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柳州市566例吸毒者美沙酮维持治疗效果分析

俸卫东;韦启后;韦莉;白玉;单桂苏

关键词:海洛因成瘾者, 维持治疗, HIV, 降低危害, 社会功能
摘要:目的 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者的治疗情况.方法 按照国家工作组规定的入选对象标准,收治自愿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试点的患者,对受治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566例中,能坚持维持治疗者271例(占47.88%),脱失295例(占52.12%);经过美沙酮维持治疗后184例(占32.51%)保持操守;静脉注射毒品和违法犯罪现象得到控制;社会功能有所恢复,有45例(占7.95%)找到或恢复了工作;检测出的HIV感染者113例(占113/566)有53例坚持美沙酮维持治疗.结论 美沙酮维持治疗在改善静脉吸毒者的社会功能、降低毒品危害方面成效显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在啤酒生产中的应用

    啤酒是以大麦芽为主要原料,经粉碎、糖化、发酵等工序制成的一种低酒精饮料,由于其营养丰富,易被人体吸收,1972年第九次世界营养食品会议推荐为营养食品之一.但如果生产管理不佳,啤酒就会被污染,造成品质下降,甚至失去食用价值.将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HACCP)系统应用于啤酒的生产过程中,可确保产品的质量和食用安全.

    作者:陈胜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湖北省妇幼卫生保健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湖北省从2001年起开始了妇女儿童监测统计的新周期,湖北妇幼卫生保健在上周期妇女儿童纲要实施期间,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获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着良性的发展势头.本文通过将湖北妇幼卫生保健与全国进行比较,重点分析湖北省妇幼卫生保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在进行认真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作者:邓颖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湖北三峡地区首次发现袋衣蛾

    2007年3月,宜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三峡坝区某酒店发现一种昆虫,实验室鉴定为袋衣蛾Tinea pollionalla(Linnaues), 根据文献报道,该昆虫在湖北省尚无记载[1],此次发现为湖北省首次记录[2].袋衣蛾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谷蛾科Tineidae, 以幼虫蛀食干燥动物体、植物体、菌类、皮毛、毛织品等,为一种重要的储藏类害虫.

    作者:朱彬彬;李慧甫;李枝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列车餐车食物中亚硝酸盐含量调查

    亚硝酸盐是N-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现已确定N-亚硝基化合物对动物有较强的致癌作用[1].亚硝酸盐可以经过化学或生物学的途径合成多种多样的N-亚硝基化合物,而亚硝胺的形成浓度和亚硝酸盐的平方成正比[2].因此,必须控制食物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为了解列车餐车上食物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水平,加强餐车食品的卫生监督管理,控制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发生,武汉铁路卫生监督所襄樊分所对餐车上五类食物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彭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栀子酒湿性外敷治疗产后阴水肿38例观察

    产后会阴水肿是指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出现会阴部充血水肿.当阴部充血水肿时,由于局部水肿组织张力增高,压迫神经末桃,常引起患者疼痛不适,影响产妇休息及哺乳,同时也影响会阴切口的愈合.

    作者:祝继荣;周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野生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的传播与控制

    人兽共患病是指在人类和脊椎动物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即人类和脊椎动物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在流行病学上又有关联的疾病.我国的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脊椎动物约有5 300多种.在已知的1 415种人类病原体中,62%是人兽共患性疾病.

    作者:秦春娥;黄法利;解利珍;唐振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272株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分析

    目前控制结核病的主要手段仍然是化学疗法.但随着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结核杆菌的耐药率日趋上升,尤其是日益增多的耐多药结核病(MDR-TB),给结核病的控制工作带来巨大困难.为了掌握武汉市结核病人的耐药情况,以便给临床医生制定有效的化疗方案提供依据, 对272例肺结核患者的结核分支杆菌培养阳性菌株,分别用INH、RFP、SM、EMB、PAS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涂钟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家兔人工感染人源贾第虫的实验研究

    蓝氏贾第鞭毛虫在全世界分布广泛[1],我国人群感染率也较高[2],尤其是儿童.该虫引起的贾第虫病的危害性正逐步受到重视,对其深人研究有赖于动物模型的建立.国内外学者先后建立了人源蓝氏贾第鞭毛虫的长爪沙鼠[3,4]、B细胞缺陷小鼠[5] 、C57BL/6N小鼠[6]、家猫[7]和家犬[8]等感染模型,家兔实验感染蓝氏贾第鞭毛虫的研究尚未见报道.该研究用人源贾第虫人工感染家兔,观察了其病理变化、滋养体分布和排囊规律,摸索出提高感染成功率的方法.

    作者:肖少玉;谭苹;张国华;张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普法测定萝卜中有机氯农药及其代谢物

    有机氯农药曾经在农业上被广泛使用,尽管我国在1983年已禁止生产使用有机氯农药[1],由于有机氯农药属于持久稳定的有机污染物之一,且在生物体内积累,因此在环境中,特别是水、土壤中仍广泛存在.一些生长于土壤中的根茎类和块茎类食品就不可避免会受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污染.因食品组成复杂,测定有机氯农药需先萃取分离和浓缩,再用气相色谱法测定.

    作者:王文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COX-2抑制剂NS-398对肝癌HepG2细胞凋亡蛋白Bcl-2和Caspase 3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 抑制在肝癌HepG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NS-398处理HepG2细胞,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和半胱氨酸酶3 (Caspase3)活性变化;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不同浓度NS-398处理后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3表达变化.结果 流式细胞术显示NS-398 (0、100、200、300、400 μmol/L)作用HepG2细胞24h后,对照组未见凋亡峰,各试验组(100、200、300、400 μmol/L)出现明显的凋亡峰,其凋亡率分别为(10.51±1.04)%、(27.79±2.40)%、(45.72±3.32)%、(60.22±2.03)%,呈明显剂量依赖性( P <0.01),不同浓度NS-398处理后Bcl-2表达下降,Caspase3表达增加,随着NS-398处理浓度的增加,表达活性Caspase3 的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67±0.22)%、(9.53±0.15)%、(21.28±0.43)%、(39.63±0.8)%、(63.40±0.69)%,呈明显剂量依赖性( P <0.01).结论 选择性COX-2 抑制剂NS-398可能通过下调Bcl-2蛋白表达活化Caspase3,从而诱导肝癌细胞HepG2凋亡,COX-2抑制也许可作为新的肝癌的治疗方法.

    作者:吕必华;张玲;刘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运用大众传媒开展健康教育的优势

    健康教育是一项社会性、群众性很强的卫生保健知识教育,要搞好健康教育工作,单靠健康教育专业机构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发挥各自特长.电视、报纸、广播等大众传媒在信息的传播上有其它传媒无可比拟的优势,它们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宣传教育,健康教育作为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自然也是大众传媒工作任务的一个方面,因此健康教育机构同电视、报纸、广播等宣传部门建立正常的工作关系,加强协作,发挥其传播优势,已成为健康教育机构经常采用的即经济快捷、效果显著的教育途径之一.

    作者:周肖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国际卫生条例(2005)》简介与应对原则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在同疾病的对抗中取得的优势日趋明显,但是,也应清醒地看到,由于鼠疫等急性传染病仍对人类构成重大威胁,非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频显,中毒、核和辐射损伤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呈波动趋势,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常有发生,各种恐怖威胁(主要指公共卫生方面)的可能仍然存在,自然灾害产生的公共卫生问题负担加重,其它突发事件衍生的公共卫生事件增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际化,传染病国境间传入形势严峻.修改《国际卫生条例》势在必行,现将《国际卫生条例2005》主要内容及卫生系统应对原则简述如下.

    作者:曹闻;周晓蓉;吴少斌;吕桂阳;张亚兵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浅谈构建和谐的医院护理服务

    和谐社会是当前党和政府所大力提倡和努力实现的.作为社会服务窗口之一的医院,构造和建设和谐的医院护理服务是实践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是医院两个文明建设的具体落实,同时也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端正医德医风的基本要求.

    作者:张红杰;戴利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深圳市2005~2006年传染病暴发疫情监测分析

    目的 对深圳市2005~2006年暴发疫情监测系统的运行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分析两年监测结果的异同.方法 对法定传染病疫情及常见的非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建立主动监测网络直报系统,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从深圳市暴发疫情监测系统导出2005及2006年的监测数据Excel报表,利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深圳市2006年聚集性病例及暴发疫情共报告204起,总病例数2 423例,分别较2005年上升89%和51%.2006年暴发疫情仍以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为代表的呼吸道传染病为主;暴发疫情多集中发生在中小学和幼儿园等集体单位;2006年传染病暴发疫情的高峰在春季;与2005年暴发疫情大多类似但略有区别.结论 深圳市2006年传染病暴发疫情较2005年有明显增加,但流行特征类似.依托各级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建立的暴发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是行之有效的,它能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互为补充.

    作者:谢旭;牟瑾;马汉武;吕秋莹;李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26例急性血吸虫病暴发流行突发疫情的调查分析

    2005年8月5日上午,仙桃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疫情报告,该市毛嘴镇紫荆村有少数村民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市卫生局迅速通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调组、市人民医院临床专家组赶赴现场调查,随后市血防办、省血研所专家也到达现场进行调查核实.通过查看现场,走访村民,询问病史,采集血、粪、钉螺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根据专家组意见,证实是一起急性血吸虫病感染突发疫情.该市立即启动了血吸虫病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现将疫情调查与处理报告如下.

    作者:汪爱华;杜新华;朱国才;王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柳州市566例吸毒者美沙酮维持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者的治疗情况.方法 按照国家工作组规定的入选对象标准,收治自愿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试点的患者,对受治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566例中,能坚持维持治疗者271例(占47.88%),脱失295例(占52.12%);经过美沙酮维持治疗后184例(占32.51%)保持操守;静脉注射毒品和违法犯罪现象得到控制;社会功能有所恢复,有45例(占7.95%)找到或恢复了工作;检测出的HIV感染者113例(占113/566)有53例坚持美沙酮维持治疗.结论 美沙酮维持治疗在改善静脉吸毒者的社会功能、降低毒品危害方面成效显著.

    作者:俸卫东;韦启后;韦莉;白玉;单桂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妊高征与晚期孕妇三项凝血指标变化的意义

    通过观察正常晚期任娠妇女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血征)孕妇三项凝血指标的变化,探讨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和妊血征妇女血液纤溶性凝血改变.对58例晚期孕妇、45例妊高征妇女和23名正常未妊娠妇女的凝血指标进行检测,并把二者分别和正常妊娠妇女的指标作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艳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咸宁市实施第一轮FIDELIS结核病控制项目三年效果分析

    咸宁市第一轮FIDELIS结核病控制项目(运用当地自发的有创意的方法推广DOTS策略,以终止结核病的肆虐)自2004年起开始实施,该项目综合措施是提高结防机构疑似肺结核病人就诊率、新涂阳病人发现率、涂阳新登记率以及综合医院疑似结核病人转诊率和转诊到位率.为评估该项目实施成效,现将项目实施的情况和效果分析如下.

    作者:陈建兰;葛木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义乌市2006年流行性脑膜炎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节.2000~2004年义乌市共报告流脑病例5例,无死亡病例,2005年及2006年义乌市每年各报告流脑病例14例,并出现死亡病例.流脑在义乌市出现流行趋势,构成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楼灵巧;吴因平;贾巧娟;陈劲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吗啡对外周刺激诱导的大鼠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LTP)的抑制作用

    目的 观察吗啡急性中枢应用,对外周电刺激坐骨神经诱导的海马CA1区LTP及海马痛觉调制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25只雄性SD大鼠200~260 g,随机分为5组.单刺激坐骨神经,各组侧脑室给药后给予强直刺激,观察场电位的变化.结果 单刺激坐骨神经可在海马CA1区诱导出场电位(21.43±4.54) μV,其潜伏期较长(169.94±14.65) ms及阈值较高(平均15 V),据此,推断是C类纤维诱发的;强直刺激后海马CA1区可出现持续时间在2 h以上LTP现象;中、大剂量吗啡侧脑室注射可抑制海马CA1区LTP,纳洛酮可阻断这种作用.结论 LTP是海马痛觉调制的生物学机制之一,阿片受体在其中起重要作用.吗啡对C-类纤维诱导的海马CA1区LTP的抑制作用可能通过阿片受体实现.

    作者:杨坦;刘萍;舒丹;上官守琴;胡祁生;毕勇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