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芳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7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及症状变化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变化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血压变化相互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改善程度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改善更好,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生活质量和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治愈率,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楠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方法:研究对象为经我院收治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013年8月到2016年8月).根据随机方法划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和研究组各28例(采用尼莫地平治疗方法).对两组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治疗结果对比分析后可知:研究组在治疗总体有效率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患者采用尼莫地平治疗方法,效果显著,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良好,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马妮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管理方案.方法:选取本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随机教育,观察组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观察两纽患者血糖改善情况、对比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结果观察组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社区护理干预在控制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方面有重要作用.结论:论社区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能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保健意识,是一种很有效的措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汤鹏雁 刊期: 2017年第14期
人一生中均不断需要营养物质供给生命需求,没有了营养也就没有了生命.营养物质包含多种,如糖类、脂肪、蛋白质、微量元素、水等等.每种物质体内含量缺乏均会导致身体机能异常,影响人们健康.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大营养物质为: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对于机体的日常活动非常重要,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的儿童更是如此.营养物质的缺乏将严重阻碍儿童生长发育,对儿童将来的一生都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婴幼儿时期,我们应当科学合理的供给营养,促其健康成长.
作者:金鑫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了解消化性溃疡患者出现复发现象的临床诱因.方法:筛选64例因消化性溃疡、于2014年01月-2016年12月进入本院的患者,均有复发现象发生,在对其病情状况、病历资料深入观察的基础上,总结复发诱因.结果;生活习惯因素、性别因素、负性精神状态因素、抽烟因素、救治依从性因素以及Hp感染因素等,都可能会使患者出现复发问题,且上述诱因中,独立性危险诱因具体涉及性别因素、抽烟因素以及Hp感染因素;同时保护性诱因则涉及救治依从性因素以及生活习惯因素等.结论:受多种诱因影响,消化性溃疡患者大多表现出复发率高的特征,需引起重视.
作者:彭文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与保险机制的完善,乡镇卫生院所承担的病员数量逐年上升,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大,在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多数护士还没有正式编制,再加上现有人才市场的流动性,护士思想不稳定,要使他们达到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精湛的技能,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是摆在护理管理者面前的一大难题.[1]笔者受金堂县卫计局安排到白果镇卫生院支援工作一年,通过狠抓护士基础培训,使该院护士业务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具体做法如下:一、基本情况1.医院有开放床位76张,护理人员14人,床护比:1∶0.18;编制结构:在编护士1人,聘用护士13人;职称结构:主管护师0人,护师0人,护士14人;年龄结构:40岁及以上0人,25-39岁1人,25岁以下13人;初始学历结构:本科0人,大专0人,中专14人,其中12人参加成人在职学习取得大专学历.
作者:蒋晓丽;戴丽;杨昭军;魏捷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心脏超声筛查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妇产科就诊的800名孕妇和600名胎儿作为研究对象,产妇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进行筛查,对产妇行常规超声检查,对产妇的诊断结果进行记录,并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在先天性心脏病临床应用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筛查出600例胎儿中30例存在心脏异常,占5%,经临床手术病历分析显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26例,误诊2例,漏诊2例,诊断偏差为6.7% (2/30),符合率占86.67% (26/30).结论:心脏超声筛查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以提前检查出先天性心脏病、避免患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的出生,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大优势,对胎儿生育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的常规筛查中进一步推广,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临床意义和现实意义.
作者:曹福英;美丽克·买买提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感染控制措施及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2015年5月-12月所接收的40例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期研究出相应的防治控制要点及护理措施.结果: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主要有: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鼻塞、咳嗽、流涕、头痛、全身乏力等;其传染途径都是飞沫经呼吸道传染、直接或者间接解除患者分泌物传染;其发生季节多在冬春季.结论: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积极实施感染控制措施并配合优质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健康知识知晓率及自我管理水平,降低死亡风险.
作者:汤鹏雁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总结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护理干预要点.方法:自由提选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之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0例由于老年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患者,按照单双数分组对80例患者实施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40例.入组后,两组患者均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护理干预.护理完毕后,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后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较对照组而言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较对照纽而言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实施科学化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沈晓勤 刊期: 2017年第14期
近些年来,我国医疗安全事件频发,有些甚至升级成为医疗暴力事件,给整个医疗行业敲响了安全警钟.因此,医疗风险防范成为全球医疗界共同探索的热点.本文结合医院开展医疗风险管理的实践,对医疗风险的概念、特点及成因进行简要介绍与分析,提出医疗风险预警系统和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旨在健全与完善医疗风险管理机制,促进医院安全、健康发展.
作者:贾运乔;郭赏;王晨雪;张瑞芬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分析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FS)患儿血清中miRNA-204和miRNA-672的变化,探讨在FS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0例FS患儿作为FS组,25例健康儿童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间表达变化.结果:(1) miRNA-204和miRNA-672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FS组中miRNA-204和miRNA-672呈现高表达模式,提示两者与FS中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可能成为血清学分子标记物之一,为深入研究FS的致病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徐健;刘金龙;江娇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符合入选标准脑卒中后继发癫痫发作的25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并总结.结果:本组25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经综合护理干预后,无1例因癫痫发作导致死亡.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加强观察,及早发现癫痫早期先兆的给予全面、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病死率、致残率,提高患者康复效果.
作者:张敏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以弥漫性肺部病变及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其特点,居发展中国家5岁以内儿童疾病死亡率之首[1].可分为吸人性和感染性两类.后者是新生儿肺炎中多见的,主要由各种病原菌引起,据统计,围生期感染性肺炎病死率为5% ~ 20%,可发生在宫内、分娩过程中或出生后,多由细菌、病毒、真菌等不同病原体引起[2],表现有反应差、哭声弱、拒奶、口吐白沫、呼吸浅促、发绀呻吟、呼吸不规则、体温不稳定,严重者出现点头呼吸或呼吸暂停,肺部体征不明显,或有呼吸音增粗、干湿音等.新生儿感染性肺炎预后和护理措施密切相关,在治疗过程中,对护理的要求更高,因此,恰当的护理和细致观察对提高治疗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萍;葛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运用颈动脉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的50例冠心病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人员分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冠状动脉造影和颈动脉超声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分析颈动脉超声诊断的诊断效果.结果:两组粥样斑块诊断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颈动脉超声IMT阳性率、斑块阳性率分别为65.22%、64.49%,其阳性率显著高于阴性率(P<0.05);颈动脉超声诊断中IMT特异性为61.46%,敏感度为86.23%,诊断符合率为80.27%,粥样斑块特异性、敏感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8.63%、89.42%、83.44%.结论:颈动脉超声能够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发挥作用,其具有诊断费用低、重复性良好的优势,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王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研究临床上甲亢继发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以及血糖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提出合理化的诊疗建议.方法:我们对2014年2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甲亢继发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首先将这些患者按照实际用药情况跟疾病状况分为甲亢继发糖尿病组和甲亢合并糖尿病组,并对这两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和血糖水平进行检测,然后对两纽患者实施甲亢控制治疗,后对他们的实际治疗情况进行结果记录、分析和探讨.结果:首先经过检测,我们发现两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在不同时间的检测结果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其次,经过检测和治疗,我们发现23例患者属于甲亢继发糖尿病患者经过甲亢控制治疗之后的血糖水平基本趋于正常;37例患者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显示为:随着甲亢的控制治疗,其胰岛素用量可以随病情酌情减少,部分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患者的用药量也有所减少.结论:甲亢合并糖尿病和甲亢继发糖尿病属于两种不同的病症,他们的治疗用药在实际过程中应当有所区别,制定符合患者病情的有效方法才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秀勇 刊期: 2017年第14期
尿道损伤,在泌尿系损伤中常见.几乎全部发生于男性尿道,尤其是较固定的球部或膜部.前者多因骑跨式下跌,会阴部撞击硬物(巨石、树木),使球部尿道受压于耻骨弓部而损伤;后者常由于骨盆骨折,断端碎片刺破或撕裂尿生膈所致.此外,也见于尿道器械使用不当、产钳或贯通伤等,详细介绍了前后尿道损伤的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随访和合并症诊治,旨在为临床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黎向荣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输卵管保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为腹腔镜输卵管保守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输卵管保守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月经、血hCG恢复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明显要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月经、血hCG恢复时间情况和对照纽相比较,观察组明显要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输卵管保守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较,前者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疗效更佳,术后恢复更快,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治愈率,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研究阴道超声对剖宫产切口子宫憩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有剖宫产史,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切口愈合情况,诊断子宫憩室39例,结果:3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子宫憩室的积血积液,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剖腹产切口憩室,简单,无创,可重复,是诊断子宫憩室的首选方法.
作者:刘艳梅;董大敏;胡小林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究在血常规检验中静脉血和末梢血检验结果的对比情况.方法: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本社区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的患者24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分别进行静脉血和末梢血样本采集,并对其进行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患者的血常规检查中静脉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水平稍低于末梢血,同时Hb、红细胞以及Hct的水平显著高于末梢血,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查中采血部位对相关指标有一定影响,因此,临床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样本的合理采集,从而全面提高临床检验的可靠性.
作者:周龙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产科预防护理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预防护理,观察两组各项症状与指标的变化并记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妊娠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胆汁酸、门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的相比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明显更好,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结局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妊娠结局更好,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产科预防护理对母婴预后的影响较大,有效缓解了各项症状,降低了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艳秋 刊期: 201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