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卫生应急学的学科形成与发展

谭晓东;狄娟

关键词:卫生应急, 学科特点, 卫生部门, 禽流感, 综合性, 总结, SARS
摘要:自2003年以来,公共卫生部门先后经历了抗击SARS、禽流感、H1N1流感,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卫生应急学正在逐步形成,它的学科特点总结如下.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甲苯

    甲苯(toluene)主要由煤焦油分馏或石油裂解所得的一种芳香烃化合物,系无色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主要用作溶剂及稀释剂广泛用于生产油漆、涂料、墨水、粘胶剂、清洗剂,也作为原料用于生产尼龙、塑料、聚氨酯等高分子化合物,也多用于制造炸药,苯甲酸染料,合成树脂及涤纶等.汽油中也含有少量的甲苯.甲苯的职业暴露主要存在于喷漆、染料、橡胶及印刷业等行业生产和用作化工原料的行业中.

    作者:田炳秋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武汉市2010年90例乙脑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分析

    流行性乙脑炎(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临床以高热、抽搐、意识障碍、呼吸衰竭、病理反射及脑刺激征为主要表现.重症患者病死率高,部分患者留有严重后遗症.流行无明显的周期性,随着乙脑疫苗的普及,发病率明显下降.

    作者:周海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居住区大气中一氧化碳电化学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 探讨电化学法测定居住区大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的可行性.方法 建立居住区大气中一氧化碳浓度检测的电化学法,进行准确度、精密度、干扰试验及现场试验测定.结果 用主动式及被动式电化学仪器测定居住区大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其相对误差均<5%,相对标准偏差均<5%;常规浓度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丁烯、丙酮及乙醇干扰气体经活性炭和碱性过滤器过滤后,对测定的干扰率均<2%;现场试验测定的相对误差均<5%.结论 该电化学方法 适合于居住区大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的测定.

    作者:谢曙光;吴培华;陈俐侃;周文珊;吴亚西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三峡库区夷陵区2001-2010年血吸虫病监测分析

    三峡库区于1997年开始蓄水,至2010年10月正式蓄水至设计水位,以往诸多研究表明,大坝蓄水成库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将发生较大变化,库区可能成为潜在的血吸虫病流行区[1-3],为此,于2001-2010年在宜昌市夷陵区及其库区开展血吸虫病及相关因素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望开宇;张新华;孙兵;丁学生;陈午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鄂州市2004-2009年法定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

    目的 了解鄂州市2004-2009年法定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为传染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对鄂州市2004-2009年法定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9年鄂州市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7种,共计15 882例,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年均发病率为261.94/10万.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病种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结论 2004-2009年鄂州市血源和呼吸道传染病上升,肠道和自然疫源传染病下降或平稳,乙型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为防控重点.

    作者:廖学舟;唐杰;王焕章;王黎明;洪孔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一株生化变异的0139群霍乱弧菌分离鉴定

    霍乱是我国法定甲类传染病,以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为特征.引起霍乱世界大流行的病原体均为01群霍乱弧菌.1992年元月由0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在印度首次暴发,随后波及到南亚次大陆以及亚洲、美洲、非洲、欧洲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0139霍乱弧菌有引发新的世界大流行可能.2010年10月接到重庆市万州区疾控中心协查请求,随后从协查对象的肛拭子中分离出1株与0139群霍乱弧菌诊断血清发生凝集,系统生化鉴定提示为嗜水气单胞菌的可疑菌株.荆州市疾控中心对其进行了传统表型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现将我们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胡婕;陈茂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远安县2010年职业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是污染作业环境、损害劳动者健康的重要职业性有害因素.生产性粉尘对人群健康主要的危害是引起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尘肺病.目前,中国尘肺病发病居高不下,群发性尘肺病时有发生,发病工龄缩短,中、小型企业尘肺病发病形势严峻,超过半数的尘肺病分布在中、小型企业,尘肺病危害形势十分严峻.

    作者:郭伟;李平;卢德新;王晓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武汉市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与生活方式调查

    目的 了解和研究目前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与生活方式的现状,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整群抽样原则,对同济医学院207名医学生和208名高校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健康素养与生活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调查员统一发放和回收.结果 与医学专业大学生相比,非医学专业大学生营养知识得分较低,且男女差异显著;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的生活习惯相对不规律,医学专业学生生活习惯也有待进一步提高.结论 应采取多种形式对大学生饮食、行为进行正确引导,使之养成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从而改善高校大学生整体营养与健康状况.

    作者:蒋元源;姚颖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考核结果分析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武汉市西南面,东临长江,西靠后官湖,南与蔡甸区、汉南区相邻,北与汉阳区升官渡接壤,三面环水,属低矮丘陵势地貌,属典型的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经过50多年的防治,特别是实施<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重点项目规划纲要>以来,血吸虫病控制取得了显著成果.为评价血吸虫病防治的效果,按照国家<血吸虫病控制和消灭标准>(GBl5976-2006)[1]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血吸虫病防治地区达标考核评估方案>的通知(卫办疾控函[2010]757号)的要求,于2010年11月由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省家畜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达国家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进行考核验收,现将考核验收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唐丽;涂祖武;范宏萍;朱惠国;杨光斌;蔡顺祥;黄希宝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论健康教育科普读物的创新性

    健康教育科普读物是向广大群众传播健康信息的重要媒介,是帮助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的主要宣传手段.在卫生服务模式逐渐转变的今天,健康教育科普读物也随时代发生了改变,其制作水平不断提高,各种科学使用、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健康科普宣传资料深受人们喜爱.许多具有权威性医学网站、医学机构及各大医院网站不断开通,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传播健康教育科普知识的条件已经成熟.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使群众在家中便可获得卫生保健、医学科普知识[1].本文试就健康教育科普读物的创新性做一探讨.

    作者:娄元霞;符湘云;王惠芳;来瑞平;谢多双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525例晚期血吸虫病治疗转归与生存质量分析

    晚期血吸虫病(简称晚血)的治疗是一个长期、反覆的过程,患者大多年龄偏大,女性患者增多,多伴有夹杂症及并发症,临床治愈率低,病死率高[1].在重流行区的治疗效果差,病情迁延不愈,身体危害严重,造成心理压力与经济负担明显增多,币生存质量明显降低[2].

    作者:汪丽琴;徐春梅;王文娟;舒儒荣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合同制护士管理制度现状与对策

    限于编制限制,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公立医院开始招聘合同制护士[1].合同制护士在社会地位、经济待遇以及管理方法等方面都与在编护士有较大的差别,如何缓解合同制护士的职业压力、提升其职业能力、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始终是各医院面临的难题.该文试在分析合同护士职业现状的基础上就其管理制度创新问题进行探析.

    作者:胡玲;夏海荣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芜湖市1951-2009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芜湖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特征,为完善预防控制措施,有效控制流脑流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芜湖市1951-2009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报告资料及这期间开展的流脑防治相关资料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1951-2009年,芜湖市流脑发病总体呈下降态势,期间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38.24/10万,年平均报告死亡率为2.06/10万,报告病死率为5.38%,发病主要集中在0~10岁年龄段,以散居儿童及学生为主,占68.07%;农村地区发病高于城市;发病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即使在疫苗后时期,疫情仍有周期性波动迹象;2004年后出现C群流脑,2005年由C群流脑引起的发病率达到1.15/10万,发病年龄高峰上移到10~25岁.结论 芜湖市流脑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但近年有流行优势菌群变化的可能.

    作者:倪进东;於秀年;钱帮群;程周祥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血吸虫病疫情控制地区学生血防健康教育现况调查

    为了解疫区中小学校学生的血防知识知晓率和血防行为正确率,考核评估学校血防健康教育现状和达标情况,2010年6月,对荆州区疫区中小学校开展了血防知识和血防行为现状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俊;杨华凤;黄巍;何亮才;赵耀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汉阳区综合医院肺结核病人报告、转诊、到位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武汉市汉阳区综合医院利用传染病网络报告系统对肺结核病人发现的作用,为进一步加强结防机构与综合医疗机构合作和结核病防治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7-2009年武汉市汉阳区网络直报肺结核病人追踪情况月报表和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月报表及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09年武汉市汉阳区综合医院肺结核病人转诊到位率分别为31.9%、35.1%和43.4%;结防机构追踪到位率分别为55.1%、63.6%和69.2%,总体到位率分别为69.4%、76.4%和82.5%.在转诊到位病人中,60.5%为阳性病人,追踪未到位的病人中,78.3%是由于地址不详或查无此人.结论 加强PPM-DOTS,是提高病人发现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周利;徐焜;张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PDCA循环在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管理模式,通常的注解为:P(plan)计划,D(do)实施,C(check)检查,A(action)处理,这4个环节,通过各环节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式发展,使下作趋于完善.从2004年开展疫情网络直报到现在,我们在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下作中,将这4个环节具体化,经过数次大小滚动发展,使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由混沌到清晰,再到高效、便捷.

    作者:曾秀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社区老年抑郁症相关危险因素的初步探讨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进展,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对整个社会的重要性日渐突出.除了传统的各种慢性躯体性疾病,精神疾患也严重危害着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其中,老年抑郁症已成为仅次于老年痴呆的常见精神障碍,并日益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1].作为老年期常见的精神障碍,其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研究己成为老年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目前国内外对其发病率及影响因素已有较多研究,但因研究方法、地区、人群以及测量工具的不同,得到的研究结论多不一致,可比性不强[2].本研究通过对武汉市某城市社区样本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为了解老年抑郁症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可能的危险因素,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卫生状况,促进社区老年服务的改进与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梓萌;成彩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天麻含片的毒理和免疫功能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天麻含片的毒性及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急性毒性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和30 d喂养试验检测天麻含片的毒性,采用溶血素滴度试验、抗体形成细胞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检测天麻含片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天麻含片对小鼠急性毒性大耐受量>32.0g/kg.bw,未观察到任何中毒表现;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 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未发现任何毒性表现,大无作用剂量>12.0g/kg.bw.功能实验结果 表明3.6g/kg.bw的天麻含片能明显提高血清溶血素的含量和抗体生成细胞的数量(P<0.05),增强脾淋巴细胞的转化能力(P<0.01)以及明显提高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P<0.05).结论 未发现天麻含片对实验动物的毒性表现,天麻含片能显著性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

    作者:田洁;田辉;王玉娥;柯翔鸿;刘瑶;卢笑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高校教师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高校教师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为高校教师心血管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整群抽样某高校教师628人,通过问卷和健康体检的方式收集心血管疾病患病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对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各年龄组的血压(BP)、空服血糖(FBS)、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检出率有明显差异(P<0.01或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影响高血压患病的因素有学历、婚姻、睡眠、运动和体重(P<0.01),影响高血糖患病的因素有吸烟、运动和体重(P<0.01或P<0.05),影响高血脂患病的因素有吸烟、饮酒、运动和体重(P<0.01或P<0.05).结论 高校教师高血压、血脂异常及高血糖的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影响高校教师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主要为睡眠、运动及超重.

    作者:童玲;童坤;王元瑗;盖梅;朱长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沙洋县279个村级卫生室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荆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沙洋县卫生监督局对沙洋县13个乡镇,279个村(居委会)卫生室的消毒质量开展了监测,现将2007-2009年的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基本情况沙洋县位于湖北省中部,汉江下游两岸,面积2 044km2,总人口约60万,辖13个乡镇,250个行政村,29个居委会.大部分行政村(居委会)设有1个卫生室,少数村设有2个,医护人员一般有1~2名,都具备有相应的执业资质,并取得了卫生行政部门的执业许可.

    作者:唐明辉;徐清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