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思奇;李娟;方慧生
NK细胞是机体天然免疫的主要承担者,无需肿瘤特异性抗原识别便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是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效应细胞,在机体早期抗肿瘤和免疫监视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NK细胞的过继免疫治疗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由于NK细胞在体内数量较少,制约了其大规模研究试验.因此,研制高效的体外扩增技术是N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研究进展的关键.目前,NK细胞的体外扩增培养中除选用合适的细胞来源和培养基外,还需要细胞因子、饲养细胞及其他因素的刺激作用.文章结合近年来文献报道就NK细胞体外扩增技术的影响因素作了综述,以期对已有扩增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潘梅萍;何伟;谢必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以贝母花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贝母花中生物碱提取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生物碱提取顺序依次为乙醇浓度>温度>料液比>时间;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1,乙醇浓度为62%,时间1.5h,温度63℃.在此条件下,生物碱提取量为0.067 2 mg/g,预测提取量为0.068 9 mg/g,拟合率为99%,与实际值非常吻合.根据Box-Behnken实验设计原理,建立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预测模型,该模型P <0.000 1达到高度显著水平;说明该模型拟合度好;响应面分析中一次项乙醇浓度、温度极为显著;交互项料液比和乙醇浓度显著;二次项乙醇浓度、温度、料液比、时间都极为显著.
作者:牛犇;陈瑶;杨性民;刘青梅;高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分离马尾杉内生真菌,并筛选其具抑菌活性菌株.用组织块分离法分离纯化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对其进行初步鉴定,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采用对峙法进行抑菌活性筛选.实验分离获得马尾杉内生真菌28株,其中叶4株,叶鞘12株,茎9株,根3株.革兰氏染色结果表明,28株菌中,17株菌的菌丝染色呈紫色(60.71%),11株菌染色呈红色(39.29%),各菌的菌丝形态和孢子形态各异.抑菌实验结果表明所得28株马尾杉内生真菌,有11株至少能对1种指示菌有抑菌作用,占总分离菌株的39.29%,其中3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马尾杉中存在大量的内生真菌,有些内生菌能产生抑菌活性代谢产物,可以进一步对这些代谢产物开展研究,为微生物药物资源的开发提供前期的物质基础.
作者:张杰;李俊峰;张贝贝;范真真;叶志青;刘文洪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为增强抗EGFR或抗VEGFR2 (KDR)单克隆抗体的抗肿瘤作用,作者将抗人EGFR单克隆抗体(Cetuximab)可变区基因和抗人KDR单克隆抗体(mAb-04)可变区基因融合并与人IgG1的Fc段基因通过柔性肽连接在一起,得到全人源IgG样抗EGFR/抗KDR双特异性抗体(Bi-Ab)的基因.将Bi-Ab基因插入载体pPICZα,转化毕赤酵母X-33并诱导表达.发酵液经硫酸铵沉淀法初步提取后采用Protein A亲和层析柱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电泳纯的Bi-Ab蛋白,其产量约为2.3 mg/L发酵液.表面等离子共振法(SPR)分析显示,Bi-Ab与EGFR或KDR的结合亲和力与其亲本Cetuximab或mAb-04相近,表明该双特异性抗体Bi-Ab能与EGFR和KDR特异性结合,可用于进一步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作者:陈治国;邢黎军;徐孟怀;张娟;王旻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通过对不同功能保健食品致病菌检测方法的验证,确认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方法检测是否科学、有效.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学验证对6类27种保健食品的致病菌检测方法验证.77.8%的保健食品致病菌检查时,方法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检问题,保健食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较强,志贺氏菌、溶血性链球菌次之,沙门氏菌弱.保健食品中普遍含有抑菌成分,其抑菌作用与保健食品中主要成分的抑菌性密切相关.保健食品有抑菌作用时,培养基稀释法(1∶20)可有效去除抑菌作用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若直接使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方法可能有漏检风险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建议关注保健食品微生物检查方法学验证问题.
作者:杨晓莉;李翠;李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FGF-21)是FGF家族的一员.现有研究表明,FGF-21是一种血糖调节因子,有望被开发成为治疗糖尿病的候选药物.本实验是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高效表达FGF-21基因的工程菌株进行接种、发酵、诱导表达,将表达产物纯化,PEG修饰提高其体内半衰期,通过改变反应体系的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蛋白浓度和反应物之间的质量比优化修饰反应.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反应混合物,终得到纯度大于98%的活性FGF-21蛋白.
作者:于聪;李剑;周长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采用较稳定的合成工艺,活化γ-聚谷氨酸(γ-PGA)表面基团,合成γ-聚谷氨酸-顺铂复合物(γ-PGA-CA-CDDP)后,对其含量测定的方法学和稳定性进行研究.并对PGA-CA-CDDP复合物进行了核磁表征.采用HPLC法对聚谷氨酸顺铂复合物中顺铂含量测定进行方法学验证,并选择多种容器研究高温、高湿、高热条件下复合物中的顺铂含量变化.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新工艺合成的γ-PGA-CA-CDDP中顺铂的含量测定方法,可达到方法学要求.稳定性试验证明在高温高湿光照下,敞口放置难以稳定.在40℃下避光保存,较为稳定.所选用HPLC法可准确测定复合物中顺铂含量.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γ-PGA-CA-CDDP在高热及高湿条件下不稳定,应于低温干燥避光条件下贮存.
作者:张梦泽;熊晔蓉;刘凯双;谢佳蓉;孙春萌;蒋薇薇;涂家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代谢网络是系统生物学的一个热门话题,代谢网络包含生物体内编码酶的基因以及所有已知的代谢反应.通量平衡分析是分析代谢网络中代谢物通量的数学方法,通过计算代谢网络中代谢物的通量,可以预测生物体的生长速度或某个特定代谢物的生成速率.文章综述了通量平衡分析算法的原理、建模步骤,分枝菌酸通路的通量平衡分析实例,常用的通量平衡分析软件,并从安装要求、可用性、功能、模型交换、网络可视化5个方面比较了应用通量平衡分析算法工具的特性,以指导用户选择合适的软件工具.
作者:颜思奇;李娟;方慧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随着我国药品监管当局通过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疫苗监管体系评估以及国内首个乙脑疫苗通过了WHO的疫苗预认证.越来越多的中国疫苗企业向WHO提出了疫苗的预认证申请.生产国监管当局在WHO疫苗预认证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拟通过WHO疫苗预认证程序简介、WHO在疫苗预认证过程中与疫苗科学审评相关的一些集中问题的反馈和探讨,为今后的中国疫苗企业通过WHO疫苗预认证提供一些启示.
作者:李敏;杨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抗体化疗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将抗体与高效细胞毒性小分子化合物偶联而成的免疫复合物.经过十几年的发展,ADC药物的研究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已有两个ADC药物(Adcetris和Kadcyla)上市.文章从抗原,细胞毒性小分子化合物和Linker的选择及其偶联技术4方面对ADC药物设计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作者:陶丽丽;高明珠;周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银屑病是一种发病机理复杂、难治易复发的慢性疾病,对病人的生活质量产生巨大影响,占用大量医疗资源,目前对其发病机理尚未彻底了解,缺少特异性的、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是人类面临的疑难病症之一.本文结合汤森路透数据库资源(Thomson reuters integrity)对银屑病的病理特征、分类、发病机理、相关基因,以及目前的诊断和治疗靶点作一简单综述.
作者:王晓宁;郑伟娟;周映;包军;李家璜;陈东琛;华子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为了得到高纯度磷酸肌酸产品和优化磷酸肌酸生产工艺,利用接枝赖氨酸壳聚糖微球固定化肌酸激酶与离子交换树脂耦合技术,研究连续合成并分离磷酸肌酸的工艺条件.首先制备固定化肌酸激酶,结果表明:肌酸激酶固定化的条件及其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为:pH 5.0,戊二醛-氨基酸载体-酶为1.36∶1∶1.6E-4,吸附温度为25 ℃,交联时间为2h,所得固定化酶活力为21.6 U/mg,Km=37.18 mmol/L,活力回收为68.55%;其次考察pH,温度,底物浓度、体积流量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 6.0、温度为40℃、ATP浓度为10 mmol/L、肌酸浓度为60 mmol/L、体积流量为4.0 mL/min的条件下,利用固定化肌酸激酶连续合成磷酸肌酸8h,以717阴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合成物,以0.05 ~2 mol/L的NaCl溶液洗脱,分别以0.05 mol/L NaCl溶液洗脱ADP,以2 mol/L的NaCl溶液洗脱磷酸肌酸钠,获得纯度达到90.2%结晶体,产物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确证为磷酸肌酸.利用此耦合技术能连续合成分离得到高纯度的磷酸肌酸,提供一种连续生产磷酸肌酸的优化工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杨志雄;周小华;赵春花;蒋小琴;王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文章比较研究了微波法、常规浸提法和超声波法对三叶木通果皮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提取条件的优化研究,包括功率、微波处理时间、提取溶剂浓度和料液比.结果表明,微波提取法的总黄酮得率高,为5.92%,其余依次为超声波法和常规浸提法,总黄酮得率分别为5.02%和4.54%.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发现,微波提取法佳条件分别为微波功率259 W、处理时间90 s、乙醇浓度60%、料液比1∶20,提取率高达7.1%.该结果为今后进一步开发三叶木通果皮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俞信光;马俞燕;冯亚斌;陶道侃;徐可可;王忠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随着人们对药品发挥药效的准确度与精确度要求的提高,缓控释制剂因其本身具有的剂型优势,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缓控释制剂是指在水中或某些特殊介质中缓慢释放药物的制剂,可适用于多种给药途径,制作成多种药用剂型.本文对口服缓控释制剂的分类、应用优势、释药机理与处方设计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对关键质量控制属性-释放度的测定方法等进行总结及预测,概括了缓控释制剂的应用现状、高分子载体的发展现状及生化药物缓控释剂型等的应用及研究现状.从多方面对影响缓控释制剂发展的因素作了分析,并对缓控释制剂的发展应用前景做了预测.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新辅料、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的不断涌现及药物载体的修饰等,缓控释制剂会占据大部分医药市场.
作者:褚杰;刘秀萍;臧恒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从光棘球海胆黄中提取纯化多糖,通过水提、Sevag除蛋白及醇沉得到海胆黄粗多糖,经DEAE-52阴离子交换柱层析,氯化钠梯度洗脱得到一种单一多糖组分SEP-S,再经Sephacryl S-400柱层析纯化得到SEP-S精品多糖.高效凝胶液相色谱鉴定其纯度可达97.6%.体外活性结果表明,SEP-S具有显著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同时SEP-S也具有抗肿瘤作用,在250 μg/mL浓度时,其对人肺癌细胞A549和小鼠肝癌细胞H22生长的体外抑制率分别为31.1%及30.5%.研究结果表明,SEP-S体外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及抗肿瘤作用.
作者:张敏;郁洁;柯梦云;刘洋;李婧文;王慧;周长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构建蜕皮激素受体(Ecdysteroid receptor,EcR)和超气门蛋白(Ultraspiracle,USP)的表达载体,使两者在大肠杆菌内高效共表达,获得具有活性的目的蛋白,即EcR和USP的复合蛋白(EcR-USP).将N端带有6×His tag的EcR目的基因片段克隆于pET21bMDX12(+)载体内,将N端带有6×His tag的USP目的基因片段克隆于pET28a(+)载体内,并将两个重组质粒同时转化入同一宿主菌BL21(DE3)内利用IPTG低温诱导双基因共表达,选用“超声破碎法”提取共表达蛋白,色谱柱纯化,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纯化结果,MicroCal iTC200法与小分子化合物20-羟基蜕皮激素(20-hydroxyecdysone,20E)相互作用进行活性分析.SDS-PAGE与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宿主菌中表达产物存在蛋白复合体,大小与预期相符,MicroCal iTC200实验显示EcR-USP与20E有结合,即EcR-USP有活性.得到有活性的家蚕的EcR-USP的可溶性表达产物,为进一步对其进行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唐诗蕊;王涛;王旻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综述中药成分对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e,UGT)活性的影响.以中药、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药物相互作用为关键词,在中文、外文数据库中检索近年来有关中药成分影响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的新研究报道,总结不同类型中药成分对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基因表达、活性及功能的影响.黄酮类、皂苷类、生物碱类、香豆素类等成分可诱导或者抑制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有可能进一步引发药物间相互作用致不良反应或毒副作用.结论:明确中药复杂成分与药物代谢酶的作用关系,避免配伍使用过程中因药物成分间相互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甚至是毒副作用,对临床合理安全有效地使用中药,突破中药发展瓶颈有着重大意义.
作者:罗娜;李会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淡水珍珠是应用已久的中药材,具有治疗失眠、促进伤口愈合、抗衰老及美肤作用.为能更深入了解珍珠中的活性成分以及功能,以蛋白质为主的珍珠提取物为对象,展开珍珠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的研究.针对不同浓度的珍珠提取物,进行以下4种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实验:去除DPPH自由基能力,去超氧化物自由基能力、总抗氧能力和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果发现,珍珠提取物去除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分别显著(P<0.05)和非常显著(P<0.01)高于VC;其总抗氧化能力随着浓度的提高也较之VC而显著升高P<0.05);类SOD活力实验显示,2μg/mL浓度的珍珠提取物相当于(83.7±1.2) U/mL SOD酶.因此,珍珠提取物具备较高的抗氧化能力,同时也具备代替SOD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为应用于保健食品和化妆品领域提供了数据基础.
作者:杨安全;王菁;骆建芬;张丽华;莫家欢;沈玥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初步建立了人复制蛋白变体(CIZ1-V)的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检测方法,用于早期肺癌的检测.用制备的CIZ1-V多克隆抗体(兔抗)与0.13 μm粒径的胶乳微球颗粒进行化学偶联,研制CIZ1-V试剂盒,并对试剂盒性能进行鉴定.结果表明,CIZ1-V试剂盒标准曲线呈线型,相关系数R2 =0.998 8;检测范围为0.20~8.00μg/mL,灵敏度为0.11 μg/mL,检测限为0.20μg/mL.试剂盒对表达纯化所得目的蛋白的回收率范围为98.92%~104.00%,平均100.91%;平均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5%,符合国家检测试剂盒标准.试剂盒和Elisa方法对于表达纯化所得目的蛋白的回收率元显著差异(P>0.05),对1L菌液的CIZ1-V表达量测定结果也无显著差异(P>0.05),为早期肺癌的血清检测做了充分准备.
作者:曹娅;华子春;徐根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探讨玛卡中药复方醇提物对改善小鼠性功能及运动小鼠抗疲劳的作用.ICR雄性小鼠60只,随机分成6组,空白对照组用蒸馏水灌胃;玛卡复方醇提组分别按照1.0,2.1,4.2g干粉/kg与2.83 g中药原药材/kg灌胃给药;玛卡醇提组按照2.1 g/kg玛卡干粉灌胃给药;以万艾可为阳性参照药物.每日给药1次,连续给药15 d,检测小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0)和睾酮含量.另60只ICR雄性小鼠按上述给药剂量分组(其中阳性药物设定为西洋参片),测定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力竭游泳后小鼠血清中血清尿素氮(RUN)含量、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肌肉中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与空白组相比,玛卡复方醇提物能显著提高小鼠血清中NO含量(P<0.01),但对睾酮含量影响不明显;同时玛卡复方醇提物能显著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P<0.01),降低力竭游泳后小鼠血清中BUN含量(P<0.01)、LDH活性(P<0.01),提高肌肉中SDH活性(P<0.01).玛卡中药复方醇提物能显著的改善小鼠性功能,并且具有显著地抗疲劳作用.
作者:李诗;阚红金;华玉祥;魏伟坤;倪孟祥;乐龙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