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西德保县50余年疟疾防控措施及效果

梁晓芳;蒙建作;许玉梅;时程丕

关键词:疟疾防控, 发病率, 监测
摘要:目的 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德保县50余年疟疾流行过程,评价控制措施和效果,为疟疾后期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德保县1950-2012年疟疾疫情、防控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50余年的反复防治,德保县疟疾防控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发病率从1954年的341.57/万降至1996年的0.02/万,2001年经自治区卫生厅组织专家考核,确认达到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除疟疾标准.2003年起未再检出当地传播疟疾病例.结论 以微小按蚊和中华按蚊为复合媒介的疟疾流行区,只要加强领导,采取因时因地制宜措施,就能把疟疾发病控制在很低水平.当前要继续加强流动人口尤其是境外务工回归人员疟疾监测与管理,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输入性疟疾,2018年达到消除疟疾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美国的基层公共卫生实验室考察感受

    1 背景为了加强湖北省的卫生应急队伍建设,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2012年9月,湖北省卫生厅组织了省内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的18名管理和高级卫生技术人员赴美国进行了为期21 d的卫生应急和食品安全管理培训,根据课程安排,9月21日实地考察了加利福尼亚州橙县(Orange County)公共卫生实验室,使全体参训学员近距离感受美国基层公共卫生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作者:杨清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江苏昆山市2012年乙肝疫苗首针接种现状

    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有效武器,尤其大大降低了儿童的乙肝携带率[1].卫生部明确规定新生儿出生后24 h内开始接种首剂乙肝疫苗,并执行0、1、6程序完成3针免疫.为掌握昆山市乙肝疫苗首针接种现状,分析影响接种率的因素,为正确执行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提供实践依据,现对该市各预防接种门诊登记、全市产房报告的2012全年儿童乙肝首针接种情况整理分析.

    作者:仝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湖北省竹山县麻风病47年防控分析

    目的 分析麻风病流行现状、流行因素,为制定基本消灭麻风病后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历年麻风病的发现率、发病率、患病率进行统计、汇总,对不同方式发现麻风病的病期、畸残和费用进行统计、比较,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疫情分布于17个乡镇,以东南部4个乡镇居多.发病小年龄4岁,大年龄74岁,以20 ~39岁发病较多,占42.28%;男性多于女性,男比女为1.73:1;发病职业主要为农民,占83.74%;主要传染来源为家庭内和邻居亲朋好友,各占45.53%;治愈率98.23%,畸残率43.90%;群众的经济、卫生、生活环境等因素是影响麻风病流行的原因.结论 经过多年的积极防治,已有效地控制了麻风病流行.为巩固防治成果,应继续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麻风病的发现能力;将疫源地接触者体检作为发现麻风病患者的重要方式,对患者家属和密切接触者监测一个长潜伏期(10年),并适时开展线索调查,以及时发现、隔离、治疗麻风病人,减少畸残的发生,控制传播.

    作者:孙长喜;鄢贤玉;郭海荣;王海军;詹书华;邓智元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河南省安阳县市售生肉中O157∶H7大肠埃希氏菌污染状况

    O157∶H7大肠埃希氏菌作为一种食源性疾病的病原菌,感染可以引起严重的出血性腹泻和腹痛;有时感染可以引起非出血性腹泻,或者不出现任何症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关注[1].为控制食源性疾病的爆发、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2000年卫生部建立了全国食品中污染物监测系统;作为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多次爆发感染的新食源性致病菌,O157∶H7大肠埃希氏菌已列为了检测项目之一[2-4].于2012年1~11月,共调查河南省安阳县市面销售的4种生肉共309件,将所有样品O157∶H7大肠埃希氏菌进行了调查和检测.

    作者:刘俊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湖北宜都市2008-201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趋势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宜都市2008-201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主要死因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为制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2007年10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在宜都市常住户口及居住1年以上的流动人口中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表、卡、册等资料.

    作者:曹方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云南玉溪市学生伤害相关行为调查

    伤害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伤害已成为青少年死亡的首要原因;廖燕霞等[1]报道0~14岁组儿童伤害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呈增高趋势.青少年伤害行为是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重要部分,伤害不仅对青少年健康造成巨大伤害,也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各种沉重负担.研究通过对玉溪市大学、高中、初中在校就读学生伤害相关行为的调查,旨在了解玉溪市学生伤害发生情况,为学校开展健康促进干预活动提供相应依据.

    作者:尹怡璇;张轶群;秦宇昆;许葵;杨芸芸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灰色模型GM(1,1)模型预测传染病时样本量的应用探讨

    目的 了解用GM(1,1)模型建立预测模型时适宜的样本数量.方法 用湖北省1991-2011年甲肝、梅毒、乙脑的发病率,分别连续抽取4年、10年的数据建立模型并进行外推预测,对建模情况和预测准确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不同样本数量比较,甲肝、梅毒拟合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测绝对百分比误差和预测成功率3种疾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始数据呈规则的指数变化时,用尽可能小的样本数量为宜,原始数据的指数变化特征出现波动时,应收集足够的样本数量,至能充分表达出指数变化特征为止.

    作者:解华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湖北安陆市2012年的居民死因

    为政府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提高居民生存质量和生存寿命,对安陆市2012年死亡资料进行了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人口资料 来源于安陆市统计局、公安局、计生局的人口统计资料.1.2 死因资料 主要来源于各医疗机构网络直报数据,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平台下载的该辖区死亡信息数据.1.3 分析方法 死亡原因采用ICD-10编码;疾病类别采用卫统8表《居民病伤死亡原因报表》分类.1.4 统计方法 运用DeathReg 2005死因统计分析软件、Excel进行统计和计算分析.

    作者:陈凯;李惠芬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做好室间微生物检测能力比对的几个关键点

    实验室比对是对检测结果进行质量控制的常用方法,其目的和作用是:确定实验室进行某些特定的检测能力、了解新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增加客户对实验室的信任,提高实验室的知名度[1].通过实验室间比对,可以评估实验室对特定项目的检测能力,识别与实验室相关的问题,如人员的技术素质、设备状态、所用耗材质量、环境控制等诸多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2],不断提高实验室的检验能力.2012年,江苏省扬州、南通、徐州、镇江和泰州5个市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开展了微生物检验、理化检验实验室间比对试验,丹阳疾控中心实验室参加了微生物、理化实验窜间比对试验.

    作者:蒋卫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海南乐东县基层疟防医务人员情况调查

    海南乐东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省西南部山区,历史上属疟疾高度流行区[1],经过多年的的不懈努力,特别自2003年得到全球基金第一轮和第五轮疟疾项目的资助以来,全县疟疾发病水平降到了历史的低点[2-4],但该县的疟疾尚未完全控制或尚未根除[5],为了更好巩固防治成果、控制疟疾发病.2011年5~7月对该县基层卫生院从事疟疾防治专职或兼职医务人员进行了疟防知识与工作现状调查,为基层疟疾防治培训要点和相关政策制定提基线材料.

    作者:何昌华;李海山;王善青;胡锡敏;王光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一起突发疫情应急处置的评估

    某年8月下旬,荆州市报告一起肠道传染病疫情,构成Ⅳ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快速反应、科学处置,使疫情得到了及时有效控制.1 疫情概况1.1 报告指示病例 8月23日10:00,B县人民医院报告1例疑似肠道传染病病例,8月25日0:30,经实验室检测确认.病例伍某,女,43岁,B县某村4组.于8月21日17:30发病,腹泻水样便,伴呕吐,无腹痛,无发热.8月22日凌晨3:30腹泻加重,在村医务室输液治疗效果不佳;上午8:00由120急救车送往B县人民医院救治.人院时呈重度脱水,血压75/50 mmHg.经流行病学调查,病例伍某某8月19日午餐到相邻A县学堂街村亲戚梅某家参加过升学宴聚餐,无其它外出和可疑接触史.

    作者:李明炎;章光斌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荆门市吸毒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感染率

    吸毒人群作为艾滋病、性病感染的高危人群,也是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的源头人群和桥梁人群[1].有研究表明,注射吸毒者的危险行为主要是共用针具和无保护性性行为[2].为及时掌握荆门市吸毒人群中艾滋病、梅毒和丙肝感染情况,科学制定吸毒人员艾滋病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方案,于2012年4~5月对荆门市劳教所监测哨点的吸毒人员进行了艾滋病相关知识、高危行为和患病率调查.

    作者:曾令梅;艾勇;周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湖北省兴山县肺吸虫病流行现状

    肺吸虫病(paragonimiasis)曾经是湖北地区常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主要分布于湖北省西部山区和东南低山丘陵区,它是一种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宜昌市于1977-1982年曾在原宜昌地区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普查普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根据《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3-2004年在包括宜昌市兴山县在内的6个县开展了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1],结果显示,兴山县居民肺吸虫特异性抗体阳性率为2.55%(35/1 373)[2].近10年来,虽然当地肺吸虫病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控制,但是散发病例时有发生.为了解兴山县肺吸虫病流行现状,于2012年在兴山县开展了中间宿主调查和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董小蓉;崔雪峰;黄光全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枸杞多糖对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株体外抗肿瘤作用

    目的 研究枸杞多糖(LBP)对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LBP分别对细胞作用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用MTT法测其生长抑制率,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生长周期和凋亡率.结果 不同浓度的LBP对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细胞阻滞于G0/G1期,随着LBP浓度的增加,凋亡细胞增加,呈现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LBP对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阻断细胞生长周期,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李卓能;张靖;周敦金;罗琼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广州市大学生抗生素自主使用率及影响因素

    目的 评估广州市大学生现阶段抗生素自主使用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的问卷调查,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对广州市4所大学5类专业的大学生进行抗生素知识、行为问卷调查,问卷包括抗生素相关知识,行为等.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共抽取530人作为调查对象,回收问卷512份,有效闯卷505份.在过去12个月中曾自主使用抗生素的有275人(54.46%).发烧、咳嗽咽痛、头痛是自主使用抗生素的主要原因.在自主使用的抗生素种类中,阿莫西林占了50.91%,头孢类41.82%.使用的抗生素的来源主要为医院(66.18%)与药店(29.46%).宿舍储存有抗生素(OR=5.08,95% CI:2.85 ~9.07),女性(OR =2.84,95%CI:1.07 ~7.52),医学生(OR=1.91,95%CI:1.09 ~3.35),年龄(与23 ~26岁相比较,17~20岁:OR =5.08,95% CI:2.85 ~9.07;21 ~22岁:OR=2.38,95% CI:1.23 ~4.25)是自主使用抗生素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广州市大学生在抗生素知识、行为等方面存在认知缺陷和不正确行为,有必要进行干预研究.

    作者:姚振江;李颖;周俊立;毕嘉琦;陈小凤;彭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艾滋病夫妻传播队列研究

    目的 研究HIV夫妻间传播率,为预防控制性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一方HIV阳性,另一方HIV阴性,且没有静脉吸毒、多性伴、有偿献血、输血等HIV感染高危行为史,有稳定婚姻的夫妻,双阳夫妻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单阳家庭采用采用前瞻性队列方法.结果 夫妻间传播率为30.00%(39/130),男传女传播率为33.78%(25/74),女传男传播率为25.00%(14/56).夫妻性生活年限越长、先症病例感染后与配偶开始同居年龄越大,性行为频次越高,传播率越高.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夫妻性生活年限、年龄及性行为频次均为夫妻HIV传播的相关因素.结论 HIV夫妻传播率较高,与性别、夫妻性生活年限、年龄及性行为频次有关.加大早期发现力度,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才能有效遏制HIV性传播.

    作者:马功燕;陈海燕;陈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深圳市2008-2012年某企业使用三氯乙烯情况调查

    目的 分析2008-2012年深圳某街道使用三氯乙烯企业的基本信息、监测及健康监护资料,为预防三氯乙烯的职业危害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 整理该单位使用三氯乙烯企业的职业卫生档案,收集其中的三氯乙烯监测及相关人员健康监护资料,利用Excel表进行汇总和统计分析.结果 该街道2008-2012年使用三氯乙烯的企业集中在电子和五金电镀行业,且以电子企业为多,占73.77%;使用企业呈逐年减少的趋势,由53家下降到18家;企业设置三氯乙烯独立操作间的情况不理想,高只有72.22%,存在较大的三氯乙烯中毒风险;监测合格率逐年上升,已达89.47%;2008-2012年使用三氯乙烯的企业共有453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共发现禁忌证28例,疑似病人5例,禁忌证及疑似病人均已调离接触三氯乙烯岗位;2008-2012年该街道发生的三氯乙烯职业中毒均为药疹样皮炎.结论 该街道使用三氯乙烯主要是电子和五金电镀行业,企业作为清洗剂用于产品的清洗、去污,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宣传培训,督促企业定期监测和组织工人体检,彻底整改通风防护设施,及时发现、调离三氯乙烯职业禁忌证或疑似病人,以防三氯乙烯损害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作者:谢谦怀;黄璐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湖北省农村5岁以下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状况

    目的 了解湖北省农村地区<5岁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两周患病率状况.方法 在湖北省农村地区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8个市(县)调查2 330名<5岁儿童.结果 湖北省农村<5岁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两周患病率为19.39%,其男(18.60%)和女童(20.21%)之间无差异,而其他不同特征儿童间有差异,表现出为:两周患病率随儿童月龄增长而上升,低为0~5月龄(10.18%),高为12 ~ 23月龄和36 ~ 47月龄(约为25.50%);中收入地区儿童两周患病率高(36.09%),高收入地区低(12.65%);出生时母亲年龄> 25岁的儿童两周患病率高于出生时母亲年龄≤25岁的儿童(21.91%> 17.82%);母亲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儿童两周患病率高(31.82%),母亲文化程度为初中者低(16.51%);母亲外出打工的儿童两周患病率高于母亲未外出打工的儿童(23.71%> 17.43%);家庭人口数≥6人的儿童两周患病率高于家庭人口数≤5人的儿童(23.23%>17.98%);过去一年家庭人均收入≤3 000元的儿童两周患病率高(28.62%),≥6 001元者低(17.59%).结论 湖北农村地区<5岁儿童有一定的呼吸系统疾病两周患病率,其患病率受儿童月龄、儿童出生时母亲年龄及母亲文化等多因素影响.

    作者:肖汉;龚晨睿;刘爽;王佩韦;陶桃;李十月;刘家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苦瓜、桑叶合剂安全性毒理学研究

    目的 对苦瓜桑叶合剂食用安全性进行了评价.方法 对苦瓜桑叶合剂进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大耐受量法)、遗传毒性试验和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苦瓜,桑叶等中药合剂对两种性别的SPF级昆明种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为无毒级.遗传毒性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亚急性毒性试验分别按0.50%、1.00%、2.00%掺入饲料中(分别相当于人群推荐日摄人量的25、50、100倍),对SPF级Wistar大鼠连续经口给予30 d,动物未见明显的中毒症状和死亡,各剂量组大鼠体重、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象、血液生化、脏器重量、脏/体比值以及病理组织学等指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未发现苦瓜、桑叶合剂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作者:唐晓荞;刘春霞;刘瑶;付少华;田辉;杨文祥;樊柏林;田洁;孙凡中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广西德保县50余年疟疾防控措施及效果

    目的 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德保县50余年疟疾流行过程,评价控制措施和效果,为疟疾后期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德保县1950-2012年疟疾疫情、防控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50余年的反复防治,德保县疟疾防控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发病率从1954年的341.57/万降至1996年的0.02/万,2001年经自治区卫生厅组织专家考核,确认达到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除疟疾标准.2003年起未再检出当地传播疟疾病例.结论 以微小按蚊和中华按蚊为复合媒介的疟疾流行区,只要加强领导,采取因时因地制宜措施,就能把疟疾发病控制在很低水平.当前要继续加强流动人口尤其是境外务工回归人员疟疾监测与管理,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输入性疟疾,2018年达到消除疟疾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作者:梁晓芳;蒙建作;许玉梅;时程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