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
目的:观察在脑外伤患者恢复期问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在本院2016年1至12月所接诊的脑外伤患者中盲选取96例,均分对观察组与对照纽,行不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后各指标,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外伤患者恢复期间给予有效康复护理干预,可实现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有效改善.
作者:李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创建节约型医院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医务工作者的共识.我们曲塘医院是一所乡镇中心医院.近年来在创建现代化医院的过程中医院积极进行内部运营机制和分配制度的深化改革,取得了积极的成效.针对医院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护理部将成本管理的理念贯穿到护理的每个环节,把节约管理作为护理管理的重头戏进行.护理部在日常琐碎的工作中紧扣管理的重点,引导科室成员充分发挥管控职能,做好科室成本管理和物资管理工作,加大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的渗透,帮助各班组制定了相关管理条例,把人员值班、药品器械、办公用品以及一次性消耗物品等物资管理纳入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的内容,和绩效工资发放进行挂钩,进一步强化医院广大护理人员的成本管理理念.
作者:王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郭选贤教授根据临床症候将带状疱疹分为火毒炽盛型,湿阻肝胆型,气虚血瘀型,三大证型.分别给予清热泻火,透疹消疮;疏肝降逆,祛湿利胆;补气活血,祛瘀止痛等治疗措施.注重愈后的预防与转归,其治疗有显著疗效.
作者:卢晨光;刘正元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护理,总结经验.方法:对1例高龄老年糖尿病足患者在病程发展的不同阶段为其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进行总结.讨论:糖尿病足的护理方式,以降低截肢率,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结论:制定护理计划、严格控制血糖、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创面处理、运动和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患者恢复良好出院.结果:糖尿病足患者通过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可有效降低感染和截肢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樊惠琴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本次主要对帕罗西汀、舍曲林治疗78例首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并已确诊的首发抑郁症患者78例,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采取帕罗西汀治疗的患者为参照组(30例),而实施舍曲林治疗的患者则为研究组(48例),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参照组;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参照组低,P<0.05,各组间数据的对比差异明显,有可比性.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经舍曲林治疗可取得极好的疗效,且患者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杨景志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分析研究健康教育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围术期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应用PKP治疗的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5例采取围术期全程健康教育,并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2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左PKP治疗胸腰椎骨折围术期护理中效果明显,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侯国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对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40例脑梗死伴发高血压的患者展开研究,采用电脑分组的方法将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纽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护理满意度三项指标比较,观察组均占据明显的优势(P<0.05).结论:对脑梗死伴发高血压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并提升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努尔比亚·阿不来提;童玲;尚亚玲 刊期: 2017年第14期
胃癌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恶心肿瘤.大多数的胃癌病人早期为消化不良,进食后上腹部胀痛,食欲减退或有上腹部不适感等.营养不良是癌症病人恶液质的重要原因之一,癌症病人都随集体新陈代谢的异常而改变,由予癌细胞生长较快,代谢增高,价加之食欲低下,食物摄入量减少,致使合成减少吗,分解代谢加强,同时放化疗期间又会产生相关的毒副反应,因此胃癌病人加强营养以及饮食护理治疗非常必要.饮食与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饮食可调节患者的心情,增进饮食,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可以使患者在治疗的前,中,后期,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状态,完成治疗周期.
作者:黄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对老年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在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方面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在1年内收治的老年脑出血患者8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其实施常规护理以及早期康复护理,分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均有一定效果,但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更高,所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更好的恢复其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运动功能,有着较高使用价值.
作者:朱慧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产妇分娩巨大儿的影响因素.方法:自2012年1月至16年12月在我科分娩的产妇中、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分娩巨大儿产妇的相关指标,如体重指数(BMI),OGTT结果及产妇的一般情况、孕期体重、分娩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过期妊娠、产前肥胖、血糖异常、分娩男胎是巨大儿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巨大儿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需要通过相关干预措施如孕期血糖、孕期体重增长的控制及加强孕期饮食指导来降低巨大儿的发生以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张列琴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从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本院接受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72个,并将其平均分为两个纽,即如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均36个,其中,给予参照组的病患实施传统的护理措施,对研究组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待治疗过程结束之后,观察两组病患手术所花的时间、进行手术的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的出现状况,同时调查病患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参照组并发症患者有8个,研究组出现并发症患者有2个,研究组病患的并发率、住院时长、所花费用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都比参照纽更具有优势,通过比较两个组间的数据显示,其具有明显的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率,减短住院时长,减少所花费用,提高病患的满意程度.由此可见,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在医学领域存在较好的临床实践价值,其应该在临床方面得到普遍推广.
作者:黄莉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心脏超声筛查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妇产科就诊的800名孕妇和600名胎儿作为研究对象,产妇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进行筛查,对产妇行常规超声检查,对产妇的诊断结果进行记录,并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在先天性心脏病临床应用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筛查出600例胎儿中30例存在心脏异常,占5%,经临床手术病历分析显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26例,误诊2例,漏诊2例,诊断偏差为6.7% (2/30),符合率占86.67% (26/30).结论:心脏超声筛查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以提前检查出先天性心脏病、避免患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的出生,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大优势,对胎儿生育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的常规筛查中进一步推广,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临床意义和现实意义.
作者:曹福英;美丽克·买买提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的增多,交通事故频发;城市建筑如雨后春笋,建筑事故也偶有发生;此外还有些不经意的事故而导致人身伤害现象的发生.而事故中脾脏破裂是外部撞击导致的腹腔内脏损伤中比较常见的,其发病率在闭合性的损伤中占比约四分之一,在开放性的损伤中占比约8%左右,临床腹部外伤中脾破裂的救治占据重要的位置,因此作为护理人员做好脾脏的急救护理能够很好地挽救病人的生命.我院自2016年1月到2016年10月工抢救了14例脾创伤性破裂病人,现将救治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章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毛囊炎是毛囊根部感染致病菌引起的炎症.根据致病菌不同可以将毛囊炎分为糠秕孢子菌毛囊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毛囊炎等.多见于免疫力低下者,好发于头部、颈部、前胸及后背.初起为红色充实性丘疹,以后迅速发展成丘疹性脓疮,继而干燥、结痂,痂脱不留痕迹.皮疹数目多,但不融合,自觉瘙痒或轻度疼痛.经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多数可治愈,不留后遗症,但有少部分患者可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诱发各种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作者:张月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分析其产生原因及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9月在我院住院发生母乳喂养问题的产妇共78例为研究组,并同期选取没有发生喂养问题的产妇78例为对照组,并观察两组产妇在产妇的年龄、初产、合并症、学历、家庭收入、有无职业、有无产前健康教育等,并根据不同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关的护理对策.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产妇的年龄(< 30岁)、初产、有合并症、学历在大专以下、家庭收入(<3000元)均是母乳喂养过程中发生问题的主要危险因素,而产妇有职业、经过孕前健康教育均是产妇的有效保护因素,并且以上经x2检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年龄< 30岁、初产、合并症发生、学历过低、家庭收入< 3000元,均是母乳喂养中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母乳喂养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应根据影响相关问题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关的护理对策,从而能有效的减少产妇母乳喂养中产生的问题.
作者:钱晓芬 刊期: 2017年第14期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与保险机制的完善,乡镇卫生院所承担的病员数量逐年上升,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大,在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多数护士还没有正式编制,再加上现有人才市场的流动性,护士思想不稳定,要使他们达到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精湛的技能,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是摆在护理管理者面前的一大难题.[1]笔者受金堂县卫计局安排到白果镇卫生院支援工作一年,通过狠抓护士基础培训,使该院护士业务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具体做法如下:一、基本情况1.医院有开放床位76张,护理人员14人,床护比:1∶0.18;编制结构:在编护士1人,聘用护士13人;职称结构:主管护师0人,护师0人,护士14人;年龄结构:40岁及以上0人,25-39岁1人,25岁以下13人;初始学历结构:本科0人,大专0人,中专14人,其中12人参加成人在职学习取得大专学历.
作者:蒋晓丽;戴丽;杨昭军;魏捷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饮食指导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心理指导、运动指导等.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饮食指导,包括指导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纤维物质等.观察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情况,观察组相关血糖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在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优于护理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饮食指导能够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相关血糖水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风智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四维超声STIC技术在胎儿心脏畸形辅助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6月医院诊治的疑似心脏畸形胎儿72例,胎儿入院后先行超声心动图进行筛查,对于疑似孕妇采用四维超声STIC技术进行诊断,采集数据并进行脱机分析,将四维超声STIC技术结果与尸检病理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四维超声STIC技术在胎儿心脏畸形辅助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手术证实72处畸形,包括:心脏部分、心脏-大血管连接部分、大血管部分.四维超声STIC技术诊断诊断符合率为96.3%高于超声心动图的92.6% (P<0.05);四维超声STIC技术诊断对心脏大血管连接部位畸形及心外血管畸形诊断符合率为100%,高于超声造影的53.3%;四维超声STIC技术诊断诊断总符合率为98.6%,显著高于超声造影的68.0% (P<0.05);2种诊断方法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维超声STIC技术诊断准确率、敏感性,显著高于常规超声(P<0.05).结论:心脏畸形胎儿在超声心动图诊断基础上采用四维超声STIC技术辅助诊断效果理想,能提高临床确诊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蔡贵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急性深静球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15年2月~ 2017年2月住院部收治的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急性深静脉血栓患者68例;将其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34例(护理干预),对照组——34例(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生存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93.15±4.26分)、护理满意度97.06%、生存质量(生理机能82.32±4.21分、精神78.12±3.53分、情感85.30士4.32分、社会功能85.37±4.31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P<0.05).结论: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急性深静脉血栓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杨淑芬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研究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用于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两组患儿避牛奶食品,采用纽肽特(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疗法对观察组患儿治疗,采用纽康特(游离氨基酸奶粉)疗法对对照组患儿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00%;观察组的复发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结论: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采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刘宏;李燕 刊期: 201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