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李钰

关键词:
摘要: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围术期的护理配合.方法:总结23例侧卧位下经椎间孔镜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的护理要点.结果:2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并发症.疗效显著,患者满意度高.结论:完善的的围术期护理是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的重要保障.
特别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超生引导下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腰硬联合麻醉与连硬外麻醉在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10例择期行TURP的老年患者,年龄66-85岁,平均72.4岁,根据麻醉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n=55)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组(EA组n=55),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麻醉后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起效时间及维持时间,用改良的Browage分组法评定运动阻滞效果.术后随访腰麻后头痛,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麻醉起效时间EA组明显慢于CSEA组(P<0.05),EA组中,有8例由于麻醉不全,有痛感后辅助静脉镇痛药,其中2例因不能耐受手术而改气管插管全麻;CSEA组中无1例辅助静脉镇痛药和改全麻.CSEA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EA组,CSEA组术后无1例腰麻后头痛和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的TURP中,麻醉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平稳,并发症少,与硬膜外麻醉比较有很大的优越性,可作为老年患者TURP的首选麻醉方法.

    作者:许晶;刘广涛;李海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社区药店常见用药咨询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社区药店常见用药咨询情况,为不断提高药店药学服务质量.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社区患者向本药店药师就相关常见用药物咨询,并有书面记录的85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社区患者咨询常见药物情况较为全面,主要包括:各类药物临床治疗作用、用药方法及用量、不良反应、停药指征以及各类药物的性价比,在具有相同治疗作用情况下能否选择性价比高的药物进行治疗等.结论:社区患者的药学服务要求面广量大,对药店药事服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基层药店药学服务人员不但要具备较好的药学服务知识,还得具备一定的语言沟通技巧、营销技巧和娴熟的社会处事能力.

    作者:刘宏兵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从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本院接受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72个,并将其平均分为两个纽,即如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均36个,其中,给予参照组的病患实施传统的护理措施,对研究组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待治疗过程结束之后,观察两组病患手术所花的时间、进行手术的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的出现状况,同时调查病患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参照组并发症患者有8个,研究组出现并发症患者有2个,研究组病患的并发率、住院时长、所花费用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都比参照纽更具有优势,通过比较两个组间的数据显示,其具有明显的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率,减短住院时长,减少所花费用,提高病患的满意程度.由此可见,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在医学领域存在较好的临床实践价值,其应该在临床方面得到普遍推广.

    作者:黄莉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循症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40例脑梗死伴发高血压的患者展开研究,采用电脑分组的方法将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纽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护理满意度三项指标比较,观察组均占据明显的优势(P<0.05).结论:对脑梗死伴发高血压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并提升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努尔比亚·阿不来提;童玲;尚亚玲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细节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法律意识的不断普及,大多数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临床实践发现:神经外科患者通常病情较重、发病较急,护理工作的难度较高,需要护理人员采用细节化的管理方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和管理,细节管理已成为神经外科护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五个方面对于细节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作者:李俊娜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血液透析患者人造血管内瘘的护理

    目的:改进人造血管内瘘的护理措施,延长血管通路的使用寿命,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我院血透室5例尿毒症患者应用人造血管内瘘进行血液透析的护理探讨结果:2例在使用过程中血栓形成,其中1例经尿激酶溶栓处理后内瘘恢复正常,另外1例失败.余3例使用良好,未出现并发症.结论: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宣教,掌握过硬的穿刺本领,能延长患者的人造血管内瘘的使用寿命.

    作者:林晓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儿童营养与疾病

    人一生中均不断需要营养物质供给生命需求,没有了营养也就没有了生命.营养物质包含多种,如糖类、脂肪、蛋白质、微量元素、水等等.每种物质体内含量缺乏均会导致身体机能异常,影响人们健康.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大营养物质为: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对于机体的日常活动非常重要,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的儿童更是如此.营养物质的缺乏将严重阻碍儿童生长发育,对儿童将来的一生都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婴幼儿时期,我们应当科学合理的供给营养,促其健康成长.

    作者:金鑫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24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选取的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病人122例.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病人在对照组病人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实施治疗,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病人治疗效果.结果:此次研究实验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8.4%,对照组仅为85.2%,治疗效果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路齐雷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以心肌酶谱异常、乏力为主要表现的不典型甲状腺功能减低1例病例报告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或组织利用不足导致的全身代谢减低综合征,分为:原发性甲减、中枢性甲减,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1.病例资料男,62岁,既往5+年长期面部及双足水肿,长期口服利尿剂后水肿症状能消失,3年前患者出现喜睡,乏力症状不明显,打鼾,高血压病史1+年,高血压:200+/? mmhg,未正规治疗,2015年因语词不清,右侧肢体乏力在我院住院治疗,免疫全套未见明显异常,头颅MRI;双侧基底节区多发腔隙性脑梗塞,脑白质脱髓鞘改变,腰椎骨折增生,双侧鼻甲肥大经相关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平素能柱拐行走,语词欠清,生活基本能自理.

    作者:唐春蓉;罗明;房勇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治疗肾结石的护理措施及效果

    目的:探讨运用微创经皮肾穿刺治疗肾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到我院诊治的肾结石患者52例,分为两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6例试验组采用系统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成效.结果:对比发现,试验纽经护理后的成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微创经皮肾穿刺治疗肾结石患者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作者:李静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前置胎盘产妇的结局影响因素分析

    前置胎盘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危害极大,严重影响产妇的生命安全.在临床诊断及护理中及早确认前置胎盘以及前置胎盘的类型对保障产妇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前置胎盘产妇结局的影响因素,以期对一线医疗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

    作者:冯爱云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心理干预在多层螺旋CT冠脉动脉造影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多层螺旋CT冠脉动脉造影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冠脉动脉疾病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临床检查,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以提高检查成功率.结果:心理干预组患者的心率稳定情况明显好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造影效果心理干预组患者中优58例(92.06%),常规组患者中优41例(65.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要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多层螺旋CT冠脉动脉造影检查,以提高检查成功率.

    作者:王海红;张金月;齐建忠;刘晓云;朱荣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多发性外伤急救的护理

    多发性创伤系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重要器官同时损伤,其特点是不同器官可以相互影响加重创伤反应,较单一外伤更为严重复杂,及早迅速有效的现场急救,有助于维持生命体征,降低死亡率.随着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的发展,而滞后的交通管理,道路的扩展和社会治安不佳,均能导致创伤发生率上升.按西太平洋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世界上每50s内就有一人死于车轮下.我国创伤发生率在1957年是第七位.到1995年上升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死亡率占第四位.在我国每年约有的万人以上死于创伤,20万人以上因伤致残,逾百万人致伤.按伤后死亡的统计,伤后立即死亡的占50%;早期死亡的占30%;后期死亡的占20%,其中80%是死于感染或多脏器衰竭.因此多发伤尤其是车祸伤已经成为社会一大公害.

    作者:李庆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与干预措施

    作为现代医院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医院感染正在得到大家的普遍重视.手卫生室控制医院感染基础的环节,由医务人员的手而造成的感染占30%,特别是耐药菌株的医院感染.通过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可直接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30%-40%.1.手卫生现状及原因分析1.1 医务人员认识不到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在接触患者后,在无菌操作后均分别高于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护士手卫生依从性高于医生,手卫生依从性在主观努力下是完全可以提高的.

    作者:王德红;刘静;李淑桂;周凤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急救护理的方法

    目的:观察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发作期临床指征,再总结其急救护理措施.方法:筛选2014年12月-2016年05月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而进入我院进行急救的63例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33例)内行综合性的急救护理措施,常规组(30例)内行基础性救护措施,对两组脑缺血患者预后情况、救护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施行两种干预措施后,常规组治愈率76.67% (23/30),观察纽93.94% (31/33) (P<0.05).此外,两组急救后生活质量评定分数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处于发作期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施以综合性的急救护理措施可提升其治愈率,同时还能进一步改善其生活质量,有推广意义.

    作者:尹桂玲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探究过期妊娠的佳治疗方式及疗效

    目的:分析过期妊娠的佳治疗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过期妊娠产妇80例,全部患者均给予高压氧辅助治疗,同时结合产妇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理的方式来对妊娠进行终止;结果:全部80例产妇中,28例产妇给予阴道手术治疗,阴道手术率为35.0% (28/80).新生儿发生窒息3例,羊水过少3例,巨大儿2例,并没有出现新生儿死亡的现象.结论:选择高压氧辅助治疗过期妊娠产妇,能对产妇胎盘功能进行显著改善,临床治疗效果理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作者:农瑞雪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颈动脉超声应用在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运用颈动脉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的50例冠心病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人员分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冠状动脉造影和颈动脉超声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分析颈动脉超声诊断的诊断效果.结果:两组粥样斑块诊断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颈动脉超声IMT阳性率、斑块阳性率分别为65.22%、64.49%,其阳性率显著高于阴性率(P<0.05);颈动脉超声诊断中IMT特异性为61.46%,敏感度为86.23%,诊断符合率为80.27%,粥样斑块特异性、敏感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8.63%、89.42%、83.44%.结论:颈动脉超声能够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发挥作用,其具有诊断费用低、重复性良好的优势,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王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糖尿病患者心理弹性特点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弹性特点及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辖区内管理的糖尿病患者30例,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其心理弹性特点.结果:患者的心理弹性较易受到其婚姻家庭状况及疾病并发症状的影响.结论: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环境及心理护理,可保证治疗效果,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旭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卒中继发癫痫发作患者中的应用与探讨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符合入选标准脑卒中后继发癫痫发作的25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并总结.结果:本组25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经综合护理干预后,无1例因癫痫发作导致死亡.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加强观察,及早发现癫痫早期先兆的给予全面、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病死率、致残率,提高患者康复效果.

    作者:张敏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试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对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产科手术中应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产科接收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45)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45)应用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中1例患者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所占比例为2.22%,对照组5例、所占比例为11.11%,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6.587,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2.2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中应用系统化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适用于临床中推广.

    作者:王洪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特别健康杂志

特别健康杂志

主管: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