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来宾;吕洁丽;闫福林
我国当前正处于从医药生产大国向创新药物研发强国的关键转型时期,这一过程亟须大量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 为了解决高素质创新性药物化学人才缺乏的问题,沈阳药科大学积极探究新的药物化学人才培养模式,为药物化学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孙铁民;赵临襄;郭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生药学的热情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生药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构建一套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张来宾;吕洁丽;闫福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以提高药学本科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借助于新药研发的思路,将多个药学分支学科实验有机联系起来,从2008年以来在药学本科学生中实施了大药学综合性实验教学. 此实验教学改革加强了学生对药学学科的整体性认识,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对于培养我军紧缺的新药研发人员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综合性和创新性高等药学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作者:陈琰;鲁莹;钟延强;邹豪;俞媛;张翮;孙治国;刘俊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以云计算辅助教学技术为基础,结合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发展趋势、药学人才培养要求以及药物设计学学科自身特点,构建云计算服务网络教学平台,阐述基于云计算的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教学构架. 对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学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探讨云计算对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课程改革的意义.
作者:欧阳勤;王懿;刘天渝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初步分析药剂学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提出基于CDIO教学理念结合药剂学实验课程自身的特点进行课程改革的初步设想,包括从教学观念的改革、学生系统能力的培养的革新、师资队伍的构建、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考核方式的转变等方面做出相应改革的新思路.
作者:宋晓玲;刘全礼;宋淼;闫暾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通过对我国医学院校和药学院校的临床药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分析,结合国内医药学院校临床药学专业培养方式与从业岗位的情况及美国临床药学就业方向,分析当前国内临床药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针对临床药学生就业问题提出建议.
作者:冯雪雷;蒋君好;余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专业内涵建设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 以内蒙古工业大学制药工程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教师队伍和人才水平、教学管理制度、实践基地建设、学生就业和社会评价等六个方面对专业内涵建设的思路进行了探索,旨在为制药工程专业的内涵建设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洪海龙;竺宁;李利军;李潇;陈秋月;景慧萍;田春;高媛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合作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和反思式教学是近些年来国内备受关注的三种不同的教学模式. 虽然三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各有特点,所发挥的作用也各不相同,但它们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关联之处. 在对三种教学模式的本质的揭示上,从概念界定、构成要素、主要特征及作用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通过研究三者本质和内在联系,从而找到将它们进一步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依据.
作者:刘颖新;刘利利;陈斌;罗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非学历教育是高校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构建的基础. 高校作为非学历教育的组织者之一,加大非学历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构建一支学术水平硬、实践能力强、乐于从事非学历教育的教师队伍,将有利于高校非学历教育的稳步发展. 从高校非学历教育师资队伍的认识观念、合理构建、科学考评等方面进行剖析,为我国高校非学历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王志刚;蒋宏民;朱国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就近年来药学本科生毕业论文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探索解决途径. 结合本校学分制改革,探索本科毕业设计新模式;对选题和指导环节采用导师组负责制,促进学科交叉. 创新毕业论文教学组织形式,培育学科交叉毕业论文指导小组.
作者:武世奎;陈朝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动手能力的高低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 通过实验教学,教师可充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分析当前高校药理学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改革经验,药理学实验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
作者:周文婷;白杰;艾尼瓦尔·吾买尔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是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和紧迫任务.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分析专业对研究生课程体系进行系统设计和整体优化,构建既符合专业特点又体现学科融合的研究生专业课程体系.
作者:柳文媛;狄斌;杭太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高校特色专业作为高校的核心资源与特资资源,是高校品牌形成的重要因素,特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也是提升高校生存能力与竞争能力的关键. 通过创建药物制剂特色专业办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为药物制剂特色专业建设与发展提供质量保证,从而提高该专业办学水平,促进特色专业整体办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取得良好的办学效益,提升高校知名度.
作者:何群;严建业;夏新华;贺福元;罗堃;刘平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对药学专业2008级、2009级、2010级临床药物治疗学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通过调查分析,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价,发现现行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相应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阎澜;吕权真;姜远英;曹永兵;王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毕业生就业越来越为社会各界所关注. 通过对沈阳药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和大连医科大学在校药学类本科生进行就业观相关调查,深入了解并分析药学类大学生的就业择业观念问题,从调研结果中分析其中原因并研究对策,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解决就业难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中药的属性是药品,将中药资源定位在药材和药用植物栽培、药用动物养殖上,有一定局限性. 中药资源是本草记载、临床疗效确切的经典方,其本质是药效组分. 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应该针对经方及其药效组分.广义的中药资源分药品资源和药材资源两个层次,药效组分是中药资源的核心,也是从传统中药向现代中药发展的标准物质和质量评价的科学指标. 发展策略应该放在中药药效组分与临床药品种类、用药数量的基点上.
作者:王晶娟;张贵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阐述双导师制在中药学专业本科论文指导中的应用情况. 通过校外指导教师和校内专业教师联合指导,结合学生论文撰写进度,从选题、开题报告、论文写作、论文答辩四个环节进行全程私人订制式的指导论文工作.
作者:陈求芳;王小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