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日照口岸检出首例输入性恶性疟疾病例报告

王玉兰;王学军;杨录魁;付汝坤

关键词:
摘要:疟疾是国际监测传染病之一.随着改革开放劳务输出的增多,流动人口的剧增导致传染源扩散和积累,气候变暖、生态环境变化造成媒介按蚊密度增加,恶性疟原虫和媒介按蚊对防治药物抗药性的增加,使国际疟疾疫情非常严峻,且输入性疟疾病例时有发生[1-4].2011年8月1日日照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在对出入境人员进行传染病监测时,首次从归国劳务人员中检出一例恶性疟疾感染者.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物中毒样品中2种鼠药与21种农药

    近年来,因鼠药和农药管理不善,误食、投毒、服毒、污染等引起的中毒事件仍屡有发生,对社会稳定和人们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目前,鼠药和农药的检测方法有化学法、气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1].化学法灵敏度低,方法特异性差,所用时间长,不利于快速分析及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气相色谱-质谱法是定性和定量分析可靠的方法[2],但仪器昂贵,日常使用、维护费用较高,使其应用受到限制,不适于基层实验室.本文在文献[3-5]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探讨气相色谱法同时对2种鼠药和21种农药进行联合检测,建立一个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准确的食物中毒样品检测方法,已多次应用于中毒样品检测.

    作者:胡玮;严建国;闵国平;杨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

    出生缺陷(Birth Defects)是指因遗传、环境或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使胚胎发育异常引起的个体器官结构、功能代谢和精神行为等方面的先天性异常[1].据报道,我国每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为4%~ 6%[2],并且呈上升趋势,至2012年增幅达70.9%,是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导致妊娠早期流产、死胎、死产、新生儿残疾与死亡的主要原因,存活患儿由于存在形态结构上的缺陷或智力低下,其生存质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研究出生缺陷的病因,了解与出生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对于降低发病率、提高人口素质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作者:蒋涛;杨建丽;杨芩;包巧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武汉市江汉区居民调味品消费与油脂食盐摄入调查

    目的 了解武汉市江汉区部分居民主要调味品的消费情况,提供江汉区居民主要调味品消耗量的基础数据,为制定切合实际的社区居民控油、控盐等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武汉市江汉区部分居民,对调查人群进行询问调查、膳食调查.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调味品消费情况称重组192户,询问调查组150户.武汉市江汉区居民烹调用油以调和油为主,其次是植物油,玉米油、芝麻油等;烹调油和食盐每人日摄入量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量的比例分别为称重组54.7%和48.4%,调查组76.7%和20.0%.结论 武汉市江汉区有较大比例居民烹调油与食盐的消耗量大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荐量,应进一步加强营养健康教育宣传.

    作者:吴晓旻;赵颀涵;何振宇;闫俊;罗琼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日照口岸检出首例输入性恶性疟疾病例报告

    疟疾是国际监测传染病之一.随着改革开放劳务输出的增多,流动人口的剧增导致传染源扩散和积累,气候变暖、生态环境变化造成媒介按蚊密度增加,恶性疟原虫和媒介按蚊对防治药物抗药性的增加,使国际疟疾疫情非常严峻,且输入性疟疾病例时有发生[1-4].2011年8月1日日照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在对出入境人员进行传染病监测时,首次从归国劳务人员中检出一例恶性疟疾感染者.

    作者:王玉兰;王学军;杨录魁;付汝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荆门市城区新生儿卡介苗免疫效果评价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BCG)是控制结核病的一项重要措施,特别是预防婴幼儿结核性脑膜炎和播散性结核病,也是计划免疫的组成部分.卡介苗接种技术要求高、操作难度大,接种质量直接影响免疫效果.为了解荆门市城区新生儿卡介苗接种质量,对城区2007-2010年出生的新生儿卡介苗接种质量和免疫效果进行了监测.

    作者:喻红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鄂州市2009-2011年风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临床特征为发热、出疹和耳枕后淋巴结肿大.妊娠早期妇女感染风疹病毒后易致出生婴儿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了解风疹的流行特征,为以后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2009-2011年鄂州市风疹疫情了进行分析.

    作者:廖学舟;王焕章;王黎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荆州市1980-2011年碘缺乏病监测

    荆州市地处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国土面积1.41万m2.全市辖洪湖市、监利县、江陵县、松滋市、公安县、石首市、荆州区、沙市区8个县、市、区,123个乡(镇、场),总人口643.73万,曾是碘缺乏病(简称IDD)流行区,其中松滋市和石首市两市是高发区.为全面总结荆州市碘缺乏病(简称IDD)防治工作成效,现对该市30年IDD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作者:袁梅枝;王加松;胡于泽;彭孝武;何亮才;别文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荆门市2002-2011年丙型肝炎流行特征

    丙型肝炎(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所引起的,HCV感染慢性化程度高,可发展为肝硬化及肝癌[1].由于其高致病性和广泛流行,HCV感染已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 ~59岁人群抗-HCV流行率为0.43%[2].近年来,荆门市丙肝报告病例数和发病率逐年增加,为了解丙肝流行特征,探讨丙肝的发病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对荆门市近10年丙肝疫情进行分析.

    作者:刘凌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佛山市高明区农贸市场中食源性沙门氏菌血清型与耐药性现状

    目的 了解高明区农贸市场食源性沙门氏菌的血清型与耐药性现状.方法 采用194种沙门氏菌诊断血清和法国梅里埃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系统,分别对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在高明区各农贸市场抽检的603份样品分离出的53株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型鉴定和耐药性分析.结果 53株沙门氏菌共分出18个血清型,以德比及阿贡纳沙门氏菌为主;53株沙门氏菌耐药情况严重,耐药率高达75.36%,耐药菌株主要对呋喃妥因、四环素、氯霉素等传统抗生素耐受;18个沙门氏菌血清型中除明斯特沙门氏菌对15种抗生素敏感外,其余血清型均有不同程度耐药;除熟食制品外,耐药菌株在生肉、水产品、蔬菜中检出率高且占大多数.结论 沙门氏菌耐药情况严重,且实验结果反映农产品和畜牧业长期并广泛应用抗生素对沙门氏菌的耐药性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为了遏制沙门氏菌耐药性传播和蔓延,应限制抗生素在农业和畜牧业的使用;另一方面,建立长期且持续的沙门氏菌耐药监测体系.

    作者:黄志广;莫嘉延;李凤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热层析成像系统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

    乳腺疾病是困扰女性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乳腺疾病的发病与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性格、生育史、初潮等因素有复杂的联系,[1]乳腺癌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极大的威胁到了女性的健康甚至生命.乳腺癌的病因至今尚未有明确的定论,一般认为与雌激素的分泌有较大的关系[2].

    作者:程向群;邹世清;幺冬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一例输入性恶性疟疾的调查处理

    2011年,湖北省仙桃市发生1例输入性恶性疟疾病例,经及时规范抗恶性疟治疗8日后痊愈出院.1基本情况患者沈某,男,20岁,仙桃市剅河镇双谭路居民,患者发病前曾在国外务工.该市历年来未曾报告过恶性疟病例,近3年该镇本地疟疾病例也未见发生.2011年3月5日,患者的母亲到仙桃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咨询有没有抗疟药,遂引起中心疟防专业人员的注意,后经省市两级实验室检测复核确诊为输入性恶性疟.

    作者:赵淑军;赵球平;彭品章;刘甘露;赵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乳腺癌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是由多因素、多步骤协同作用的复杂过程,如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等[1].目前研究发现,表观遗传学修饰对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2].

    作者:姚春;任德发;刘锦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湖北咸宁聂家村2005-2010年血吸虫病疫情监测分析

    为及时掌握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和消长规律,科学评价各类措施的防治效果,2005年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聂家村被列为省级血吸虫病监测点.6年来该检测点按照《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开展各项疫情监测工作.

    作者:闵宏亮;徐前利;金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湖北省小型灭螺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目的 构建湖北省小型灭螺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Delphi法、AHP法,确定一、二级和三级指标及其权重,并利用实证分析进行验证其可行性.结果 专家咨询积极系数为86%,专家权威程度Cr=0.86,第一轮专家函询结果协调系数为0.591,且P<0.01,第二轮专家协调系数为0.363,且P<0.01,经检验后有显著性;终确定的33个指标由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1个三级指标构成.结论 专家意见的协调性好,可信度高,构建的湖北省小型灭螺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可取.

    作者:杨蕊;朱志华;黄希宝;谭晓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桂林市2007-2011年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健康教育及干预效果

    2011年11月,中国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制定的《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中指出,在现存活78万HIV/AIDS中,经异性传播占46.5%,性传播持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1].当艾滋病的传播转变为性传播为主时,先遭受感染的就是娱乐场所中的女性性工作者.由于该人群流动性大,安全性行为知识欠缺,所以成为主要的传播人群,也是艾滋病流行的高危人群[2],因此在该人群中进行综合性干预措施对预防和控制艾滋病进一步蔓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多见实施性病艾滋病干预措施前后或3~6月内效果的评价[3],连续几年的干预效果评价并不多见.为了解桂林市对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的健康教育及干预的效果,对2007-2011年的女性性工作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文小青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湖北省孝昌县2008-2011年动物致伤病例分析

    动物致伤是导致狂犬病发生、流行直接的原因,而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一旦致病,传染性强,流行面广,致死率100.00%[1],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为了解孝昌县动物致伤性疾病的流行态势,对全县2008-2011动物致伤病例进行调查分析.

    作者:叶琼英;张娟;李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宜都市2007-2011年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结果分析

    土源性线虫病(钩虫、蛔虫、鞭虫和蛲虫等)在我国分布广泛,感染人数众多,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为了解和掌握宜都市土源性线虫病感染现状,人群感染水平以及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于2007-2011年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农村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进行了监测.

    作者:王全平;谭礼艳;肖发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空肠弯曲菌分型技术的研究进展

    空肠弯曲菌是一种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是多种动物如禽类、牛、羊及狗的正常寄居菌[1].近年来,空肠弯曲菌感染率在世界各地普遍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全球范围内胃肠炎的主要病因,其病例数已超过沙门氏菌病、李斯特菌病和志贺氏菌病[2];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是特定血清型空肠弯曲菌感染后严重的并发症,可以导致呼吸肌麻痹而死亡.对人致病的弯曲菌中95%的是空肠弯曲菌[3].

    作者:邢丽萍;薛永春;杨月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放射诊疗许可有关问题的讨论

    2005年国务院颁布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第8条第2款规定,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进行放射诊疗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获得放射源诊疗技术和医用辐射机构许可.为加强放射诊疗工作的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卫生部于2006年发布了《放射诊疗管理规定》[1]和《放射诊疗许可证发放管理程序》[2],对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进行临床医学诊断、治疗和健康检查的放射诊疗活动进行许可管理.经过这些年的实施有一些问题值得讨论.

    作者:方冬芬;沈烨;魏玉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南宁市2008-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南宁市2008-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特征,评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疫苗接种安全性.方法 通过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南宁市2008-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全市2008-2011年报告AEFl个案578例,其中一般反应252例(43.60%);异常反应280例(48.44%);偶合症有31例(5.36%);实施差错事故有6例(1.04%).<1岁336例(58.13%);集中发生在3~10月,有456例(78.90%);涉及疫苗25种,其中卡介苗占26.99%,全细胞百白破占20.24%,麻疹占15.40%;接种第1剂次发生AEFI 382例(66.09%);估算报告发生率在0.28/10万剂~101.63/10万剂.结论 通过监测数据表明,全市的AEFI监测系统运转正常;目前所使用的疫苗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良好;AEFI主要发生在小年龄儿童、NIP疫苗、首剂接种和接种早期;应加强自费疫苗的使用情况监测和人员培训,定期开展AEFI工作督导,确保监测工作质量.

    作者:唐金芳;梁正铁;巫丰宏;苏磊静;伍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