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晓亮;蒋美超;王杰;杨帅;刘智伟;连勇;张昊
目的:对出院随访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方法:从本院住院部患者中随机抽选5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均分为两个小组,给予对照组25例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25例患者常规护理加以出院后定期随访,在患者出院3个月后调查干预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心理症状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满意度也明显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出院随访在临床护理中能使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提高,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同时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灿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精心护理干预在言语发育障碍患儿听力测试结果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接受检查的40例言语发育障碍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40例言语发育障碍患儿在检查前进行全方面精心护理干预,并分析40例言语发育障碍患儿听力测试情况.结果:40例言语发育障碍患儿听力正常15例,占比37.5%,轻、中度听力损伤3例,占比7.5%,重度与极重度听力损伤22例,占比55%,听力功能障碍率为62.5%.结论:精心护理干预可以较为准确的测试患儿听力损伤的程度,为后续的语言发音指导或相关治疗可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作者:孙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分析信息系统开发项目中影响项目进度的因素,研究信息系统开发项目中的进度控制措施.
作者:徐志强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究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2016年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的患者50例,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给予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伤口大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可观察两种不同手段在临床上的疗效.结果:A组患者伤口大小13.00~15.00cm,术中出血量233.46±25.49 ml,手术时间97.46±10.21 min,B组患者伤口大小0.50~1.00cm,术中出血量95.16±21.48 ml,手术时间60.49±8.34 min,B组的效果明显优于A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在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25%,B组患者在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B组明显低于A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胫骨远端骨折的患者,采用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的治疗方法,既能减少在术中的出血量和时间,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吕春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分析疼痛教育在降低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上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0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其实施常规护理和在此基础上的疼痛教育,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一定效果,但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应用疼痛教育的方法能够明显降低术后疼痛,有较高使用价值.
作者:于莹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老年髋部骨折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2013年1月到2017年1月共计215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分析和观察,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措施干预,其中包括了身,心,社,灵等.结果:经过彩超检查后发现在215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的当中仅有5例被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并且经过一系列的护理和干预并无死亡病例.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病人采用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在大程度上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并对患者的恢复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患者本身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海璇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嘌呤类似药物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法:选取临床确诊为炎症性肠病的15例患者资料,其中溃疡性结肠炎3例,克罗恩病12例,采用PCR扩增、焦磷酸基因测序法技术检测其TPMT基因第7外显子G460A和第10外显子A719G的2个多态性位点;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患者红细胞(RBC)中6-TGNs浓度.结果:15例患者基因均未发现突变;首次检测6-TGNs浓度为147.31~875.26pmol/L(8×108)RBC,服用相同剂量的患者个体差异较大.结论:嘌呤类似物本身适用于糖皮质激素所依赖的克罗恩病病例,并且能够在这个基础上有效维持激素的疗效,缓解用药疗效不明显的轻、中度炎症、漏管型病变,还有激素依赖性克罗恩病等.
作者:王燕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肝硬化腹水患者病情通常较为严重,在接受腹腔穿刺术后会出现多种并发症,本文通过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观察,总结并归纳了肝硬化腹水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的护理方法.方法:笔者在我院选择91例被确诊为肝硬化腹水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其实施细心呵护,并对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进行持续观察.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5.6%,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仅为67.4%,护理实验组相比于对照组来说,在病情控制方面也呈现出明显的改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结论:肝硬化腹水患者接受腹腔穿刺治疗,较容易出现各类并发症,通过本科护理总结经验以及精心护理下,患者腹水量明显减少,病情得到了有效地控制.
作者:邵则云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72例胃溃疡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幽门螺杆菌(HP)检测结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22%相比于对照组的83.33%,观察组明显更高,观察组患者HP阴性率为94.44%,阳性率为5.56%相比于对照组的80.56%和19.4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均有一定的疗效,两者相比,前者疗效更佳,患者的症状改善更好,安全性和治愈率更高,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丽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对儿科急诊潜在中病患儿的临床处理和管理方法进行讨论,从而做到对为重患儿的早发现、早识别与早治疗大程度上降低患儿的死亡率,并减少医疗纠纷.方法:对儿科急诊预检分诊识别流程进行制定并且给出早期筛选儿科急诊潜在危重病的临床方案.结果:在实行了儿科急诊潜在危重病的早期识别与管理后,我院从2013年到2016年,共在危重病早期发现了9例爆发性心肌炎以及肠道病毒69例,重症感染9例,脑膜炎3例,重型小儿肺炎2例,因而阻止了13例医疗纠纷,与未实施急诊潜在危重病的早期识别与管理前的医疗纠纷案例相比总共减少了11起医疗纠纷,儿科死亡人数也有着明显的下降趋势.结论:通过建立并健全儿科急诊潜在危重病的早期识别与管理体系从而能够在大程度上对医护人员的识别危重病能力进行提高,并且可以有效地降低儿科患儿的死亡率从而也能够减少因此而引发的医疗事故与纠纷.
作者:王小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分析评价保山市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实施效果,为全市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建议.方法:收集全市2011-2015年数据,根据《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终期评估实施方案》进行评估.结果:2011-2015年,全市登记并管理治疗肺结核患者3686例,新涂阳肺结核患者1360例,其中治愈1318例,治愈率96.91%,新涂阴肺结核患者1524例,完成疗程1496例,完成疗程率98.16%.结论:2011-2015年发现和治愈了大量的传染性结核病人,有效降低了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者:高祖美;杨明强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对脑出血后昏迷患者选择醒脑静+盐酸纳洛酮加以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5月~2017年02月收治的102例脑出血后昏迷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脑出血后昏迷患者的药物治疗分组通过抽签法展开;对照组:盐酸纳洛酮;观察组:醒脑静+盐酸纳洛酮;对脑出血后昏迷疾病治疗总有效率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脑出血后昏迷疾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04%)高于对照组脑出血后昏迷疾病患者(70.59%)非常明显(P<0.05).结论:对脑出血后昏迷患者,治疗药物选择盐酸纳洛酮+醒脑静,针对药物治疗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安全性均可做出保证,从而确保脑出血后昏迷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明显提高.
作者:李乾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究2015-2016年都匀市地中海贫血防控试点项目筛查结果,并对筛查结果进行分析.对象选取2015-2016年都匀市辖区计划怀孕夫妇进行(孕前、孕早期)地中海贫血筛查.方法:血常规、血红蛋白分析、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其中地中海贫血初筛双方血红蛋白电泳呈阳性的169对,阳性率为6.03%.其中检测出静止型α基因携带23人,标准型α基因携带37人,静止型α复合轻型β基因携带12人,血红蛋白HbH病3人,轻型β基因携带68人,α同型基因携带夫妇7对,β同型基因携带夫妇15对.进行产前诊断6人,其中β重型地贫儿2人(均终止妊娠),静止型α基因携带1人,轻型β基因携带1人,正常2人.结论:通过对试点地区地中海贫血防控工作,实现了对地中海贫血的有效防控,对于我国少数民族地中海贫血的防治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作者:吴培芳;黄盛芳;邰捷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5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进行治疗,总结分析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结果:经科学和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分别有1例患者膀胱痉挛和TURP综合征,经对症处理后患者康复出院.结论:在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时,给予科学和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让手术的开展更加顺利,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戴新燕;张新梅;吴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止血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应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单用生长抑素治疗,观察时间为72h.结果:治疗组止血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为7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是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有效措施之一,疗效优于单用生长抑素,且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志勇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究研究中度宫颈糜烂并附件炎的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自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妇科进行就诊中度宫颈糜烂并附件炎的患者84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结果:两组患者经术后护理后,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5.23%,并发症发生率为7.14%,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78.57%,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1.4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中度宫颈糜烂并附件炎的患者,采取有效的临床护理,可以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并提高治疗的临床效果.
作者:邹晓云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普通高校医院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管理模式,结合医院管理特点,对于加强药库管理,减少药品积压,保证药品质量和师生员工用药安全,成为当前我院的重要任务.
作者:张君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研究整体护理应用于躁狂症患者中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00例于躁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完全依从与部分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依从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整体护理应用于躁狂症患者中,能够将其治疗依从性提高,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刘芹芹;孙倩倩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痛风是现在社会的多发性常见性疾病,年龄跨度大,给病患带来非常大的痛苦,所以做好门诊病人健康宣教和护理非常必要.
作者:胡立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研究探讨预防剖宫产术后脊椎-硬膜外麻醉后寒战的患者,采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充产妇129例为研究对象,在手术前均给予产妇实施脊椎-硬膜外麻醉,根据麻醉时添加的右美托咪定剂量的不同分为三组,分别为0.1μg组(43例)、0.3μg组(43例)、0.5μg组(43例),观察比较三组经过麻醉后的寒战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0.5μg组的寒战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其它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椎-硬膜外麻醉中采用0.5μg的右美托咪定将明显减少麻醉后寒战发生率,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朱卫兵 刊期: 201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