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雪晴;杨艳;胡容
分析了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护理举措,提出术前护理(护理评估、健康宣教)和术后护理(生命体征指标观察、疼痛护理、手术切口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出院指导)构成了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护理方案的主体,并能够有效恢复半月板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庞蒸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注射用紫衫醇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给予两组注射用紫衫醇治疗,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对注射用紫衫醇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郭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分析探讨产后精神病的病因和应采取的护理对策,促进产后精神病人康复,以减少产后精神病对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困扰.方法:对76例住院病人的发病原因进行认真分析探讨,并采取相应护理对策.结果:通过分析病因和采取相应护理措施,76例患者的病情均有明显的好转.结论:在掌握病因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志华;张红;杨赛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个体化护理方式与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6月-2017年6月9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采用个体化护理方式.比较两组社区老年高血压控制率;老年高血压发病机制认知、遵医行为评分(饮食、用药和运动);干预前后患者血压动态水平、SAS心理评分.结果:观察组社区老年高血压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老年高血压发病机制认知、遵医行为评分(饮食、用药和运动)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压动态水平、SAS心理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压动态水平、SAS心理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个体化护理方式与效果确切,可减轻焦虑心理,改善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和疾病认知显著提升,血压控制良好.
作者:尤巧娜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探究对社区高血压伴糖尿患者实施非药物干预以及合理用药指导的临床效果,并总结相关的干预经验.方法:将120例社区高血压伴糖尿患者患者选入本次研究,病例选择时间为2016年6月~2017年6月.入选患者被分为2组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对照组(n=60)维持日常生活及医疗状态,观察组(n=60)给予综合性非药物干预以及合理用药指导和定期随访.结果:不同的干预后两组血压水平均得到明显改善,组内比较两组舒展压和收缩压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显著下降(均P<0.05).但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均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高血压伴糖尿患者患者实施综合性的非药物干预及合理用药指导等效果显著.
作者:张家莲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总胆汁酸测定及其意义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本次研究将选择我院50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对象,对患儿治疗前后静脉血总胆汁酸、肝功能ALT、AST、GGT、白蛋白等相关情况分析对比.结果:我院患儿经治疗前后肝功能中的ALT、GGT差异显著(P<0.05),白蛋白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症会导致患儿肝功能出现异常,为促进患儿更好地恢复应及时治疗.
作者:方瑜铭;何艳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影像核医学中SPECT/CT技术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9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32例经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全身骨平面显像后对于无法明确的骨转移部位行SPECT/CT骨断层融合显像,并对比两种显像方法的诊断结果 .结果:SPECT/CT显像的特异性和核素骨显像对比(P>0.05),但是SPECT/CT显像的灵敏度和准确性高于核素骨显像(P<0.05).结论:SPECT/CT骨断层融合显像可以提高骨转移瘤的诊断准确性,其临床增益价值明显,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姜果;蒲涛;文鑫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经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伽马刀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10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51例患者接受单纯TACE治疗(TACE组)、联合组(TACE+伽马刀治疗)53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的缓解率64.15%高于TACE组的43.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AFP水平低于TACE组(P<0.05)、联合组的KPS评分均高于TACE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1年生存率70.00%与TACE组的67.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38.00%、22.00%均高于TACE组的20.41%、6.12%(P<0.05);联合组的血小板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均高于TACE组(P<0.05).结论:TACE联合伽马刀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效果优于单纯TACE治疗,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
作者:沙晓锋;王月;胡爱玲;张姣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分析交感型颈椎病治疗前后X线影像学改变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交感型颈椎病121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采用辩病因选择手法调整或骶管冲击或小针刀治疗)和对照组(采用手法松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优良率及X线改变率,分析治疗后X线改变与疗效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X线复查改变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X线改善与疗效的有明显的相关性(r=0.472,P<0.05).结论:通过X线检查发现影像学改变,利于发现交感型颈椎病的病因,治疗后X线改变与疗效密切相关,可用来评估交感型颈椎病的治疗疗效.故可将X线作为交感型颈椎病的常规检查,利于诊断和治疗,且费用低,可重复操作.
作者:田其臣 刊期: 2018年第14期
从医学的角度来讲,类风湿关节炎是在免疫科领域内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它主要的表现是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慢性系统性疾病特征,当前来讲,它的发病原因还没有得到科学论证.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面临着比较长期的生理和心理痛苦.本文的重点内容是对于协同护理模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作者:易成 刊期: 2018年第14期
妇产科是医院当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科室和部门,女性由于生理原因和社会观念,承担着生育和教育子嗣的作用.产后的妇女不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比较脆弱,因而相关的工作人员就需要具备专业的操作技能和素质来确保产妇安全和恢复的效果.
作者:曾海英 刊期: 2018年第14期
运用偱证评价高职护理专业教师教学质量,提出教学中存在问题用实证来评价教师授课以及教学质量,用实证找出教学问题,偱证评价教师授课教学质量,使高职护理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创新授课质量以及教学水平.偱证评价高职护理专业教师授课质量促进教师形成有利于高职护生发展的教育教学行为.促进高职护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高高职护理专业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效果标准,评价高职护理专业教师教学质量看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教学方法促进护生养成重要学习能力综合素质提高,偱证高职护理专业教师评价授课质量评价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助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知识提高也促进高职护理教师教学的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学习质量提高学习兴趣成长,偱证高职护理专业教师评价授课质量评价就是要创造条件让高职护理专业教师在为学生提供教育质量,实现高职护理教师教学水平以及自身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作者:付路易;程棣群 刊期: 2018年第14期
手术室护士是一群在特殊的工作环境中从事特殊护理工作的人群.手术室的特殊环境使得手术室护士经常暴露在一些危险的因素当中,从而威胁手术室护士的自身健康.因此,作为在手术室工作的护士,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强化自身的防护工作,才能保证自身的安全和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张曼偲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头孢噻肟钠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8.0%,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治疗中,相比于阿奇霉素治疗路径来说,头孢噻肟钠治疗路径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有效缩短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非常理想,安全可靠,治疗彻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作者:赵文忠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在临床上,研究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采取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的双抗方案进行治疗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例数合计为96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16.5.1日到2017.5.1日,将其依据单双号编号原则分2组,48例为一组.一组给予阿司匹林为主治疗(称为:对照组,单号),另一组再联合使用氯吡格雷(称为:观察组,双号),对比2组神经缺损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后,其神经功能缺损分值降低明显——(7.29±2.71)分,且幅度大于对照组,前者处于优势地位,P<0.05.结论:在使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针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再联合实施氯吡格雷的方案治疗,其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杜晨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为了不断满足广大女性日益增长的生育需求,近2年来,我院产科不断探索具有人性化的产科特色服务,通过制订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护理质量得到了极大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现将做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国红;孟凡蕾;王宇红;刘超维;徐彩霞;肖红伟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实施流程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方面的提高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2017年1月开始在血液透析室实施护理流程管理,比较患者在实施护理流程前与实施护理流程后不良反应率以及护理满意度之间的区别.结果:50例患者在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后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护理流程前,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实施护理流程前,差异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室实施护理流程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杨利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分析白内障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为我医院白内障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医院手术治疗白内障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产生情况.结果:在进行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产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围手术期患者的身体健康需要科学的护理工作保障,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具有明显的护理效果,能够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产生率,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颜春梅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400例分娩的初产妇,分为无保护会阴状态下分娩(A组1200)与传统保护会阴状态下分娩(B组1200),比较两组产妇会阴侧切、剖宫产率、未侧切会阴撕裂程度与伤口愈合情况、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窒息等指标.结果:A组会阴侧切率、抗生素使用率分别为15.08%、15.42%,明显低于B组的69.92%、25.17%,有差异(P<0.05);A组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为0.39%,明显低于B组的4.16%,有差异(P<0.05);A组产后出血率为1.92%,明显低于B组的4.00%,有差异(P<0.05),产后出血量则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进行无保护会阴接生法,能够大程度上促进产妇的自然分娩,降低会阴侧切率以及抗生素使用率.还能够有效减少产妇产后出血,值得推广.
作者:广兰军;张慧;广金凤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中的服务缺陷,探讨精细化管理策略.方法:对科室2017年上半年发生的服务缺陷进行回顾总结,针对根因在下半年展开相应的精细化管理,对比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患者对院前急救的服务满意度.结果:实施精细管理前后,在急救时间、技术水平、满意度方面(P<0.05),在服务态度方面(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精细化管理,可以提升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张敏丽 刊期: 2018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