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环境因素与传染病流行

张振开

关键词:环境因素, 传染病, 流行过程, Infectious Diseases, 病原体, 相互作用, 相互联系, 外界环境, 感染者, 传播途径, 易感者, 体形, 体内, 宿主, 人群, 结果, 斗争
摘要: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传播是病原体和宿主、病原体和外界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斗争的结果.传染病在人群中的流行过程,即病原体从已受感染者体内排出,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机体形成新的感染造成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艾滋病母婴传播态度量表的效度和信度评价

    目的 评价艾滋病母婴传播态度量表.方法 参考国内外文献设计出含16个条目的 艾滋病母婴传播态度量表,用因子分析评价结构效度;区分效度通过对大学本科及以上和本科以下其他学历孕产妇的态度总分差异分析来进行评价;用Cronbacha系数和折半信度来评价量表的内部信度;比较前后两次的得分差异和相关系数来评价重测信度.结果 因子分析提取3个主成分解释总变异的52.21%,旋转后因子1定义为对艾滋病人及防控艾滋病母婴传播责任误解因子,因子2定义为不影响生育情况下对艾滋病母婴传播防控的认同因子,因子3定义为可能影响生育情况下对艾滋病母婴传播防控的认同因子;大学本科及以上的人得分高于本科以下学历的人.3个因子和全部条目的 Cronbacha系数分别为0.812,0.794,0.653和0.786,折半信度分别为0.759,0.799,0.569和0.728,重测(65人)相关系数分别为0.665,0.766,0.492,0.721,关联有显著性;两次调查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可以为国内类似调查提供参考.

    作者:吴昊澄;李十月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液态甲醛致A549细胞氧化损伤效应分析

    目的 探讨甲醛的氧化损伤效应.方法 采用培养A549细胞株作为实验材料,以不同浓度的液态甲醛(0、50、100、200、400、800、1 600 μmol/L)对细胞染毒1 h后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检测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总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400 μmol/L及以上浓度甲醛可明显降低V79细胞的总SOD活力和总NOS活力(P<0.05),200μmol/L及以上浓度甲醛可明显使MDA含量升高(P<0.05).结论 甲醛可以抑制A549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可使丙二醛含量增多.

    作者:何重香;江中发;汪春红;张本延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当阳市娱乐场所涉性人员HIV/STD感染状况及行为学调查

    近年来AIDS的流行趋势已显示,经性途径传播AIDS的比例在上升,针对性途径传播进行的行为干预已成为当前中国性传播疾病干预工作的重点之一.

    作者:路官华;陈发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无患子提取液安全性实验研究

    无患子又名肥皂树、油患子,属无患子科无患子属植物,是一种皂素类野生乔木,集洗涤、药用、水土保持、环保多用途于一身,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为了开发此天然的产品用于洁肤护肤品,对无患子皂乳原料的安全性进行了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急性经皮毒性实验、家兔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家兔眼刺激性试验、豚鼠皮肤变态反应试验,为开发无患子皂乳进入市场提供安全性评价依据.

    作者:田辉;樊柏林;王旌涛;刘瑶;杨文祥;孙凡中;田洁;侯祖洪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住院麻风病患者抑郁症的心理分析

    麻风病是人类古老的疾病之一,在全球广泛流行已2000多年,为世界三大慢性传染病之一.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可致畸、致残,对人类的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1].

    作者:朱立;胡春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武汉市汉阳区8825例动物致伤患者特征与狂犬病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动物致伤人群特征,评价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为预防控制狂犬病提供依据.方法 设计统一调查问卷,了解2005~2007年就诊者动物致伤情况,对疫苗免疫后抗体进行检测,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共调查8 825人,男4 672人、女4 153人;致伤动物以犬为主(5 937例)占67.28%,猫(2 035例)占23.06%,鼠伤(730例)占8.27%,其他动物致伤(123例)占1.40%;受伤程度,Ⅲ度伤(4 714例)占53.42%,Ⅱ度伤(3 844例)占43.56%,Ⅰ度伤(267例)占3.02%;受伤部位,一处伤(7 239例)占82.03%,多处伤(1 586例)占17.97%;伤后自行处理伤口者(930例)占10.54%;伤者在伤后24 h内进行狂苗接种的7 957人占90.16%;其中863例致伤者狂犬疫苗免疫后抗体检测阳性率为88.30%;流行病学追踪结果,狂犬病发病率均为0.结论 汉阳区动物致伤者以犬和猫致伤为主,应加强犬和猫管理,按规范处理伤口和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干预狂犬病的效果是可靠的.

    作者:艾运生;李林;唐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对门诊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干预研究

    我国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居世界首位,严重威胁着人民的身心健康《'[1]》.由于该病具有传染性强且病情反复迁延等特性,故患者需要反复就医,坚持遵医嘱服药,并配合做好生活起居等各方面的调理,才能使病情保持稳定,防止病情发展和恶化.由于门诊患者就医时与医务人员接触的时间短,在就医时获得的肝炎相关知识有限,为此,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邹映珍;潘柳文;罗小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某高校老年高血压患者血脂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某高校老年高血压患者与高血脂的情况及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酶法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压测量采用常规体检方法.结果 老年高血压组TC、TG、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HDL-C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女性高血压和高血脂均高于男性(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多数伴有高血脂,同时其发生率有性别差异.

    作者:谌捷;陈光英;滕红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社会心理关怀长效机制的构建

    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OVC)系指其家庭中有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或社区中HIV感染者达到一定数量,生活在艾滋病阴影下的儿童(《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定义为18周岁以下的任何人),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未受到HIV感染.

    作者:刘旺民;杨连第;唐婴;张卫红;徐晓芹;周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湖北省1997~2007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湖北省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湖北省1997~2007年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7~2007年,湖北省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低年份为2000年(58.7/10万),高年份为2007年(151.7/10万);甲肝病例在病毒性肝炎中的构成比从1997年的30.6%下降到2007年的2.9%,乙肝则从1997年的51.4%上升到2007年的86.0%.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主要为农民、学生与工人,15~44岁年龄段病例数占总报告病例数的64.3%.结论 湖北省病毒性肝炎流行态势严峻,应重点强化甲肝,尤其是乙肝的防治工作,并对15~44岁年龄段人群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作者:张迟;蔡碧;唐险峰;李琼;李斌;张发香;郑丽;赵明江;李书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湖北省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抽样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湖北省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及分布特点,为土源性线虫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统一方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10个县(市)30个调查点,每个点调查人数≥500人.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土源性线虫卵,试管滤纸培养法鉴定钩虫虫种,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12岁以下儿童蛲虫卵.结果 共调查15524人,土源性线虫感染4761人,总感染率为30.67%.其中蛔虫、鞭虫、钩虫和蛲虫感染率分别为26.86%、7.38%、2.89%和2.67%.不同县(市)感染率差异显著(P<0.01),三类地区(41.60%)高于一类地区和二类地区(19.03%和33.33%);女性感染率(31.75%)高于男性(29.67%);总感染率和鞭虫感染率5~9岁年龄组高,钩虫感染率45~69岁年龄组高,蛔虫感染率50~54岁年龄组高.结论 湖北省农村居民中土源性线虫的感染率仍相当高.除了加强寄生虫病防治知识宣教外,还应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重点人群集体驱虫治疗等综合性防治措施.

    作者:陈建设;黄光全;张华勋;陈辉;林文;余品红;袁方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咸宁市咸安区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分析

    儿童死亡率是评价一个国家、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它受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交通等因素的影响.为探讨咸安区儿童保健工作发展趋势和工作重点,有效提高保健工作质量,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对该地区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李炜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一起学校伤寒疫情暴发的调查分析

    2008年12月,湖北省恩施市某中学校内发生一起伤寒暴发疫情,芭蕉卫生院医务人员在短时间内发现恩施市某中学学生因高热副本院就诊人数增多,及时向上级报告,市卫生局立即组织市疾控中心、市人民医院相关专业人员赴现场调查处理,经核实累计发病70人,12月21日市政府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Ⅳ级响应,疫情得到全面控制.现对本次疫情特点和处理效果进行分析.

    作者:王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101例麻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麻疹足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Koplik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为其特征[1].是同家免疫规划疫苗所预防的传染病之一.为达到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对万安县近几年发生的101例麻疹病例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曾丽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008年度降氟除氟技术措施推广应用示范研究效果评价

    目的 了解课题6个示范村降氟除氟技术措施实施效果,为降氟除氟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抽查6个示范村,检查8~12岁儿童氟斑牙、成人氟骨症病情,检测空气氟和尿氟,测试居民和儿童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6个示范村炉灶改造率为96.76%.炉改造合格率为94.7%,炉正确使用率为95.7%;灶改造合格率为95.0%,灶正确使用率为96.0%.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58.65%,缺损率为3.52%,氟斑牙指数为0.97;成人氟骨症无变化.居民与学生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9.44%与93.67%.空气氟旺火期均数为0.0041 mg/m3,封火期均数为0.003 6 mg/m3.检测尿氟302份,几何均数为0.75 ms/L,中位数为0.69mg/L.结论 在课题实施2年后,示范村炉灶落实率、炉灶合格率、炉灶正确使用率保持较高水平,降氟除氟技术措施实施达到预期效果.

    作者:晏维;王豫林;肖邦忠;谢君;罗兴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黄石市143名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分析

    长期小剂量的X射线辐射可损害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主要表现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出现内部器官功能的失调,而血象检查则是早期发现慢性放射线损伤比较实用的敏感指标,对损伤程度的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了解长期小剂量医用X射线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影响,于2006年10月对黄石市143名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进行了健康检查.

    作者:张红娣;熊昊;赵焕虎;孙强国;吴兰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活化小胶质细胞在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动态变化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是一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免疫机制在HIBD中的作用正受到广泛关注.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免疫细胞,在成年动物缺血再灌注诱发的免疫学损伤中发挥关键作用,但其在新生动物HIBD中的活化情况,国内尚未见报道.

    作者:冯雪;刘晓红;孙玲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与控制初探

    2009年4月27日,墨西哥卫生部长何塞·安赫尔·科尔多瓦宣布,墨东部韦拉克鲁斯州佩罗特镇拉格洛里亚村一名叫埃德加·埃尔南德斯4岁男孩(4月2日发病)被确诊为墨西哥首例猪流感病例,在此后2个多月的时间内疫情迅速蔓延至全球.有关学者证明这次疫情是由一种基因突变的猪流感(一种发生在猪身上的高度传染性急性呼吸道疾病)病毒引发的,故将其称为Swine Influenza(猪流感).

    作者:詹发先;杨连第;张治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5-氟尿嘧啶脂质体凝胶剂在兔耳增生性瘢痕中的透皮吸收研究

    目的 探讨脂质体包裹的5-氟尿嘧啶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的透皮吸收能力.方法 在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上进行透皮扩散,比较5-氟尿嘧啶脂质体及其普通凝胶剂对瘢痕皮肤的渗透能力.结果 在体瘢痕透皮试验12 h后,脂质体组瘢痕组织中的5.氟尿嘧啶单位面积透皮药量显著高于普通凝胶剂组(234.57±56.25)μg·cm-2和(45.24±9.38)μg·cm-2,P<0.01.结论 在体瘢痕组织透皮试验中,脂质体剂型优于普通凝胶剂型促进5-氟尿嘧啶透皮的能力.

    作者:刘霞;祁兢晶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绵竹市地震后板房区居民膳食营养状况调查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8级强烈地震,绵竹市是地震重灾区之一.震后社会各界对受灾群众给予了各方面的资助,但膳食营养干预方面的资助还需完善.营养是生命与健康的物质基础,健康的体魄是保障灾民顺利重建家园的首要条件.

    作者:杜秀德;卢政;李开波;王宏图;徐良;苗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