ICD-10编码;疾病类别采用卫统8表《居民病伤死亡原因报表》分类.1.4 统计方法 运用DeathReg 2005死因统计分析软件、Excel进行统计和计算分析.
作者:陈凯;李惠芬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麻风病流行现状、流行因素,为制定基本消灭麻风病后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历年麻风病的发现率、发病率、患病率进行统计、汇总,对不同方式发现麻风病的病期、畸残和费用进行统计、比较,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疫情分布于17个乡镇,以东南部4个乡镇居多.发病小年龄4岁,大年龄74岁,以20 ~39岁发病较多,占42.28%;男性多于女性,男比女为1.73:1;发病职业主要为农民,占83.74%;主要传染来源为家庭内和邻居亲朋好友,各占45.53%;治愈率98.23%,畸残率43.90%;群众的经济、卫生、生活环境等因素是影响麻风病流行的原因.结论 经过多年的积极防治,已有效地控制了麻风病流行.为巩固防治成果,应继续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麻风病的发现能力;将疫源地接触者体检作为发现麻风病患者的重要方式,对患者家属和密切接触者监测一个长潜伏期(10年),并适时开展线索调查,以及时发现、隔离、治疗麻风病人,减少畸残的发生,控制传播.
作者:孙长喜;鄢贤玉;郭海荣;王海军;詹书华;邓智元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某年8月下旬,荆州市报告一起肠道传染病疫情,构成Ⅳ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快速反应、科学处置,使疫情得到了及时有效控制.1 疫情概况1.1 报告指示病例 8月23日10:00,B县人民医院报告1例疑似肠道传染病病例,8月25日0:30,经实验室检测确认.病例伍某,女,43岁,B县某村4组.于8月21日17:30发病,腹泻水样便,伴呕吐,无腹痛,无发热.8月22日凌晨3:30腹泻加重,在村医务室输液治疗效果不佳;上午8:00由120急救车送往B县人民医院救治.人院时呈重度脱水,血压75/50 mmHg.经流行病学调查,病例伍某某8月19日午餐到相邻A县学堂街村亲戚梅某家参加过升学宴聚餐,无其它外出和可疑接触史.
作者:李明炎;章光斌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血吸虫病疫情信息是制定防治规划、确保防治效果的重要信息来源和依据,在防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湖北省孝感市血防机构切实加强疫情信息管理工作,各疫区县(市、区)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血吸虫病防治资料管理技术规范(2010版)》,在健全机制、规范管理、加强硬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为实现孝感市血防疫情达标工作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褚丽萍;程斌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美洲商陆,原产于南美洲,是一种茎杆粗壮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目前我国河南、湖北等省引进栽培种植面积较广.药理研究表明,美洲商陆营养器官中含有商陆皂甙和商陆多糖,有较强的免疫活性作用,临床上常用于利水消肿散结.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近期报道美洲商陆植物的根茎中分离提纯出一种碱性核糖体失活蛋白(PAP),该抗病毒蛋白对多种动植物病毒有广谱抗性.可通过抑制人体免疫缺陷病毒的复制达到治疗艾滋病的目的,美国、南非等国家已经用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为原料制成抗艾滋病病毒的新药,其疗效比目前使用的其它药物疗效高100~1 000倍[1-2].
作者:于蒙;贺文庆;冯全利;陈秀云;卜仕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枸杞多糖(LBP)对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LBP分别对细胞作用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用MTT法测其生长抑制率,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生长周期和凋亡率.结果 不同浓度的LBP对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细胞阻滞于G0/G1期,随着LBP浓度的增加,凋亡细胞增加,呈现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LBP对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阻断细胞生长周期,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李卓能;张靖;周敦金;罗琼 刊期: 2013年第05期
1 背景为了加强湖北省的卫生应急队伍建设,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2012年9月,湖北省卫生厅组织了省内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的18名管理和高级卫生技术人员赴美国进行了为期21 d的卫生应急和食品安全管理培训,根据课程安排,9月21日实地考察了加利福尼亚州橙县(Orange County)公共卫生实验室,使全体参训学员近距离感受美国基层公共卫生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作者:杨清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军团菌于上世纪70年代被发现,因其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及其所引起的肺炎病死率高,现已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列入传染病报告范围[1].引起军团菌病的主要病原体是嗜肺军团菌(占病例的85.00%~ 90.00%),这种细菌广泛存在于天然淡水和和人工水域环境中,又以空调的供水系统为常见[2],近年来,我国上海、广州、银川等地陆续报道在集中空调系统的冷却水中检出嗜肺军团菌,检出率在25.00% ~84.00%不等[3-6],并且在浙江、福建、四川等省市都有军团菌病的散发报道[7].为了解北京市丰台区公共场所嗜肺军团菌污染状况,对该区使用中央空调系统的公共场所水体样本进行了嗜肺军团菌检测.
作者:王兆娥;秦萌;孔玲;尉秀霞;张玲;封会茹;段梦茹;董晓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三峡库区秭归段蚊类及蚊传疾病的监测,分析当地蚊类种群构成及密度的动态变化和蚊传疾病的流行情况.方法 在固定的地点和时间,利用电动捕蚊器捕捉蚊虫,按照成蚊形态进行蚊类种群鉴定及分类计数,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搜集蚊传疾病病例,并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7-2009年未监测到本地疟疾病例,在2000、2007、2009和2010年分别报告乙脑病例1例;人房成蚊密度低于畜圈;成蚊密度季节性消长呈双峰型,蚊密度高峰期在6月上旬和8月上旬.结论 三峡库区秭归段随着环境的改变,蚊密度和蚊种构成也发生了变化,提示要继续加强蚊类监测,为有效防制虫媒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提供决策依据.
作者:郑军华;杜海国;梅立志;贺圆圆;张皓;赵鑫;鲁亮;郭玉红;杨小兵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宫颈癌是世界范围内女性的第2大常见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通常在35岁以后,高峰年龄45 ~ 49岁,近年来我国宫颈癌的发生有明显上升和年轻化趋势,发病以每年2.00~3.00%的速度增长[1].早期发现和有效治疗可以极大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2].现已证实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的持续感染及多重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原因[3,4].HPV是一种具有严格宿主范围和嗜上皮性的DNA病毒,研究表明>90.00%的宫颈癌标本中有HPV-DNA的存在[5].
作者:吴建发;吴金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国内外一些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感染对中国新生儿出生性别比(sex ratio at birth,SRB)(计算方法:男/女×100)有影响[1-3],但也有些学者持相反的意见[4-7].研究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自然受孕的单胎孕妇分娩的所有活产新生儿及其母亲的乙型肝炎病毒状况,以探索乙肝病毒感染产妇(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与子代性别比的关系.
作者:操冬梅;肖梅;赵云;管平;卢红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2012年9月27日晚,广州市荔湾区某医院报告称DY公司员工在BX酒家进食晚餐后,陆续有多名员工出现恶心、头晕、面颈部麻痹等症状,怀疑食物中毒.接报后,广州市和荔湾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调查,研究事件暴发的危险因素和发生原因,并提出和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谢朝军;袁俊;潘淑贤;刘建平;刘于飞;何炳洪;洪佳冬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肺吸虫病(paragonimiasis)曾经是湖北地区常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主要分布于湖北省西部山区和东南低山丘陵区,它是一种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宜昌市于1977-1982年曾在原宜昌地区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普查普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根据《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3-2004年在包括宜昌市兴山县在内的6个县开展了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1],结果显示,兴山县居民肺吸虫特异性抗体阳性率为2.55%(35/1 373)[2].近10年来,虽然当地肺吸虫病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控制,但是散发病例时有发生.为了解兴山县肺吸虫病流行现状,于2012年在兴山县开展了中间宿主调查和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董小蓉;崔雪峰;黄光全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是人类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重要病原体.近年来,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感染率在我国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为了解钟祥地区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提供重要依据,对钟祥市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测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张贵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通过分析2008-2012年湖北省荆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掌握其分布规律和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疫情资料和人口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基本信息系统,实验室数据由荆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提供.1.2 统计学分析 应用Excel 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作者:黄继责;李明炎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