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痰证诊断标准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痰证学专业委员会(筹委会)

关键词:
摘要:证候是一个高度非线性的复杂巨系统[1],证候诊断研究是建立在广度、深度、基础与深入、数据研究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基础上的研究过程.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应用为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平台,数据挖掘用于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构建证候诊断标准模型的研究是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之一,是目前中医证候研究的一个热点[2].潜在类别技术与结构方程模型技术是近年来逐渐开始应用于证候诊断的新技术之一[3].宏观表征是一个可感知或测量的显变量,证候是一个不可直接测量感知的潜变量,结构方程模型是一个能够探讨潜变量与显变量的线性、非线性、空间多维性、多阶等复杂关系的技术[4].多种技术运用、多种方法灵活使用、多角度出发后进行回归是科学建立证候诊断标准的保障.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通脉降糖胶囊对糖尿病性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

    目的 观察通脉降糖胶囊对糖尿病性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方法 40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通脉降糖胶囊组、甲钴胺组、模型组和正常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各组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腹腔注射法制备糖尿病性大鼠周围神经病变模型,造模过程中模型组大鼠死亡1只.成模后第8周各组给药,通脉降糖胶囊组按10 mL/kg给予通脉降糖胶囊(0.23g生药/mL)灌胃,甲钴胺组按10 mL/kg给予甲钴胺与生理盐水的混悬液(0.05 mg/mL)灌胃,至第12周末.同时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等量的蒸馏水灌胃.检测各组大鼠周围神经传导速度;进行足迹步态分析;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表皮内神经纤维变化;HE染色法观察胫神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足迹步态参数足印长(print length,PL)、足中间三指宽(intermediary toe spread,ITS)和足印宽(toe spread,TS)值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通脉降糖胶囊组和甲钴胺组神经传导速度增快,PL、ITS值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通脉胶囊组神经传导速度优于甲钴胺组(P<0.05).(2)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模型组表皮内神经纤维染色模糊,稀疏零散,不易辨认,局部无神经纤维显示;甲钴胺组神经纤维走形不规则,数量减少,染色较浅,局部无神经纤维显示;通脉降糖胶囊组神经纤维走形不规则,数量减少,断断续续,稀疏零散.(3)HE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胫神经组织严重水肿,髓鞘缺失,难以辨认,局部有空泡变性,轴索水肿,部分轴索分离、变性;甲钴胺组胫神经水肿,髓鞘肿胀,不易辨认,轴索局部分离;通脉降糖胶囊组胫神经水肿,髓鞘模糊,轴索肿胀.结论 通脉降糖胶囊可以改善糖尿病性大鼠的周围神经病变.

    作者:杨文强;于炎冰;徐晓利;任鸿翔;张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白藜芦醇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ISO建立乳鼠心肌细胞凋亡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无血清DMEM培养液)、模型组(无血清DMEM培养液加入ISO 1μmol/L作用48 h),白藜芦醇干预组(分别向培养基中加入ISO 1μmol/L和Res 50 μmol/L作用48 h)和白藜芦醇对照组(向无血清DMEM培养液中加入Res 50 μmol/L).Hochest33258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漏出量;Western blot检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心肌细胞数量减少,细胞核形态不规则,可见凋亡小体,细胞凋亡率增加.白藜芦醇干预组和白藜芦醇对照组细胞膜完整,核膜清晰,核内染色质浓缩,细胞损伤程度减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和LDH漏出量均增加,Bcl-2蛋白水平下调,Bax蛋白水平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白藜芦醇干预组和白藜芦醇对照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和LDH漏出量均降低,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es明显减轻ISO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逆转凋亡相关因子Bcl-2和Bax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林岩;周丽;王珺;肖薇;李波;金莉;王国忠;刘吉成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破血逐瘀中药对急性脑出血血肿影响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目的 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6h之内使用破血逐瘀中药的安全性,观察其是否可导致血肿扩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将128例来自2013年10月-2015年3月8个研究中心6h内脑出血患者(终76例纳入分析)按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分为A、B、C3组,A组予破血逐瘀中药全方(26例),B组予去破血逐瘀药物方(在A组基础上去掉水蛭、虻虫,25例),C组予安慰剂(25例),各组均持续给药10天.观察患者发病24 h血肿扩大率、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的发生.为保证试验的安全性,本次为一级揭盲的中期分析.结果 A组血肿扩大率为11.5% (3/26),B组血肿扩大率为16.0% (4/25),C组血肿扩大率为20.0% (5/25),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23,P=0.682).76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7例,其中A组出现1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胸闷、心慌,2例腹泻;B组则无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发生;C组出现3例腹泻.结论 中期一级揭盲未见6h之内使用破血中药导致血肿扩大.

    作者:夏章勇;王静;郭建文;张锐;李洁霞;钟建斌;罗赛华;陈光生;黄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生大黄联合药用活性炭对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血磷、钙磷乘积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生大黄联合药用活性炭对高磷血症的血液透析患者血磷、钙磷乘积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126例经含钙的磷结合剂治疗后仍存在高磷血症的血液透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治疗组予生大黄(80 mg/kg,每日2次,泡水150 mL,餐前口服)联合药用活性炭(1.5 g/次,每日3次,餐中口服);对照组予药用活性炭治疗(1.5 g/次,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2、4、6、8周两组患者的血磷、血钙、钙磷乘积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观察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退出12例,完成51例,对照组退出9例,完成54例.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2~8周血磷、钙磷乘积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4~8周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2周患者血磷、钙磷乘积和甲状旁腺激素明显下降(P<0.05).两组血钙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包括腹胀、腹泻、肛门坠胀和便秘.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胃肠道反应中腹胀、便秘和总发生率均降低(x2 =6.815、7.011、7.077,P <0.05).结论 高磷血症透析患者在继续原有磷结合剂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生大黄和药用活性炭能有效地降低血磷水平、钙磷乘积、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和胃肠道的并发症.

    作者:徐倩;巩建华;袁海;秦永芳;刘晶晶;卢丽;高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性早熟阴虚火旺证本质的进一步探讨

    通过对200例性早熟及青春期早发育女童中医症状的临床调查以及33年中医药治疗儿童性早熟文献的回顾分析,以症推证,以药测证,证实了在性早熟阴虚火旺证的辨治中,肝阴虚证与肾阴虚证具有同等甚至更为重要的地位,临床不可忽视,从而提出应将性早熟的阴虚火旺证准确地表述为肝肾阴虚火旺证.

    作者:黄蓉;曾国章;黄海莹;汪永红;俞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补髓生血颗粒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及对Th17细胞和IL-23的影响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hronic aplastic anemia,CAA),是由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而导致的全身血细胞减少性疾病,以感染、贫血和出血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综合征.近年来人们对CAA的发病机制已从传统的“种子、虫子和土壤”学说发展到“自身免疫性疾病”理论,CAA现被认为是T细胞功能亢进而导致造血组织损伤的一类骨髓衰竭综合征.既往认为多种自身免疫反应是由Th1细胞介导的,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Th17细胞在疾病的发病中起关键作用,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甚至是Th1细胞亚群功能亢进的始动因素[1-4].Th17细胞是不同于Th1和Th2细胞亚群的T细胞,可以产生IL-17、IL-21等多种细胞因子.Th17主要通过IL-17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而IL-23在Th17细胞的分化与表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5,6].

    作者:孙凤;雍彦礼;王金环;郝晶;田飞;罗正凯;蒋晓鸥;初静文;李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白术甲醇提取物对小肠上皮细胞增殖、迁移及磷脂酶C-γ1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白术甲醇提取物(以下简称白术提取物)对小肠上皮细胞(IEC-6)增殖、迁移及磷脂酶C-γ1(PLC-γ1)表达的影响,旨在探讨益气健脾中药白术促进胃肠黏膜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 细胞分为空白组,精脒(5lμmol/L)组,白术提取物(50、100、200 mg/L)组;负荷实验设α-二氟甲基鸟氨酸[(α-difluorom ethylornithine,DFMO)多胺合成抑制剂]组,精脒+DFMO组,白术提取物(50、100、200 mg/L) +DFMO组.细胞贴壁培养24 h,给予受试药培养相应时间后,采用实时细胞分析仪(Realtime Cell Analyzer,RTCA)观察白术提取物对IEC-6细胞增殖的影响;划痕法检测白术提取物对IEC-6细胞迁移数目的影响;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LC-γ1 mRNA及其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白术提取物对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P>0.05),精脒和白术提取物(100、200 mg/L)对细胞迁移均有促进作用(P<0.01),并能增加细胞迁移过程PLC-γ1 mRNA和蛋白表达(P<0.01).与DFMO 组比较,精脒、白术提取物(100、200 mg/L)能逆转DFMO所致的细胞迁移抑制及PLC-γ1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均P<0.01).结论 白术提取物可通过促进多胺介导的上皮细胞迁移发挥修复胃肠黏膜损伤作用,细胞增殖不是其主要药效作用.

    作者:宋厚盼;李茹柳;王一寓;涂小华;邓娇;陈蔚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化瘀通络中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足细胞裂孔膜蛋白podocin、CD2AP的调节作用

    目的 探讨化瘀通络中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足细胞裂孔膜蛋白podocin、CD2AP的调节作用.方法 40只大鼠采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1%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35 mg/kg腹腔注射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6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化瘀通络组和厄贝沙坦组,每组12只.另取10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组.化瘀通络组和厄贝沙坦组分别给予化瘀通络中药和厄贝沙坦灌胃,同时正常组和模型组等量蒸馏水灌胃.采用ELISA法检测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连续干预16周后分别检测各组大鼠体重(body weight,BW)、肾重(kidney weight,KW)、肾脏指数(kidney index,KI)、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和尿酸(uric acid,UA);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法检测肾脏足细胞裂孔膜蛋白podocin、CD2AP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 (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第4、8、12、16周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升高(P<0.01),造模后大鼠BW减轻,KI、FBG、SCr、BUN和UA水平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化瘀通络组和厄贝沙坦组第4、8、12、16周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降低,且化瘀通络组24 h尿蛋白定量较厄贝沙坦组减少更明显(P <0.05,P<0.01);造模后化瘀通络组和厄贝沙坦组BUN水平降低(P <0.05,P<0.01).(2)肾脏病理显示:模型组肾脏结构紊乱,基底膜明显增厚,系膜重度增生,足突广泛融合;化瘀通络组和厄贝沙坦组肾脏病理改变均有不同程度减轻.(3) 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组织podocin、CD2AP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化瘀通络组和厄贝沙坦组podocin、CD2AP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1);化瘀通络组podocin、CD2AP蛋白和CD2AP mRNA 表达均明显高于厄贝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瘀通络中药可以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尿蛋白,保护肾功能,改善肾脏病理改变,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裂孔膜蛋白podocin、CD2AP表达有关.

    作者:方敬;陈志强;郭倩;陈春宇;王春宁;谢田;孙汝;刘利飞;张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针灸研究领域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目的 分析近10年蛋白质组学在针灸研究领域应用的文献特征和研究现状,为进一步深化该组学技术在针灸研究领域应用提供借鉴.方法 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Medline数据库为资料来源,检索2004年1月-2015年12月收录的针灸研究领域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的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其文献特征及研究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文献91篇,期刊文献60篇,会议论文8篇,学位论文23篇.60篇期刊文献分布在47种期刊杂志,其中56篇发表在核心杂志,文献内容以针灸理论(经穴脏腑相关)和作用机制为研究热点,涉及19种疾病模型(以胃黏膜损伤、脑缺血、脊髓损伤为主),51篇(69.86%)文献采用基于凝胶的双向电泳技术.结论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针灸研究领域应用较为广泛,较好地促进了经穴脏腑相关理论和针灸作用机制研究,值得对其研究深度和广度进行拓展.

    作者:张鸿嫣;卢圣锋;孙志岭;徐桂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益气活血中药配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和内皮血小板黏附的影响

    目的 基于PI3K/Akt通路研究益气活血中药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损伤及损伤内皮诱导的血小板黏附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HUVEC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80 mg/L ox-LDL)组、双抗(15 μg/mL阿司匹林+10 μg/mL氯吡格雷+80 mg/L ox-LDL)组、西洋参茎叶总皂苷(Panax Quinquefolium saponins,PQS,160 μg/mL)+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160 μg/mL)+双抗组和LY294002(30 μg/mL)+PQS+PNS+双抗组,共5组.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UVEC凋亡率和内皮-血小板黏附情况;生化法检测HUVEC上清液乳酸脱氢酶浓度(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放射免疫法检测HUVEC上清液细胞间黏附分子浓度(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ICAM);Western blot检测HUVEC中p-PI3K、p-Akt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HUVEC凋亡率、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dicator,MFI)、LDH、ICAM浓度均升高(P<0.05),HUVEC p-Akt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双抗组HUVEC凋亡率和LDH浓度均升高(P<0.05),MFI和ICAM浓度均降低(P<0.05);PQS+ PNS+双抗组凋亡率、MFI、LDH、ICAM均降低(P<0.05),PQS+PNS+双抗组HUVEC中p-Akt表达增加(P<0.05).与双抗组比较,PQS+ PNS+双抗组HUVEC凋亡率、MFI、LDH及ICAM均明显降低(P<0.05),HUVEC中p-Akt表达升高(P<0.05);加入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后,HUVEC中p-Akt表达被抑制,益气活血中药配伍双抗发挥的上述保护作用均消失.结论 益气活血中药配伍双抗通过上调内皮细胞PI3K/Akt通路,减轻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以及损伤内皮诱导的血小板黏附.

    作者:王铭铭;薛梅;杨琳;缪宇;许勇钢;寇娜;曲华;史大卓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医痰证诊断标准

    证候是一个高度非线性的复杂巨系统[1],证候诊断研究是建立在广度、深度、基础与深入、数据研究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基础上的研究过程.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应用为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平台,数据挖掘用于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构建证候诊断标准模型的研究是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之一,是目前中医证候研究的一个热点[2].潜在类别技术与结构方程模型技术是近年来逐渐开始应用于证候诊断的新技术之一[3].宏观表征是一个可感知或测量的显变量,证候是一个不可直接测量感知的潜变量,结构方程模型是一个能够探讨潜变量与显变量的线性、非线性、空间多维性、多阶等复杂关系的技术[4].多种技术运用、多种方法灵活使用、多角度出发后进行回归是科学建立证候诊断标准的保障.

    作者: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痰证学专业委员会(筹委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新风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新风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肺功能、外周血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 and T lymphocyte attenuator,BTLA)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100例R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予新风胶囊(0.5 g/粒,每次3粒,每日3次),对照组予来氟米特片(0.1 g/片,每次1片,每晚1次);两组均为1个疗程.检测患者肺功能参数: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25%肺活量位的大呼气流量(25% maximal expiratory flow-volume,MEF25)、50%肺活量位的大呼气流量(50% maximal expiratory flow-volume,MEF50)、25% ~75%肺活量位的大呼气流量(25%-75% maximal expiratory flow-volume,MEF25-75).观察患者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变化,以RA疾病活动性评分系统(disease activity score in 28 joints,DAS28)评定疾病活动度.检测BTLA表达,血清中氧化指标丙二醛(methane dicarboxylic aidehyde,MDA)、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IL-4、IL-35、IL-17和TNF-α水平.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FEV1、PEF、MEF25-75、MEF50和MEF25均升高(P <0.05,P<0.01),ESR、hs-CRP和DAS28均降低(P<0.01),外周血BTLA+、CD19+、CD24+、CD19+ CD24+、CD24+ BTLA+、SOD、TAOC、IL-4和IL-35水平升高(P<0.01,P<0.05),ROS、MDA、TNF-α和IL-17降低(P<0.01,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FVC、MEF25-75、MEF50和MEF25升高(P <0.05,P<0.01),ESR、hs-CRP和DAS28降低(P <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外周血BTLA+、CD24+、CD19+ CD24+、TAOC和TNF-α升高(P<0.05),CD24+ CD19+、ROS和MDA降低(P <0.01,P<0.05).结论 RA患者普遍存在肺功能降低和BTLA表达的减弱,且疾病活动性与机体BTLA表达减弱,氧化应激失衡密切相关.新风胶囊在改善RA患者关节症状的同时,可通过提高BTLA表达,减轻免疫炎症和氧化应激对组织的损伤,从而影响患者肺功能.

    作者:孙玥;刘健;万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从疾病中医证候分类到分子模块分类

    医学的重要特性之一是对人体健康状态的分类,并藉此进行相应的治疗.我国具有特色的疾病证候分类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的重要模式[1].现代医学的疾病分类模式已被认识到存在诸多不足,譬如探知临床前状况的敏感度以及描述复杂疾病特异性均不够理想[2,3].随着对疾病和证候分子机制研究的深入,病证结合分类变得更加细化[4,5].然而,由于分类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不足,疾病证候分类方法依然很难全面准确地指导临床治疗.对于疾病证候分类,依旧面临着许多重要的命题:疾病间的复杂关系究竟如何?疾病与证候之间的复杂关系又是如何?证候间的复杂转换过程到底是怎样的?总之,很难精确地对人体健康状况进行分类,从而很难真正实现精准医疗和个体化医疗.

    作者:张弛;张戈;陈可冀;吕爱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综合康复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早产脑瘫儿的疗效观察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为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1],随着围产医学及新生儿重症抢救技术的不断发展,早产儿存活率不断增加,我国每年出生约2 000万新生儿,早产儿约100万[2].据统计发生脑瘫的高危因素中,早产儿为第一位,脑瘫的发生率为3%[3].因此,早产儿脑瘫的早期发现及康复治疗为临床上普遍关注的问题,早产儿脑瘫目前以综合康复治疗为主,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能促进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神经损伤的功能恢复,对损伤后继发性神经退化也有保护作用[4].本研究采用综合康复联用单唾液酸四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早产脑瘫患儿,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春维;魏玉珊;杜亚梅;刘志华;秋艳萍;杨惠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肾康注射液对老年慢性肾病患者造影剂肾病的防治作用

    目的 探讨中药制剂肾康注射液对老年慢性肾病患者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lN)防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206例老年慢性肾病拟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水化组(67例)、肾康组(71例)和对照组(68例).水化组手术前后12 h,均予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肾康组予肾康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予静脉滴注5%葡萄糖,两组均术前3天及术后应用4天,每天1次.观察各组患者CIN的发生率,以及术前、术后24、96 h肌酐、尿素氮、血清胱抑素C(serum cystatin C,CysC)、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和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肾功能指标改变.通过Sperman相关性分析,比较年龄、性别、肾康注射液、造影剂用量、术前肾功能指标水平与24 h肌酐变化值(术后24 h-术前)、CIN发生率的相关性,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与水化组及对照组比较,肾康组患者CIN发病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32,P <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24、96 h后3组患者肌酐和CysC水平均升高(P<0.05),水化组和对照组KIM-1升高(P<0.05),肾康组β2-MG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肾康组术后24 h β2-MG 升高(P<0.05),其他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康治疗与CIN发生率和24 h肌酐变化呈负相关(r=-0.612、-0.517,P<0.05).造影剂用量与CIN发生率和24 h肌酐变化呈正相关(r=0.644、0.562,P<0.05).造影剂用量增加使CIN发生率升高(P<0.05),肾康治疗后CIN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中药制剂肾康注射液对老年肾功能不全患者CIN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降低CIN的发生率.

    作者:陈海威;张津津;熊丹;李良;翟红霞;刘润梅;夏云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解毒生肌方防治食管癌放疗所致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解毒生肌方对食管癌放疗所致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防治效果.方法 86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均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组自放疗开始给予中药解毒生肌方(每日1剂,共8周),对照组给予由地塞米松、利多卡因及庆大霉素配制的混合液口服(每次放疗前、后30 min内口服10 mL,放疗结束后停止服药).观察两组患者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时间及症状持续时间、食管的放射性损伤程度、治疗效果、治疗后卡氏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cale,KPS)改善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时间延长[(15.46±3.37)天vs (10.23±2.46)天],症状持续时间缩短[(20.18 ±4.56)天vs (26.17 ±3.26)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Ⅱ级以上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Z=3.34,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5% (41/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44% (29/4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x2 =11.06,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KPS评分改善率分别为65.12%(28/43)、27.91%(12/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1.97,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4/43)低于对照组的34.88% (1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8.17,P<0.01).结论 中药解毒生肌方对食管癌同步放化疗中出现的中重度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作者:崔珍;柳雯;周燕;汪潮歌;刘静景;李多杰;江浩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医辨病辨证治疗学在临床中的运用

    通过对中医辨病辨证治疗学和现代医学诊疗特点的叙述,分析中、西医学诊疗特点,探讨中医辨病及辨证治疗学在临床运用中的优势.进一步指出在中医临床治疗过程中,要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不能仅停留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基础上,要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走出现代中医治疗学的新路,拓宽中医治疗学的局限,在继承基础上做出创新,走现代中医治法学的道路.

    作者:彭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洋葱黄酮类提取物对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活化小胶质细胞及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

    目的 研究洋葱黄酮类提取物对不同时间点脑出血模型大鼠血肿周围活化小胶质细胞数量及脑组织促炎性因子释放的影响,探讨洋葱黄酮类提取物治疗脑出血的可能机制.方法 100只Wistar大鼠用于制备脑出血动物模型,造模成功90只.其中脑出血组(40只)、洋葱黄酮类提取物干预组(简称干预组,40只)和假手术组(10只).造模过程中脑出血组和干预组均向大鼠定位部位注射自体血100μL,同时干预组予洋葱黄酮类提取物(0.2 mL/10 g体重,每日2次)灌胃给药;脑出血组和假手术组未进行药物干预.造模后各组再以6、24、48、72 h和7d为时间点分5个亚组,干预组和脑出血组每个亚组8只,共10组,假手术组每个亚组2只,共5组.采用Garcia JH评分法观察大鼠不同时间点的神经功能;采用HE染色观察各时间点大鼠脑组织的损伤程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不同时间点大鼠血肿周围活化的小胶质细胞;采用ELISA法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血肿脑组织促炎因子TNF-α与IL-1β表达.结果 脑出血组注入自体血后,血肿周围出现变性坏死区,细胞排列不整齐,核形态不整,部分核皱缩、髓质均片状间质水肿,且随着时间推移,变性坏死区域扩大外,细胞周围出现空白区,细胞分布不均匀,神经元细胞数减少,同时有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洋葱黄酮类提取物干预后,对应时间点的细胞坏死,细胞排列及核形态明显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减少.与假手术组比较,脑出血组5个时间点行为学评分均降低,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数目增多,血肿脑组织中TNF-α及IL-1β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脑出血组比较,干预组大鼠出血后48、72 h和7d时间点行为学评分升高,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数目减少,TNF-α及IL-1β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乙醇回流法从洋葱中提取的黄酮类物质可能通过抑制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及促炎因子的释放,而改善脑出血模型大鼠的症状.

    作者:罗岗;黄祎诺;王建军;赵志军;王新春;李凤仙;王晓雪;王华;许宏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电针通过下丘脑TSC1-mTOR信号通路减轻肥胖大鼠体重的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电针通过下丘脑结节性硬化症基因1 (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 1,TSC1)-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减轻食源性肥胖(diet-induced obesity,DIO)大鼠体重的机制.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30只)和正常组(10只).采用高脂饲料饲养12周制备食源性肥胖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19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9只)和针刺组(10只).针刺组选天枢、三阴交、中脘、足三里穴进行治疗,每天1次,每周连续针刺5天,休息2天,治疗4周.模型组和正常组不予以干预治疗.观察各组大鼠体重变化;采用重亚硫酸盐的测序法检测TSC1启动子甲基化程度;采用RT-PCR检测mTOR基因表达.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针刺组大鼠体重下降(P<0.05);与正常组比较,治疗后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下丘脑TSC1启动子甲基化率(94.0±4.5)%高于正常组的(87.0±3.6)%,针刺组TSC1启动子甲基化率(87.4±3.9)%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下丘脑mTOR基因表达(1.84±0.51)高于正常组(1.02±0.22),针刺组(1.46±0.29)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可通过下调下丘脑TSC1启动子甲基化程度,调节mTOR基因表达减轻DIO大鼠体重.

    作者:李珂;何虹;胡茂清;张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清热活血类方药对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影响的研究与思考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侵袭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1],患病5 ~10年致残而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比例达33% ~39%[2],是我国肢体残疾的主要致残因素之一[3].其高度骨破坏过程所导致的局灶性骨侵蚀与关节功能丧失等不良预后密切相关[4],因此RA以保护关节、减轻骨破坏为治疗目标.近年来有较多清热活血类方药治疗RA及RA相关骨破坏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现从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学术期刊网络出版库收录的文献人手,筛选相关研究(所有检索截至2014年1月28日),排除综述、理论探讨、经验总结、文摘、个案报道及非核心期刊文献,并从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中筛检文献进行补充,对清热活血类方药对RA及其骨破坏影响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周新尧;吕爱平;姜泉;巩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