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强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其实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015年收治前列腺增生患者96例,将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n=48)与对照组(n=48),两组患者均行前列腺电切术,对照组接受我院护理人员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我院护理人员优质护理,对比二者之间的IPS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膀胱疼痛、膀胱痉挛、切口感染、褥疮、膀胱出血等).结果:经治疗与相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IPSS评分为(5.47±1.98)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能够改善疾病的严重程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海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
作者:吕志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结合医院的门诊满意度调查和投诉情况,汇总了影响门诊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
作者:胡立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术(RPH)治疗痔临床疗效.方法:随机设立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术(RPH)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对手术时间,术后愈合时间,患者疼痛感受进行记录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愈合时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患者疼痛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任东;陈静波;郑利利;肖桂东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医疗体系在不断的改革,在新医改的形势下,为了实现全面小康,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上了议程,公告卫生服务均等化等问题也成为了重点改革问题之一.本文从新医改下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情况和含义出发,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作者:徐天刚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对护理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水平受到患者的广泛关注.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护理工作提出更高的标准.急诊科疾病类型多种多样,病情复杂,需给予患者积极有效护理.急救模拟案例综合演练方法的运用,能够使护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促进其积极完成临床带教老师规定的临床技能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有利于对护士学习兴趣的不断激发,使其更好的透入于实习工作.本文主要急救模拟的综合演练在急诊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水平.
作者:唐学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常用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ASA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金标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法)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对2015年5月1日至2016年12月11日来我院就诊的38017名住院及门诊患者采用ELASA法(常规检测使用)或金标法(急诊检测使用)进行丙肝抗体初筛检测,凡两种方法之一阳性者均采用ELASA法、金标法和RT-PCR法三种方法进行复检.结果:复检样本共373例,其中,142例ELASA法、金标法和RT-PCR法三者均阳性,100例ELASA法和金标法两者阳性但RT-PCR法阴性,131例金标法阳性但ELASA法和RT-PCR法两者阴性.结论:金标法操作简单,快速,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不强,易出现假阳性结果;ELASA法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适合批量检测;RT-PCR法可定量检测丙肝病毒RNA,特异性较高,可以很好的说明病毒复制情况.
作者:贾艳艳;张永良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在粉碎输尿管结石中采用输尿管硬镜结合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产生的并发症应采用何种方式处理及预防.方法:调研自2014年6月~12月在我院开展输尿管镜后诊治的269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均经输尿管硬镜结合钬激光治疗,其中1例置镜失败,后采用我院新购置的6.5f细镜后均可置入.比较患者并发症的情况及处理措施.结果:全部患者中,有2名需冲洗治疗的术中出血患者;3例需中转开放手术治疗患者,其中1例输尿管扭曲严重导致粘膜损伤无法置入导丝,需开放手术修补,2例因输尿管狭窄需开放重吻合处理,还有8例其他损伤患者置管处理均解决,4例输尿管狭窄,5例术后感染休克患者,送入ICU采用抗菌、补液治疗.结论:输尿管硬镜结合钬激光可有效、安全治疗输尿管结石;但因操作不当及输尿管狭窄、迂曲等导致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在围手术期至关重要.
作者:赵元毅;侯周鹏;豆文龙 刊期: 2017年第15期
2016年6月以前我院的病历质控工作都是采取全面质控的方式,没有针对病案首页进行专项质控和总结.从6月后我院由质控科牵头,各临床科室紧密配合等模式,运用PDCA循环对病案首页专项整治近半年,取得了突出的效果,现就具体措施流程分享如下:一、我院病案首页创新质控前的现状分析从6月开始每月抽查终末病案首页约200 份筛查出缺陷,目前持续时间约6个月.
作者:徐家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综合护理模式的意义,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综合护理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并根据护理干预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4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对两组患儿的各项症状和体征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变化情况、护理效果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儿PaQ2、PaCQ2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PaQ2、PaCQ2指标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更好,观察组患儿优良率为97.78%相比于对照组的80.00%,观察组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综合护理模式的意义极大,患儿的各项症状和指标得到明显改善,病情得到稳定和好转,治愈率和安全性得到提高,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布比卡因属于一种长效酰胺类局麻药,主要是由两种不同的镜像体共同组成的消旋混合体,但是由于在应用之后会存在一定的潜在心脏毒性,因此医学界不断加强研究.就目前的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布比卡因所具有的毒性与自身的结构之间紧密相关,其中主要是右旋体对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毒性.本文主要针对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主要依据.
作者:赵庆贺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分析应用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提高放射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放射科室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接诊的8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间接诊的8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观察组患者应用护理与影像一体化管理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查等待时间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等待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其护理满意度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可显著提高放射科的护理质量,缩短患者检查的等待时间并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静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石韦散加减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在2012年lO月~2017年3月期间在本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30例石淋证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15例给予解痉止痛等常规等治疗,治疗组15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石韦散加减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为6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石韦散加减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分析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和改善对策.方法:在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检测部门收到的微生物标本中随机选取2000份,统计分析这些微生物标本的临床不合格率及其不合格原因,并探讨其改善对策.结果:2000份微生物检验标本中,共出现183份不合格标本,其中不合格率为9.15%(183/2000),微生物标本不合格原因主要为:粪便不合格、痰液不合格、血液不合格、分泌物不合格、中段尿不合格、脓液不合格;追究不合格原因,依次为:申请信息不全或者出错、标本留取质量不合格、未使用无菌容器.结论:临床微生物标本容易出现不合格问题,因此在微生物标本采集、送检以及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加强管理,以能够提高微生物标本送检合格率,提高临床检验准确率.
作者:郑维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对出院随访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方法:从本院住院部患者中随机抽选5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均分为两个小组,给予对照组25例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25例患者常规护理加以出院后定期随访,在患者出院3个月后调查干预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心理症状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满意度也明显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出院随访在临床护理中能使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提高,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同时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灿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分析疼痛教育在降低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上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0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其实施常规护理和在此基础上的疼痛教育,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一定效果,但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应用疼痛教育的方法能够明显降低术后疼痛,有较高使用价值.
作者:于莹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由于手术室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医护人员经常暴露于病人的血液、体液及一些具有损伤性的医疗用具(如针、刀等)中,并且随着各种新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以及医疗环境的改变等诸方面的因素 [1],手术室职业暴露因素有了很大的改变.而手术室医护人员处在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中,从事着一项特殊的医疗工作,在工作繁重和疲惫之时,都不可避免地有存在病毒感染和疾病传染的危险,因此,防范职业暴露对每一名手术室医务工作者都是当务之急.
作者:朱微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小儿包皮环切术后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82例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小儿包皮环切术治疗的小儿包皮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41例患儿.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小儿包皮环切术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排尿体位训练、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排尿困难发生率2.4%(1/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6%(6/4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发生率19.5%(8/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6%(15/4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9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包皮环切术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排尿体位训练、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能够显著降低患儿术后排尿困难发生率,不良情绪发生率,从而显著提高患儿的手术治疗效果及其家长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曾晓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门诊导医护士在门诊日常接诊病人中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都对病人起着很大的作用,也是门诊和医院给病人和家属留下的第一印象,导医护士的整体形象代表着医院的服务态度、管理水平、工作质量以及医院的形象.进医院来看病的患者,通常都受着身体上的病痛折磨和心理上的焦虑、恐惧,报着对医院医生、护士极的信心.那么,作为一名导医护士,给病人身体上、心理上大的正性效应,发挥自己在治疗、护理技术的能力,是我们应当承担的责任.作为一名导医护士关键一定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导医工作是平凡的、琐碎的,看似简单其中却包含着丰富的内容.结合自身十几年的工作体会,浅谈怎样做好门诊导医护理和沟通上的一些经验,共同学习.
作者:张秋香;周凤华;秦瑞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分析信息系统开发项目中影响项目进度的因素,研究信息系统开发项目中的进度控制措施.
作者:徐志强 刊期: 2017年第15期