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原发性肉瘤13例临床诊疗分析并文献复习

费翔;宋永胜

关键词:原发性, 肉瘤, 临床资料, 诊疗分析, 资料与方法, 肾恶性肿瘤, 肿瘤直径, 文献报告, 腹部疼痛, 肉眼血尿, 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 个案报道, 腹部肿块, 国内外, 右肾, 消瘦, 肾脏, 女性, 男性
摘要:肾脏原发性肉瘤临床上罕见,国内外文献多为个案报道.1995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共收治原发性肾肉瘤13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995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共收治成人肾恶性肿瘤784例,其中原发性肾肉瘤13例,占总数的1.66%.男性7例,女性6例;年龄33~70岁,平均54岁.左肾6例,右肾7例;肿瘤直径3~26 cm,平均15 cm.临床表现腹部肿块6例,腰、腹部疼痛9例,消瘦7例,发热4例,肉眼血尿3例,其中常见的首发临床症状为疼痛9例.临床资料见表1.
山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秦皇岛市健康新生儿血常规指标参考范围调查

    参考值范围是人体各种生理、生化指标多样本统计分析得出的数值,并伴随着人体差异有所不同.所以,由于地域、生活水平、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生活环境、年龄、性别等因素的不同,某地区或特定人群的一些指标参考范围也会出现一定的差异[1].秦皇岛市地处沿海,为典型的海洋性气候,该地的地理环境、饮食习惯、经济状况、孕期营养状况等地域性差异对新生儿的血常规指标均有影响.新生儿作为特殊群体,其血常规指标在该地区还没有进行过参考范围的调查.本研究对秦皇岛市400名健康新生儿,男女婴各200例进行调查分析,探索该地区出生24 h内健康新生儿的血常规的参考值.

    作者:李相会;韩颖;吕凤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小儿尿酮体阳性结果比较

    尿酮体是尿中乙酰乙酸、β-羟丁酸及丙酮的总称.机体首先形成的酮体是乙酰乙酸,然后外周组织代谢乙酰乙酸成为β-羟丁酸和丙酮.酮体是机体脂肪氧化代谢产生的中间产物,当糖代谢发生障碍、脂肪分解增多、酮体产生速度超过机体组织利用速度时,可出现酮血症(ketonemia),酮体血浓度一旦超越肾阈值(70 g/L),酮体经肾小球的滤过量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就可产生酮尿(ketonuria).在临床工作,用于化学法检测一些发热、呕吐小儿的尿液时,发现尿液中出现尿酮体阳性.我院在1 090例患儿中检出60例尿液酮体阳性,占5.5%,为探讨其原因,我们对于化学法检测尿酮体阳性的患儿,采用不同时间留取尿液,用干化学试带法、Rothera法进行比较探讨,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玉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腹腔镜手术发现隐匿性胆囊癌的诊治

    隐匿性胆囊癌是指术前、术中均未得出诊断,而在因“良性”疾病行胆囊切除术后由病理切片确诊为胆囊癌者.术前能诊断的胆囊癌多已处于进展期,往往失去根治机会.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推广,在术中和术后意外发现的隐匿性胆囊癌病例不断增多,如何对隐匿性胆囊癌患者实施适当而有效的治疗,对收治的11例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志锋;刘进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老年人心脏瓣膜置换术53例外科治疗分析

    随着麻醉、体外循环、手术技术和围手术期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重视,老年人心脏瓣膜置换术越来越多.2002年12月至2010年6月,我院共收治53例60岁以上的老年瓣膜病患者,并施行瓣膜置换手术,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3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1例,年龄60~74岁,平均(67±6)岁.术前心功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其中Ⅱ级12例,Ⅲ级40例,Ⅳ级1例.

    作者:唐巍峰;陈锁成;顾海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及巨噬细胞含量在胆管癌中的病理学意义

    胆管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为0.01%~0.46%,占恶性肿瘤总数的2%;好发于50~70岁,男女比例为2.8∶1.由于早期不易发现、容易侵袭周围组织器官和发生远处转移是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的根本原因,其诊治水平至今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1].因而从肿瘤生物学的角度寻求更好的预防、治疗方法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本研究旨在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在胆管癌中巨噬细胞含量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9蛋白的表达与胆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联系.

    作者:霍华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吉布提妇女剖宫产原因分析

    剖宫产是处理高危妊娠和异常分娩,抢救孕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为了进一步探讨吉布提妇女剖宫产的原因,特将笔者在援外期间在吉布提国家DAR ELHANAN妇产医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剖宫产的病例资料共111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冯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复方消化酶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上腹痛、腹胀、早饱(少量进食即有饱感,以致进食明显减少)、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胃镜、上消化道造影、B超以及各种化验检查均无异常的器质性病变,且定期随诊一个时期仍无异常发现.欧美国家统计显示,FD人群发病率达19%~41%,平均32%,国内为18%~45%,占消化科门诊的20%~40%,这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构成相当高的医疗费用,因此已逐渐成为现代化社会中的一个主要的医疗保健问题.

    作者:张雁霞;张秀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信息动态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颌下腺癌38例临床分析

    颌下腺是涎腺中第2对大腺体,颌下腺癌的发生率高于腮腺,良恶性肿瘤约各占50%,或恶性略多于良性.现将我院1999-2005年收治的38例颌下腺癌的临床资料做一总结分析,以提高颌下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吴雨雷;李智林;武乃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2008-2011年凭祥市长途卡车司机艾滋病感染率及相关行为变化趋势研究

    目的 了解2008-2011年凭祥市长途卡车司机艾滋病知识、行为特征及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的感染率变化趋势,为艾滋病综合防治和科学干预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级HIV综合监测点监测方案》,2008-2011年每年4~5月在凭祥市浦寨边境贸易城的停车场采用“滚雪球、同伴推动”等方法,对长途卡车司机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5 mL进行HI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2008-2011年,连续4年共调查1 600名长途卡车司机.检出HIV抗体阳性2例,阳性率为0.13%.梅毒阳性28例,感染率为1.75%,梅毒感染率各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11,P=0.109);其答对6条以上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近1年发生商业性行为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近1年商业性行为每次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V感染率总体水平低,但高危行为状况不容乐观,需要不断开展综合干预,降低无保护商业性行为的发生,从而达到控制艾滋病流行的目.

    作者:何波;农丽萍;张建明;黄祖斌;钟海东;聂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外伤性脑梗死1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150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Ⅰ组(常规治疗加用依达拉奉)、治疗Ⅱ组(常规治疗加用依达拉奉并联合高压氧)、对照组(常规治疗)各50例,对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平均积分及治疗有效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治疗Ⅰ组与治疗Ⅱ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Ⅱ组疗效更佳(P<0.01).结论 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预后,结合高压氧治疗会进一步提高疗效.

    作者:王勇;李心国;姚长义;王运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大鼠脑损伤早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Bcl-2的表达变化

    目的 探讨大鼠脑损伤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Bcl-2的表达规律,为脑损伤的法医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参照Feeney法建立大鼠脑挫伤模型,通过组织学[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印迹法对正常及伤后不同时间(6,12,24,36,48和72 h)大鼠脑组织内IGF-1,Bcl-2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正常大鼠脑组织内有低水平的IGF-1和Bcl-2表达,损伤后IGF-1表达即呈持续升高趋势,IGF-1免疫阳性细胞以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为主.Bcl-2在伤后的表达呈现双峰现象,即伤后Bcl-2表达即开始升高,于伤后24 h时达到峰值,此后开始下降,48 h时又开始升高,72 h时又达高峰,并较前一峰高,Bcl-2免疫阳性细胞也以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为主.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损伤后IGF-1和Bcl-2基因表达开始升高,呈时间依赖性,可以作为法医学损伤时间推断的生物学指标,并可协同发挥神经元保护作用.

    作者:刘杨;苗宇船;郭继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肾原发性肉瘤13例临床诊疗分析并文献复习

    肾脏原发性肉瘤临床上罕见,国内外文献多为个案报道.1995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共收治原发性肾肉瘤13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995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共收治成人肾恶性肿瘤784例,其中原发性肾肉瘤13例,占总数的1.66%.男性7例,女性6例;年龄33~70岁,平均54岁.左肾6例,右肾7例;肿瘤直径3~26 cm,平均15 cm.临床表现腹部肿块6例,腰、腹部疼痛9例,消瘦7例,发热4例,肉眼血尿3例,其中常见的首发临床症状为疼痛9例.临床资料见表1.

    作者:费翔;宋永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茵栀黄颗粒对15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可发展成核黄疸,影响新生儿智力.因此,及早纠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以预防胆红素神经毒作用.为此,我们采用中药制剂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观察茵栀黄颗粒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

    作者:郭彩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小儿夜遗尿症112例临床表型和遗传模式的关联性研究

    遗尿症是指小儿已达到应自主控制排尿的年龄,但仍不能自主随意控制排尿.遗尿在临床上多指此年龄后小儿夜间不能从睡眠中醒来而发生无意识的排尿,即夜间遗尿,俗称尿床[1].我们对112例夜遗尿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初步探讨夜遗尿症的临床表型和遗传模式有无关联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纪艳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伤口愈合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进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对自身健康也愈加关注,医学的专业化也随之发展,伤口护理应运而生.我院伤口造口护理门诊于2009年7月成立,因糖尿病伤口的特殊性,我科与伤口护理门诊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发现了很多在外院处理不当,伤口经久不愈转入我院的患者.为加强对伤口的认识,进一步做好伤口护理,特对伤口愈合因素及护理进展进行总结.

    作者:马乃荣;陈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螺旋CT诊断肺动静脉瘘一例

    患者,男,70岁.体检发现右下肺占位,平素无不适.影像学表现:胸部X线片显示右下肺分叶状高密度影,病灶似与右肺门区有异常血管影相连(图1a),CT平扫肺窗显示右下肺多发圆形结节,周围见条状阴影,边界清晰(图1b);纵隔窗显示右下肺多发结节,密度均匀,边缘光整(图1c);增强后右下肺病灶与血管强化同步,密度均匀,边缘更加清晰(图1d),MIP重组显示右下肺迂曲血管团,周围与粗大的肺动静脉畸形血管相(图1e);连容积重建(VR)重组显示右下肺迂曲血管团,与肺动静脉引流(图1f).诊断明确:右下肺动静脉瘘.

    作者:周建清;朱玉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超声对肾结核的诊断价值

    为探讨肾结核的超声诊断价值,提高诊断水平,本研究回顾分析资料完整的10例肾结核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点,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0例肾结核患者均为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6月的住院患者,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25~61岁,病程1个月至3年,9例表现为腰部不适,5例表现为尿频、尿痛、血尿,1例无明显症状.所有病例进行了超声检查及静脉肾盂造影、尿抗酸杆菌检查、尿结核菌培养、尿结核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查.

    作者:陈仁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及控制策略

    手卫生是所有手部清洁行为的通称.手部卫生状况直接影响着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1],多项研究表明医务人员的双手是病原菌主要的传播媒介[2].据报道,通过手传播细菌造成的医院感染占所有原因的30%[3].因此,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经济有效的措施.为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现对我院160名临床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熊慧萍;施斌;付成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消化系统癌症患者的生存分析

    目的 分析消化系统癌症患者的生存状况,探讨各种因素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为消化系统癌症的防治和康复,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提高其生存率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 对2007-2009年收治的278例消化系统癌症晚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调查,计算其中位生存期、生存率以及与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等.结果 全部因所患肿瘤死亡病例的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平均生存期为20.4个月.1年累计生存率为(0.478±0.031),5年累计生存率为(0.079±0.018).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手术情况和疼痛出现的时间等因素对生存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发现、早确诊,有效的手术治疗和积极的综合干预是延长消化系统癌症患者生存时间的主要手段.

    作者:王玉梅;刘皓;刘嵘;郭海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山西医药杂志

山西医药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