俸卫东;翁毓秋;韦琳;韦启后;单桂苏
湖北省属非稳定性中低度间日疟流行区,主要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1963年以前曾有恶性疟、三日疟流行.通过几十年的防治,特别是五省疟疾联防开展以来,该省疟疾疫情得到有效控制,20世纪80年代后疟疾发病逐年下降,90年代保持在较低水平,全省已有49个县(市、区)达到部颁基本消灭疟疾标准.2000年以来,疟疾疫情在嗜人按蚊疟区及其周边部分县市有所回升,枣阳、襄阳、南漳、广水、老河口等县市的局部地区出现了暴发流行,经过几年的积极防治,疫情已得到了有效遏制.
作者:裴速建;黄光全;胡乐群;桂爱芳;左胜利;陈国英;刘井元;袁方玉;彭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艾滋病已成为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艾滋病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它的起因、感染、传播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深受人们行为规范的影响.此外,HIV/艾滋病的传播与治疗,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而且还将继续影响人类的社会生活和行为规范.在非西方国家,艾滋病的传播一般是通过性行为和输血传播.当吸毒、性接触成为艾滋病蔓延的主要途径时,对吸毒和以性行为传播艾滋病的干预就成为政府不得不面对的沉重工作.各国政府和民间组织都在为预防艾滋病不懈地工作,中国也不例外.有研究证明相同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的人之间亲和力明显增大,更容易亲近并进行有效交流[1].在高危人群中,用同伴教育的方式传播性病、艾滋病知识,更有利于转变不恰当态度和不安全行为[2],从而有效预防性病/艾滋病.
作者:尹平;李柯;李新利;张万宏;陆芳;陶芳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截至2005年底,全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65万人(54~76万人)[1].HIV感染者/AIDS病人在社会中是一个弱势群体,不仅在身体上承受着艾滋病病毒的折磨,在心理上也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其焦虑和抑郁程度远远超过普通人[2].作者在凉山州和大冶市两地共调查98例HIV感染者/AIDS病人,分析其抑郁和焦虑状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心理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钱足庶;余冬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艾滋病患者的困境和需求,提出构建艾滋病患者社会支持系统的建议.方法 采用深度访谈、小组讨论、现场观察等研究方法.结果 艾滋病患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身体状况恶化、资源缺乏、劳动能力丧失和劳动权力被剥夺、歧视和排斥;艾滋病患者的需求主要表现物质、经济、劳动权力、公平对待等方面.结论 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广泛合作;完善服务体系.
作者:余焱明;程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一种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地传染病,该病在我国流行范围广,发病人数多,危害比较严重.深圳市既往3次调查都证实存在HFRS疫源地[1~3],已引起卫生部门的关注.多年来特区建设迅速,生态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同时该病疫情呈上升趋势[4],为更好的防治HFRS,宝安区2005年5~6月开展此次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智超;黎建明;詹志强;余家麟;黄振宇;周小峰;魏祖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1 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和发展趋势1.1 流行现状从全球来看,自1981年在美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患者以来,截至2005年12月,累计活着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HIV/AIDS)3 940万.仅2004年,就有490万新感染者,死亡310万.
作者:曾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全省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服务现况,为进一步规范VCT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发放统一VCT调查表,由各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填报,对全省资料作统计分析.结果 ①全省84个市(县、区)共有VCT门诊348个,咨询员808人,其中专职咨询员占30.2%,接受过培训的咨询员占30.7%.②2005年提供检测前后咨询29 302人次,提供其它转介服务1 595人,接受HIV抗体检测27 103人,发现HIV感染者/ADIS病人333人,HIV感染率为1.2%.③存在的主要问题:VCT的宣传促进不够;专职人员缺乏,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缺乏VCT运转经费.结论 VCT服务网络已初步形成,并在艾滋病防治中显现出重要作用,为了满足艾滋病防治工作深入开展的需要,应当加强人员培训和VCT的宣传促进,以提供VCT服务的可及性.
作者:彭国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天津地区夏季一起小学校流感样暴发疫情中分离出2株甲1亚型流感病毒株HA1基因变异情况.方法 MDCK细胞和鸡胚双腔法分离流感病毒,收获病毒液提取病毒的RNA,进行RT-PCR,扩增产物纯化后测序,用DNASTAR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新分离株HA1基因长度为325个氨基酸,与国际疫苗株A/NewCaledonia/20/99相比氨基酸同源性高于98%,氨基酸替换位点有5个,其中165位位于抗原决定簇Ca1区.结论 天津地区新分离甲1亚型流感病毒抗原性发生进一步漂移,但变异程度不大.
作者:孔梅;段卫平;李晓燕;李琳;高璐;陈锦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湖北省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逐步推广普及使用百白破混合制剂(DPT)疫苗.在疫苗使用初期,由于缺乏冷藏设备,只能利用冬春季节气温较低的气候条件安排预防接种工作.大量易感儿童因接种机会少而不能获得免疫保护,百日咳的发病未得到控制.1984~1987年湖北省分期分批建立冷链系统,DPT的接种由过去的一年一次改为按月接种或隔月接种,改变了使用DPT疫苗前自然流行状况.DPT的接种率不断提高,百日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下降.为了进一步探讨百日咳发病的流行规律,制定控制和消灭百日咳措施.现将湖北省百日咳发病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张发香;孙静;郑莉;李书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为了解湖北省荆州市乡镇医院诊断X射线机防护性能,掌握X射线机工作场所防护情况,荆州市卫生监督局于2005年6月~10月对该市乡镇医院X射线机防护情况进行了调查与监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冬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前,由于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血浆中HIV-RNA的定量检测已被公认为可以预估病人病程,并可利用于鸡尾酒疗法的效果评估[1].因此,临床医师可利用检测结果判定病人的进程和进展,及在接受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起监测与指导作用.随州市自2003年7月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进行大规模抗病毒治疗,感染者血浆中HIV-RNA含量的变化如何?笔者于2004年7月、2005年7月对HIV感染者在不同治疗情况下血浆中HIV-RNA含量进行了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何卫华;金晓舟;何华仙;周沛林;张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艾滋病是由于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所引起的、具有一系列复杂症状的综合征.判定人体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主要手段是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开展和加强艾滋病强制性检测,可以及早发现艾滋病病人,防止艾滋病的进一步传播与流行.因此,作者就艾滋病强制性检测政策进行了研究分析.
作者:王绍鑫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湘东区,南昌市东湖区、西湖区,景德镇市珠山区,乐平市6个项目县区至2005年6月底共累计报告HIV/AIDS数为213人,占全省60.17%,其中累计报告死亡HIV/AIDS数为65人,占全省死亡报告的75.58%;有72.3%是通过吸毒感染,2005年通过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的为22.5%,是江西省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高发地区.为了解艾滋病高发地区高危人群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因素,为实施干预措施提供指导依据,6个县区于2005年9月1~30日对本地区高危人群危险行为状况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
作者:王艳华;廖清华;陈红;龚俊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可供人类预防控制疾病所使用的疫苗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公众对预防接种的认知日益提高,预防接种副反应(Adven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也越来越受到关注[1-3].为保证预防接种的实施安全,改善预防接种的服务质量,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发生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更好地贯彻实施国务院《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做好免疫规划工作.2005年,湖北省作为全国10个试点省、直辖市之一,按照卫生部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统一要求,率先开展了AEFI的监测工作.现将湖北省AEFI监测试点工作报告如下.
作者:李书华;郑景山;张发香;王运超;周红俊;严毅;邓万霞;顾琼;黄璟;潘洁;刘爱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国家于2003年开始广泛对艾滋病病人实施免费抗逆转录病毒(ARV)治疗,由于该方法在国内临床应用时间较短,目前有关治疗方法与效果评价、耐药性及毒副作用等多是引用国外资料,国内报道较少.2003年7月,孝感市启动ARV治疗,对符合条件的艾滋病病人实施免费治疗,到2006年5月底累计治疗25人,治疗过程中4人死亡,2人退出治疗.目前正在接受治疗的有19人.为评估治疗效果,了解其毒副作用和规范ARV治疗提供依据,现对孝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受过ARV治疗的病人的各种检验记录、随访记录、病历等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国;雷汉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该研究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分析主要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心理行为干预措施,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以及政府制订相关政策和采取有效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吴均林;陈晶;王春荣;葛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优化乙型流感暴发监测中分子鉴定的实验条件.方法 分别以病毒RNA提取试剂盒手工提取和全自动核酸提取工作站提取江苏省暴发标本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看家基因核糖核酸酶P(RNaseP)和乙型流感核蛋白(B-NP)基因;分别以本实验室建立的RT-PCR扩增体系和进口商品化RT-PCR扩增体系,对乙型流感基质蛋白(B-M)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看家基因RNaseP能有效监测采样和RNA纯化的有效性;手工提取RNA的效率高于自动提取;进口商品化RT-PCR体系的扩增M基因效果较好.结论 以手工法提取RNA,以real-timeRT-PCR检测B-NP基因和以进口商品化RT-PCR扩增体系检测B-M基因,能相对客观地反映病毒流行现状.
作者:韩卫宁;孙圆圆;潘浩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随着传染病的有效控制,人类不健康行为和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人群中开展健康危险因素的调查,可为预防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为了解三峡坝区慢性病流行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三峡大学医学院等于2005年4~10月组织开展了三峡坝区--宜昌市慢性病相关行为生活方式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邓青;刘晓俊;苏拥军;徐勇;胡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流动人口数目庞大且难于管理,在艾滋病的传播和流行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促进因素[1].由于农民工自发频繁的流动性和自身所处的社会弱势地位,容易与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相联系,有可能成为艾滋病传播中的脆弱人群[2].有研究表明,文化程度低、男性和经济收入低的农民工应成为城市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3].在男性农民工较为聚集的建筑工人群体中,进行了预防艾滋病知识、行为情况调查及健康教育干预研究.
作者:许辉;王育斌;宋世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为掌握痢疾病在恩施州的流行规律及开展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恩施州1996~2005年痢疾发病情况进行了分析.
作者:张慈枝;谷忠全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