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护士维持精神健康能力的自我培养

张琼芳

关键词:护士精神健康自我培养
摘要:如何加强护士心理素质的自我培养,从塑造身心健康的自我,主宰自己,珍爱自己,摆脱旧的自我,冲破传统的束缚,勇于探索未知世界,清除无益情绪,无须强求公正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特别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优质护理干预及应用效果评定

    目的: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优质护理干预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并观察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给予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优质护理,可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身体康复,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贾月珑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成立压疮管理小组,优化压疮管理流程

    压疮是护理质量和医院等级评审的重要指标,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既重视又较为棘手的问题.我院曾采用Norton评估表对住院患者进行评估,不能全面筛查出高风险患者,同时对高风险患者和压疮患者未进行全程跟踪监控和指导,从而出现了评估不准确、措施落实不到位,漏报瞒报的现象.为改变这一现状,我院于2016年修订了压疮管理的各种表格,成立了压疮管理小组,优化了压疮管理流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具体做法如下:一、成立压疮管理小组2016年1月我院成立了由护理部主任、12名护士长、2名临床护士和2名护理部干事组成的压疮管理小组.护理部主任担任压疮管理小组组长,专门负责压疮管理小组的日常活动.

    作者:戴丽;张红梅;蒋晓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治疗肾结石的护理措施及效果

    目的:探讨运用微创经皮肾穿刺治疗肾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到我院诊治的肾结石患者52例,分为两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6例试验组采用系统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成效.结果:对比发现,试验纽经护理后的成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微创经皮肾穿刺治疗肾结石患者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作者:李静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6年收治的1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图(7)与护理组(7),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治疗过程中采取心理护理,分析其对负面情绪影响.结果:20例好转出院,2例转入呼吸icu,2例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通过对肺心病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增强患者的肺功能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美合日阿依·伊敏;米尔孜柯尤木·阿不都海力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14例脾创伤性破裂的救护体会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的增多,交通事故频发;城市建筑如雨后春笋,建筑事故也偶有发生;此外还有些不经意的事故而导致人身伤害现象的发生.而事故中脾脏破裂是外部撞击导致的腹腔内脏损伤中比较常见的,其发病率在闭合性的损伤中占比约四分之一,在开放性的损伤中占比约8%左右,临床腹部外伤中脾破裂的救治占据重要的位置,因此作为护理人员做好脾脏的急救护理能够很好地挽救病人的生命.我院自2016年1月到2016年10月工抢救了14例脾创伤性破裂病人,现将救治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章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自身抗体检测用于自身免疫性肝病临床诊断的有效性研究

    目的:研究自身抗体检测用于自免疫性肝病临床诊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有20例为(AIH)自身免疫性肝炎,20例为PBC(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选取同一时期20例HBV(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与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印迹法对GP-210(抗核糖核蛋白抗体)、PML(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SP100(抗核点型抗体)、M2-3E(抗三联融合蛋白抗体)进行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ASMA(抗平滑肌抗体)、AMA(抗线粒体抗体)进行检测,研究其结果.结果:PBC组患者GP210、PML、SP100、M2、AMA-M2以及ANA等自身抗体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HBV组;AIH组患者的SMA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纽、HBV组与PBC组.结论:自身抗体检测用于自身免疫性肝病临床诊断的有效性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尹春琼;包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尿液中的蛋白质检验分析

    目的:探讨尿液中的蛋白质检验.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检查的300例患者的尿液标本作为检测物,并检查受检者尿蛋白,利用免疫投射比浊法检测微量白蛋白,分析检测结果.结果:通过检测和比较,发现两种检测结果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尿液分析仪检测中有197钢标本呈阴性,尿微量白蛋白检测中有153例阴性,两种检测结果的吻合度为77.67%;40例受检者检测结果为“±”,实施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时有35例受检者检测结果和尿液分析仪检测结果吻合.其吻合率为88.61%;26例检测结果为“+”的标本中有26例吻合,吻合率为94.2%;在“++”和“+++”标本中吻合率100%.结论:尿微量蛋白检测尿蛋白结果相比尿液分析仪检测结果更加准确,而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反映灵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郑维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急性深静球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15年2月~ 2017年2月住院部收治的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急性深静脉血栓患者68例;将其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34例(护理干预),对照组——34例(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生存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93.15±4.26分)、护理满意度97.06%、生存质量(生理机能82.32±4.21分、精神78.12±3.53分、情感85.30士4.32分、社会功能85.37±4.31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P<0.05).结论: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急性深静脉血栓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杨淑芬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方法与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随机选择于2013年10月至2016年02月间我院收治的pilon骨折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我院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30例.其中常规纽患者给予外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予以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切开复位解剖型锁定钛板内固定.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疗效.结果:研究组术后VAS评分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pilon骨折,予以切开复位内固定,可获得满意的骨折复位以及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庄文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简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急救护理及其注意点

    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数量在近几年不断增多,并且还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心血管疾病有着极高的致死率,而且起病急,发病时病情严重,救治前和治疗期间都可能随时死亡,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甚至威胁患者生命.笔者结合一些资料以及自身的经验,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急救护理以及注意点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阐述.

    作者:韩宁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优质护理应用于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在临床中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来我院就医的真菌性阴道炎患者5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前后顺序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各28例患者,对研究纽患者行优质护理措施,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疾病的复发情况以及临床患者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参照组中有19例患者康复,有效率为67.86%,1例复发、复发率为28.57%,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程度为71.43%;研究组中有26例患者康复,有效率为92.86%,8例复发,复发率为3.57%,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程度为92.86%.经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护理满意程度均高于参照组,而疾病复发率低于参照组.结论: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行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有效率,提高护理满意程度,降低复发率、予以推广.

    作者:陈一敏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循症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40例脑梗死伴发高血压的患者展开研究,采用电脑分组的方法将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纽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护理满意度三项指标比较,观察组均占据明显的优势(P<0.05).结论:对脑梗死伴发高血压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并提升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努尔比亚·阿不来提;童玲;尚亚玲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急诊手术治疗结果探讨

    目的:探讨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急诊手术治疗结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急诊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试验纽则采用腹腔镜手术的方式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急诊手术过程当中,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治疗效果,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坤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新任跨科护士长如何应对压力

    目的:了解新任护士长产生压力的原因,提出对策,帮助新任护士长解决压力,提升管理能力.方法:从自身体会出发,与新任护士长进行交流.列举、指出新任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遇到的压力及问题,进一步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方案.结果:新任护士长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在初期.对新任跨科护士长工作中遇到的压力和问题采取相应而有效的处理,积极应对,均能一一解决.

    作者:蔡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生脉散联合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生脉散联合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均给予西药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用中药生脉散,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清cTnI和心肌酶谱指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血清cTnI、AST、CK、LDH、CK-MB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清cTnI、AST、CK、LDH、CK-MB表达水平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远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

    作者:陈李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肾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目的:综合分析肾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选取在我院收治的200例肾穿刺活检一般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确诊,采用统计学分析肾穿刺活检患者病理类型和临床表现等参数指标.结果:①200例肾穿刺活检患者中有136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占68.00%(136/200);42例继发性肾小球患者,占21.00%;14例肾小管间质性疾病者,占7.00%;6例遗传性肾病,占3.00%;2例未分类肾病,占1.00%;②病理类型中IgAN(IgA肾病)所占比例多,共有66例,占33.00% (66/200);③临床表现中NS(肾病综合征)为多见,共有93例,占46.50% (93/200).结论:肾穿刺活检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为常见,IgA肾病是为常见的病理类型,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中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为多见.

    作者:侯淑芬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对运动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其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在本院2016年1至6月所接诊脑卒中患者中盲选40例为观察组,行早期康复护理,在7至12月盲选40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在Fug——Meyer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质量Barthel评分中,干预前未表现出较大差异.干预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治疗期间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可实现对运动功能的有效改善.

    作者:陈萍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张从正的针灸学说

    在通读理解《儒门事亲》的基础上以书中涉及针灸的条文为依据,并摘录有关条文,分析、归纳、总结张从正的针灸学术思想.

    作者:周锡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浅谈护士维持精神健康能力的自我培养

    如何加强护士心理素质的自我培养,从塑造身心健康的自我,主宰自己,珍爱自己,摆脱旧的自我,冲破传统的束缚,勇于探索未知世界,清除无益情绪,无须强求公正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作者:张琼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血糖以及体重影响的分析

    目的:综合分析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及解决对策.方法:在2013年8月-2016年11月,选取在我院收治的12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氯丙嗪组、阿立呱唑组、喹硫平组,每组均为43例.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28天、治疗第56天、治疗第84天血糖水平以及高血糖发生率等参数指标.结果:①三组患者治疗前血糖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治疗时间点血糖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丙嗪组患者高血糖发生率显著高于阿立呱唑组和喹硫平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丙嗪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比较大,阿立呱唑药物和喹硫平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比较小.

    作者:姜祥智;孟国尧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特别健康杂志

特别健康杂志

主管: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