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承靖;周东辉;刘宁
为探讨治疗肛隐窝炎的药物疗效,选用具有活血散淤、定痛止血、敛疮生肌的龙血竭胶囊治疗肛隐窝炎90例,有效率达96.7%,对照组治疗50例,有效率达62.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2年,复发率3.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P<0.05).结果表明龙血竭胶囊治疗肛隐窝炎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用药简便,是治疗该症较理想的口服药物.
作者:李晓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观察碳酸利多卡因在实施高位硬膜外阻滞时的可行性和效能,及其对患者呼吸循环的影响和不良反应.择期乳腺癌根治术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对照组),用1%盐酸利多卡因,pH4.58.B组(实验组),用1%碳酸利多卡因,pH6.92.于T2~3或T3~4正中入路行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3 cm.观察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记录麻醉前后左右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及潮气量、呼吸频率的变化.两组起效时间及阻滞完善时间,B组明显较A组短(P<0.05).麻醉维持时间及阻滞范围则相差无几.两组与麻醉前相比,血压、心率及潮气量均明显下降(P<0.05),而两组间比较无差异.碳酸利多卡因起效增快,痛觉完全消失时间显著缩短,麻醉效能可靠,可以适用于高位硬膜外阻滞.
作者:蒋大明;葛继荣;黄凤伦;顾连兵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评价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每天应用舒血宁注射液每天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滴治疗78例脑梗死患者,并与应用香丹注射液治疗的90例进行对照.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5、30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15、30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arthel指数记分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舒血宁注射液可促进脑梗死患者早期和恢复期的神经缺损功能恢复,缩短病程,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虞炳庆;芮晓东;黄明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Dieulafoy病临床少见,易误诊及漏诊.急诊内镜及出血间歇期内镜检查诊断,内镜介入治疗采用1:10 000去甲肾上腺素或5%孟氏液喷洒加用微波治疗7例,手术治疗5例.结果诊断为胃Dieulafoy病11例;空肠Dieulafoy病1例.经内镜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1例复发.急诊胃镜是诊断Dieulafoy病的好方法,内镜下介入治疗随访效果好,减少了对外科手术治疗的需求.
作者:王寿九;吴楠;王盛根;焦霞;潘桂红;谷丽娟;郑昌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同时检测肝癌患者血清中的α-L-岩藻糖苷酶(AFU)和5′-核苷酸酶(5′-NT),以探讨这两项指标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及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30例正常人及57例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血清AFU和5′NT,PHC组的AFU和5′-NT结果比正常对照组极显著升高(P<0.01),X2检验做AFU、5′NT、AFU+5′-NT3组百分率差异显著性检验,P<0.01,且AFU和5′-NT结果不相关.因此联合检测AFU和5′-NT可提高对PHC的诊断率.
作者:邱红;朱月蓉;薛宁;肖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对1985~2000年收治的536例异位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36例异位妊娠中,特殊类型异位妊娠10例,占1.87%.536例异位妊娠的误诊率1.49%,确诊率98.51%;其中输卵管妊娠误诊率为0.57%,确诊率99.43%;特殊类型异位妊娠误诊率50.00%,确诊率50.00%.两者的误诊率或确诊率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特殊类型异位妊娠比较罕见,对可疑病例应详细询问病史,依据其诊断标准,辅以多种方法检查,可提高临床的确诊率,减少误诊率.
作者:单锦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普理灵疝修补装置在老年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方法:用普理灵疝修补装置对32例老年腹股沟疝进行修补术.结果:1例出现阴囊内巨大血肿,2例出现皮下血肿,6例出现阴囊积液(18.8%,P<0.05),皆痊愈出院.同期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240例,未发生术后出血,并发阴囊积液19例.结论:普理灵疝修补装置适用于老年腹股沟疝修补术,但应防止术后出血及阴囊积液.
作者:张凯;席时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为探讨经络穴位与血管的关系,观测了大鼠下肢骨间膜上血管分布的特点.方法:以大鼠为标本(n=20),采用左心室墨汁灌注大鼠及骨间膜撕片.结果:腓骨侧骨间膜上某些区域的血管密度显著大于胫骨侧,呈非均匀分布.结论:骨间膜上血管密疏可能与经络穴位多少有关.
作者:陈泳宏;刘平;盛春宁;骆云;商舰;贺子义;胡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为了使学生早日适应临床实习生活,快速展开实习工作,有效防范实习中问题的发生,对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学生进行实习前系列教育,促进了临床实习质量的提高.实习前教育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教育系列化,针对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临床实习管理经验,科学安排教育内容,精心设计教育计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文章就实习前系列教育的内容、形式、效果作初步探讨.
作者:闻国平;吴玲;王福美;蔡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近年来感染率又呈上升趋势,因此早期快速诊断结核在临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痰液涂片镜检,是寻求传染源,确诊肺结核诊断的直接途径.结核分枝杆菌具有较强的抗酸碱能力,临床上常用NaOH处理标本,我科自1998年始试用84消毒液处理标本,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吴海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是由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组成的复合型抗生素,对革兰阳性、阴性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且对多数产生β-内酰胺酶的细菌也有抗菌作用.对6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组)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治疗,对61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头孢拉定治疗,并进行对比观察.治疗组有效率为82.3%,对照组有效率为81.9%,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刘学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观察小剂量恬尔心针剂对老年人心肌缺血的疗效.选用恬尔心针剂50 mg加入葡萄糖液静脉滴注,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肌缺血.提示缓解及减轻心悸、胸闷、心绞痛的效果显著(有效率97%),心电图缺血图形亦见较明显改善(有效率70%).小剂量恬尔心针剂静脉滴注治疗老年人心肌缺血疗效明显且安全,有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刘学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999年1月~2001年3月应用电视腹腔镜成功行子宫切除43例.对43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有效地预防并发症发生.作者认为术前的充分准备,术后的严密观察,做好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是手术成功及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陈红;支玉霜;吴竹梅;曹坤;袁杰慧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微粒凝集试验(TPPA)同时检测50例梅毒疑似血清,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TRUST和TPPA试验的敏感性符合率达到84%,但TRUST特异性差.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可作为梅毒患者的疗效观察(定量试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作为确诊试验很重要.
作者:戈凤元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囊泡单胺类转运体(VMAT)功能抑制对大鼠嗜铬瘤(PC12)细胞产生的内源性毒性及抗氧化剂的保护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观察VMAT功能抑制以及不同干预方法对PC12细胞存活的影响和细胞死亡方式.结果:单独加入VMAT抑制剂利血平对PC12细胞无毒性作用;利血平协同多巴胺明显增加多巴胺的毒性,使同样浓度的多巴胺诱发PC12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加入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二硫苏糖醇(DTr)和脉冲1号使PC12细胞的生存率明显提高.结论:VMAT功能抑制触发了多巴胺内源性毒性可诱发细胞凋亡,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制剂有细胞保护作用.
作者:董海蓉;丁新生;叶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在药物研究的动物实验中,常用电刺激方法激怒实验动物产生激怒反应,以观察药物的作用效果.为方便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我们研制了CJQ-1型小鼠激怒电子刺激器,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泽华;朱健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39例HIE患儿在起病第1,3,7天血清NSE水平进行了动态测定.结果:HIE患儿血清中NSE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HIE临床分度的增加,NSE的含量显著升高.结论:血清NSE水平测定可作为早期判断HIE脑损伤程度和预后的生化指标.
作者:郭明权;陆美瑛;顾丽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为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ISS)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后生化指标的变化,应用ALSS治疗40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别测其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结果ALSS治疗后,肝功能和胆红素结果明显下降(P<0.01),胆固醇和白蛋白结果明显上升(P<0.01),总蛋白、甘油三酯和电解质无明显改变(P>0.05).作者认为ALSS是辅助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颜承靖;周东辉;刘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用微型颗粒凝集试验(MAG)、补体结合试验(CFT)、酶联免疫试验(ELISA)和乳胶凝集试验(LA)4种血清学方法检测56份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4种试验的敏感性均为100%,特异性分别为95.6%、91.3%、82.6%、91.3%,总体符合率分别为98.2%、96.4%、92.8%、96.4%.
作者:焦玉东;潘继承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对49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观察护理,体会到术前的充分准备、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对提高手术的治愈率有重要作用.
作者:袁素美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