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食用石膏粉中氟化物的含量

孙衡;何望喜

关键词: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电极法测定, 食用石膏粉, 氟化物, 食品添加剂, 慢性氟中毒, 卫生质量, 水和食品, 食品生产, 检测指标, 检测方法, 国家标准, 发育迟缓, 定量测定, 测定条件, 凝固剂, 硫酸钙, 加工中, 骨密度, 氟试剂
摘要:氟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成人每日需摄入2~3mg,主要从饮水和食品中摄取.氟缺乏可出现龋齿、生长发育迟缓、贫血、骨密度降低等问题.但是摄入过多的氟可以导致急性或慢性氟中毒.食用石膏粉在许多食品生产加工中被用作凝固剂,氟化物是此类产品的一个重要的检测指标,其氟浓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相关食品的卫生质量,国家标准中其检测方法为蒸馏氟试剂比色法,该方法操作起来比较繁琐,而且只能半定量,该文尝试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对食用石膏粉中氟化物进行定量测定,并对测定条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复异位妊娠45例临床分析

    重复异位妊娠是指首次异位妊娠经手术或保守性治疗后,再次在子宫外的输卵管、卵巢或腹腔内妊娠者[1].近年来,随着异位妊娠发病率逐年增高,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病率也有所上升,其危害性较大.该文通过对异位妊娠69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发生、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卢水芬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湖北省血防人员掌握Kato-Katz法与集卵孵化法的技术质量考核与分析

    血吸虫病是一种流行于我国长江流域和以南12个省、市、区的重大传染病,它严重危害疫区人民的身体健康,阻碍社会经济发展,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评估某一地区或国家血吸虫病流行程度和疫情,国际上采用病原学诊断方法确定疫区人群的感染率.

    作者:范宏萍;邓爱群;涂祖武;元艺;曹慕民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64例急诊手外伤回顾分析

    在急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手外伤,该文通过对64例急诊手外伤患者的统计分析,从中找到一定的规律,制定了一些贴近实际、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手外伤发生率和致残率,减轻手外伤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的身心伤害和经济负担.

    作者:董杰;马三丁;董菊香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84例苯丙胺类兴奋剂急性中毒的临床救治分析

    苯丙胺类兴奋剂[1]是当今国际上广泛流行的毒品之一,主要包括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冰毒)、二亚甲基苯丙胺(摇头丸)及其它一些神经兴奋剂.2004年5月至2006年10月武汉市中心医院收治苯丙胺类兴奋剂急性中毒患者84例,现将临床治疗过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正威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武汉市4例儿童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情况报道

    1 病例资料(1)一般情况 4例儿童中大年龄16岁,小年龄3.5岁,平均年龄10.25岁,3男1女,2例通过母婴途径感染,2例通过血液途径感染.

    作者:曹琳;姚中兆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5例急性血吸虫病的临床分析

    武汉市白沙洲段长江外滩因有钉螺孳生而成为血吸虫病流行区,有很多非疫区的外来打工人员在此暂时居住.特别是暑假期间,因缺乏对血吸虫病的认知,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以游泳、嬉水、捕鱼等方式接触疫水感染急性血吸虫病(简称急血).

    作者:李小平;岑丽萍;彭惠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鄂州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

    近年来,青少年暴力、自杀和网络成瘾等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危害青少年健康的重要因素[1].国内外研究均显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不但直接导致各类伤害的发生,而且吸烟和饮酒等行为与某些成年期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等密切相关[2].

    作者:杨颖;王步还;张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荆门市2001~2007年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分析

    了解荆门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为制定出生缺陷干预措施,减少出生缺陷发生,提高出生人口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对全市出生缺陷监测上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欧阳峰;余红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467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达标原因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在我国,目前有2型糖尿病患者3000万人,其中确诊的占30%,而治疗理想的仅占25.9%.为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达标的原因,现将武汉市十二医院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

    作者:姚建渝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白色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近年来,随着大量广谱抗菌药、免疫抑制剂和皮质激素及介人性检查的广泛应用,导致临床标本中酵母样真菌的分离率显著增加[1],由酵母样真菌引起的感染率逐渐升高,加之抗真菌药物的开发和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从而又导致耐药株的产生.

    作者:方志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一起群体性腹泻的调查分析

    2007年2月21日11:28,湖北省江陵县六合垸管理区职工医院,向江陵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该区居民有30多人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全身乏力、无里急后重和无发热等症状.荆州市江陵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采样检验.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证实此次群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引起.

    作者:许新文;黄松;彭晓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湖北省碘缺乏病健康教育试点工作评估报告

    碘缺乏病(IDD)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有关联疾病的总称.碘缺乏主要的危害是,胚胎期及出生后早期使大脑发育落后,导致儿童智力缺陷,严重影响国民健康和素质的提高.因此,防治碘缺乏病工作已纳入我国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

    作者:石青;李明健;周芳;熊培生;龚新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天门市2005~2007年艾滋病流行状况分析

    天门市地处江汉平原中部,总人口16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31万人,城镇30万人,每年外出务工人员达32万人.该市自2005年发现艾滋病(AIDS)疫情以来,截止到2007年底共报告发现HIV/AIDS感染者18例,已死亡6例,现存活12例,5人正进行免费抗病毒药物治疗,5人随访,2人失访.

    作者:李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三峡坝区居民传染病防治知识现状调查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一项宏伟的开发治理长江的综合性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等综合效益[1].参加三峡工程建设的单位来自全国各地.为了解三峡坝区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和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认识水平及影响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于2006年5月对三峡坝区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

    作者:余小垓;郭春华;张琦;彭良斌;昊瑞肖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娱乐场所女性性服务者两种行为干预模式效果的比较

    目的 探讨中国欧盟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100%安全套使用项目对娱乐场所女性性服务者高危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 应用性病艾滋病干预效果的多角度评价方法,全面比较两种干预模式的效果.结果 中国欧盟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试点女性性服务者自述患7种疾病(梅毒、淋病、衣原体感染、肝炎、霉菌病、滴虫病、盆腔炎)、同时患2种以上性病的患病率要高于100%安全套使用项目试点(P<0.01);对于正确认识:(1)蚊虫叮咬不会导致感染艾滋病病毒;(2)在性伴射精后清洗阴道,会感染艾滋病病毒;(3)你可能通过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发生性关系而感染艾滋病病毒等知识方面,中国欧盟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社区女性性服务者明显好于100%安全套使用项目社区(P<0.01),前者也更愿意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和参加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结论 中国欧盟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干预模式有利于女性性服务者正确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和对自身患病状况的认识,使她们表现出更加积极的求医态度和行为.

    作者:姚璇;詹发先;周翔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不同时间带运动干预糖调节受损的效果比较

    对糖调节受损(IGR)人群的干预措施包括饮食控制、运动和一些药物(如阿卡波糖)的应用.运动对IGR有较好的干预作用,但是,不同时间带的运动对IGR人群干预效果还缺乏比较研究.研究选取晚饭前后这段时间,比较晚饭前运动与晚饭后运动对糖耐量受损人群干预的效果,以期为人们选取更有效的运动时间带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代天修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中晚期妊娠利凡诺引产术中应用

    妊娠16周以上,因胎儿发育缺陷、计划生育等原因不能继续妊娠者,需要实施中晚期妊娠引产.中晚期妊娠引产具有较高风险,容易发生引产失败、妊娠产物排出不全、患者失血量大等问题.为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中晚期妊娠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引产术中应用效果,采取对照方式进行比较.

    作者:姜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天门市2003~2007年托幼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托幼机构是幼儿学习、活动和生活的聚集场所,如果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极易造成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为了解天门市托幼机构消毒状况,提高托幼机构消毒质量,有效控制传染病的暴发与流行,保护儿童身心健康,于2003~2007年连续5年对天门市竟陵城区30所托幼机构的消毒工作进行了督导监测.

    作者:罗后涌;黄汉华;胡卫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不同程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清IL-8和NSE变化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近年来,炎症反应尤其是炎性细胞因子在急性颅脑损伤中的作用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重要的炎性细胞因子之一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它对中性粒细胞有很强的趋化作用,并使之激活[1],参与颅脑损伤后的炎症反应.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sse,NSE)是一种神经系统特异性蛋白质,是检测脑中神经元损伤的客观指标[2,3].

    作者:廖云姣;刘君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催化示波极谱法和电位溶出法测定水中镉的比较

    对于水中镉的测定,有多种方法.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催化示波极谱法和电位溶出法,前两种方法属于传统成熟的分析方法.近年来,催化示波极谱法和电位溶出法在理论研究,分析技术方面较之经典极谱法都有了较大发展,加之仪器设备较为简单,易于维护,操作简单,有应用越来越广泛的趋势.催化示波极谱法已列入<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1],用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测定.该文比较催化示波极谱法和电位溶出法在镉测定上的优势,结果发现两法无显著性差异,而后者在诸多方面要优于前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兵成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