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擂;冀春萍;赵鸿
胸腺瘤是胸外科治疗中常见的前上纵隔的原发肿瘤 ,约占所有纵隔肿瘤的20% ~40% ,是纵隔肿瘤中常见的类型.目前对胸腺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不清楚 ,认为胸腺瘤的发生与人体自身免疫有关 ,40~50岁人群多发 ,常并发重症肌无力.目前对胸腺瘤的研究中发现早期的胸腺瘤同样具有侵袭和转移的能力 ,仅仅通过组织学检查不能确定胸腺瘤的良恶性.临床学者认为30% ~40% 的胸腺瘤是具有侵袭性的 ,建议将胸腺瘤分为侵袭性胸腺瘤和非侵袭性胸腺瘤.
作者:孙波 刊期: 2017年第24期
大量研究表明 ,吸烟、年龄、性别、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家族史是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公认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独立致病因素.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抵抗现象等多种危险因素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等的基础.为更好地了解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 ,本文对我院近年收治的合并2型糖尿病73例患者及同期住院的未合并糖尿病197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临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极为慢性具较低传染性的疾病 ,但由于麻风分枝杆菌致病力不强 ,多数健康人对其有抵抗力 ,故受染者多而发病者少.麻风病患者初期主要表现为面部及四肢结节性红斑、水肿,可累及皮肤及外周神经 ,严重者可致容貌毁损和肢体畸残.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在20世纪末消灭麻风的计划 ,虽然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绩 ,但至今麻风仍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1 ].据报道 ,我国20世纪约有22万麻风病受累者 ,其中超过45% 的患者伴有面容毁损或眼手足残疾 ,且患者多生活在交通不便的地区 ,因外貌毁损、身体残疾 ,生活无法自理 ,生存质量较差.而20世纪后 ,医疗水平的改善使得麻风病治愈率不断提高 ,神经损害、致残程度显著减轻[2 ,3 ] .
作者:凌罕毅;植翠崧;尹林科;凌云志 刊期: 2017年第24期
在神经外科术后感染的发生率约为6.0% ~9.5% [1] ,高于平均医院感染率3.20% ,感染发生部位的构成比以肺部多见 ,其次为神经系统 ,两者在所有类型感染中所占比为33. 6% 和25. 6% [2 ] .一旦发生感染病死率极高 ,因此早期诊断术后感染意义重大.本研究宗旨通过对体温、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PR)、降钙素原(PCT )在神经外科术后病人中变化趋势的研究 ,探讨在早期预测术后感染的发生中的作用 ,从而提高临床医生对于术后感染的诊断能力 ,以减少住院周期及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作者:程红林;赵江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无痛胃镜检查中临床效果,制定可行的护理操作程序,以减轻患者的恐惧及痛苦,提高该项检查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及麻醉意外的发生.方法 对2017年1月至4月做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选择1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全程护理干预,将与本调查有关的调查结果汇总分析,从胃镜检查的必要性、无痛胃镜检查的优点、麻醉的配合、静脉麻醉药的不良反应、静脉的选择、术前的心理护理、体位摆放、术中的配合等方面进行宣教及麻醉后生命体征的观察等方面制定完整的操作规程.结果 不同护理干预下,观察组缩短了无痛胃镜检查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麻醉意外及并发症的发生,确保胃镜检查顺利完成,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查的心率、呼吸、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熟练的配合及整体护理能提高无痛胃镜检查患者满意度,减少患者的恐惧及紧张心理,使检查顺利进行并缩短检查时间,对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马永利;党娜 刊期: 2017年第24期
腹腔镜手术因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切口小等优点 ,在临床上得到普及.我院近年来小儿腹腔镜手术呈快速增长趋势 ,在缩短平均住院日、减轻患儿疼痛、提升护理质量方面都体现出独到的优点 ,但在手术过程中及手术后 ,患者因为患者因素、麻醉因素、手术因素可能发生体温降低现象[1 ] ,术中低体温会导致的并发症包括有麻醉苏醒延迟、术后寒战、心血管并发症等[2 ] ,危及患儿生命安全,增加了患者围术期的风险 ,低体温更容易出现在腹腔镜手术中[3 ] .我院手术室于2016年对围术期体温干预措施做了相应改进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虹梅;朱爱萍 刊期: 2017年第24期
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成为影响老年男性健康的重要泌尿外科疾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 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 ,TURP)目前仍是手术治疗中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金标准.患者由于术前存在逼尿肌过度活动、手术应激、气囊压迫、术后持续膀胱冲洗的影响 ,术后常出现早期频繁不自主膀胱收缩产生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 ,OAB)[1] .
作者:茹峰;王东文;荆强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认知介入干预对孕中晚期乙型肝炎患者认知行为、遵医嘱及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产检、住院及顺利分娩的124例,合并HBV感染的孕中晚期孕妇及其分娩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按住院顺序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均主张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全程规范性认知介入干预.采用自拟相关问卷评估2组孕妇认知行为、用药依从性、遵医嘱情况,于婴儿出生时、2岁及5岁时行HBV-DNA检测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阳转率和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结果 2组护理干预前抗HBV知识认知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抗HBV知识认知水平整体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用药依从性和遵医嘱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坚持用药率、遵医嘱良好率依次为75.8%、83.9%显著高于对照组56.4%、62.9%(P<0.05).观察组婴儿出生时、2岁及5岁时HBsAb阳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BsAg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HBV母婴传播阻断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合并HBV感染的孕中晚期孕妇实施全程规范性认知介入干预可显著提高其抗HBV知识认知水平和用药依从性,促进遵医嘱行为,从而有助于增强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
作者:田红卫;杜晓娜;刘晓静;董正洪;侯军良 刊期: 2017年第24期
老鹳草是我国常用中药 ,15版药典规定其正品为牻牛儿苗科牻牛儿苗属植物牻牛儿苗(Weodium stephanianum Willd )、老鹳草属植物老鹳草( Geranium wilfordii Maxim )或野老鹳草( Geranium carolinianum L )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祛风湿 ,通经络,止泻痢之功效 ,主治风湿痹痛 ,麻木拘挛 ,筋骨酸痛 ,泄泻痢疾[1 ] .鼠掌老鹳草作为老鹳草药材来源之一 ,药典虽未收载 ,但其在东北分布广泛 ,应用较多.故本实验以鼠掌老鹳草为研究对象 ,对其较强的抗腹泻作用进行药理机制研究;并通过药效学实验深入比较鼠掌老鹳草与药典收载的老鹳草药理作用 ,对鼠掌老鹳草的进一步开
作者:何静;尹海波;安晔 刊期: 2017年第24期
大面积缺损的残根残冠是临床常见的牙体缺损类型,此类牙体缺损常规选用桩核冠修复.临床上前牙根管粗大 ,各种原因引起的根管发育未完成发生的牙髓坏死亦会形成喇叭口根管 ,根管内继发龋坏去除大量腐质或多次桩核冠修复等原因也会形成根管呈喇叭口样残根 ,根管粗大,根管壁薄,根管的抗力差 ,为修复带来难度.临床常见的金属桩核冠易根折 ,成品纤维状易脱落 ,可塑纤维桩是一种纤维增强的新型复合树脂材料.本研究选择喇叭口根管的前牙残根50例进行研究 ,对比可塑纤维桩和成品纤维桩的修复效果 ,为临床做出有益的探索.
作者:王文洁 刊期: 2017年第24期
青光眼是一种致盲性眼病 ,眼压升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如不进行及时有效干预 ,可能导致视野丧失甚至失明[1 ] .微血管病变在青光眼病情发生、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2 ]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 HS )是一种临床常见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夜间睡眠时打鼾、憋气、日间嗜睡、乏力等 ,可能引起全身血流动力学改变.相关研究显示 ,SA HS与眼睑松弛症、视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存在密切联系[3 ]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250例青光眼合并S A H S患者为研究对象 ,探讨眼部联合全身的综合治疗对青光眼神经损伤的改善作用 ,以期为青光眼治疗开辟一个新领域.
作者:崔明霞 刊期: 2017年第24期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ositional paroxysmal vertigo ,BPPV )即耳石症 ,临床表现为头部变化诱发的阵发性短暂性眩晕 ,眩晕发作持续时间短暂,数秒至1 min ,并伴有眼震和自主神经症状 ,具有自限性 ,是常见外周性疾病,可为原发,也可为继发.
作者:李兰红;梁毅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介入对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和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90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 K A)患者随机按信封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术前及术后14 d 2组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s)水平、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数字分级法疼痛评分(NRS)、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膝关节活动度(ROM)、Barthel指数(BI)评分变化.结果 术后14 d,观察组血清D-二聚体、FDP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股总静脉血流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DVT发生,对照组有2例DVT发生,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浅静脉血栓(S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4 d,观察组较对照组NRS评分明显降低,ROM、HSS、BI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介入可改善下肢血液循环,有助于预防下肢DVT形成,并促进下肢功能恢复.
作者:刘新萍;刘新苗;管廷进 刊期: 2017年第24期
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是临床上股骨颈骨折治疗常用术式.尽管治疗方法取得了很多进步 ,但断钉、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时有发生 ,内固定治疗后复位不佳和固定不稳固是产生并发症的原因[1 ] .不同内固定方法拥有各自特点及其适应证 ,术者进行选择时要综合考虑患者情况.螺钉固定后 ,在予以骨折端稳定性的同时还会给予骨折面加
作者:张建平;梁文楷;赵巍;王亚俭;韩树峰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绝大多数晚期结直肠癌无法手术切除 ,且多无法治愈 ,姑息性化疗是主要治疗手段 ,以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为主要治疗目标.其中 ,以5-氟尿嘧啶为主的 FOLFOX4方案是晚期结直肠癌一线化疗药物 ,但由于部分患者无法耐受其不良反应而只能选择雷替曲塞为主的 T OM OX方案[1 ].作为特异性的胸腺嘧啶合成酶抑制剂,雷替曲塞用于晚期结直肠癌已有较多临床报道 ,但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少见.本研究采用T OM OX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 ,观察其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并与 FOLFOX4方案进行对比 ,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鹏;何慧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加味当归芍药散抑制组蛋白乙酰化酶p300(p300HAT)/血清环加氧酶-2(COX-2)通路调控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在黄褐斑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健康人表皮黑素细胞及30只雌性小鼠纳入研究,采用不同浓度加味当归芍药散处理健康人表皮黑素细胞,肌肉注射黄体酮及紫外线照射建立黄褐斑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各10只,分别给予常规剂量0.9%氯化钠注射液、低剂量及高剂量加味当归芍药散处理,检测不同浓度处理下细胞活力、细胞黑素含量及细胞中p300HAT、COX-2及Nrf2的RNA及蛋白表达量,同时检测治疗前后3组小鼠皮肤及肝脏的p300HAT、COX-2及Nrf2的RNA、蛋白质表达量.结果加味当归芍药散浓度为1.0 mg/mL时健康人表皮黑素细胞活力较对照组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味当归芍药散处理的健康人表皮黑素细胞p300HAT、COX-2的RNA及蛋白表达量和黑素相对含量较对照组明显低,Nrf2的RNA及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高,且随着加味当归芍药散浓度增加,健康人表皮黑素细胞p300HAT、COX-2、Nrf2的RNA及蛋白表达量降低、升高越明显,健康人表皮黑素细胞黑素相对含量降低越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仅低剂量、高剂量组p300HAT、COX-2的RNA、蛋白表达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Nrf2的RNA、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且治疗后高剂量组各项指标变化较低剂量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当归芍药散治疗黄褐斑的机制可能与其抑制 p300HAT/COX-2通路调控Nrf2表达有关.
作者:李燕红;杨谦;李锦亮;庄锦填;李振洁;钟金宝 刊期: 2017年第24期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 ,膝关节疾病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膝关节是人体大承重关节 ,保守治疗对严重受损膝关节疗效欠佳 ,手术治疗是目前严重膝关节炎主要治疗方案.全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成熟的膝关节疾病治疗技术 ,可以有效根治晚期膝关节病痛,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1 ] .髌下脂肪垫位于髌韧带下及两侧 ,属于关节内组织 ,对维持关节正常形态具有重要意义.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是否保留髌下脂肪垫目前尚存在一定争议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78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 ,分别保留或切除髌下脂肪垫 ,探讨保留髌下脂肪垫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高强;方庆山;葛满意;段泽敏;陈晓鹏 刊期: 2017年第24期
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菌药物同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具有高效低毒的优点 ,在临床使用非常广泛.两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都可能发生过敏反应 ,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 ,因此 ,部分药品说明书、文献要求或建议进行皮试 ,在临床实践中 ,大多数医院对两类药均进行皮试且多采用护理教材中介绍的青霉素G钠的皮试液配制方法[1 ] ,即传统的皮试液配制方法.但该方法存在药品规格变化时应如何配制皮试液以及配制过程影响因素多 ,操作步骤繁琐等问题.本文拟通过实验室研究 ,对传统的皮试液配制方法进行改良 ,并对该方法的实用性进行评价 ,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加准确、简便、实用性强的皮试液配制方法.
作者:陈敏;杨敏;周青武 刊期: 2017年第24期
肿瘤术后和外伤易造成患者下颌骨颏部缺损 ,患者的容貌与机体功能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而修复下颌骨颏部缺损又是临床医师的一大难题[1 ] .使用传统骨移植的方法不但手术的过程比较复杂 ,供区创伤会很大 ,患者手术后还有移植骨发生感染而坏死的可能 ,即便移植成功也和真正的下颌骨颏部的功能与形态重建相差较大 ,患者后期义齿修复也比较困难.
作者:刘遵望;刘星宏;周伟平;范冶;印莉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 ,多数有意识水平明显下降 ,合并高颅压致呕吐明显 ,肺部误吸多发;留置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频繁辅助吸痰 ;咳嗽反射减弱 ,痰液无法及时排出 ,形成坠积性肺炎及肺叶不张.颅脑手术及相关引流管的留置 ;血脑屏障对抗生素浓度的影响.留置尿管及中心静脉置管等.以上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特殊的病程及住院后有创操作多的特点 ,使院内感染的概率明显增加.文献[1 ,2]提示 ,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 ,由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所致院内感染,治疗难度正进行性增加 ,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作者:孙杰源;仝海波;范益民 刊期: 2017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