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长春市煎炸植物油卫生质量调查分析

白雪梅;朱静鸿

关键词:长春市, 煎炸植物油, 卫生质量, 调查分析, 酮类化合物, 油炸食品, 羰基化合物, 生活水平提高, 油脂氧化, 美食文化, 环境因素, 过氧化物, 微生物, 羰基价, 温度, 空气, 角色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美食文化的兴起,油炸食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充当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油炸食品所使用的植物油受环境因素,主要是温度、空气、微生物、热、光等的影响,会使油脂氧化,生成过氧化物,进一步分解为含羰基的化合物,这些二次产物中的羰基化合物即醛、酮类化合物,其聚积量就是羰基价.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标本的管理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

    活体组织病理诊断是外科疾病的第一诊断,是金指标[1].正确处理手术标本不仅能给病理诊断及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保证,而且也维护病人身心免受伤害的权利,杜绝了因标本处理不当带来的医疗纠纷.因此手术标本的管理越来越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闫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不同人群HCV与其它肝病标志物阳性率的调查

    目的 了解江苏省启东地区不同人群的HCV等肝病标志物情况.方法 采集肝癌病例、HBsAg阳性者及自然人群血清标本,用酶免法检测抗-HCV;同时检测ALT、抗-TTV IgG,HBVM标志物作参考比较.结果 肝癌病人、HBsAg阳性者和自然人群的抗-HCV阳性率分别为5.11%、1.82%和2.42%,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见HCV感染与HBV感染间的联系,与年龄、性别、血型的关系也不大.9例抗-HCV阳性的肝癌患者中有6例伴有HBsAg阳性,有1例所有的HBVM均为阴性,且ALT和AFP均为阴性.有1例伴有抗-TTV IgG阳性.结论 启东地区抗-HCV感染率不高,不同人群间的差别不大;与历史资料比,似有下降的趋势.

    作者:陆建华;陈建国;朱健;张永辉;朱源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咸宁城区涉性服务人员AIDS知识和行为调查分析

    为遏制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降低艾滋病发病率,咸宁城区2006年继续实施娱乐场所100%安全套使用项目(CUP).2006年对涉性服务人员开展了KABP(知识、态度和行为问卷调查,并与2004年调查资料比较,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魏尊;陈大顶;陈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社区健康教育对改善人群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评估

    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的一种多发病和慢性病,前列腺增生又称前列腺肥大,是指前列腺的基质和(或)腺体的增生.

    作者:李秋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125例狂犬病临床及流行特征分析

    狂犬病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为100%[1].近年来,病死数居我国37种法定报告传染病首位.2006年全国狂犬病发病率比2005年增加28.48%,死亡人数占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总死亡构成的25.51%[2],狂犬病对社会的危害日益加剧.对武汉市传染病医院近年来收治的125例狂犬病病人的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郑汉丹;周海兰;陈勇;牛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1996~2006年仙桃市医疗机构消毒监测结果分析

    1996年以来,仙挑市依照国家相关标准开展了对医疗机构以实验室监测为主要手段的消毒监测管理工作.经过11年的努力,该市消毒监测覆盖面已达到了100%.

    作者:赵福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三峡库区兴山县二、三期蓄水库底卫生清理效果评价

    在大型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环境改变容易造成传染病流行和暴发,在我国已有这方面的教训.为了保护三峡水库环境卫生,防止水体污染,控制介水传染病和鼠传疾病流行,保障库区下游人群健康,根据<长江三峡水库库底卫生清理技术规范>[1]要求,兴山县于2001~2006年对库底二、三期蓄水前实施了卫生清理,并按照要求进行检测和抽样监测,评价清理效果,现将库底卫生清理及效果评价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温立新;王承全;邹学亮;王大军;吴开琼;郑凌;龚海燕;张宜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XML技术在武汉市公共卫生信息网络系统中的应用

    在研发武汉市公共卫生信息网络系统中,为解决不同疾病报表的填报问题,需要考虑不同报表的不同需求,统一网络系统报表管理体系,为适应这种特别要求,传统的关系数据库的方法,需要对多个报表单独设计,这样后台运数量会非常大,对硬件要求非常高,为解决这一突出问题,我们选择XML技术应用到系统研发,探索XML技术在公共卫生信息网系统中应用.

    作者:罗俊;肖鹏;庞延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武汉市465例涂阳肺结核病人中断治疗原因分析

    随着化学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和其他人为因素,耐多药结核病日益增多,对全球结核病的控制造成了严重威胁[1].近年来武汉市肺结核耐药率持续较高水平,其中肺结核病人中断治疗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方翠红;张正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双氢克尿噻治疗糖尿病大泡一例报告

    鄂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试用双氢克尿噻治疗糖尿病大泡,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1 病史及治疗经过 患者,女,76岁,患糖尿病5年.双下肢出现水泡1日,于2006年5月4日入院.T:36.5℃,R:20 次/分,Bp:155/70 mmHg.神清,精神可,面色稍苍白,左眼睑下垂,无腋毛,甲状腺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罗音,心率110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未触及,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脊柱和四肢无畸形.

    作者:余乃新;张亚兵;余雪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手术室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医院是病人密集的场所,由于其环境易被污染,而导致医院内感染,医院感染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社会均有严重危害.手术室又是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担负对病人进行手术和抢救急危重病人的任务,因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手术病人的预后及医院的医疗效果,感染严重者可危及病人生命[1],因此加强对手术室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至关重要.现就汉川市中医院手术室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进行探讨.

    作者:陈凤成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晚期血吸虫病479例八年随访结果分析

    晚期血吸虫病(简称晚血)的疗效、预后与是否合并HBV感染密切相关,作者对黄陂区血吸虫病防治所1996~2004年收治的单纯晚血293例(简称单纯组)与晚血合并HBV感染186例(简称合并组)进行回顾性分析与随访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汪伟;侯安明;葛天高;吴国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一起不明原因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2006年12月3日中午,武汉市某服饰公司食堂发生84名职工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分析及实验室检测,证实系食用平菇炒鸡蛋所引起,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小学教师颈椎病患病情况及病因分析

    目的 了解中小学教师颈椎病患病情况及其病因.方法 随机抽取某地区10所中学和8所小学的603例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教师的一般情况、职业史、生活习惯、颈椎病患病情况等.结果 603例调查对象中,颈椎病患病率47.30%,教师每日伏案工作超过5 h者颈椎病患病率高于伏案工作少于5 h者(P<0.05),长期高枕者患病率高于无长期高枕者(P<0.05),合并咽喉炎者颈椎病患病率高于无咽喉炎者(P<0.05),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P<0.05),有头颈部外伤者高于无头颈部外伤者(P<0.05).结论 中小学教师为颈椎病的高发人群,其中,女性教师多高于男性;教师伏案工作和教师咽喉疲劳等职业因素可能为中小校教师颈椎病高发的主要原因.

    作者:胡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对17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高血压病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常见的病因之一,其发生与患者的工作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高血压病人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及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可直接影响高血压的控制效果[1~3].

    作者:叶菁;唐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当阳市五类人群HIV感染情况及行为特征调查分析

    为了解当阳市艾滋病(AIDS)近期流行形势及传播行为特征,2006年1~12月,当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吸毒者、涉性服务人员、性病门诊就诊者、孕产妇和长途运输卡车司机等5类人群,开展了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和AIDS、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汪玉纯;陈发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运用集中度分析卫辉市2000~2005年常见传染病季节分布

    为了解河南省卫辉市常见传染病的季节分布特点及可能影响因素,为今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采用集中度指标,结合月发病率占全年发病率的百分比,对该市2000~2005年常见传染病发病的季节分布变化趋势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丽;严玉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武汉市1992~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武汉市1992~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乙脑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疫情报告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与发病特点及三间分布.结果 1992~2006年武汉市共报告乙脑病例433例,死亡10例,年均发病率0.41/10万,年均病死率2.31%,乙脑发病呈明显下降趋势,且2005年和2006年连续两年无乙脑病例报告;发病季节在4~9月,高峰期在7~8月;病例主要集中于新洲区(占39.72%)、黄陂区(占31.87%)、江夏区(占12.24%)等郊区;15岁以下的患者占94.23%(408/433),散居儿童发病占61.20%(265/433).结论 武汉市乙脑发病主要表现为散发,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人群以低年龄组为主.近年来乙脑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乙脑监测和防控依然不能放松.

    作者:陈邦华;胡权;余滨;刘普林;高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一起蜡样芽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

    蜡样芽孢杆菌是食物中毒中较常见的致病菌,在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居前3位[1,2].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的发生季节性明显,以夏、秋季,尤其是6~10月为多见.在我国引起中毒的食品种类繁多,多以剩米饭、米粉为常见[3].作者就一起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进行了调查分析.

    作者:陈普成;肖军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湖北省2006年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分析

    细菌性痢疾是我国法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具有发病率高、传染性强、流行范围广等特点.湖北省2006年8个县市报告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10起,累计发病831人.为了解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与变化,为制定预防对策提供依据,现将湖北省2006年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流行特征分析如下.

    作者:蒋晓清;吴杨;李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