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龙
“不是太辛苦吧?”麦钟文师傅转过头来.已经气喘如牛的我,摇头强笑:“没事.”“你做不做运动的?”麦师傅看我的样子,就知道答案,还是照问.“我讨厌运动.”我说.“你可以打打高尔夫球呀.”“那是给追不动女子的老家伙,”我说,“去追一个可怜的小白球.”
作者:蔡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美国作家约翰韦恩希许拉特的短文《早上见》,为“勇敢”一词作了一个精辟的诠释.作者的祖父约翰是牧师,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在他所住的小镇里,教会的人去世,尸体都会放在牧师家的大厅里.当时,作者的母亲玛丽只有八岁,自然把这视为恐怖的事.有一天,约翰把八岁的女儿抱到大厅去,要她触摸墙壁,并说出心中的感觉.
作者:尤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一直动念想学画以娱老境,苦于社区附近没有步行可以到达的绘画班,远处虽有晚间的班级,却必须依仗老伴开车送我去.看他下班回来已精疲力竭,何忍再烦劳他呢?有一位画家好友在她家附近教画,她多次热心地说来接我去再送我回来,那更是过意不去.每每抬头欣赏壁间悬挂的好友们的作品,那一份钦有49羡之情,油然不能自已,但学画的心愿,看来也只有临渊羡鱼的份儿了.
作者:琦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某医科学校老师给学生出了一道题目:“举五个理由证明人奶较牛奶更适合婴儿.”有位学生冥思苦想之后答道:“一,它永远新鲜;二,它永远清洁;三,猫犬不能偷吃;四,去看电影或郊游时,便于携带;五,它是由一个非人工所能制造的玲珑的小容器里生产出来的.”
作者:石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危险的处境能考验一个人的勇气,处理琐事的能力可以检验一个人的耐性,而接受表扬的态度,同样也能反映一个人真实的性格和情绪.
作者:哈里·巴尔肯;江菲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颜璟婷因为两张中药方子成了网红.不是药方子有多惊世骇俗,而是她把日常的配药工作,配出了“花”来.从小与中草药结缘26岁的颜璟婷,从幼时就与中医结缘.小时候的她,常常得到奶奶的药草保护.有一回脚崴了,肿成了馒头,奶奶从后院采了菊叶、三七,搅拌后给她敷上.第二天,脚就可以着地了.
作者:邢多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我自幼体弱,常年患有哮喘.每每发作起来,咳得天崩地裂,头疼肺裂,面色苍白,额头上冷汗直冒,甚至于湿透后背.喉咙胸腔里仿佛被人用手扼住,气道痉挛,我喘成一团烂泥,瘫在那里一动不能动,忍受着非人的折磨.这世上的酷刑,应该有一种叫哮喘.
作者:吴语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徐铉死于“冷疾”.中医上讲的“冷疾”,是指由于天气寒冷,引起身体不良反应的病征总称,具体发病原因和临床症状,各不相同.徐铉的“冷疾”是怎么得的呢?宁可冻死不改着装据北宋人丁谓记载,徐铉的病根,源于他独特而固执的服饰习惯,特别喜欢穿宽袍大袖的汉族传统服装,即所谓的“宽挎”“深衽”.
作者:李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因饰演89版《封神榜》中姜子牙而为大众熟知的著名表演艺术家蓝天野,近以91岁高龄出马,担任话剧《大讼师》导演,引发网友惊叹.年逾九旬,依然精力充沛,他有什么养生秘笈?蓝天野认为,养生主要是心态.应该忘掉年龄,多想自己还“年轻”,这对延缓心理衰老大有益处.事实证明,老年人常参加社交活动,尤其与年轻人多交往,可收到“忘年”效果,觉得自己青春永驻.
作者:张光茫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漂泊平生负孝慈,劳君艰苦费撑持.辜恩有愧难为报,松柏春阴应较迟.”这首诗写于一九八一年端午节前,在南怀瑾给他原配夫人的回信中.南怀瑾的原配夫人王翠凤,实际上也是他的姨表姐,比他大两岁.他们的母亲是亲姐妹,在南老师还只有十来岁的时候,就给他们订下这门亲事,所谓亲上加亲.
作者:练性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童年,姜荷坐在金竹垧地边上,玩捏着泥巴,望着爹娘在大集体地里耕种.少年,姜荷在读书的星期天,跟着爹娘在金竹垧生产队地里锄草、收割.青年,姜荷接了媳妇,一块儿在金竹垧那土地到户的地里翻土、下种,掰苞谷.
作者:陈绪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我一向无心过年.我的理想国里,是不“过年”的.流浪虽有苦楚,一想到过年,如释重负.人越长越大,终于有了所谓社交生活,这才明白,人并不能只和喜欢的人来往,不能只和推心置腹的人共事,不能只和语言有味的人交谈.人与人之间,“当面敬酒、背后下手”,也不是新闻.昨天敬酒,今天照样下手,今天下了手,明天照样可以敬酒.人不渡这一关,成不了正果,要渡这一关,中国旧式的“过年”,是个先修班,也是沙盘演练.这个受造就的机会,我把它轻易抛弃了.
作者:王鼎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奶奶丢了.丢在这地球上的南半球,澳大利亚墨尔本市郊的一个小镇上.澳洲我来过两次,在墨尔本这小镇的女儿家,也是第二次来住了.所以到达的第三天早上6时,我便依照多年来的习惯,出家门绕弯儿做“快走”运动.奶奶所以身腿健朗,全靠二三十年来的这项运动.
作者:林海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在四川大学留学期间,英国的扶霞·邓洛普无法自拔地爱上了川菜,每天骑着自行车穿行在成都的大街小巷,寻找美食,甚至决定进入一所烹饪学校,进行为期3个月的系统川菜学习.随身带一把菜刀扶霞拿到的入学材料包括:一套印有学校名字的白色厨师行头,两本中文教材,一本讲烹饪理论,一本是川菜菜谱汇总,以及一把菜刀.
作者:王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古往今来不乏有关书和药的比喻,如西汉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医愚.”陆游说:“病须书卷作良医.”古代有一篇别致的小品文,题为《书本草》(意同《本草纲目》之“本草”),通篇把书比作中药.作者是那位写《幽梦影》之绝妙好辞的清初文学家张潮.张潮其人,爱好广博,才思过人,于中医疗疾、养生之类颇有心得,别出心裁地将读各种经典和服用中药相提并论.
作者:范一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保肝降酶药物也是如此.必须针对患者的病情具体分析,确实需要才能用.保肝药是指用于保护肝脏功能类药物的总称,其特点是促进受损的肝细胞再生,促进肝细胞修复,保护肝细胞免于损伤或减轻损伤.
作者:李晓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有些文人有大肆买书的“不良嗜好”,这种人多半有个错觉,他们以为“买了书就买了学问”,至于自己有没有空去看,他们好像也不大追究.而我看到好锅子就心痒难熬,和喜欢买书的人有类似的错觉,我几乎以为买了锅子就等于买了烹调技术,买了美食.尤其是岁暮年终的季节,我恨不得把满街的锅子都买回家来,不管是扎实的德国锅、精致的日本锅或是广东的煲仔砂锅,无不让我心动不已.
作者:张晓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我们这里的野山上,山杏是常见的野生植物之一.果熟时节,如果遇到大片山杏树的话,林中便会充盈一股浓浓的酸酒味儿,那是熟透的山杏落到林下水洼里发酵产生的味道.我觉得这很像古代传说中的“猴儿酒”.
作者:段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有个读书人叫黄义明,他朝夕读书,经常双目干涩疼痛,甚至畏光,一看书就难受,特别是下午,眼睛都眯成一条线了,眼皮耷拉下来,抬不上去.这样刻苦读书,如果把眼睛读坏,考上科举也没用啊.
作者:曾培杰;陈创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把钱称为“钱大人”.因为我想和钱交朋友,才会提出这个建议.在人生的道路上,和金钱建立良好关系很重要.人生在世,谁都不可能不和金钱打交道.那么,到底该怎么和金钱打交道?在我开始工作、有收入,也就是长大之后,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金钱是什么?
作者:松浦弥太郎;王蕴洁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