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振国;路月英;王金成;赵冉然;王育梅
音乐强迫性障碍是强迫性障碍的亚型之一,临床上较罕见.作者报道1例,结合文献,总结音乐强迫性障碍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管理方案,旨在提醒精神科医生加强对音乐强迫性障碍的识别,以免误诊而作出不合理的治疗.
作者:吴振国;路月英;王金成;赵冉然;王育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分析宫颈癌患者卵巢移位术后血清抗苗勒管激素( AMH)水平变化,探讨AMH水平检测用于评价移位卵巢功能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前后血清AM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及改良Kupperman评分值,分析年龄对AMH水平变化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手术方式、不同术后治疗方式对AMH水平变化的影响.结果:术前及术后的4次检测中,血清AMH水平随年龄的增长均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较FSH水平及Kupperman评分结果更早出现异常,其中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至术后12个月,除26~30岁组患者与术前相比无明显下降,其他3组较术前均显著降低.行卵巢楔形切除术、术后放化疗者术后AMH水平下降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手术方式及术后辅助放化疗均会影响宫颈癌患者卵巢移位术后卵巢功能,血清AMH水平是评价此类患者卵巢功能的敏感可靠指标.
作者:葛莉莉;叶春萍;余宁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采用生物素-亲和素法制备载前列腺跨膜上皮抗原-1(STEAP-1)抗体的靶向超声微泡,检测其结合率、稳定性及体外寻靶能力.方法:(1)体外培养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和PC3;(2)采用生物素-亲和素法将STEAP-1抗体与普通声诺维微泡结合,显微镜下观察靶向微泡荧光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结合率与稳定性;(3)检测所制备的靶向微泡体外结合能力.结果:(1)荧光显微镜下两种前列腺癌细胞表面均发出绿色荧光,即呈阳性表达;蛋白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显示,LNCaP细胞中STEAP-1呈相对高水平表达.(2)载STEAP-1抗体靶向微泡涂片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微泡表面呈现环状绿色荧光,普通对照组镜下视野丢失;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所制备的靶向微泡大小均一,结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振荡后结合率略小于振荡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靶向微泡与前列腺癌细胞孵育反应后出现微泡向细胞区域聚集的现象;靶向微泡于细胞周边呈花环状黏附,LNCaP细胞的黏附率高于PC3细胞(P<0.05);两种细胞的前、后黏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STEAP-1蛋白在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和PC3中均呈阳性表达,且前列腺癌分化早期代表细胞株LNCaP 细胞呈相对高水平表达;(2)载STEAP-1抗体的靶向微泡可经生物素-亲和素法制备,STEAP-1 抗体与普通微泡的结合率高且稳定性好;(3)载STEAP-1抗体靶向微泡体外寻靶可与人前列腺癌细胞牢固结合,且LNCaP细胞较PC3细胞结合率高.
作者:刘莹;江峰;袁韵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开放性手术(OSR)和腔内修复术(EVAR)治疗破裂腹主动脉瘤(RAAA)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观察32例RAAA患者(其中EVAR组13例、OSR组19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输血量、内漏发生率、术后死亡率、高腹压发生率、二次有创干预率.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输血输液量、住院时间、术后30 d死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二次干预率等方面,EVAR组明显低于OSR组( P<0.05).但EVAR组高腹压及内漏发生率较高.结论:EVAR救治RAAA的临床疗效比OSR更具有优势.
作者:安乾;王兵;崔文军;司江涛;王颖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 IL)-33对肝癌细胞迁移能力、侵袭能力和细胞骨架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癌细胞中β-链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2以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分析肝癌细胞表面抗原分子的表达水平,附壁试验和细胞聚集试验分别检测肝癌细胞对细胞外基质的亲和力以及肝癌细胞的聚集能力,细胞迁移划痕实验和穿透小室法测定IL-33对肝癌细胞体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高内涵细胞分析系统免疫荧光法检测IL-33对肝癌细胞骨架的影响.结果:在IL-33的作用下,肝癌细胞中β-链蛋白、MMP-2以及MMP-9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下降( P<0.05) ,并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经IL-33作用后肝癌细胞间黏附分子-1、人类白细胞抗原-Ⅰ的表达率显著增加,且CD44表达显著下降(P<0.05);肝癌细胞对细胞外基质的亲和力及肝癌细胞聚集程度均降低(P<0.05);实验组肝癌细胞的微丝数量和细胞骨架的面积显著降低,且与剂量相关( P<0.05) .结论:IL-33能够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并且有降低细胞骨架微丝数量和面积的作用.
作者:李凡;夏兵祥;徐健;张业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比较5号爱惜邦线(ETHIBOND,聚酯不可吸收缝合线)与7号单股钢丝治疗尺骨鹰嘴横行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20 例尺骨鹰嘴横行骨折模型,分为爱惜邦线组和钢丝组,每组10例,对骨折模型进行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测量骨折断端间的压力、500 次疲劳试验后骨折断端的移位,以及静态牵拉试验中弹性模量、断端分离(1 mm和2 mm)时所需载荷、内固定断裂时的极限载荷和移位.结果:爱惜邦线组和钢丝组在疲劳试验后均未出现内固定失败,但钢丝组每50个循环次数时小载荷(10 N)对应的骨折断端的移位均小于爱惜邦线组(P<0.05),同时钢丝组骨折固定后断端间的压力、静态牵拉试验中内固定的弹性模量、断端分离时所需载荷、内固定断裂时的极限载荷和移位均大于前者(P<0.05).结论:爱惜邦线和钢丝在治疗尺骨鹰嘴横行骨折时均能提供良好的固定,但钢丝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作者:殷志鹏;戚晓阳;邱旭升;郑冲;王骏飞;陈一心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丹参酮Ⅰ(T-Ⅰ)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中的保护作用.方法:(1)体内实验: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sham+T-Ⅰ组、缺血再灌注( IR)组、IR+T-Ⅰ组4组,术前每组腹腔注射等量T-Ⅰ或玉米油2周,左肾蒂夹闭50 min诱导RIRI,收集术后48 h血清及肾脏标本,比较各组之间的血清肌酐(Cr)水平、尿素氮( BUN)水平、肾脏组织病理学评分、肾脏组织凋亡比例及肾脏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 (2)体外实验:用过氧化氢处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建立氧化应激模型,将HK-2分为对照(C)组、T-Ⅰ组、H2O2组、H2O2+T-Ⅰ组4组;用T-Ⅰ或其溶剂处理24 h,然后用过氧化氢处理2 h,比较各组细胞活力、细胞凋亡及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结果:(1)体内实验:与IR组相比,IR+T-Ⅰ组血清Cr、BUN水平显著降低,肾组织内SOD活力升高而MDA含量显著下降,肾脏组织凋亡比例显著降低,且IR+T-Ⅰ组肾脏组织学病理评分较IR组显著降低;(2)体外实验:经过T-Ⅰ预处理,可以显著降低过氧化氢处理后的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增强细胞活力,减少细胞凋亡.结论:T-Ⅰ通过抗氧化活性在RIRI中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高文强;邱雪峰;李凯;陈蔚;赵晓智;李笑弓;郭宏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平均血小板体积为一项重要的临床检查指标,作为血细胞计数的组成部分,其数值的变化可反映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变化.许多研究发现平均血小板体积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作者针对平均血小板体积与冠心病发病、严重程度、预后、介入治疗术后的相关性及可能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潘扬;丁建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阿尔茨海默病( A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AD患病率急剧升高,但有效治疗却是难题.因此,寻找影响AD的风险因素,探讨其影响AD的机制、早期识别AD高危人群、发现新的干预靶点已经成为AD研究领域的热点.现有研究表明,糖尿病和AD均与老龄化密切相关,并且发病率和患病率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作者主要围绕糖尿病与AD的关系以及如何干预糖尿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清;谢春明;张志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从皮肤黑色素瘤的外科治疗和内科治疗两个核心出发,就不同解剖部位皮肤黑色素瘤的扩大切除与创面修复、区域淋巴结外科治疗的研究现状和争议观点,以及临床上被广泛接受的生物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领域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文博;谭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EZH2抑制剂GSK126对膀胱癌细胞活性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膀胱癌细胞活性实验以及小鼠膀胱癌模型验证GSK126对膀胱癌细胞活性及小鼠膀胱癌肿瘤组织生长的影响,通过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膀胱癌细胞上皮间质标记蛋白表达量来验证GSK126 对膀胱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细胞活性实验证实GSK126可以有效抑制膀胱癌细胞的活性和小鼠膀胱癌组织的生长.病理检查显示GSK126降低了小鼠膀胱癌组织的侵袭能力.体外实验显示,GSK126升高CDH1、UPK3KA的表达量,降低CDH2、ZEB1的表达量.结论:EZH2抑制剂GSK126在体内及体外实验中可抑制膀胱癌细胞的活性,降低膀胱癌细胞浸润和侵袭能力.
作者:王奕铎;凌志新;陈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视觉标尺( VAS)法、时间权衡( TTO)法、标准赌博( SG)法用于欧洲生命质量量表( EQ-5D)测评的一致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某医学院校600名医学生作为样本,采用中国大陆EQ-5D官方中文版量表进行生命质量测评,应用广义小二乘(GLS)回归法和加权小二乘(WLS)回归法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在医学大学生中,使用固定界限值对正交设计状态评分得到相对一致的结果,模型评分曲线形态相似、几乎重叠,模型回归系数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模型中生命质量影响大的因素一致,主要为重度的焦虑/沮丧和疼痛/不舒服.结论:在特殊控制的条件下,VAS法、TTO法、SG法可以得出相对一致的结果,在个别健康状态下,SG法评分高于VAS法、TTO法评分低于VAS法;但本研究对象为医学生,可用作青年人群生命质量评分的参考,在全人群中推广应用应慎重.
作者:叶静陶;卓琳;王国威;贡佳慧;刘丁阳;朱杰;徐玲;卓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妊娠相关乳腺癌( PABC)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我院收治的90例PABC患者(设为PABC组)及同期收治的90例非PABC患者(设为非PABC组)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并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PABC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1)在雌激素受体( ER)阴性率、Ki-67 过表达、肿瘤大直径、腋窝淋巴结转移方面,PABC组与非PABC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在孕激素受体( PR)阴性率、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表达情况、哺乳史、TNM分期、新辅助化疗、三阴性乳腺癌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PABC组3年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明显低于非PABC组(P<0.05). (3)ER阴性率、Ki-67过表达、肿瘤大直径、淋巴结转移是影响PABC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PABC患者早期进行产前检查,选择合适方法加强哺乳期乳腺的检查,密切随访,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靳继海;刘玉娟;王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呼吸危重症患者入重症监护病房(ICU)初次血糖及24 h内血糖变异度与炎症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评价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我院综合ICU收治的85例呼吸危重症患者,记录入ICU后24 h内的血糖水平.根据入ICU初次血糖水平分为A组(血糖水平≤6.9 mmol· L-1)、B组(血糖水平7.0~10.0 mmol· L-1)、 C 组(血糖水平 >10.0 mmol· L-1) 3 组,比较3 组平均血糖( GLUave )、血糖标准差(GLUsd)及血糖变异系数(GLUcv),检测降钙素原( PCT) 、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进行急性生理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分析入ICU初次血糖与以上指标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曲线)评价上述指标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C组24 h GLUave、GLUsd、GLUcv、PCT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及B组(均P<0.05),A组与B组间GLUave、GLUsd 、GLUcv、PC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3组间APACHEⅡ评分和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ROC曲线下面积(AUC)APACHEⅡ评分为0.803,PCT为0.756,hs-CRP为0.711,GLUcv为0.660,GLUsd为0.565,GLUave为0.570.结论:在进入ICU的首个24 h内,呼吸危重症患者的血糖变异度、炎症指标与入ICU初次血糖水平密切相关,入ICU初次血糖水平高于10 mmol· L-1的患者血糖变异度大,炎症反应重;在各项指标中,APACHEⅡ对呼吸危重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高,炎症指标PCT、hs-CRP的预测价值高于血糖变异指标GLUcv、GLUsd、GLUave.
作者:王婴云;陶珍;彭海菁;周承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手术是目前治疗肺部磨玻璃结节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因磨玻璃结节实性成分少,不易触及,给手术者及病理科医生带来诸多困难.通过对肺部磨玻璃结节的定位,我们可以快速而准确地找到病灶.作者对临床上常见的肺部磨玻璃结节定位方法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马艺洪;薛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体检者中收缩压(SBP)异常与肾功能下降不同分期之间的关系,为有效预防慢性肾脏病( CKD)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收集178617例健康体检者资料,以适合中国人的肾脏病饮食改良(cMDRD)简化公式估计肾小球滤过率( eGFR),根据eGFR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通过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肾功能不同阶段与SBP异常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中SBP异常是肾功能下降各阶段的危险因素( P<0.05,OR>1.00);多因素分析中SBP异常在eGFR<60 ml· min -1· 1.73 m-2阶段是肾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P<0.05,OR>1.00),在80 ml· min -1· 1.73 m-2≤eGFR<90 ml· min-1· 1.73 m-2时与肾功能下降存在关联但未表现出对肾脏的危险作用(P<0.05,OR<1.00) ,而在60 ml· min -1· 1.73 m-2≤eGFR<80 ml· min-1· 1.73 m-2时不是肾功能下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随着肾功能损伤阶段的前移,SBP异常所带来的危害可能更多地被肾脏代偿作用减轻或抵消.
作者:王国威;贡佳慧;卓琳;叶静陶;刘丁阳;汪秀英;卓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索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及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HpSA)在萎缩性胃炎及胃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萎缩性胃炎及胃癌患者血清中PGⅠ、PGⅡ及胃泌素-17( G-17)水平,并计算PGR(PGⅠ/PGⅡ)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曲线)分析各指标的诊断价值;使用免疫胶体金法检测HpSA的阳性率.结果: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较对照组的PGⅠ水平和PGR值下降,G-17水平上升,HpSA阳性率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GⅠ、PGR及G-17具有诊断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价值.联合PGⅠ、PGR、G-17和HpSA检测对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诊断评估效果佳.结论:联合检测PG、G-17和HpSA可有效诊断萎缩性胃炎和胃癌.
作者:蔡惠美;林晖;欧希龙;黄玉钿;方跃华;孙娟;曹文瑜;傅建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抗纤益心方是否通过转化生长因子( TGF)-β/Smads信号通路参与改善糖尿病心肌病(DC)大鼠心肌纤维化和心功能.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各10只:对照组( C组)大鼠予单次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抗纤益心方组(AF组)大鼠在C组基础上加用抗纤益心方溶液灌胃,DC组大鼠予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作DC模型,DC+AF组大鼠予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和抗纤益心方溶液灌胃处理;观察4组大鼠经过不同处理后心功能及心肌纤维化变化情况.结果:DC组与DC+AF组大鼠血糖浓度明显高于C组(P<0.05);DC组大鼠左室舒张末压(LVEDP)显著上升(P<0.05),左室收缩压(LVSP)显著下降(P<0.05),DC+AF组大鼠LVSP明显高于DC组(P<0.05),LVEDP低于DC组(P<0.05);DC组与DC+AF组大鼠Ⅰ型胶原水平明显高于C组( P<0.05),DC+AF组大鼠Ⅰ型胶原水平显著低于DC组( P<0.05);DC组大鼠TGF-β1、Smad2及Smad3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5),而DC+AF组大鼠TGF-β1、Smad2及Smad3的磷酸化水平明显低于DC组(P<0.05).结论:抗纤益心方对DC大鼠心肌纤维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能改善大鼠心功能,其作用机制与TGF-β/Smads信号系统密切相关.
作者:张会超;聂恒;芮浩淼;曹程浩;杨凤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初步探讨江苏地区5 028例肾活检标本病理类型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脏病研究所行病理诊断的5 028例肾活检标本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5 028例肾穿病例中,合并甲状腺疾病者89例,女性占76.41%;甲状腺机能减退在伴发的3种甲状腺疾病中占64%;89例甲状腺疾病与12种肾脏疾病伴发,其中狼疮性肾炎、干燥综合征肾损伤、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性肾损伤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伴发率较其他肾脏病为高;甲状腺疾病伴发率在全部肾穿刺标本中或膜性肾病中均有逐年升高趋势.结论:肾穿刺病例中,合并甲状腺疾病以女性、甲状腺机能减退多见;自身免疫性肾脏疾病常伴发甲状腺疾病;肾脏疾病伴发甲状腺疾病逐年增多,应予重视.
作者:弓玉祥;杨旻宇;倪海锋;陈平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术前口服尼可地尔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激活的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的干预作用,为临床上减轻PCI围术期心肌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入选入住我院心内科拟行择期PCI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试验组于PCI术前3 d开始每日口服尼可地尔5 mg 3次,于PCI术前及术后24、48 h采集静脉血,比较两组患者NLRP3、白介素-1β(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的变化.结果:两组PCI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PCI术后24、48 h的NLRP3、IL-1β、hs-CRP、hs-cTnT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P<0.05) .结论:术前口服尼可地尔可以减少PCI相关NLRP3炎症小体的释放,减轻PCI术后心肌炎症反应,从而保护心肌.
作者:李娟;莫凡睿;颜玉鸾;楚罗湘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