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起蜜豆食物中毒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谢朝军;袁俊;潘淑贤;刘建平;刘于飞;何炳洪;洪佳冬

关键词:
摘要:2012年9月27日晚,广州市荔湾区某医院报告称DY公司员工在BX酒家进食晚餐后,陆续有多名员工出现恶心、头晕、面颈部麻痹等症状,怀疑食物中毒.接报后,广州市和荔湾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调查,研究事件暴发的危险因素和发生原因,并提出和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海南乐东县基层疟防医务人员情况调查

    海南乐东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省西南部山区,历史上属疟疾高度流行区[1],经过多年的的不懈努力,特别自2003年得到全球基金第一轮和第五轮疟疾项目的资助以来,全县疟疾发病水平降到了历史的低点[2-4],但该县的疟疾尚未完全控制或尚未根除[5],为了更好巩固防治成果、控制疟疾发病.2011年5~7月对该县基层卫生院从事疟疾防治专职或兼职医务人员进行了疟防知识与工作现状调查,为基层疟疾防治培训要点和相关政策制定提基线材料.

    作者:何昌华;李海山;王善青;胡锡敏;王光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贫困地区学龄儿童营养健康研究进展

    儿童营养健康问题是儿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卫生、教育的综合水平.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分布不均、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儿童的营养健康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儿童健康的不公平性则凸显为新的政策问题[2],贫困地区儿童的营养健康问题仍落后于经济较发达地区.学龄期是儿童体格生长发育的加速期和学习科学知识的关键期,对贫困地区学龄儿童的营养健康状况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国内外相关专家和学者多年来的研究结果进行初步整合,旨在分析我国贫困地区学龄儿童的营养健康现状.

    作者:张现格;王光辉;桑秋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美洲商陆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致突变性试验

    美洲商陆,原产于南美洲,是一种茎杆粗壮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目前我国河南、湖北等省引进栽培种植面积较广.药理研究表明,美洲商陆营养器官中含有商陆皂甙和商陆多糖,有较强的免疫活性作用,临床上常用于利水消肿散结.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近期报道美洲商陆植物的根茎中分离提纯出一种碱性核糖体失活蛋白(PAP),该抗病毒蛋白对多种动植物病毒有广谱抗性.可通过抑制人体免疫缺陷病毒的复制达到治疗艾滋病的目的,美国、南非等国家已经用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为原料制成抗艾滋病病毒的新药,其疗效比目前使用的其它药物疗效高100~1 000倍[1-2].

    作者:于蒙;贺文庆;冯全利;陈秀云;卜仕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北海市首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猪链球菌血清2型引起的疾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呈世界性分布,主要发生在养殖生猪和食用猪肉的国家和地区[1].上世纪90年代以前猪链球菌血清2型主要在国外有报道,国内检出的主要是马链球菌兽疫亚种,既往称为兽疫链球菌,属链球菌兰氏(Lancefield)C群,血清1型[2].猪链球菌血清2型与疾病关系密切,是从病猪和患者分离多的猪链球菌[3].猪链球菌血清2型感染人并导致发病一般表现为散发病例,但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引起爆发、流行,形成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1998年我国江苏省猪链球菌病爆发,造成数万头生猪死亡,并导致几十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死亡14例[4];2005年四川省报告人感染猪链球菌病204例,死亡38例,为国内外迄今为止见于报道的大规模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5].

    作者:罗华初;黄坚;张万标;白海涛;陈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一起突发疫情应急处置的评估

    某年8月下旬,荆州市报告一起肠道传染病疫情,构成Ⅳ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快速反应、科学处置,使疫情得到了及时有效控制.1 疫情概况1.1 报告指示病例 8月23日10:00,B县人民医院报告1例疑似肠道传染病病例,8月25日0:30,经实验室检测确认.病例伍某,女,43岁,B县某村4组.于8月21日17:30发病,腹泻水样便,伴呕吐,无腹痛,无发热.8月22日凌晨3:30腹泻加重,在村医务室输液治疗效果不佳;上午8:00由120急救车送往B县人民医院救治.人院时呈重度脱水,血压75/50 mmHg.经流行病学调查,病例伍某某8月19日午餐到相邻A县学堂街村亲戚梅某家参加过升学宴聚餐,无其它外出和可疑接触史.

    作者:李明炎;章光斌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乙肝病毒感染产妇与子代性别关系的回顾性分析

    国内外一些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感染对中国新生儿出生性别比(sex ratio at birth,SRB)(计算方法:男/女×100)有影响[1-3],但也有些学者持相反的意见[4-7].研究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自然受孕的单胎孕妇分娩的所有活产新生儿及其母亲的乙型肝炎病毒状况,以探索乙肝病毒感染产妇(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与子代性别比的关系.

    作者:操冬梅;肖梅;赵云;管平;卢红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广西德保县50余年疟疾防控措施及效果

    目的 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德保县50余年疟疾流行过程,评价控制措施和效果,为疟疾后期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德保县1950-2012年疟疾疫情、防控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50余年的反复防治,德保县疟疾防控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发病率从1954年的341.57/万降至1996年的0.02/万,2001年经自治区卫生厅组织专家考核,确认达到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除疟疾标准.2003年起未再检出当地传播疟疾病例.结论 以微小按蚊和中华按蚊为复合媒介的疟疾流行区,只要加强领导,采取因时因地制宜措施,就能把疟疾发病控制在很低水平.当前要继续加强流动人口尤其是境外务工回归人员疟疾监测与管理,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输入性疟疾,2018年达到消除疟疾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作者:梁晓芳;蒙建作;许玉梅;时程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艾滋病夫妻传播队列研究

    目的 研究HIV夫妻间传播率,为预防控制性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一方HIV阳性,另一方HIV阴性,且没有静脉吸毒、多性伴、有偿献血、输血等HIV感染高危行为史,有稳定婚姻的夫妻,双阳夫妻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单阳家庭采用采用前瞻性队列方法.结果 夫妻间传播率为30.00%(39/130),男传女传播率为33.78%(25/74),女传男传播率为25.00%(14/56).夫妻性生活年限越长、先症病例感染后与配偶开始同居年龄越大,性行为频次越高,传播率越高.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夫妻性生活年限、年龄及性行为频次均为夫妻HIV传播的相关因素.结论 HIV夫妻传播率较高,与性别、夫妻性生活年限、年龄及性行为频次有关.加大早期发现力度,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才能有效遏制HIV性传播.

    作者:马功燕;陈海燕;陈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边境双侧缅籍暗娼多国性伴及HIV相关高危性行为调查

    目的 分析中缅边境地区缅籍FSWs(暗娼)多国性伴及高危性行为情况,为下一阶段联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3~5月,采用滚雪球的方法,选取云南省瑞丽市及缅甸木姐缅籍暗娼为调查对象.双语外展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目标人群多国性伴及高危性行为等方面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共调查201人,其中瑞丽市为100人,木姐为101人.文化程度较低、未婚缅族为主.近一个月,缅甸境内FSWs的付费嫖客来自不同国家(多国性伴)的比例为76.20%,中国境内FSWs付费嫖客多国性伴的比例为54.00%.付费嫖客多国情况对比(x2=13.009,P<0.05);近一个月中国及缅甸境内FSWs与固定性伴不使用安全套率分别为66.67%和8.94%;与付费嫖客不使用安全套率分别为8.00%和1.00%;与配偶不使用安全套率分别为78.50%和62.83%,对比分析(P<0.05).结论 边境双侧缅籍FSWs存在多国性伴情况,且缅甸境内多国性伴情况较为普遍,双侧仍然存在与临时性伴及嫖客不使用安全套情况,双侧缅籍FSWs与固定性伴、配偶不使用安全套率均较高.中国境内FSWs与各种性伴不使用安全套率均高于缅甸一侧.应进一步加强中缅双边合作,同时加强综合干预,推进跨境艾滋病防治工作.

    作者:刘济;朵林;李双花;罗志;杨佳;杨丽华;邓玲;李洪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武汉市结核病控制成本效果/效益分析

    目的 研究武汉市结核病规划10年控制成效,分析控制成本效果/效益,为新阶段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政策保障及经费支持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查阅规划报表、经费等资料,由终期评估培训人员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结果 武汉市十年规划内活动性肺结核平均登记率为77.08/10万,初阳肺结核登记率为35.38/10万,涂阳治愈率93.85%,涂阴完成治疗率95.10%.10年规划期内通过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和督导管理,减少肺结核患者死亡15 822人;减少新发肺结核患者27 491人,由此避免新发肺结核患者所支出的社会医疗费用达1 872.83万元;避免劳动力损失而挽回的社会经济价值达911043.47万元.结论 武汉市近10年结核病控制成果显著,资金投入少,成本效果、效益比较高.

    作者:张正斌;王卫华;王婷萍;南晶;田丹;谢红;周美兰;王坚杰;陈聪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灰色模型GM(1,1)模型预测传染病时样本量的应用探讨

    目的 了解用GM(1,1)模型建立预测模型时适宜的样本数量.方法 用湖北省1991-2011年甲肝、梅毒、乙脑的发病率,分别连续抽取4年、10年的数据建立模型并进行外推预测,对建模情况和预测准确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不同样本数量比较,甲肝、梅毒拟合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测绝对百分比误差和预测成功率3种疾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始数据呈规则的指数变化时,用尽可能小的样本数量为宜,原始数据的指数变化特征出现波动时,应收集足够的样本数量,至能充分表达出指数变化特征为止.

    作者:解华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北京市县级疾控人力资源配置现状

    目的 通过分析北京县级疾控人力资源的配置现状,为合理配置疾控人力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北京行政区划分为4个功能区,采用Excel对县级疾控人力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北京市县级疾控共有在职人员2385人,1.18人/每万常住人口,平均年龄38.97岁,女性占57.65%,平均工龄为16.71年;以本科学历人员多,占44.57%;以初级和中级职称为主,分别占36.56%和34.21%;卫生技术人员占86.00%,疾控人员综合素质平均评分为7.32分.结论 近年来北京县级疾控人力资源建设得到较大发展,人员年龄结构相对年轻化且综合素质较高,但人员总量仍然不足且分布不均衡,人员的学历结构及职称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以便发挥出更大的工作效能.

    作者:张永强;高燕琳;韦再华;李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大连市2013年售食用油与白酒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监测

    邻苯二甲酸酯类(Phthalates Acid Esters),缩写PAEs,别名酞酸酯,是邻苯二甲酸形成酯类的统称.PAEs是塑料工业常用的增塑剂,其可提高塑料成品的可塑性、柔韧性及强度,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食品包装材料、儿童玩具、医疗用品等领域[1].增塑剂与塑料基质间为非共价结合,当成品接触到水、油脂或受到日照高温时,增塑剂便会迁移或释放到环境中,对人类健康带来直接或潜在的危害.人群PAEs暴露的主要途径是摄入食物,而食物中的PAEs来自接触的食品包装材料中PAEs的迁移[2,3].对大连市售食用油与白酒进行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监测,以了解大连市上述产品中PAEs污染情况.

    作者:张磊;宋晓昀;李瑞;郑晓南;郭维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孝感市血吸虫病疫情信息管理工作现状与改进对策

    血吸虫病疫情信息是制定防治规划、确保防治效果的重要信息来源和依据,在防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湖北省孝感市血防机构切实加强疫情信息管理工作,各疫区县(市、区)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血吸虫病防治资料管理技术规范(2010版)》,在健全机制、规范管理、加强硬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为实现孝感市血防疫情达标工作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褚丽萍;程斌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湖北省2011-2012年国家级监测点血吸虫病疫情监测

    目的 掌握湖北省国家级监测点血吸虫病疫情情况,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1年修订版)》的要求,开展16个监测点的监测工作,并将两年的监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湖北省2012年16个国家监测点居民感染率为0.42%,与2011年的0.40%相比变化不大;耕牛感染率分别为0.81%和0.58%,与2011年相比下降了28.39%;活螺平均密度分别为0.186 5只/0.11 m2、0.196只/0.11 m2,201 1年感染螺平均密度为0.000 04只/0.11 m2,钉螺感染率为0.022%.2012年16个监测点均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结论 监测点人畜感染率呈现持续下降,但疫情仍不稳定,有反弹的可能,因此,应进一步加强传染源控制措施以及查灭螺力度,防止疫情反弹.

    作者:杨军晶;周晓蓉;刘建兵;蔡顺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荆州市2008-2012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

    通过分析2008-2012年湖北省荆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掌握其分布规律和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疫情资料和人口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基本信息系统,实验室数据由荆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提供.1.2 统计学分析 应用Excel 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作者:黄继责;李明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湖北钟祥市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药敏结果

    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是人类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重要病原体.近年来,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感染率在我国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为了解钟祥地区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提供重要依据,对钟祥市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测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张贵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湖北省兴山县肺吸虫病流行现状

    肺吸虫病(paragonimiasis)曾经是湖北地区常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主要分布于湖北省西部山区和东南低山丘陵区,它是一种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宜昌市于1977-1982年曾在原宜昌地区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普查普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根据《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3-2004年在包括宜昌市兴山县在内的6个县开展了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1],结果显示,兴山县居民肺吸虫特异性抗体阳性率为2.55%(35/1 373)[2].近10年来,虽然当地肺吸虫病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控制,但是散发病例时有发生.为了解兴山县肺吸虫病流行现状,于2012年在兴山县开展了中间宿主调查和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董小蓉;崔雪峰;黄光全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湖北江陵县农村儿童监护人免疫规划知识知晓率

    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保障儿童健康是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解江陵县农村儿童监护人免疫规划知识知晓情况,2013年4月20~ 28日,该县疾控中心组织免疫规划专业人员随机抽取10个村开展免疫规划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

    作者:高礼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三峡库区秭归段1997-2012年蚊类及蚊传疾病监测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通过对三峡库区秭归段蚊类及蚊传疾病的监测,分析当地蚊类种群构成及密度的动态变化和蚊传疾病的流行情况.方法 在固定的地点和时间,利用电动捕蚊器捕捉蚊虫,按照成蚊形态进行蚊类种群鉴定及分类计数,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搜集蚊传疾病病例,并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7-2009年未监测到本地疟疾病例,在2000、2007、2009和2010年分别报告乙脑病例1例;人房成蚊密度低于畜圈;成蚊密度季节性消长呈双峰型,蚊密度高峰期在6月上旬和8月上旬.结论 三峡库区秭归段随着环境的改变,蚊密度和蚊种构成也发生了变化,提示要继续加强蚊类监测,为有效防制虫媒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提供决策依据.

    作者:郑军华;杜海国;梅立志;贺圆圆;张皓;赵鑫;鲁亮;郭玉红;杨小兵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