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音乐强迫性障碍一例报道

吴振国;路月英;王金成;赵冉然;王育梅

关键词:音乐强迫性障碍, 音乐幻觉, 病例报道
摘要:音乐强迫性障碍是强迫性障碍的亚型之一,临床上较罕见.作者报道1例,结合文献,总结音乐强迫性障碍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管理方案,旨在提醒精神科医生加强对音乐强迫性障碍的识别,以免误诊而作出不合理的治疗.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爱惜邦线和钢丝治疗尺骨鹰嘴横行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比较5号爱惜邦线(ETHIBOND,聚酯不可吸收缝合线)与7号单股钢丝治疗尺骨鹰嘴横行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20 例尺骨鹰嘴横行骨折模型,分为爱惜邦线组和钢丝组,每组10例,对骨折模型进行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测量骨折断端间的压力、500 次疲劳试验后骨折断端的移位,以及静态牵拉试验中弹性模量、断端分离(1 mm和2 mm)时所需载荷、内固定断裂时的极限载荷和移位.结果:爱惜邦线组和钢丝组在疲劳试验后均未出现内固定失败,但钢丝组每50个循环次数时小载荷(10 N)对应的骨折断端的移位均小于爱惜邦线组(P<0.05),同时钢丝组骨折固定后断端间的压力、静态牵拉试验中内固定的弹性模量、断端分离时所需载荷、内固定断裂时的极限载荷和移位均大于前者(P<0.05).结论:爱惜邦线和钢丝在治疗尺骨鹰嘴横行骨折时均能提供良好的固定,但钢丝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作者:殷志鹏;戚晓阳;邱旭升;郑冲;王骏飞;陈一心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微小RNA及长链非编码RNA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一种危害女性健康的妇科常见疾病.研究表明,以微小RNA(miRNA)和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为代表的表观遗传异常与EMs密切相关.现对miRNA、lncRNA与EMs发生发展、相关性不孕及恶变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冒晨昱;蔡云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肺部磨玻璃结节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

    手术是目前治疗肺部磨玻璃结节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因磨玻璃结节实性成分少,不易触及,给手术者及病理科医生带来诸多困难.通过对肺部磨玻璃结节的定位,我们可以快速而准确地找到病灶.作者对临床上常见的肺部磨玻璃结节定位方法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马艺洪;薛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手术导航系统分类及在颌面外科中的应用

    颌面外科手术的高风险性使诸如光学、电磁、机械等各类型手术导航系统在包括颌面肿瘤切除、颌面修复、颌面正畸等领域的应用不断增加,且较传统手术方式有明显的优势.作者就手术导航系统分类特点以及在颌面外科中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杨亦;熊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载STEAP-1抗体前列腺癌靶向超声微泡的制备及体外寻靶实验研究

    目的:采用生物素-亲和素法制备载前列腺跨膜上皮抗原-1(STEAP-1)抗体的靶向超声微泡,检测其结合率、稳定性及体外寻靶能力.方法:(1)体外培养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和PC3;(2)采用生物素-亲和素法将STEAP-1抗体与普通声诺维微泡结合,显微镜下观察靶向微泡荧光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结合率与稳定性;(3)检测所制备的靶向微泡体外结合能力.结果:(1)荧光显微镜下两种前列腺癌细胞表面均发出绿色荧光,即呈阳性表达;蛋白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显示,LNCaP细胞中STEAP-1呈相对高水平表达.(2)载STEAP-1抗体靶向微泡涂片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微泡表面呈现环状绿色荧光,普通对照组镜下视野丢失;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所制备的靶向微泡大小均一,结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振荡后结合率略小于振荡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靶向微泡与前列腺癌细胞孵育反应后出现微泡向细胞区域聚集的现象;靶向微泡于细胞周边呈花环状黏附,LNCaP细胞的黏附率高于PC3细胞(P<0.05);两种细胞的前、后黏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STEAP-1蛋白在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和PC3中均呈阳性表达,且前列腺癌分化早期代表细胞株LNCaP 细胞呈相对高水平表达;(2)载STEAP-1抗体的靶向微泡可经生物素-亲和素法制备,STEAP-1 抗体与普通微泡的结合率高且稳定性好;(3)载STEAP-1抗体靶向微泡体外寻靶可与人前列腺癌细胞牢固结合,且LNCaP细胞较PC3细胞结合率高.

    作者:刘莹;江峰;袁韵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HBx抑制RASSF1A表达参与肝细胞癌发生的可能机制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关键基因HBx对肝细胞癌相关抑癌基因RASSF1A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调控方式,以期理解HBx参与肝细胞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RT-PCR、qPCR法检测肝细胞癌细胞系中RASSF1A的表达水平差异,并评估RASSF1A表达水平与HBx表达的相关性;应用HBx转染的肝细胞系、肝癌细胞系和DNMT1敲低的肝癌细胞系为研究对象,以qPCR、BGS等方法分析HBx对RASSF1A表达的影响及其调控方式.结果:与肝细胞系相比,抑癌基因 RASSF1A 在肝细胞癌细胞系中呈低表达趋势,且RASSF1A的表达水平与HBx表达呈反相关关系.转染HBx基因后,肝癌细胞系中RASSF1A的表达水平下降.应用DNA甲基化酶抑制剂5′-aza处理肝癌细胞后RASSF1A的表达水平升高,siRNA抑制主要DNA甲基转移酶 DNMT1 后 RASSF1A 表达水平亦得到回复. BGS 方法分析显示抑制 DNMT1 的表达影响了RASSF1A启动子区CpG位点的甲基化状态.结论:肝癌细胞中HBx能够抑制RASSF1A的表达,并可能通过改变其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状态调控其表达而参与肝细胞癌的发生.

    作者:宋蕴薇;仇雪梅;陆森;樊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糖尿病与阿尔茨海默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 A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AD患病率急剧升高,但有效治疗却是难题.因此,寻找影响AD的风险因素,探讨其影响AD的机制、早期识别AD高危人群、发现新的干预靶点已经成为AD研究领域的热点.现有研究表明,糖尿病和AD均与老龄化密切相关,并且发病率和患病率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作者主要围绕糖尿病与AD的关系以及如何干预糖尿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清;谢春明;张志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联合胃蛋白酶原、胃泌素、粪便Hp抗原检测对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索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及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HpSA)在萎缩性胃炎及胃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萎缩性胃炎及胃癌患者血清中PGⅠ、PGⅡ及胃泌素-17( G-17)水平,并计算PGR(PGⅠ/PGⅡ)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曲线)分析各指标的诊断价值;使用免疫胶体金法检测HpSA的阳性率.结果: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较对照组的PGⅠ水平和PGR值下降,G-17水平上升,HpSA阳性率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GⅠ、PGR及G-17具有诊断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价值.联合PGⅠ、PGR、G-17和HpSA检测对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诊断评估效果佳.结论:联合检测PG、G-17和HpSA可有效诊断萎缩性胃炎和胃癌.

    作者:蔡惠美;林晖;欧希龙;黄玉钿;方跃华;孙娟;曹文瑜;傅建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IGF-1对多发性抽动症模型大鼠纹状体神经元氨基酸递质水平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多发性抽动症模型大鼠纹状体神经元内氨基酸递质水平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亚氨基二丙腈诱导建立)及治疗组(建模成功后给予IGF-1) .采用刻板运动评分进行行为学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法测定纹状体内氨基酸递质谷氨酸(Glu)和γ-氨基丁酸( GABA)的浓度,蛋白印迹法检测纹状体组织凋亡相关因子核转录因子-κB(NF-κB) 、半胱天冬酶-3( 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刻板运动评分显著增加,纹状体内Glu和GABA含量明显上升(P<0.05);模型组大鼠纹状体组织NF-κB、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 .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经IGF-1处理后,刻板运动评分、纹状体内Glu和GABA水平均明显减小,NF-κB、caspase-3蛋白显著下调(均P<0.05) .结论:IGF-1可能通过抑制纹状体内氨基酸递质水平及凋亡蛋白表达.对多发性抽动症大鼠纹状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伍俊伊;曾晓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血红蛋白水平及CAMI-STEMI评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

    目的:评价血红蛋白(Hb)水平及中国心肌梗死注册登记研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CAMI-STEMI)评分对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接受PCI的STEMI患者360例,记录患者的临床特点并计算CAMI-STEMI评分、记录Hb值及其他生化指标、冠脉病变程度、随访期间(30 d、6个月)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MACCE)发生情况,根据患者入院第1次Hb值分为3组.结果:3组PCI术后30 d、6个月MACCE发生率均随Hb水平的降低而增高.多因素Cox逐步回归显示,在校正其他因素后,CAMI-STEMI评分是患者术后30 d MACCE发生率的独立预测因子( OR为1.225,95%CI为1.067~1.406,P=0.004) ;贫血是患者术后6个月MACCE发生率的独立预测因子( OR为2.071,95%CI为1.178~3.461,P=0.011),无糖尿病的患者术后6个月MACCE发生率较低(OR为0.585,95%CI为0.363~0.944, P=0.028).结论:CAMI-STEMI评分是患者术后30 d MACCE发生率的独立预测因子;贫血是STEMI患者PCI术后6个月MACCE的独立预测因子,且贫血的STEMI患者发生MACCE的风险明显高于正常Hb水平患者;糖尿病是STEMI患者PCI术后6个月MACCE发生率的独立预测因子.

    作者:罗二飞;鄢高亮;钱昊;秦雨涵;刘钜川;马长乐;彭中兴;汤成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江苏地区5028例肾活检病理类型与甲状腺疾病关系分析

    目的:初步探讨江苏地区5 028例肾活检标本病理类型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脏病研究所行病理诊断的5 028例肾活检标本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5 028例肾穿病例中,合并甲状腺疾病者89例,女性占76.41%;甲状腺机能减退在伴发的3种甲状腺疾病中占64%;89例甲状腺疾病与12种肾脏疾病伴发,其中狼疮性肾炎、干燥综合征肾损伤、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性肾损伤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伴发率较其他肾脏病为高;甲状腺疾病伴发率在全部肾穿刺标本中或膜性肾病中均有逐年升高趋势.结论:肾穿刺病例中,合并甲状腺疾病以女性、甲状腺机能减退多见;自身免疫性肾脏疾病常伴发甲状腺疾病;肾脏疾病伴发甲状腺疾病逐年增多,应予重视.

    作者:弓玉祥;杨旻宇;倪海锋;陈平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两种评估量表对脑性瘫痪儿童粗大运动功能评定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比较两种粗大运动评估量表在脑性瘫痪儿童评估中的相关性和差异.方法: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88(GMFM-88)和Peabody-2粗大运动发育量表( PDMS-2)两种评估量表分别对65例3~59月龄的脑性瘫痪儿童粗大运动功能水平在入院时和综合康复治疗一疗程后进行评估.对综合康复治疗前后两种量表原始分及两者分值的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患儿综合康复治疗前后两种量表评估原始分之间呈现显著相关性(r=0.976、r=0.975,P<0.001);治疗后分值差异也呈现显著相关性( r=0.805,P<0.01) ,而GMFM-88分值变化高于PDMS-2( P<0.05).结论:GMFM-88及PDMS-2在康复评估中呈高度相关性,均能精确地反映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的变化,交换使用被认为是可靠的.但在粗大运动功能的康复评估中GMFM-88分值改变较大,提示可能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作者:孙垚;朱欢;朱敏;张跃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粉防己碱对胃癌耐药细胞ZNF139、MDR1及GST-π mRNA的影响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TET)对胃癌耐药细胞锌指蛋白139(ZNF139)、多耐药基因1(MDR1)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π( GST-π) mRNA的影响.方法:选取胃癌细胞SGC7901 以及胃癌耐阿霉素细胞SGC7901/ADR,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两种细胞 ZNF139、MDR1、GST-πmRNA及蛋白表达,同时检测2.0 mg· ml-1TET 处理前后SGC7901/ADR 细胞ZNF139、MDR1、GST-π mRNA 及蛋白表达.结果:SGC7901/ADR细胞ZNF139、MDR1、GST-π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SGC7901细胞(P<0.05);SGC7901/ADR细胞ZNF139、MDR1、GST-π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SGC7901细胞(P<0.05);TET处理后SGC7901/ADR细胞ZNF139、MDR1、GST-π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较处理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TET能下调胃癌耐药细胞ZNF139、MDR1、GST-π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从而在逆转胃癌多药耐药特性方面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旭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妊娠相关乳腺癌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妊娠相关乳腺癌( PABC)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我院收治的90例PABC患者(设为PABC组)及同期收治的90例非PABC患者(设为非PABC组)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并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PABC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1)在雌激素受体( ER)阴性率、Ki-67 过表达、肿瘤大直径、腋窝淋巴结转移方面,PABC组与非PABC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在孕激素受体( PR)阴性率、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表达情况、哺乳史、TNM分期、新辅助化疗、三阴性乳腺癌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PABC组3年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明显低于非PABC组(P<0.05). (3)ER阴性率、Ki-67过表达、肿瘤大直径、淋巴结转移是影响PABC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PABC患者早期进行产前检查,选择合适方法加强哺乳期乳腺的检查,密切随访,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靳继海;刘玉娟;王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全身麻醉药对发育期大脑神经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进展

    全身麻醉药(全麻药)是否会对发育期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伤一直是临床麻醉医师关注的热点问题.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的药物安全通告引起了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与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的广泛关注与迅速回应,他们的回应参考了小儿麻醉神经发育测试、全麻与椎管内麻醉对照试验等研究,这些研究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得到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且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作者就全麻药对小儿神经发育影响的新临床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作者:姚雪芹;蒙臣;钟政;王思露;王贤裕;李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皮肤黑色素瘤一线治疗研究进展

    从皮肤黑色素瘤的外科治疗和内科治疗两个核心出发,就不同解剖部位皮肤黑色素瘤的扩大切除与创面修复、区域淋巴结外科治疗的研究现状和争议观点,以及临床上被广泛接受的生物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领域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文博;谭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尼可地尔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对NLRP3炎症小体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术前口服尼可地尔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激活的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的干预作用,为临床上减轻PCI围术期心肌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入选入住我院心内科拟行择期PCI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试验组于PCI术前3 d开始每日口服尼可地尔5 mg 3次,于PCI术前及术后24、48 h采集静脉血,比较两组患者NLRP3、白介素-1β(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的变化.结果:两组PCI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PCI术后24、48 h的NLRP3、IL-1β、hs-CRP、hs-cTnT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P<0.05) .结论:术前口服尼可地尔可以减少PCI相关NLRP3炎症小体的释放,减轻PCI术后心肌炎症反应,从而保护心肌.

    作者:李娟;莫凡睿;颜玉鸾;楚罗湘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音乐强迫性障碍一例报道

    音乐强迫性障碍是强迫性障碍的亚型之一,临床上较罕见.作者报道1例,结合文献,总结音乐强迫性障碍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管理方案,旨在提醒精神科医生加强对音乐强迫性障碍的识别,以免误诊而作出不合理的治疗.

    作者:吴振国;路月英;王金成;赵冉然;王育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血清抗苗勒管激素水平检测用于评价宫颈癌患者移位卵巢功能的价值

    目的:通过分析宫颈癌患者卵巢移位术后血清抗苗勒管激素( AMH)水平变化,探讨AMH水平检测用于评价移位卵巢功能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前后血清AM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及改良Kupperman评分值,分析年龄对AMH水平变化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手术方式、不同术后治疗方式对AMH水平变化的影响.结果:术前及术后的4次检测中,血清AMH水平随年龄的增长均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较FSH水平及Kupperman评分结果更早出现异常,其中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至术后12个月,除26~30岁组患者与术前相比无明显下降,其他3组较术前均显著降低.行卵巢楔形切除术、术后放化疗者术后AMH水平下降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手术方式及术后辅助放化疗均会影响宫颈癌患者卵巢移位术后卵巢功能,血清AMH水平是评价此类患者卵巢功能的敏感可靠指标.

    作者:葛莉莉;叶春萍;余宁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肌壁间肌瘤患者长效与短效长方案促排卵过程及效果比较

    目的:探索更适合宫腔形态正常的肌壁间肌瘤患者的辅助生育促排卵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 IVF/ICSI)助孕的肌壁间肌瘤病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史、肌瘤大小及数目分为肌瘤术后组、肌瘤直径<2 cm组、肌瘤直径≥2 cm组及多发性肌瘤组4组,再按降调节药物分为长效亚组(A亚组)及短效亚组(B亚组),对促排卵过程及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肌瘤直径<2 cm组及多发性肌瘤组中,促性腺激素(Gn)用量A亚组均显著高于B亚组. A亚组着床率有大于B亚组趋势,但仅在肌瘤直径<2 c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的长效亚组相比,多发性肌瘤A亚组和肌瘤≥2 cm A亚组胚胎着床率低于肌瘤术后A亚组及肌瘤<2 cm A亚组,但仅在多发性肌瘤A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较大的或多发性肌壁间肌瘤可能对生育功能仍有不利影响,这些患者若不愿接受手术治疗,而是直接进行辅助生育治疗,则可优先考虑长效长方案.

    作者:宋天然;孙海翔;王玢;陆菲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东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