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背肌功能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王云春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护理, 腰背肌功能锻炼
摘要: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腰背肌功能锻炼的临床效果.结果:将8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成两组,一组单独行康复护理(对比组,40例),一组在康复护理的同时施予腰背肌功能锻炼(分析组,40例),观察此对两组康复效果.结果:分析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7.5%,相较于对比组80.0%明显较高,且分析组半年复发率明显较对比组低, (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时施予腰背肌功能锻炼效果显著,可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使复发率降低.
特别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妇科盆腔肿瘤开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见性护理的应用观察

    目的:分析针对妇科盆腔肿瘤开腹手术患者实施下肢深静脉血栓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妇科盆腔肿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纽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纽则采用下肢深静脉血栓预见性护理,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对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进行预见性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占比5%,对照组患者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1例,占比27.5%,观察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纽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5.4%,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67.3%,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实施妇科盆腔肿瘤开腹手术的患者应用下肢深静脉血栓预见性护理,可以取得良好效果,不仅有助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产生,还可以有效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永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新生儿身份识别的安全护理

    安全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中严格遵循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准确无误的执行医嘱,实施护理计划,确保病人在治疗和康复中获得身心安全.刚出生的新生儿,因相貌特征相似,且不具备理解和表达能力,如果不加以有效的身份识别,往往会造成抱错新生儿的情况.如若发生,会造成家庭的终身痛苦,当事人精神的严重创伤、医院的经济赔偿和声誉的影响.因此,医院应加强新生儿身份识别的安全护理,杜绝因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而引起发生抱错新生儿的事件.

    作者:罗灿敏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增液承气汤治疗老年肺炎合并便秘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增液承气汤治疗老年肺炎合并便秘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肺炎合并便秘患者随机分成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纽予抗生素加增液承气汤治疗,对照组予抗生素加酚酞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00%,对照组有效率7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液承气汤治疗老年肺炎合并便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丽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关于普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探究

    目的:为了探讨一下普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存在哪些危险以及应该如何采取防范措施.方法:以我院的部分普外科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并做出分析.结果:手术后切口的感染人数达到了将近总人数的百分之三.结论:外科手术患者容易发生切口感染,如果对手术患者在手术后采用相应的医疗手段进行防范控制,从而减少伤口感染的几率.

    作者:彭国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普外科胃部手术后出血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普外科胃部手术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2年2月~2014年1月进行胃部手术后并发出血治疗的7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2例患者中,36例接受手术治疗.手术组中一次手术28例,二次手术6例三次手术2例.治疗有效率为91.67%,36例接受非手术治疗,非手术组治疗有效率为80.56%.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中,应结合患者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宝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血管生成素及其受体与恶性肿瘤微血管生成

    血管生成素及其受体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血管生成因子,参与各种生理性及病理性血管生成.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健康,病死率高.血管生成素及其受体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人,其可促进肿瘤的生长、转移和复发.本文就血管生成素在恶性肿瘤的作用予以综述.

    作者:钟宁;张慧卿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一例卵巢癌乙状结肠造口病人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卵巢癌乙状结肠造口病人的临床观察要点及护理方法.方法:对一例卵巢癌乙状结肠造口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各方面进行总结.结果:经过精心的护理,患者伤口愈合佳,未发生感染,术后患者及家属能正确掌握结肠造口的护理.患者能接受结肠遗口的事实,能积极面对以后的生活,治愈出院.结论:卵巢癌是目前妇科疾病致死率高的恶性肿瘤,易发生广泛腹腔内种植播散,上至横膈,下至盆底的所有器官和组织,其中以肠道转移为常见和严重,手术范围大,患者创伤大,以及术后胃肠减压管、引流管、导尿管的存在,更重要的是结肠造口的形成,大大增加了感染和瘘等并发症的风险,同时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医护人员对病情的严密观察,对肠造口的观察和有效护理,加强患者的饮食和营养管理,指导有效活动,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能有效预防并发症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疾病康复,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蒲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6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临床研究

    目的:了解消化性溃疡患者出现复发现象的临床诱因.方法:筛选64例因消化性溃疡、于2014年01月-2016年12月进入本院的患者,均有复发现象发生,在对其病情状况、病历资料深入观察的基础上,总结复发诱因.结果;生活习惯因素、性别因素、负性精神状态因素、抽烟因素、救治依从性因素以及Hp感染因素等,都可能会使患者出现复发问题,且上述诱因中,独立性危险诱因具体涉及性别因素、抽烟因素以及Hp感染因素;同时保护性诱因则涉及救治依从性因素以及生活习惯因素等.结论:受多种诱因影响,消化性溃疡患者大多表现出复发率高的特征,需引起重视.

    作者:彭文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从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本院接受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72个,并将其平均分为两个纽,即如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均36个,其中,给予参照组的病患实施传统的护理措施,对研究组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待治疗过程结束之后,观察两组病患手术所花的时间、进行手术的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的出现状况,同时调查病患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参照组并发症患者有8个,研究组出现并发症患者有2个,研究组病患的并发率、住院时长、所花费用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都比参照纽更具有优势,通过比较两个组间的数据显示,其具有明显的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率,减短住院时长,减少所花费用,提高病患的满意程度.由此可见,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在医学领域存在较好的临床实践价值,其应该在临床方面得到普遍推广.

    作者:黄莉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蒙西医结合治疗67例脑卒中患者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蒙西医结合治疗67例子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共67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3)患者,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蒙药联合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一个月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91.2%)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8%),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蒙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呼格吉勒图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血常规静脉血与末梢血检验结果的对比观察

    目的:探究在血常规检验中静脉血和末梢血检验结果的对比情况.方法: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本社区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的患者24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分别进行静脉血和末梢血样本采集,并对其进行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患者的血常规检查中静脉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水平稍低于末梢血,同时Hb、红细胞以及Hct的水平显著高于末梢血,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查中采血部位对相关指标有一定影响,因此,临床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样本的合理采集,从而全面提高临床检验的可靠性.

    作者:周龙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68例作为样本,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34例.对照纽患者仅给予常规药物控制血压,不实施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实施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观与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94.12%、用药依从率100%、运动依从率94.12%、饮食依从率91.18%、监测依从率100%,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结论:将护理干预用于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中,可有效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水平,提高其用药、运动、饮食、血压监测的依从性,对于其血压控制效果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蔡文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肛肠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肛肠手术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肛肠手术患者100例,时间为2014年1月-2016年7月,采用区组随机化法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以及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2组肛肠手术患者护理结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NRS评分、置管时间、尿潴留发生率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 05);实验组肛肠手术患者的下床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肠手术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以促进患者疼痛程度的减轻,缩短其康复的时间,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瞿爱琴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纽患者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对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并记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情况、治疗效果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相互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更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10%相比于对照组的71.43%,观察组明显要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非常好,相比于解锁型钢板内固定,术中出血量更少,患者愈合速度更快,症状改善程度更佳,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白晓亮;王杰;蒋美超;张红新;胡长青;韩哲;贾红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总结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护理干预要点.方法:自由提选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之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0例由于老年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患者,按照单双数分组对80例患者实施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40例.入组后,两组患者均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护理干预.护理完毕后,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后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较对照组而言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较对照纽而言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实施科学化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沈晓勤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妊娠期糖尿病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患者,所有孕妇均为单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分析比较两纽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为17.39%相比于对照组的45.6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为13.04%相比于对照组的43.48%,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明显,孕妇与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得到了明显的降低,预后得到改善,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张若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多种社区健康教育方式对围绝经期妇女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多种社区健康教育方式对围绝经期妇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在社区生活的64例围绝经期妇女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多种社区健康教育方式,对两组妇女1年、3年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记录结果,分析比较两组1年、3年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1年、3年后生活质量评分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要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种社区健康教育方式对围绝经期妇女的影响较大,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值得应用.

    作者:甄小春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溶栓合并丹参酮ⅡA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溶栓合并丹参酮ⅡA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丹参酮ⅡA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合并溶拴进行治疗,分析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情况及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明显的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纽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43.18%,对照组为22.7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为84.0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栓合并丹参酮ⅡA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效降低患者的神经损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房春娟;陈晓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对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对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的意义.方法:选择本科室100例老年性白内障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纽,各50例.观察纽给予基础护理,试验组在基础护理上予全程护理.结果:试验组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个月视力≥0.5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全程护理,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视力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蒋巧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蒙药治疗对59例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59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应用蒙药冠心七味片的治疗措施,并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本院接诊的108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顺序的单双号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29),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予以蒙药复方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2.3±0.4)次/周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1.1)次/周,发作持续时间(2.5±0.7)min/次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1±1.1) min/次,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应用蒙药复方的治疗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病症,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可临床推广.

    作者:查松其其格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特别健康杂志

特别健康杂志

主管: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