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腹腔镜手术围术期低体温的预防措施及效果观察

刘虹梅;朱爱萍

关键词:
摘要:腹腔镜手术因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切口小等优点 ,在临床上得到普及.我院近年来小儿腹腔镜手术呈快速增长趋势 ,在缩短平均住院日、减轻患儿疼痛、提升护理质量方面都体现出独到的优点 ,但在手术过程中及手术后 ,患者因为患者因素、麻醉因素、手术因素可能发生体温降低现象[1 ] ,术中低体温会导致的并发症包括有麻醉苏醒延迟、术后寒战、心血管并发症等[2 ] ,危及患儿生命安全,增加了患者围术期的风险 ,低体温更容易出现在腹腔镜手术中[3 ] .我院手术室于2016年对围术期体温干预措施做了相应改进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山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认知介入干预对孕中晚期乙型肝炎患者认知行为遵医嘱及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认知介入干预对孕中晚期乙型肝炎患者认知行为、遵医嘱及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产检、住院及顺利分娩的124例,合并HBV感染的孕中晚期孕妇及其分娩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按住院顺序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均主张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全程规范性认知介入干预.采用自拟相关问卷评估2组孕妇认知行为、用药依从性、遵医嘱情况,于婴儿出生时、2岁及5岁时行HBV-DNA检测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阳转率和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结果 2组护理干预前抗HBV知识认知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抗HBV知识认知水平整体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用药依从性和遵医嘱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坚持用药率、遵医嘱良好率依次为75.8%、83.9%显著高于对照组56.4%、62.9%(P<0.05).观察组婴儿出生时、2岁及5岁时HBsAb阳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BsAg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HBV母婴传播阻断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合并HBV感染的孕中晚期孕妇实施全程规范性认知介入干预可显著提高其抗HBV知识认知水平和用药依从性,促进遵医嘱行为,从而有助于增强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

    作者:田红卫;杜晓娜;刘晓静;董正洪;侯军良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有害结局路径策略在毒理学研究中的发展和应用

    有害结局路径(adverse outcome pathway , AOP)概念的提出为毒理学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模式框架 ,该路径充分地将生物毒性以及化学污染物结构和致毒分子启动事件等有害结局的关联性建立起来 ,因而能够较好地为污染物的毒性预测、测试以及评估内容工作推进提供新的参考依据[1].一方面 ,AOP将风险评估以及分子启动事件的相关生物学水平效应充分地连接在一起 ,进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概念性框架 ,而该路径中的分子启动事件主要是指生物分子以及外源性化合物的反应[2].

    作者:郑福刚;李志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胸腹部手术患者 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影响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以2015年4月至11月在中国医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其手术麻醉方法分为全身麻醉组(45例)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组(50例).观察2组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和应激指标的变化,比较2组患者麻醉效果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麻醉前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合麻醉组患者的MAP、HR在切皮前和切皮后1 h较麻醉前波动较大,2组患者的SpO2水平均较麻醉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麻醉前的皮质醇等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全身麻醉组的上述指标在切皮前和切皮后1h时变化较复合麻醉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复合麻醉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得分低于全身麻醉组.结论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可明显减轻老年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且麻醉效果较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窦艳伟;王海燕;吴世健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致细菌性静脉炎的 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 )置管具有安全性高、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易于护理等优点 ,在肿瘤患者中得到广泛应用 ,PICC置管为肿瘤患者开辟了一条安全有效的静脉通道 ,减轻了化学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 ,保护了患者外肘静脉减轻了其痛苦 ,提高了肿瘤患者生存质量[1 ,2 ] .静脉炎是PICC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3 ] ,细菌性静脉炎又是静脉炎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由于PICC主管存在体外导管部分,所以临床仍存在细菌感染风险.有效的预防并减少细菌性静脉炎的发生 ,减轻患者临床治疗的痛苦,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重点关注的问题 ,探究PICC置管致细菌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 ,是提高临床治疗疗效的关键.本次研究特选取我院PICC置管的患者472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郝艳;郑黎媛;曲砚青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试液配制方法研究

    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菌药物同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具有高效低毒的优点 ,在临床使用非常广泛.两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都可能发生过敏反应 ,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 ,因此 ,部分药品说明书、文献要求或建议进行皮试 ,在临床实践中 ,大多数医院对两类药均进行皮试且多采用护理教材中介绍的青霉素G钠的皮试液配制方法[1 ] ,即传统的皮试液配制方法.但该方法存在药品规格变化时应如何配制皮试液以及配制过程影响因素多 ,操作步骤繁琐等问题.本文拟通过实验室研究 ,对传统的皮试液配制方法进行改良 ,并对该方法的实用性进行评价 ,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加准确、简便、实用性强的皮试液配制方法.

    作者:陈敏;杨敏;周青武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高寒缺氧对骨质疏松症的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骨质疏松 (O P ) 是骨科临床常见的全身性疾病之一 ,是以低骨量及骨组织微结构受损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系统骨病[1 ] .O P会导致骨骼的脆性增加 ,从而四肢、脊柱等部位的骨折风险增加 ,并引起致残及致死率增高[2 ] .高原地区因海拔高 ,气候寒冷 ,低气压导致空气含氧量比平原地区低 ,因此会对人体的骨质产生一定影响[3 ] .有研究表明 ,高原地区的居民骨量丢失现象显著 ,其 OP发生要比平原地区人群提前[4 ] .缺氧会对骨组织代谢带来很大影响 ,导致骨形成与骨吸收之间的平衡被打破 ,易促进OP的形成.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分析高寒缺氧与 OP 相关的血清钙(C a2+ ) 浓度及骨吸收指标:血浆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TRAP) 和尿脱氧吡啶啉 (DPD) 的变化情况 ,探讨高寒缺氧与OP的相关性 ,为OP的防治提供依据 ,现报告如下.

    作者:焉威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索利那新联合肠道微生态制剂 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研究

    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成为影响老年男性健康的重要泌尿外科疾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 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 ,TURP)目前仍是手术治疗中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金标准.患者由于术前存在逼尿肌过度活动、手术应激、气囊压迫、术后持续膀胱冲洗的影响 ,术后常出现早期频繁不自主膀胱收缩产生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 ,OAB)[1] .

    作者:茹峰;王东文;荆强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鼠掌老鹳草与老鹳草抗腹泻药理作用的比较研究

    老鹳草是我国常用中药 ,15版药典规定其正品为牻牛儿苗科牻牛儿苗属植物牻牛儿苗(Weodium stephanianum Willd )、老鹳草属植物老鹳草( Geranium wilfordii Maxim )或野老鹳草( Geranium carolinianum L )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祛风湿 ,通经络,止泻痢之功效 ,主治风湿痹痛 ,麻木拘挛 ,筋骨酸痛 ,泄泻痢疾[1 ] .鼠掌老鹳草作为老鹳草药材来源之一 ,药典虽未收载 ,但其在东北分布广泛 ,应用较多.故本实验以鼠掌老鹳草为研究对象 ,对其较强的抗腹泻作用进行药理机制研究;并通过药效学实验深入比较鼠掌老鹳草与药典收载的老鹳草药理作用 ,对鼠掌老鹳草的进一步开

    作者:何静;尹海波;安晔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氯沙坦钾逆转血管紧张素 Ⅱ 诱导人肾脏足细胞 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体外实验中氯沙坦钾对血管紧张素Ⅱ(A ngⅡ)诱导的人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足细胞,按照干预方式将其分为4组:正常足细胞组,AngⅡ刺激组,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干预组,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干预组.通过噻唑蓝(MTT)试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试验观察不同浓度AngⅡ对足细胞生长的影响;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HE)和Gimsa染色观察足细胞形态变化;蛋白印迹法检测PKC活性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裂隙隔膜蛋白nepnephrin和podocin表达变化.结果 本研究成功培养人足细胞,同时发现在AngⅡ的作用下,足细胞生长受限,形态学也发生了显著改变,胞膜PKC/胞质PKC比例明显升高,nephrin和podocin表达减少,且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降低;而给予ARB及PKC抑制剂干预后上述改变有所恢复.结论 AngⅡ介导了人肾脏足细胞的损伤,给予其受体阻断剂可通过阻断PKC的表达从而一定程度上逆转损伤.

    作者:黄轶嵘;李荣山;郝剑;石媛媛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综合干预护理对老年带状疱疹患者临床疗效以及神经疼痛程度的影响

    带状疱疹是人体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而引发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疾病 ,病变处皮肤表现为成簇积聚的疱疹 ,其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具有一定的亲神经性 ,发作后可侵害神经 ,并导致严重的炎症性坏死 ,因此急性期患者可伴有明显的神经疼痛[1 ] ,若不及时有效治疗 ,部分患者可能会后遗神经痛 ,致使生活质量下降.目前 ,临床主要采取抗病毒、镇痛以及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 ,但由于急性期患者除了伴有剧烈的疼痛外 ,还会出现瘙痒、皮肤损害、复发感染、形象破坏、焦虑等一系列心理、生理方面不适症状 ,如果不及给予有效的护理 ,可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治疗效果[2 ] .我院对49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实施综合干预护理 ,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神经痛等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擂;冀春萍;赵鸿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猴下颌骨线式牵张成骨可靠性组织学观察

    肿瘤术后和外伤易造成患者下颌骨颏部缺损 ,患者的容貌与机体功能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而修复下颌骨颏部缺损又是临床医师的一大难题[1 ] .使用传统骨移植的方法不但手术的过程比较复杂 ,供区创伤会很大 ,患者手术后还有移植骨发生感染而坏死的可能 ,即便移植成功也和真正的下颌骨颏部的功能与形态重建相差较大 ,患者后期义齿修复也比较困难.

    作者:刘遵望;刘星宏;周伟平;范冶;印莉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C反应蛋白水平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 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次研究旨在分析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诊治工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并抽选了我院收治的180例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及60名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吕凤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综合心理干预治疗对中青年抑郁患者心律失常的疗效评价

    目前文献报道抗抑郁药物治疗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病例较多 ,而少有对中青年抑郁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研究报道 ,本文对临床上经诊断排除了器质性心脏病的中青年抑郁患者的心电图加以总结 ,探讨引起心电图异常的机理和治疗方法及心理综合干预治疗效果 ,报告如下.

    作者:张智;陈敏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替格瑞洛联合比伐卢定在2型糖尿病合并ST段 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中的应用

    目前及时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 ) ,充分恢复闭塞血管的前向血流 ,是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主要治疗方法[1] ,2型糖尿病(T2DM )并急性STEMI患者往往存在更显著的血小板活性增高、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亢进、更严重的内皮受损及炎症反应 ,更容易出现术后慢血流、无复流等现象.因此 ,T2DM 合并 STEMI患者PCI术前、术中、术后更需要优化抗栓方案.替格瑞洛作为一种新型的 P2Y12 受体拮抗剂 ,是非前体药 ,可直接作用于 P2Y12 受体 ,作用更强、起效更快,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2 ] . 比伐卢定(bivalirudin )作为一种可逆的、特异的、直接的凝血酶抑制剂 ,比肝素类间接凝血酶抑制剂使用安全、出血事件发生率更低[3 ] .本研究旨在观察替格瑞洛联合比伐卢定在 T2DM 并STEMI的患者直接PCI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雷新宇;郭大璘;张志岗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大量研究表明 ,吸烟、年龄、性别、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家族史是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公认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独立致病因素.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抵抗现象等多种危险因素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等的基础.为更好地了解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 ,本文对我院近年收治的合并2型糖尿病73例患者及同期住院的未合并糖尿病197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临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医学期刊责任编辑 在稿件编辑校对环节与作者的沟通策略探讨

    现代社会对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编辑工作不只是埋头编编改改的单纯工序 ,而是需要与社会相关层面交流互动的复杂而系统的创造性工作 ,这就需要编辑有很好的沟通能力.科技期刊稿件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涉及到编辑、作者、审稿专家、主编等多种角色的参与和互动.在诸多的互动关系 ,编辑与作者的互动为频繁 ,也为关键[1 ] .科技期刊是信息的载体 ,编辑是沟通的主体,在将信息传递给作者或接受信息的时候 ,有效的沟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 ] .医学期刊责任编辑所面对的稿件涉及医学专业的各个领域 ,所面对的作者和读者涉及各级医院的各个层面 ,与其说编辑工作的对象是文稿作品 ,不如说是各种领域的专家和作者.因此 ,责任编辑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极为重要.本文就医学期刊编辑在稿件编辑校对环节与作者的沟通策略进行探讨.

    作者:王炳彦;董海原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可塑纤维桩修复前牙喇叭口根管残根的临床研究

    大面积缺损的残根残冠是临床常见的牙体缺损类型,此类牙体缺损常规选用桩核冠修复.临床上前牙根管粗大 ,各种原因引起的根管发育未完成发生的牙髓坏死亦会形成喇叭口根管 ,根管内继发龋坏去除大量腐质或多次桩核冠修复等原因也会形成根管呈喇叭口样残根 ,根管粗大,根管壁薄,根管的抗力差 ,为修复带来难度.临床常见的金属桩核冠易根折 ,成品纤维状易脱落 ,可塑纤维桩是一种纤维增强的新型复合树脂材料.本研究选择喇叭口根管的前牙残根50例进行研究 ,对比可塑纤维桩和成品纤维桩的修复效果 ,为临床做出有益的探索.

    作者:王文洁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整体护理在无痛胃镜检查治疗中应用效果的对比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无痛胃镜检查中临床效果,制定可行的护理操作程序,以减轻患者的恐惧及痛苦,提高该项检查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及麻醉意外的发生.方法 对2017年1月至4月做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选择1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全程护理干预,将与本调查有关的调查结果汇总分析,从胃镜检查的必要性、无痛胃镜检查的优点、麻醉的配合、静脉麻醉药的不良反应、静脉的选择、术前的心理护理、体位摆放、术中的配合等方面进行宣教及麻醉后生命体征的观察等方面制定完整的操作规程.结果 不同护理干预下,观察组缩短了无痛胃镜检查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麻醉意外及并发症的发生,确保胃镜检查顺利完成,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查的心率、呼吸、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熟练的配合及整体护理能提高无痛胃镜检查患者满意度,减少患者的恐惧及紧张心理,使检查顺利进行并缩短检查时间,对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马永利;党娜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不同体质量指数60岁以上人群 膝骨关节炎防治中应注意的危险因素分析

    骨关节炎(O A )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随疾病进展患者会因病情进展和炎症反应而导致关节出现疼痛、僵硬、活动受限、变形等症状[1 ] .膝骨关节炎(KOA )常见于老年人群 ,同时随着我国人口寿命的延长 ,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 ] .根据有关研究报道 ,在老年人群中 ,一年之中出现关节疼痛的概率高达50% ,有临床症状的 K O A 发生率为37% ,有25% 的居民因O A而导致残疾[3 ] .由于其较高的患病率与致残率 ,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4 ]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山西省农村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进行调查 ,了解当地居民KOA的患病率,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比较不同体质指数(BMI)人群KOA 的患病情况 ,为OA 的患病及发生机制研究提供流行病学基础 ,并为今后骨关节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贺倩倩;张军锋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 晚期结直肠癌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绝大多数晚期结直肠癌无法手术切除 ,且多无法治愈 ,姑息性化疗是主要治疗手段 ,以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为主要治疗目标.其中 ,以5-氟尿嘧啶为主的 FOLFOX4方案是晚期结直肠癌一线化疗药物 ,但由于部分患者无法耐受其不良反应而只能选择雷替曲塞为主的 T OM OX方案[1 ].作为特异性的胸腺嘧啶合成酶抑制剂,雷替曲塞用于晚期结直肠癌已有较多临床报道 ,但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少见.本研究采用T OM OX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 ,观察其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并与 FOLFOX4方案进行对比 ,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鹏;何慧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山西医药杂志

山西医药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