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核病院实验室人员的生物防护与管理

吴敏

关键词:肺结核病人, 实验室, 检验人员, 生物防护, 诊断与鉴别诊断, 呼吸道传染病, 诊断与分析, 乙类传染病, 直接接触, 身体健康, 化疗方案, 现代人, 细菌学, 类生命, 活动性, 分泌液, 传染源, 血液, 痰液, 尿液
摘要:我国约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600万,每年有25万人死于结核病,结核病是威胁现代人类生命的重要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当今实验室细菌学诊断与分析成为肺结核病人诊断与鉴别诊断、制定化疗方案、发现传染源的重要手段[1].结核病为乙类传染病,检验人员不仅长期与结核病人直接接触,还要与患者的痰液、血液、尿液、分泌液等标本接触,因此,结核病对检验人员身体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2].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荆门市2001~2007年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分析

    了解荆门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为制定出生缺陷干预措施,减少出生缺陷发生,提高出生人口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对全市出生缺陷监测上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欧阳峰;余红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当阳市1995~2006年艾滋病监测资料分析

    1995年,当阳市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后,每年在全市开展了艾滋病(AIDS)重点人群的血清学监测,现将1995~2006年的监测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陈发春;汪玉纯;任群慧;童绪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不同时间带运动干预糖调节受损的效果比较

    对糖调节受损(IGR)人群的干预措施包括饮食控制、运动和一些药物(如阿卡波糖)的应用.运动对IGR有较好的干预作用,但是,不同时间带的运动对IGR人群干预效果还缺乏比较研究.研究选取晚饭前后这段时间,比较晚饭前运动与晚饭后运动对糖耐量受损人群干预的效果,以期为人们选取更有效的运动时间带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代天修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三峡坝区居民传染病防治知识现状调查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一项宏伟的开发治理长江的综合性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等综合效益[1].参加三峡工程建设的单位来自全国各地.为了解三峡坝区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和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认识水平及影响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于2006年5月对三峡坝区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

    作者:余小垓;郭春华;张琦;彭良斌;昊瑞肖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空调环境对作业工人神经行为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空调环境对作业工人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方法 运用WHO推荐的神经行为功能测试组合(WHO-NCTB)对深圳市某企业密闭空调环境作业工人86名(观察组)及非空调环境作业工人64名(对照组)进行了神经行为功能测试,同时,测量了两组生产环境的空气质量状况.结果 空调生产环境气温、风速低于非空调环境,而CO2、甲醛浓度高于非空调环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5项消极情绪状况(紧张.焦虑、忧郁-沮丧、愤怒-敌意、疲劳-惰性、困惑-迷茫)的得分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积极情绪状态(有力-好动)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简单反应时平均值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数字译码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错误打点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空调环境可对作业工人神经行为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有必要对空调环境采取干预措施,以促进空调环境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

    作者:蒋立新;王永刚;邓凯杰;杨梅;程慧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湖北省血防人员掌握Kato-Katz法与集卵孵化法的技术质量考核与分析

    血吸虫病是一种流行于我国长江流域和以南12个省、市、区的重大传染病,它严重危害疫区人民的身体健康,阻碍社会经济发展,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评估某一地区或国家血吸虫病流行程度和疫情,国际上采用病原学诊断方法确定疫区人群的感染率.

    作者:范宏萍;邓爱群;涂祖武;元艺;曹慕民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中晚期妊娠利凡诺引产术中应用

    妊娠16周以上,因胎儿发育缺陷、计划生育等原因不能继续妊娠者,需要实施中晚期妊娠引产.中晚期妊娠引产具有较高风险,容易发生引产失败、妊娠产物排出不全、患者失血量大等问题.为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中晚期妊娠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引产术中应用效果,采取对照方式进行比较.

    作者:姜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p16基因甲基化

    目的 利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Nested-MSP,nMSP)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p16基因的甲基化状态,探讨其在肿瘤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利用nMSP法检测了6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鳞癌48例,腺癌17例)血清中p16基因的甲基化状态.结果 在6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p16基因的甲基化百分率为72.3%(47/65);nMSP法比普通的MSP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结论 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是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甲基化检测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基因甲基化分析.

    作者:杨燕;薛津若;肖凌;姚群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武汉市某区医院放射人员外周血象效应分析

    随着医院内X线检查或治疗项目的不断增加,接触X线的医技人员也越来越多.由于长期低剂量X线照射后可引起医技人员造血系统等方面的损伤,且造血系统的损伤主要表现在外周血细胞的变化上.为了解武汉市某区医院内放射人员的健康状况,对2004~2006年间放射人员体检外周血细胞进行了分析.

    作者:张莉;张俐娜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咸宁市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

    为了贯彻落实咸宁市政府联席会议咸宁纪要(2007年37号)精神[1],咸宁市卫生局、市总工会联合成立了咸宁市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领导小组,及时制订并印发了<咸宁市职业病危害调查工作方案>,于2007年3月20日至5月10日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职业病危害现状的调查,通过现场调查及汇总分析,基本摸清了咸宁市职业病危害现状,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学政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慢性前列腺炎合并支原体、衣原体感染1473例治疗效果分析

    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常见却又非常棘手的一种感染性疾病.现在慢性前列腺炎合并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多见于青壮年男子.现将武汉市十二医院及黄冈市第一人民医院2000年9月至2007年5月间收治的炎症性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合并支原体(UU)、衣原体(CT)感染的1473例病例的疗法与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成锋;却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武钢大冶铁矿接尘工人32年职业性健康监护资料分析

    武钢大冶铁矿始建于1890年,1953年重建,1958年重新投产,是我国第一个实行大型机械化作业的采选联合型铁矿山,为武钢重要的铁矿石基地之一[1-3].

    作者:关宏宇;苏良平;陈卫红;谢菁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鄂州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

    近年来,青少年暴力、自杀和网络成瘾等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危害青少年健康的重要因素[1].国内外研究均显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不但直接导致各类伤害的发生,而且吸烟和饮酒等行为与某些成年期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等密切相关[2].

    作者:杨颖;王步还;张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天门市2005~2007年艾滋病流行状况分析

    天门市地处江汉平原中部,总人口16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31万人,城镇30万人,每年外出务工人员达32万人.该市自2005年发现艾滋病(AIDS)疫情以来,截止到2007年底共报告发现HIV/AIDS感染者18例,已死亡6例,现存活12例,5人正进行免费抗病毒药物治疗,5人随访,2人失访.

    作者:李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宝鸡市麻疹疑似病例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宝鸡市2003~2006年麻疹疑似病例实验室确诊情况.方法 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麻疹IgM抗体,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23例疑似麻疹病例中,麻疹IgM抗体阳性者182例,阳性率为56.35%,20~29年龄组阳性率高,为71.11%,其次是<1岁儿童,为63.64%.性别及不同麻疹疫苗接种史间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宝鸡市麻疹发病水平较低.麻疹实验室的规范管理在麻疹监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崔秀玲;杜红中;李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催化示波极谱法和电位溶出法测定水中镉的比较

    对于水中镉的测定,有多种方法.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催化示波极谱法和电位溶出法,前两种方法属于传统成熟的分析方法.近年来,催化示波极谱法和电位溶出法在理论研究,分析技术方面较之经典极谱法都有了较大发展,加之仪器设备较为简单,易于维护,操作简单,有应用越来越广泛的趋势.催化示波极谱法已列入<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1],用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测定.该文比较催化示波极谱法和电位溶出法在镉测定上的优势,结果发现两法无显著性差异,而后者在诸多方面要优于前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兵成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糖尿病社区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己发展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是糖尿病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徐秋焕;李嫚;黄廷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天门市2003~2007年托幼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托幼机构是幼儿学习、活动和生活的聚集场所,如果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极易造成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为了解天门市托幼机构消毒状况,提高托幼机构消毒质量,有效控制传染病的暴发与流行,保护儿童身心健康,于2003~2007年连续5年对天门市竟陵城区30所托幼机构的消毒工作进行了督导监测.

    作者:罗后涌;黄汉华;胡卫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84例苯丙胺类兴奋剂急性中毒的临床救治分析

    苯丙胺类兴奋剂[1]是当今国际上广泛流行的毒品之一,主要包括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冰毒)、二亚甲基苯丙胺(摇头丸)及其它一些神经兴奋剂.2004年5月至2006年10月武汉市中心医院收治苯丙胺类兴奋剂急性中毒患者84例,现将临床治疗过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正威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蚊虫自然感染附红细胞体的调查

    目的 通过蚊虫叮咬宿主附红细胞体进入蚊体内感染的研究,评价蚊虫在附红细胞体病流行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在不同生境捕捉吸血蚊,在蚊胃血、胸、唾液腺压片检查附红细胞体,计算感染率.结果 年均人房蚊密度为16.6只/间·人工小时,畜房为105.44只/间·人工小时.共解剖965只,在蚊胃血阳性率为72.12%;在胸、唾液腺阳性率为30.16%.其中人房帐内捕蚊273只,在蚊胃血阳性率为53.11%,在胸、唾液腺阳性率为21.98%;畜房捕蚊692只,在蚊胃血阳性率为79.62%,在胸、唾液腺阳性率为33.38%.人房、畜房、野外感染率有差异(χ2=131.56,P<0.005).人房帐内平均吸血率为57.23%,平均叮咬人率为0.48只/人·天.结论 蚊虫在传播附红细胞体中具有一定的媒介作用.

    作者:邹学亮;周相朝;王承全;王大军;张宜锦;潘会明;吕全勇;徐晓菊;温立新;龚海燕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