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Dieulafoy病12例报告

王寿九;吴楠;王盛根;焦霞;潘桂红;谷丽娟;郑昌荣

关键词:Dieulafoy病, 上消化道出血, 介入治疗
摘要:Dieulafoy病临床少见,易误诊及漏诊.急诊内镜及出血间歇期内镜检查诊断,内镜介入治疗采用1:10 000去甲肾上腺素或5%孟氏液喷洒加用微波治疗7例,手术治疗5例.结果诊断为胃Dieulafoy病11例;空肠Dieulafoy病1例.经内镜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1例复发.急诊胃镜是诊断Dieulafoy病的好方法,内镜下介入治疗随访效果好,减少了对外科手术治疗的需求.
南京军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KX-21三分类血液分析系统的结构特点及常见故障排除

    目前国内许多医院都配备了KX-21三分类血液分析仪,然而对该设备的使用介绍不多.文章介绍了KX-21三分类血液分析仪的结构、原理、特点及常见故障的排除,为该机的使用提供指导.

    作者:蒋昊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耐药性监测

    目的:监测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并探讨对耐药菌感染的治疗策略.方法:对临床分离的152株葡萄球菌用表型检测的琼脂筛选法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用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做药敏试验.结果:筛选出MRS 79株,检出率为51.97%,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60.00%,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为41.79%.MRS对万古霉素、利复平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率较高;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S)除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外,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显著低于MRS.结论:MRS具有多重耐药性,应长期进行耐药性检测;MRS重症感染应首选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治疗.

    作者:熊剑文;裴云;冯瑞祥;李亚舒;杨成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84消毒液用于抗酸集菌涂片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近年来感染率又呈上升趋势,因此早期快速诊断结核在临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痰液涂片镜检,是寻求传染源,确诊肺结核诊断的直接途径.结核分枝杆菌具有较强的抗酸碱能力,临床上常用NaOH处理标本,我科自1998年始试用84消毒液处理标本,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吴海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检测肺炎支原体的4种血清学方法比较

    用微型颗粒凝集试验(MAG)、补体结合试验(CFT)、酶联免疫试验(ELISA)和乳胶凝集试验(LA)4种血清学方法检测56份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4种试验的敏感性均为100%,特异性分别为95.6%、91.3%、82.6%、91.3%,总体符合率分别为98.2%、96.4%、92.8%、96.4%.

    作者:焦玉东;潘继承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改性玻纤膜白细胞过滤器的应用研究

    目的:为了去除浓缩血小板制剂中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输注无效症的发生率.方法:使用丙烯酸类的聚合物,固化在白细胞过滤器的膜表面,使膜的电位性正好吸附体积大的白细胞,而不吸附体积小的血小板.结果:70例次试验,过滤一个机采治疗量或10个单位手工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能够滤除99.9%白细胞,血小板回收率大于90%.27例血液科病人输注浓缩血小板制剂,血小板输注无效率15%(4/27例),对照组血小板输注无效率50%(10/20例).结论:改性后的白细胞过滤器能用于浓缩血小板制剂的滤除,防止反复输注产生的血小板输注无效.

    作者:邹元国;周晓政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静脉持续输注低浓度化疗药物治疗恶性淋巴瘤的护理

    12例经病理证实为非霍杰金淋巴瘤患者,锁骨下静脉穿刺,置入一根双腔导管至上腔静脉,采用静脉持续输注低浓度阿霉素(ADM)/法玛新(EADM)为主的联合方案,观察临床效果,预防和处理治疗中出现的毒副反应和并发症.该方案治疗效果较好,复发率低,毒副反应少.化疗前认真仔细地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同时采用深静脉置管术,做好导管的护理工作.认真观察化疗药物引起的毒副反应,并及时给予预防和处理,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顺利度过化疗期,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陈燕;刘建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48例水母皮炎的临床分析

    水母蜇伤引起水母皮炎严重危害着人们身体健康.通过48例水母皮炎临床分析,阐述了水母皮炎的特点及有效治疗方法,讨论水母活动的特点及水母毒素在人体内溶血、心脏毒性、神经毒性等作用,对怎样预防水母蜇伤有较为积极的作用.

    作者:杨明君;钱永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重症肝病患者人工肝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对重症肝病患者凝血功能的疗效.方法:30例重症肝病患者在综合疗法的基础上采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通过治疗前后凝血指标的变化,来判断ALSS治疗重症肝病患者的凝血功能的疗效.结果: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有不同程度的缩短(P<0.01),纤维蛋白原(Fib)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结论:检测ALSS治疗的重症肝病患者的凝血指标有助于临床跟踪疗效.

    作者:张杰;陆琳;唐未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血液报废主要原因分析

    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血液报废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为有效利用血源,文章对苏州市有偿和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报废、不同性别的血液报废进行比较,并对全血、MAP、血浆的报废原因进行分析比较.

    作者:张金玉;顾玉华;吴卫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两种检测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的比较

    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微粒凝集试验(TPPA)同时检测50例梅毒疑似血清,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TRUST和TPPA试验的敏感性符合率达到84%,但TRUST特异性差.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可作为梅毒患者的疗效观察(定量试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作为确诊试验很重要.

    作者:戈凤元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囊泡单胺类转运体功能抑制对PC12细胞的毒性及抗氧化剂的干预

    目的:研究囊泡单胺类转运体(VMAT)功能抑制对大鼠嗜铬瘤(PC12)细胞产生的内源性毒性及抗氧化剂的保护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观察VMAT功能抑制以及不同干预方法对PC12细胞存活的影响和细胞死亡方式.结果:单独加入VMAT抑制剂利血平对PC12细胞无毒性作用;利血平协同多巴胺明显增加多巴胺的毒性,使同样浓度的多巴胺诱发PC12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加入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二硫苏糖醇(DTr)和脉冲1号使PC12细胞的生存率明显提高.结论:VMAT功能抑制触发了多巴胺内源性毒性可诱发细胞凋亡,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制剂有细胞保护作用.

    作者:董海蓉;丁新生;叶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城市反空袭作战卫勤保障探讨

    在未来军事冲突中,空袭作为战争先期打击手段之一,反空袭作战中存在空袭发生突然,卫勤准备时间短促;军民伤亡多,卫勤保障难度大;空袭区域环境恶化,卫生防疫任务艰巨;受敌空袭威胁严重,卫勤力量生存困难;空袭目标不确定性,实施卫勤机动保障要求高等主要问题.针对这些主要问题,反空袭作战卫勤保障应采取如下对策:军民结合,建立军民一体化的医疗救护体系;统筹规划,合理制定医疗收治与药材征集预案;加强防卫,提高救治机构的生存能力,确保高效及时.

    作者:钱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溧阳地区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及A/G比值参考值调查

    血清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测定对临床疾病诊断、病情随访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由于各个地区人群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居住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其参考值水平会存在差异.文章调查了1284例健康人群,以求建立适应本地区的TP、ALB参考值范围.

    作者:杨春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枕大神经痛的发病因素和治疗现状

    枕大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非遗传神经内科疾病,临床表现以单侧持续性或阵发性加剧的针刺痛为主,自枕部向头顶部放射.该病病因较复杂,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及症状,神经学检查无阳性结果,影像学检查对鉴别诊断有价值.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穴位治疗、手法治疗、神经阻滞术及神经松解减压术等.

    作者:赵毅;陈秀清;叶勇;刘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生理学优秀课程建设的系列改革实践

    以优秀课程建设为牵引,重点在生理学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学科考试等主要教学环节进行了系列教学改革.理论教学的改革:教学内容着眼于适应性、特色性,教学方法注重于问题讨论式、教与学互动式,教学手段配合于直观化、网络化;实验教学的改革:实验室建设集约化--建立综合实验室,实验内容综合化--开设机能实验学新课程,实验手段革新化--研制计算机实验系统等教学仪器,实验教材配套化--编写实验教材、辅助教材和制作实验操作技术录像插播库;学科考试的改革:较早实行微机试题库教考分离,实施理论与操作考试相结合.

    作者:杨溢秦;薛龙增;郭丹;陈培顺;刘虹;严玉兰;徐建华;张玥;刘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218例卵巢成熟性畸胎瘤临床病理分析

    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分为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及成熟性实性畸胎瘤.后者极为罕见,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又称为皮样囊肿,是卵巢常见的肿瘤之一,仅次于卵巢囊腺瘤.为探讨其临床及病理特点,我们对1992年1月~2002年1月10年间所收治的卵巢成熟性畸胎瘤218例的存档资料进行回顾性随访分析.

    作者:顾祥仕;汪秀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84株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了解临床分离的84株葡萄球菌葡萄球菌对10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52株,其中MRSA 40株(占77%),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32株,其中MRSCoN 21株(占66%).甲氧西林耐药的葡萄球菌对大多数抗生素敏感率低于50%,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临床对葡萄球菌进行耐药监测有助抗生素的选用,万古霉素可作为葡萄球菌感染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吴海鹏;戴永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吸入布地奈德复合制剂与单纯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哮喘的比较

    目的:比较联合吸入布地奈德加沙丁胺醇及溴化异丙托品与单纯吸入布地奈德治疗轻中度哮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1)试验组,吸入布地奈德400~800μg/d加上吸入沙丁胺醇200~400μg/d及溴化异丙托品42~84 μg/d;(2)对照组,单纯吸入布地奈德800~1 600μg/d.43例患者,疗程4周.结果:试验组患者平均晨间大呼气流量(PEF)的改善和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及无症状天数的增加较对照组明显(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是5%,两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联合应用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溴化异丙托品,能有效改善肺功能,患者生活质量和控制哮喘症状,优于大剂量单纯吸入布地奈德.

    作者:徐长生;余衍亮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自发性食管破裂17例的护理

    总结自发性食管破裂17例手术前后的护理经验.及时有效地实施手术治疗,严格做好手术前后护理,确保引流效能,控制感染,可提高手术治愈率.经严格的手术前后护理及抢救治疗,治疗效果满意,痊愈出院15例.因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及术后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2例,病死率11.8%.护士应充分了解病因,切实加强手术前后护理,细致入微地做好心理护理,控制感染,减少并发症,是保证手术效果、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洪素风;张亚军;蓝之源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hs-CRP、cTnI及CK-MB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清hs-CRP、cTnI及CK-MB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夹心ELISA法及免疫抑制法测定63例UA患者和40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血清hs-CRP、cTnI及CK-MB含量.结果:UA患者血清hs-CRP含量为(6.34±1.69)mg/L,与SA组(2.21±0.96)mg/L及健康组(1.10±0.64)mg/L相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UA患者血清cTnI含量为(8.60±8.34)μg/L,与SA组(2.47±1.79)ug/L及对照组(1.95±1.94)μg/L相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3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清CK-MB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UA患者存在微小心肌损伤,炎症反应是UA一个重要发病因素,cTnI是判断微小心肌损伤特异且敏感的指标,hs-CRP在UA发病机制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南京军医学院学报杂志

南京军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第二军医大学

主办:第二军医大学南京军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