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铁蛋白、叶酸与维生素B12联合检测对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断价值

徐建辉

关键词:巨幼细胞性贫血, 血清铁蛋白, 叶酸, 维生素B12, 联合检测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血清铁蛋白、叶酸与维生素B12联合检测对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血液内科收治的贫血患者109例,其中巨幼细胞性贫血32例、缺铁性贫血5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9例、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11例,并与8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上述患者血清铁蛋白、叶酸与维生素B12的水平差异.结果:具有细胞贫血的铁蛋白与缺铁性贫血及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健康体检者及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与健康体检者及其余类型贫血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铁蛋白、叶酸与维生素B12联合检测对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做为诊断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可靠依据,应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特别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研究护理标识在急诊重症监护室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在急诊重症监护室应用护理标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筛选2017年9月-2018年6月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收治的2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护理标识应用前收治的患者划入对照组,应用护理标识后收治的患者划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事故发生率为2.0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03%;同时,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2.41%,高于对照组的70.34%.组间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急诊重症监护室应用护理标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事故发生率,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孙沁爽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浅谈胸外科患者手术前后呼吸道的护理

    目的:对胸外科患者手术前后进行呼吸道护理,以防止术后并发症发生.方法:对我院胸外科在2017年7月~10月收治68例手术患者,手术前后加强对呼吸道的管理与护理.结果:经实施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的68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未发生肺部感染、肺不张、呼吸衰竭等肺部并发症,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呼吸道护理在胸外科手术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占有重要的地位,良好的呼吸道护理是避免发生肺部感染的重要环节.

    作者:付志梅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ICU颅脑损伤患者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了解我院ICU病房颅脑损伤患者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并探索其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控制与治疗这类感染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2012年—2016年诊治的52例ICU病房的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颅脑损伤患者,首先对其临床资料、菌株分布及药敏情况进行分析,并进行其危险因素调查.结果:ICU颅脑损伤患者CRBSI发生率为13.6%,以革兰阴性菌(主要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为主,占56.9%,其次为革兰阳性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占32.6%,而真菌感染少占(10.5%);根据菌株药敏结果,可分别使用碳青酶烯类抗生素和万古霉素进行革兰阴性菌和阳性菌的抗感染治疗;从危险因素调查结果来看,高龄、肠外营养、长时间导管置留是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我院ICU颅脑损伤患者CRBSI发生率为13.6%,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预防控制高龄、肠外营养、长时间导管置留等独立危险因素,从而减少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产生和传播.

    作者:田时志;董剑;王杉;杨静;谢铌奇;何建春;席家庄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心律平与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疗效对比

    目的:分析心律平与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方法:研究阶段为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共纳入研究对象100例,均为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10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心律平,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39例(78.0%)明显低于观察组总有效46例(92.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临床疗效更佳,临床应用优势明显,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勇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网络在线平台在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对网络在线平台在护士培训中应用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参与专业技能培训的681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护士全部采用网络在线平台培训模式进行培训开展,对其培训的具体方式及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统计显示,681名网络在线平台培训护士,培训前其理论知识与护理技能考核平均成绩分别为(71.6±3.8)、(68.7±5.6)分,培训结束后其理论知识与护理技能考核平均成绩分别为(95.7±4.2)分、(91.4±4.8)分,前后对比差异显著,t=4.249、3.59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网络在线平台在护士培训中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彤彤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个体化延续护理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个体化延续护理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0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延续护理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吴亚香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维生素C局部注射治疗角膜炎、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将维生素c局部注射应用于治疗角膜炎和角膜溃疡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间收治的64例角膜炎、角膜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日期单双号将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将其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3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c局部注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和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和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优,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角膜炎和角膜溃疡患者应用维生素c进行局部注射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能够有效减少复发率,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来说,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李淑云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初步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对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应用经阴道超声检查,研究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初步诊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确诊为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患者例数50例,选择时间:2016年9月~2017年9月,先后行不同的检查方式:经阴道超声检查、经腹部超声检查,经SPSS21.0系统分析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98.00%)经SPSS21.0系统分析发现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80.00%),数据指标差异明显,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初步诊断的临床价值显著,能够为妇科诊疗提供可靠的治疗方向.

    作者:熊卫卫;陆佳;游倩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康复新联合三联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分析消化性溃疡运用康复新联合三联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选取5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三联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康复新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98%;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4.82%,对照组为5.65%,发生率基本相同,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化性溃疡运用康复新联合三联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得玲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中一对一带教的应用

    目的:分析与研究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中一对一带教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期间在我科进行临床实习的38名护理专业的学生.并通过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9名学生.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观察组学生采用一对一带教法,比较两组教师的归属感以及学生的护理成绩.结果:观察组教师的归属感以及学生的护理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护理实习生采用一对一带教的效果十分显著.一对一带教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护理成绩.

    作者:王飞凤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地奥司明片治疗肛肠外科术后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地奥司明片治疗肛肠外科术后创缘水肿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肛肠外科术后创缘水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地奥司明片,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为(20.31±4.49)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8.85±4.51)d.两组患者治疗后水肿积分均得到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肛肠外科术后创缘水肿患者采用地奥司明片治疗,可有效缓解水肿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陈静;任权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喉癌术后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目的:总结并归纳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喉癌术后患者的作用以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9月~2017年9月,选取40例喉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施加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种干预手段的护理后自护能力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评估.结果:在观察组,使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后,各项数值与对照组相比,呈现较为优异的状况,而且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对喉癌术后患者护理时可以使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可以被推广应用.

    作者:甘银燕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

    带状疱疹作为一种由带状疱疹病毒所引发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其对免疫力较小的儿童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带状疱疹在感染患者之后可长期的潜伏与患者的体内,当患者自身身体状况不佳以及抵抗力低下时便会促使病毒的再次繁殖.由于带状疱疹对于患者本身会造成较大的心理损伤,同时会伴随较为强烈的疼痛感,所以在面对带状疱疹患者时,如何有效妥善的进行护理便成为了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以此为基础,就带状疱疹患者护理工作的相关事宜展开论述,旨在为今后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积极的参考.

    作者:蒙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老年局限前列腺癌分析

    目的:探讨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老年局限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间,进行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的19例老年局限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腹膜外路径顺行将前列腺、精囊切除,膀胱颈部切开前使用2-0可吸收线对其阴茎背深复合体进行缝扎.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中转开放手术2例.平均用时25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20mL,术后病理报告切缘阳性2例,术后尿管留置14-28d.术后发现漏尿4例,穿刺孔下皮下种植转移及尿道狭窄各1例,经相关治疗均治愈.术后PSA为0-2.01ng/ml,平均0.24ng/mL,随访期间未发现患者有肿瘤复发的情况.结论: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具有成功率高、微创及创痛轻等显著优点,同时该手段对患者腹腔脏器影响较小,故应用于老年局限前列腺癌中疗效显著.

    作者:梅傲冰;康婷;陈梅;何翔;王玮;江纪蓉;严佳;肖三;张君;刘志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救中的价值评价

    目的:研究急诊护理流程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救中的价值评价.方法:本次研究所选取的24例患者都是在2018年1月-2018年5月这段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断、治疗与后期护理的急性冠状综合征患者,将以上参与研究的所有患者自由组合后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12例患者采用临床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的12例则是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继续急诊护理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临床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以及满意度情况进行临床专业比较.结果:在进行本次临床研究之前,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不显著,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当经过一段时间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指标改善情况以及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对于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同时在患者中收获到的满意度比较高.

    作者:支用泉;翟飞飞;龚佳妮;曹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老年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老年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收治的老年肿瘤患者620例,按照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心理组,每组310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心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在采取护理干预后,心理组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评分低于常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闫雪铭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温针灸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风湿关节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风湿关节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80例风湿关节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双氯芬酸钠)和观察组(温针灸联合身痛逐瘀汤),每组各4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评分,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能够明显改善风湿关节痛患者的临床疼痛感,提高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陈丽君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阿莫西林与奥美拉唑治疗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阿莫西林与奥美拉唑治疗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莫西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与奥美拉唑治疗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秦轩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探讨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

    目的:研究探讨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78例小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7例,研究组41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采取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肺炎采取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治疗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崔萍;祁玉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浅谈关于外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各行业的转型发展,人们外科受伤的外力因素也更加多元.有可能是由于突发性的因素,也有可能是个人习惯的不良,这些都导致了当前人们所患有外科疾病的概率有所提升.就目前外科科室的患者情况而言,一些患者的病情比较危急,变化也比较迅速,在此种情况之下就需要采取针对性和有效的护理措施,这样才能够在避免医疗事故发生的同时,提高对于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效果.

    作者:李施施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特别健康杂志

特别健康杂志

主管: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