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洋;王一梅
医院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医院工作队伍的稳定,还关系到医院医疗质量的提高和医院可持续发展.为了解某医院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某医院职工每年进行1次较全面的体格检查.现将2008年度体检情况报告如下,并对预防措施进行探讨.
作者:曹洪涛;韩炜;吴红霞;周容;张小青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及时治疗性传播疾病,控制性传播疾病对于防止在高危人群及一般人群中传播艾滋病毒至关重要[1].为了解深圳市宝安区艾滋病、性病在不同人群中的流行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2005~2008年,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对就诊人员进行HTV和性病检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黄志明;邓宝清;姚晓芳;梁瑞;张荣;李海;邱勇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传染性强、传播范围广泛,常会引起暴发流行.为了解湖北省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水平及其流行特征,给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今后流行性腮腺炎防治策略和规划提供参考依据,现将2007年湖北省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特征分析如下.
作者:郑莉;张发香;叶建君;张迟;蔡碧;李斌;李琼;唐险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湖北省嘉鱼县某镇预防接种门诊对辖区内的适龄儿童进行常规免疫接种卡介苗并发淋巴结炎一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帮斌;潘荣华;耿协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高的急性传染病,发病数、病死率高达100%.近年全国部分省份狂犬病的患病人数快速增长,据卫生部近几年来的疫情报告显示,狂犬病在我国37种法定传染病报告中死亡率排名第一.犬患已成为当今社会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现将近几年来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住院的144例狂犬病临床特征作一分析,探讨狂犬病的预防对策,从而降低其发病率.
作者:徐雯;俞薇;郭忠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欺负在小学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不良行为,它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学习均产生不良影响[1].Olweus论述了学校情景中儿童侵犯行为的主要形式-欺负,并将其定义为:受害者被一个或多个学生有意地、反复地、持续地施以负面行为,造成受害者心理或者身体的伤害或不适应[2,3].许多研究表明,受欺负对受欺负者的身心健康具有很大的伤害性[4].研究表明,在调查的学生中,40%的学生在欺负事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至少有23%的学生被欺负过[5].甚至被欺负的学生所产生的某些不良现象与欺负有关[6,7].目前学术界对欺负或受欺负的研究大多仅局限于学校环境中的欺负现象,而很少关注学生受欺负后出现的一些症状是否与受欺负有关,该文从学生被欺负的发生率和出现的一些症状进行前瞻性问卷调查,分析发生率和这些症状的相关性,为学生
作者:张国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BBP)的遗传毒性.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BBP(0、5、25、125、625 μmol·L-1)对HeLa细胞进行体外染毒2 h,利用KCl-SDS沉淀法检测DNA-蛋白质交联DPC效应.结果 不同浓度的BBP均能引起HeLs细胞DPC系数的上升,但这种效应在低浓度(5μmol·L-1)时不显著(P>0.05);而在高浓度(25、125、625 μmol·L-1)时,BBP能够显著地或非常显著地(P<0.01,P<0.05)诱导HeLa细胞产生DNA-蛋白质交联效应.结论 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可诱发HeLa细胞株DNA-蛋白质交联.
作者:方芳;唐蓓;黄思佳;常青;吴丹;郭靖;袁均林;杨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自1995年发现第l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来,疫情已波及全州8个县市,目前共发现了HIV感染者453例,艾滋病(AIDS)病人268人,死亡182人.主要是通过外出有偿输血途径感染,部分是通过性接触和母婴传播,MDS的3种传播途径目前在恩施州并存.全州8个县市均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给AIDS防治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了解恩施州AIDS的流行形势,分析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参考资料,对恩施州近几年AIDS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彭再生;蒋庆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HLA-DRB1*0701基因与吸烟对乙肝疫苗无(弱)应答发生的交互作用及作用方式.方法 选取1 342名接种乙肝疫苗后无、弱应答者128人作为病例组,在有应答者中按性别匹配随机抽取128人作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应用PCR-SSP技术检测研究对象的HLA-DRB1*0701基因.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HLA-DRB1*0701基因与无(弱)应答的发生有相关性;基因与吸烟对无(弱)应答的发生有交互作用,显著增加无(弱)应答的发生,且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与开始吸烟年龄的交互作用呈低暴露-基因效应;与吸烟年限及每日吸烟量的交互作用呈高暴露一基因效应.结论 HLA-DRBl‘0701基因与吸烟对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的发生有交互作用.
作者:黄晓晖;陈思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湖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查询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上报数据,对湖北省2004~2007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湖北省2004年-2007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41起,发病13 890例,死亡66例,报告事件数和发病人数以传染病事件多,死亡人数以中毒事件多,事件主要发生在山区、边远地区和水网地区,发生时间为4~6月和9~10月两个高峰,在校学生为高发人群.结论 湖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传染病与中毒事件危害严重,乡中学和乡小学突发事件频发,应开展重点传染病的监测与预警,强化快速有效的中毒应急医疗救援,加强学校公共卫生管理,建立多部门合作的联防防控机制,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作者:刘斯;刘力;朱建如;郑立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的老龄化,我国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明显上升,且增长趋势年轻化,而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可以降低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致死率、致残率,并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但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山区,由于缺医少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亦然存在,加之人群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多数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贫乏,本文旨在调查贫困山区患者对原发性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和需求度,从而对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知识普及和行为干预,改变危害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相关行为.
作者:郭兰军;王贵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而消毒效果监测是评价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效果的重要手段[1].为了加强对医院消毒效果的监督、监测,防止医院感染和传染病流行,2008年1~12月,江苏省仪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辖区内的6家市级医疗机构和23家乡镇医疗机构进行了消毒质量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戴坤富;曾茹萍;焦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某500 kV输变电线廊工频电磁场及其对20 m范围内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方法 现场检测离线廊20 m范围内,居民经常活动地点的工频电场和磁场强度,并以问卷调查了该输变电线廊工频电磁场可能对居民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结果 居民房屋在5m范围内的有4户,5~10 m范围有16户,10~15 m范围内7户,15~20 m范围内有3户,20 m范围外1户.居民自觉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昏、失眠、身体发麻和头痛;生活方面主要是遭电击,电视、电话信号受干扰等.电场强度检测结果:水平距离0、5、10、15、20 m及居民房屋检测结果分别为37.901~5 228.183 V/m、17.751 6~5 054.016 V/m、1.375 0~3 325.2 V/m、0.6300~2 368.58 V/m、51.1664~2070.4 V/m及0.523 3~3 073.3 V/m;磁场检测结果为:0.000 1~2.841 3μT.结论 调查结果表明离线廊边导水平距离20 m范围内存在电磁场辐射危害,其中0~10 m范围内有工频电场强度超过4 kV/m的测点,为保护居民的健康和安全,建议将线廊周围20 m范围内的居户拆迁至安全区域.
作者:王景江;梅良英;黄健;夏颖;王和平;叶莉敏;吴培华;刘家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简便、灵敏、低成本的恶性疟原虫与间日疟原虫套式PCR检测方法,并探讨应用于间日疟原虫实验室检测的效果.方法 制备抗凝静脉血的干滤纸血滴标本,采用干滤纸5%Chelex-100煮沸法提取疟原虫DNA,并进行套式PCR反应;通过比较PCR检测结果与疟原虫镜检结果,评价套式PCR检测恶性疟原虫与间日疟原虫方法的效果.结果 在42份样本中,有34份血样PCR检测结果与镜检结果一致,占81%;5份镜检结果无法判断的血样,PCR检测为阳性或阴性;2份镜检结果为阴性的血样,套式PCR检测为阳性.结论 套式PCR检测恶性疟原虫与间日疟原虫结果可靠,比镜检方法灵敏,有望在疟疾的实验室诊断中得到应用.
作者:徐军强;袁方玉;詹发先;黄光全;江永忠;陈丽;陈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广泛实施、医疗机构深化改革等多种因素,十堰市医疗机构的业务量普遍增加.为掌握该市城区医疗机构接诊情况,以便发现医疗市场中可能存在的某些就医隐患,从而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对十堰市城区部分医疗机构2007年全年医疗业务工作进行了调查.
作者:刘海波;章先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禽流感防治已成为我国一个重点公共卫生问题.截至2007年10月,湖北省共向国家报告13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和1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此例患者已死亡).2007-2008年,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办公室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开展预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传播项目后续活动,湖北省为项目省之一.2007年11月,湖北省健康教育所赴项目县(市)黄梅县和恩施市开展了问卷调查,旨在为该项目的干预活动提供基线信息.
作者:夏庆华;李玲;张楚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婴幼儿常见的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临床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溃疡等表现为主,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为了加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卫生部于2008年5月2号起将手足口病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黄冈市近年来也有病例发生,但均呈散发状态,且无完整报告资料.现就黄冈市2008年手足口病疫
作者:郝新春;舒天翅;王芬;潘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遂川县结核病控制项目从2003年开始执行,4年来在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领导的支持下,取得了很大成绩,现将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梁剑;胡丽华;彭恢潮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武汉市青少年男男性行为人群(You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YMSM)的艾滋病(AJDS)知识、态度与行为(Knowledge,attitude and practice,KAP)现状,对目标人群进行AIDS健康干预,为制定YMSM防艾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雪球抽样方法,对武汉市部分YMSM进行AJDs健康干预和追踪调查,并进行近期效果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艾滋病/性病(AIDS/STD)知识方面,大部分内容在干预后有明显提高(P<0.05);安全套相关知识干预效果明显(P<0.05);但是安全套的使用情况却没有明显的改善(P>0.05);避免感染AIDS采取的措施,干预前后略有不同.结论 YMSM艾滋病KAP存在着明显的知识行为分离,较短时期内,健康干预对目标人群AJDS认知方面改变较易,但行为方面的改变却不明显,需要长期的努力才能收到实际效果.
作者:王梅;吴炽煦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