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中外合资制造厂工人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研究

倪蕾;胡慧;孟仙;梁修云;严雁翎;夏烈;王礼桂

关键词:制造厂工人, 职业倦怠,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工人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某中外合资制造厂所有635名工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资料、个人噪声暴露史;职业倦怠通用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等.结果 (1)性别、婚姻状况、工作性质、文化程度、工作环境噪声水平对职业倦怠的各个维度有影响(P<0.05).(2)自我效能感、积极应对、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消极应对与职业倦怠呈正相关(P<0.05).(3)多重线性回归显示:主观支持、消极应对、积极应对、客观支持、一线工作员工、本科以上文化水平对情绪衰竭有显著影响(P<0.05);社会支持利用、消极应对、积极应对、客观支持对消极倦怠有显著影响(P<0.05);自我效能、积极应对、消极应对、主观支持对职业效能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等是职业倦怠的重要影响因素.提高工人的自我效能感、帮助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增加社会支持可以减轻职业倦怠.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宜昌市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服务模式初探

    随着社会结核病控制工作的深入和细化,我国现行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和防治能力不能满足新形势下防治工作的需要,在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下,创新工作模式和管理机制成为必然趋势.《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中提出要构建定点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分工明确、协调配合的防治服务体系[1].全市根据此精神吸取其他地区的经验,在宜昌市城区开展了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模式的探索.

    作者:刘晓俊;徐勇;张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湖北江陵县2008-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分析

    手足口病(HFMD)是由EV71、coxA16等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皮疹或疱疹;少数患儿可引发严重的并发症,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1-2].2008年5月2日,卫生部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传染病[3-6].为了解江陵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评价防治效果,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对2008-2011年江陵县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高礼华;刘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113例青年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的耐药性分析

    据统计,至2020年结核病仍将是全球的重大传染病之一[1].目前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多正成为结核病治疗过程中难克服的一个问题,而绝大多数正在接受治疗的结核患者,已经造成了结核分枝杆菌在社区中一定人群的传播[2].特别是青年人群,由于其活动产所广泛和比中老年患者的生存时间更久,一旦感染了耐药菌株则传染的风险更大.为了解本地区青年人群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收集了113株结核分枝杆菌,并着重分析了菌株的药敏结果,以便为结核病的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刘君;陈丽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上海市浦江社区276例心脑血管病人追踪分析

    通过对上海市闵行区浦江社区2011年1-10月所有发病、死亡、发病死亡的276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分布情况和危险因素分析,以期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1-10月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监测到户籍在浦江的总计277例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死亡、发病死亡的患者,包括监测时间内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住院部登记的患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生命统计主要死因为监测病种的户籍患者及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其他一、二、三级医院登记的户籍为该社区的患者.监测的疾病包括脑梗塞175例、脑出血2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卒中未分型25例、急性心肌梗死16例、冠心病死亡32例.

    作者:陈斌;张金玲;沈忠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乡村妇联干部与村医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效果评价

    早期发现和彻底治愈传染性肺结核是控制结核病有效、符合成本效益的干预措施[1].通过乡村干部和村级卫生组织共同开展广泛的宣传和动员,可有效提高基层群众参与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活动的意识,进而普及广大群众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改善其就医行为,达到提高病人发现率的目的.本文针对妇联干部和村医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效果进行评价.

    作者:王全平;赵定涛;周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危重新生儿糖代谢紊乱转运途中的护理措施

    危重新生儿既易发生低血糖,又易发生高血糖症,若不及时治疗,均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和智能落后[1].危重新生儿急救转运已在各地相继开展,由于高危因素的存在和车上条件的限制,转运患儿容易发生血糖异常.因此在转运途中对危重新生儿进行血糖监测和及时处理,对降低血糖异常及其后遗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现就湖北省人民医院危重新生儿转运途中发生糖代谢紊乱的136例患儿的高危因素和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袁继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CT剂量贡献的探讨

    1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2010年湖北省内14家综合性医院14台CT防护性能.1.2 方法 利用NERO TM8000剂量仪和Catphan 500检测模体按照GB/T17589-1998标准进行检测[2],检测仪器经过检测校验合格.检测条件均为120KV,分≤300mAs( 100-300mAs)、>300mAs( 301-700 mAs)两组分别与加权剂量指数、高对比分辨力和低对比分辨力做T检验.

    作者:杨想军;黄健;邱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南京浦口区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效果分析

    南京市浦口区地处长江南京段北岸,属江苏省血吸虫病重流行区.辖区11个镇街,54万人.历史有螺面积5225.9万m2,历史累计血吸虫病患者19929人,多年来采取查灭螺、查治病等综合性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钉螺面积和血吸虫病病情.2007年南京市浦口区达到血吸虫病疫情控制标准,2010年10月由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组织对该区进行了达标考核验收.

    作者:尤俊;任萍;万立新;周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黄石市2011年艾滋病、梅毒、丙肝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为全面了解黄石市艾滋病流行态势,为开展艾滋病疫情评估、预测和进行防治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根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2011年黄石市对吸毒者(简称DUS)、女性性工作者(简称FSW)、男男性行为者(简称MSM)、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简称STD)和孕产妇(简称PRG)5类人群开展哨点监测工作.

    作者:柯贤洲;熊馥;解瑞青;彭红艳;宋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襄阳市近50年碘缺乏病防治措施及效果分析

    碘缺乏病(IDD)是指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而造成胚胎发育到成人期由于摄入碘不足所引起的一组有关联疾病的总称,是涉及智力水平和健康质量的疾病,也是我国和世界上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2].湖北省襄阳市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开展前,地甲病患病率达24.26%,克汀病患病率0.23%,推算当时全市有地甲病患者120多万人.1980年调查显示地甲病和地克病患病率分别降至3.95%和0.12%.1984年全市达到国家基本控制标准,2000年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2007年通过消除碘缺乏病中期考核,2009年达到消除IDD的县级考评标准,全文对襄阳市近50年碘缺乏病防治措施及效果进行分析.

    作者:蔡冬青;辛志强;万应平;陶仙华;靳桂红;米晓燕;陈德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宝鸡市乡级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应用调查

    宝鸡市自2007年起用3年时间完成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全面提高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科学化管理水平.为了解乡级信息化实施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依据,在4个县区开展了乡级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现状及软件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调查.

    作者:杜红忠;寇光平;李萍;华蕾;李小东;巨洲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武汉市江岸区2008-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分析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 16)、肠道病毒71型(EV71)等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1,2].为了解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更好的做好预防控制工作,对武汉市江岸区2008-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分析.

    作者:戴德宝;朱罗松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桂林市2002-2010年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桂林市2002-2010年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及菌株的耐药性,提出预防措施,有效控制暴发疫情的发生.方法 对桂林市2002-2010年间发生的49起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收集到的246株甲型副伤寒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桂林地区甲型副伤寒疫情高发月份依次为6、11和10月,分别占总暴发疫情的22.45%、20.41%和16.33%.学校为疫情发生的重点单位,占总暴发疫情的79.59% (39/49).水源受污染是引起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的主要因素.甲型副伤寒暴发菌株对氟哌酸、氯霉素、呋喃西林、头孢氨苄、头孢唑啉敏感率达100%,对复方磺胺甲恶唑、磺胺甲基异噁唑耐药率分别为73.81%和69.05%.结论 桂林市副伤寒疫情逐年下降,学校是疫情发生重点地区,水源污染是主要危险因素,氟哌酸、氯霉素、呋喃西林、头孢氨苄、头孢唑啉5种抗菌素为桂林地区甲型副伤寒暴发时治疗用有效药物.

    作者:黄少新;邓玄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湖北省2004-2011年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救治动态分析

    目的 分析湖北省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晚血患者)的转归动态,为今后救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制定统一的晚血核查标准,对每年在册的晚血患者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8年来全省共查出晚血患者39996例,救治38851例,救治率97.14%,治愈5648例,治愈率14.54%;死亡2234例,死亡率5.59%.晚血病例以腹水型多,其次是巨脾型.结论 湖北省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数、死亡率及治愈率均逐年下降..

    作者:周晓蓉;龚新国;黄水生;杨军晶;王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某监狱服刑人员肺结核发病及防治效果调查

    为有效控制肺结核病在监狱内的传播和流行,保障服刑人员的身体健康,促进监狱内的安全稳定,同时探索在监狱等特殊场所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新方法.1对象及方法1.1 对象 2009年8月某市监狱服刑人员323名,所有人员均为男性,其中年龄大62岁,小19岁.1.2 方法 根据《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以下简称《指南》)要求,主要采取因症推荐[1 ]的方法.在普查前,由鄂州市结核病防治所工作人员对该监狱所有服刑人员及全体劳教人民警察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播放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片,由结防所医生开展现场宣教和咨询,并发放宣传资料,做到人手一份.对疑似病人进行摸底登记,主要对象是咳嗽、咳痰≥2周、咯血或血痰的服刑人员.该市结核病防治所工作人员再对所有疑似病人首先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72小时后进行免费拍片、痰涂片及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前一天晚上由狱医按要求留取合格的夜间痰和晨痰,带到该市结核病防治所进行涂片检查.

    作者:陈敬义;吴纪明;李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136例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社会支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国内外研究[1-3 ]显示,糖尿病患者社会支持较低,而对糖尿病患者提供的社会支持在防治糖尿病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4].通过调查湛江地区糖尿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为这一人群的健康教育干预和改善社会支持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7~8月选择湛江市五所医院住院的15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150份,有效调查问卷136份,回收率90.67%,其中男53例(38.98%),女83例(61.03%);年龄45~92,平均(62.4±10.732),<60岁63例(46.32%),>60岁73例(53.67%),在婚118例(86.77%),丧偶或单身18例(13.23%);受教程度:小学以下56例(41.18%),初中33例(24.26%),高中及中专35例(25.74%),大专本科以上12(8.82%)例.调查对象排除患有精神疾病、认知障碍及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

    作者:雷秋成;胡利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荆门市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及影响因素分析

    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重点是高发现率和高治愈率,肺结核病人转诊及追踪到位率是提高病人发现率的重要手段之一[1].为了解湖北省荆门市近几年非结防机构接诊的肺结核病人转诊到位情况,为进一步改进医防合作、提高患者发现率提供理论依据,对2009-2011年非结防机构转诊的肺结核病人的到位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作者:解华山;尤洪普;李竹青;吴湘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襄阳市2011-2012年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评价

    为继续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进一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有效地阻断脊灰野病毒的传播,根据湖北省卫生厅统一部署,襄阳市于2011年12月5日和2012年1月5日开展了两轮脊灰疫苗的强化免疫活动.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 各县(市、区)上报的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数据,市级督导评估小组开展的快速评估资料,人口资料来源于襄阳市统计局.1.2 方法 利用强化免疫数据计算报告接种率与估算接种率的差值,现场进行强化免疫接种率调查.用EPI info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用x2检验.

    作者:钱邦军;陈齐香;任清;陈勇;秦明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宜昌市夷陵区农村居民主要慢性病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

    据2008年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1],我国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上升,其中高血压、糖尿病分别为9.39%、1.83%,位于慢性病的前两位.经由医生诊断的两种疾病例数与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比较,均增加了两倍.慢性病患病率的增加给国家、社会、家庭和患者个人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作者:吴泽慧;黄蓉;袁青;田祎;张蕃;聂绍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社区结核病防治人力资源配置分析

    目的 调查社区结核病防治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优化社区结核病防治人力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普查的方法,对武汉市7个中心城区10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结核病防治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x2检验和广义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每个社区拥有结核病防治人员的平均数量为1.1人;社区结核病防治人员学历以“大专”为主(40人,36.36%),职称以“初级或无职称”为主(64人,58.18%);参加工作以来接受区级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培训的平均次数为5.8次.结论 社区结核病防治人员数量不足,学历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有待增强.建议适当增加社区结核病防治人员数量,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培训效果.

    作者:徐欢;杨瑞;侯万里;李文祯;石欧敏;童叶青;卢祖洵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